廣西地方歷史文化教育與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來源:文萃谷 1.45W

  一、問題提出

廣西地方歷史文化教育與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對於中國文學教學改革研究,國內高校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針對以往注重知識積累的弊端,為適應時代對人才要求的變化,提出要以培養人文素養和提高應用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二是教學內容,針對以往重史和重理論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出要讀文本、讀經典、重本輕史;三是教學方法,探索了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總之,學界基本是在宏觀上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教材)體系與模式、課堂改革、教師風格化教學等不同方面,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加以研究和嘗試,以期提高教學效果。然而,這些改革,總的來説,效果並不是很好。

而“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對地域文化資源的整理歸納利用,對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近年來,學界開始關注地方歷史文化教育與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這一問題,以期在微觀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然目前已有之研究,基本停留在微觀層面,即主要探討引入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對於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諸種意義和作用,論述也較為簡單。

總的來説,對地方歷史文化教育與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研究,學界的研究仍是嘗鼎一臠。因此,本文試圖將廣西地方歷史文化教育與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結合起來進行實踐考察,以解決古代文學教學改革這一難題。

  二、現實的需要

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提出的“發揮高等學校文化傳承創新作用”、“加快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等要求,廣西高等教育應將中華優秀文化和世界優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學和學術創新活動中,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確立培養“創新文化人才”的教育理念,發揮高校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大學成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華民族優秀而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然而,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價值觀念的變化,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國古代文學與其他很多不能產生即時效應的基礎學科一樣,在現代高校教育中日益“邊緣化”,課時也在不斷壓縮。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習普遍存在“學習古代文學有什麼用”的疑問,認為學習古代文學沒有前途,學生的學習目的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並不是為了獲得文學修養,因此,學習的積極性普遍較低。學生中不僅對於古代優秀的作家作品不甚瞭解的大有人在,如許多大學生都沒有看完四大名著,而且他們對於地方文化特質和文化名人等更是茫然不知。這樣的現狀顯然不利於學科體系建設。因此,對古代文學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此外,當前廣西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但是文化建設相對不足,因此,在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進行廣西地方歷史文化的教育,將有利於豐富和完善廣西文化建設。尤其是,自 2012 年以來,廣西重點培育打造“14+10”產業體系,全面實施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國家戰略,推進廣西—東盟經濟圈的形成,與經濟發展相配套的是文化的建設,廣西需要大量從事文化傳播工作、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工作的人才,這就要求廣西高校培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探討地方歷史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三、重新定位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校中文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長期以來,教育界只注重古代文學的基礎課功能,而忽視了它的文化傳播功能。眾所周知,文化和文學只有在傳播中才能體現真正的價值,故對古代文學這門課程進行了重新定位:既強調其基礎課的功能,又要突出其文化傳播功能。因此,古代文學這一門課程,應該改變以往的定位,而重新定位為要為廣西培養適合的文學與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以服務於廣西現實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另外,廣西各歷史文化名城是廣西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中心,若以學生身邊的地方文化為突破口,將容易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因此,在古代文學教學中若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將是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而且,作為傳統課程的.古代文學得益於傳統而又囿於傳統,從教學內容上來説,普遍遵循的套路是注重重點詞、句的解讀,並沒有注重對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性教學;而從教學手段來看,也主要採用的是背和記相結合的模式。因此,課程改革極易流於形式。而若將廣西地方歷史文化融入古代文學的教學任務中,將地方文化作為古代作品理解的圖釋者和人文素質教育的承載者,彰顯地方文化特色,培養學生熱愛鄉土的情懷,教學改革則較易操作,而且也符合高校目前專業課程設置趨於實用性和多樣性的時代趨勢。

總的來説,古代文學在教學中引入廣西地方歷史文化,這是改變古代文學教學中只重“史”之文學歷程,而忽視古代文學史之空間地域特色之弊端,讓學生從時空兩維度立體瞭解古代文學的重要途徑。古代文學教學與廣西地方歷史文化的結合,既讓古代文學教學更具實踐性與現實性,又讓學生參與地方歷史文化宣傳與保護,對推動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無疑有着示範作用。

