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3.0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説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1

  一、學習目標: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實踐操作活動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4.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

5.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6.使學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分數都可以改寫成零點幾的形式;

7.使學生正確掌握小數的讀、寫法;使學生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二、學習難點: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形成正確的“面積單位”概念;

3.使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4.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的相互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與米、分米、釐米的相互改寫。

5.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6.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的口算方法。

  三、知識點歸納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佔的地方。

2.方向:指東,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則:除數是幾位,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前幾位不夠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上面,不夠商一,0佔位。

餘數要比除數小,如果商是小數,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數是小數,要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計算。

5.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非零自然數,商不變。

6.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數、除數、商的關係: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8.筆算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餘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補“0”),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10.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兩級運算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11.第一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

12.第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13.數據:數據也稱觀測值,是實驗、測量、觀察、調查等的結果,常以數量的形式給出。

14.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組織有目的地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15.數據分析的步驟和應用:數據分析有極廣泛的應用範圍。典型的數據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個步:

(1)探索性數據分析,當數據剛取得時,可能雜亂無章,看不出規律,通過作圖、造表、用各種形式的方程擬合,計算某些特徵量等手段探索規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麼方向和用何種方式去尋找和揭示隱含在數據中的規律性。

(2)模型選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一類或幾類可能的模型,然後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從中挑選一定的模型。

(3)推斷分析,通常使用數理統計方法對所定模型或估計的可靠程度和精確程度作出推斷。

16.平均數: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

解答平均數應用題的關鍵在於確定“總數量”以及和總數量對應的總份數。

在統計工作中,平均數(均值)和標準差是描述數據資料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的兩個最重要的測度值。

17.二十四時計時法

(1)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深夜12時是一日的開始,1天的24小時又分為兩段,每段12小時。從深夜12時起到中午12時叫做上午,再從中午12時起到深夜12時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採用這種計時法。

(2)二十四時計時法:這是是廣播電台、車站、郵電局等部門採用的.0到24時計時法,按照這種計時法,下午1時就是13:00,下午2時就是14:00……夜裏12時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18.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叫做積。

例: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於號)20xx(積)

19.乘法的運算定律:

整數的乘法運算滿足: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隨着數學的發展,運算的對象從整數發展為更一般羣。

羣中的乘法運算不再要求滿足交換律。最有名的非交換例子,就是哈密爾頓發現的四元數羣。但是結合律仍然滿足。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20.乘法表:

21.面積:物體的表面—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1)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

(2)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一般測量較大的面積用到公頃和平方千米。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4.面積計算方法:

長方形:S=ab{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S=ab{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積=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圓形(正圓):S=πr2{圓形(正圓)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25.面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1平方千米(k㎡)=100公頃(ha)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d㎡)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c㎡)。

26.公頃:公頃的單位符號用“h㎡”表示,其中h表示百米,h㎡的含義就是百米的平方,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頃。

27.小數: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組成。

當測量物體時往往會得到的不是整數的數,古人就發明了小數來補充整數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所有分數都可以表示成小數,小數中除無限不循環小數外都可以表示成分數。

28.小數的基本性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但計數單位變了。

而且,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29.小數寫法:整數部分寫在小數點前,小數部分寫在小數點後,中間用小數點隔開。

30.小數的讀法:

(1)按照分數的讀法來讀.帶小數的整數部分按整數讀法讀;小數部分按分數讀法讀。

例:0.38讀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讀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

(2)整數部分仍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若幾個零重複,不可只讀一個0.

例:0.45讀作零點四五;56.032讀作五十六點零三二;1.0005讀作一點零零零五。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2

  一、位置與方向

1、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與西北相對,西南與東北相對。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判斷位置時現要弄清楚是以誰為標準。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製的。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

(1)利用“表內除法計算”

(2)想乘算除

2、一位數除幾百幾十幾數或幾千幾百數的口算

(被除數前兩位能被一位數整除時)用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一位數,在得數的末尾添上與被除數末尾同樣多的0。

3、口算時的注意事項

(1)0除以任何數(0除外)都等於0;

(2)0乘以任何數都得0;

(3)0加任何數都得任何數本身;

(4)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本身。

4、筆算除法的順序:確定商的位數,試商,檢查,驗算

5、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先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夠商1,就看前兩位,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寫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夠商1,就在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餘數都要比除數小,再把被除數上的數落下來和餘數合起來,再繼續除。

6、除法的驗算方法

沒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除數=被除數

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除數+餘數=被除

7、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除數不變,把三位數看成幾百幾十數或整百數,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年、月、日

1、經過的天數的計算

結束時間—開始時間+ 1

2、計算經過時間,就是用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

結束時刻-開始時刻=時間段(經過時間)

3、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時間是一段,時刻是一個點

  四、兩位數乘兩位數

1、口算乘法

(1)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用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與一位數相乘,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2)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先用整百數乘一位數,再用整十數乘一位數,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數的前兩位與一位數相乘,再在乘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

(3)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先用這個兩位數與整十數十位上的數相乘,然後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

2、筆算乘法

先把第一個因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相乘,再與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積與十位對齊),最後把兩個積加起來。

  五、小數的初步認識

1、小數的意義

像3.45,0.85,2.60,36.6,1.2和1.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2、小數的認、讀、寫

限於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幾百幾十幾)。小數部分,按順序依次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字,有幾個0就讀幾個零。

3、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先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的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從小數點後最高位比起。

4、計算小數加、減法

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後在得數裏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練習題

1、看圖填一填。

(1)兒童公園在城市廣場的(東北)面,商場在城市廣場的(西北)面。

(2)朝陽小區在城市廣場的(北)面,在工商銀行的(東北)面。

(3)實驗國小在城市廣場的(南)面,在電影院的(西南)面,在工商銀行的(東南)面。

【分析:在用方位詞描述一個物體的具體位置時,要弄清楚主語是誰,誰作為“標準”存在。在理解題目時,對於像2、3小題這種由兩句話組成的問題,在填寫後半句時,更要確認好主語是誰。在做題時可以邊讀題,邊標示出標準是誰,並畫出方向箭頭,再根據箭頭得出方向。】

2、黃昏,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後面是(東)面,左面是(南)面,右面是(北)面。

【分析:在確定方位時,如果遇到和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不同的情況時,可以通過畫圖的方法幫助理解。在本題中要明白“黃昏,當你面對太陽時”,面朝的方向是西面,以此信息為起點,畫出其它的方向。】

3、有84朵花,每4朵花扎1束,可以扎多少束?平均每人送2束,這些鮮花大約可以送給多少人?

84÷4=21(束)

21÷2=10(人)……1(束)

答:每4朵花扎1束,可以扎21束。平均每人送2束,這些鮮花大約可以送給10人。

【分析:要仔細閲讀題目,理解“大約”的含義,可以採用劃一劃、圈一圈等方式弄清題意。要注意到“每4朵扎一束”,“平均每人送2束”,這兩種方法的不同。】

4、參觀科技館的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蔘觀,兒童有多少人?

456÷(1+2)=152(人)

答:兒童有152人。

【分析:應用題最關鍵是理解數量之間的關係,而理解倍數關係句又是解答倍數應用題的關鍵。畫線段圖可以幫助理清數量關係。】

5、製作每隻蝴蝶標本需10分鐘。李老師:“我6天製作了12盒蝴蝶標本。”已知每盒蝴蝶標本有5只。

(1)李老師平均每天製作蝴蝶標本多少隻?

12×5÷6=10(只)

答:李老師平均每天製作蝴蝶標本10只。

(2)李老師在這6天中製作標本花了多少時間?

12×5×10=600(分)

答:李老師在這6天中製作標本花了600分鐘。

【分析:一般出現的“多餘信息”和“隱藏信息”都比較明顯,比較容易辨別。但在這一練習中的信息都是相關的,只是在解決不同的問題時成了“多餘信息”,因此會對學生產生比較大的干擾。首先要弄清楚每一小問中的數量關係,再選擇需要的信息來進行解題。】

6、一場排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麼時候結束?

155÷60=2(時)…35(分)

19時30分+2時35分=22時5分

答:比賽22時5分結束。

【分析:在解答此類關於時間的問題時,要能熟練地運用時、分、秒之間的關係進行換算。1小時=60分,1分=60秒。在得到結果後要注意檢查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避免出現21時65分這樣的錯誤。】

7、陽陽晚上9時睡覺,第二天早上6時起牀,他一共睡了幾個小時?

晚上9時=21:00

早上6時=6:00

24:00-21:00=3(時)

6:00-0:00=6(時)

3+6=9(時)

答:他一共睡了9個小時。

【分析:解決此類與時間相關的問題時要聯繫實際,明白晚上12:00是兩天的分界線。在解題時可以利用鐘面,化抽象為具體,掌握最基礎的計算方法。利用手中的鐘面模型,自己動手撥一撥,找準開始和結束的時刻,再數一數中間相隔幾大格就是經過幾小時。也可以採用畫線段圖的方法進行分段計算。畫線段圖如下:】

8、

56×14=784(元)

答:一共賣了784元。

【分析:要弄清楚數量關係。要解決“一共賣了多少錢”需要知道賣了多少套和每套的價格,這樣就不會被多餘信息誤導。在計算時,要多想一想自己寫的每一步算式在計算什麼,有什麼含義,這樣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出錯。】

9、一根鋼絲長72.6米,比另一根短0.8米,另一根鋼絲長多少米?

72.6+0.8=73.4(米)

答:另一根鋼絲長73.4米。

【分析:已知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求另一個數,用減法計算。在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小數點要對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