  四、改革實踐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教學中,教學改革始終是一個大問題。雖然今日中國高校眾多,教材繁雜,然本人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對古代文學的教學,大致還是延續寫作背景、作家生平以及作品介紹等教學模式,這就極大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探索該課程教學改革,應主要在古代文學教學改革中轉變觀念,引入廣西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從教材、課程、教法上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教學改革。

(一)教材改革

目前的古代文學教材普遍使用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及朱東潤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很難體現地方文化特色。有學者指出“教學研究的變革,歸根到底是思維方式的變革,它需要理性思維的力量,它要求研究者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編寫一本題為《廣西曆代作家作品選》的紙質本教材。該教材當是一本既能體現廣西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培養人文素養的作品選讀教材。教材編寫的主要內容如下:

1. 選擇作品的標準要能體現廣西地方文化的特色,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及適應教學的需要,選擇具體標準有:(1)與文化名勝古蹟有關;(2)為廣西曆史文化名人所作;(3)能彰顯地方文化特色;(4)具有鄉土情懷。

2. 作品的編寫體例擬遵循以下原則:(1)作家傳記類資料。主要包括作者列傳、傳主與廣西有關的論述以及後人的若干評價等。(2)文本原文。通過查閲地方誌、地方詩文詞集、地方民俗文化、地方歷史文獻等,精選經典作品。(3)研究資料。提供學界不同學者所撰寫的關於作品或作家的論文,一篇作品選擇二、三個不同的代表性看法即可,以為教學提供多元理解的資料。(4)思考與練習。選擇某篇作品,涉及幾個主要問題,主要是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理解作品;練習的形式多樣,包括讀書筆記、文學評論、文學創作、文學採風等等。(5)作品數量控制在 100 篇以內。不限於廣西籍作家的作品,與廣西有關的作家或作品均可入選。

(二)課程改革

1.在古代文學教學中設置廣西地方文學教學的專題版塊。依照《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廣西卷)》等著作,將廣西地方歷史文化資源滲透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如講述先秦神話傳説時,可引入廣西壯瑤等族的“布洛陀”、“莫一大王”、“一幅壯錦”、“百鳥衣”、“盤瓠王”、“密洛陀”等民間故事;又如講述唐宋代文學時,可重點講述客桂文人的文學活動,如柳宗元、李商隱、蘇軾、秦觀、黃庭堅、范成大等;又如在講述明清文學時,可重點介紹桂籍作家羣的文學創作,如蔣冕、戴欽、吳廷舉、嶺西五大家、臨桂詞人羣體等。

2.重新設計實習實訓環節中的“文學創作與採風”的課程。通過與廣西各地景區的聯繫與合作,讓學生前往實習,以宣揚廣西地方文化為主題進行文學採風與創作,將課堂理論知識的教學轉為實地考察,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調研、作業檢查等方式,豐富古代文學教學方式。

(三)教法改革

古代文學的教學歷來是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學生自學、課堂討論、課外作業等環節。以往的古代文學史的教學,是從理論到理論,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在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應轉變觀念,在教學方法上跳出傳統模式,從單純的講授型教學轉變為研究探索性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發現的能力,提高授課效果。具體改革措施有:

1.在教學環節中實現廣西地方歷史文化資源與教學內容的相融合。主要形式有:

(1)將“尋找古代文學中的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如唐宋文人與桂林山水)”以作業任務形式佈置給學生,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及地方文化名勝,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局面,促進學生的創新型、主動型學習。這樣,課外學習古代文學與文化便從“規定”變成“需要”乃至“必要”,有助於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協作意識、創新精神,提高其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2)將“地方歷史文化資源融入具體的作家作品分析”中,讓學生通過撰寫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的形式,在廣西地方文化典籍、廣西曆史文化名人、廣西地方文化程的一種娛樂,“聽”“、説”進而被忽略。認知評價理論注重學生的內在激勵,即內部動機的形成,強調滿足個體的自主、能力和歸屬需求來達到內在動機的形成。在認知評價理論的指導下,將學習動機的培養納入課堂,通過教師對課堂的操控滿足學生個體的不同需求,以此增強學生在英語視聽説課堂上的參與動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以此達到有效教學的效果。這為當前英語視聽説課程的教學改革帶來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機遇,同時也存在新的挑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