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父親的菜園》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2.69W

  《父親的菜園》反思範文一

四年級《父親的菜園》教學反思

《父親的菜園》是四年級下學期課本中的一篇閲讀課文,通過寫父親克服各種困難在山地上修建菜園的事,體現父親執着、頑強,遇到困難不言退,不服輸的品質。而這也是需要通過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領悟學習的教學重點。教案中,我設計了:走近菜園--看到誘人的翠綠;走向父親--看到父親的菜園;走進菜園--看到父親的精神,這樣循序漸進的三個教學環節,從對文字的理解,逐步深化提煉,引申出其中藴涵的可貴精神。

試教下來,效果並不理想。課後,唐品佳老師和我仔細地分析。主要原因是我講得太多,完全把一篇略讀課文當精讀課文在講。分析得太細,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自己感悟。在略讀課上,我們更多地是應該留給學生自主閲讀,自主批註的空間。老師更多的是適時地點撥,以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一番討論下來,我如夢初醒。

在唐品佳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及時調整了方向,加入了小組合作環節。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能讓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地體現。我通過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句--“父親”的言行來體會“父親”的品質,加深學生對“父親的菜園”來之不易的理解,並採取以下方法。

一、抓住人物的言行進行感悟。

《父親的菜園》描寫樸實,作者通過描寫父親的語言、神態、動作來反映父親的品質。通過抓暴雨來襲時父親的動作“丟”、“抓”、“衝”等動詞體現父親對菜園的重視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抓父親説的“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乾它,以後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這一處語言,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這片來之不易的土地不僅瞭解,而且熱愛,還看得出父親能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問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父親對土地的熱愛。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人物的語言,來感悟父親開墾菜園的困難,讓學生找出描寫父親的神態,動作的詞語來理解,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了父親的品質。

二、通過聯想,培養學生讀書的方法。

通過聯想自己父親種地時的情景,來理解作者對“父親”的描寫。如“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着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擔柴草回家來”。作者只是通過看到父親早出晚歸,看到父親辛勞一週後的成果--一片剛翻過的黃土地,並沒有直接具體寫父親是怎樣翻地的。在教學時我就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想象自己的父親是怎樣細心翻地的呢?比如父親把坡地上的柴草拔掉,刨除坡地裏的樹根、石頭,把坡地的硬土翻鬆,把大土塊砸碎,用簸箕細心篩土等。通過細緻入微的想象來感悟父親的不辭辛苦。通過這樣的聯想降低了課文的難度,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小組合作學習,難點突破。

父親對這塊菜地的開墾過程可以分為“開地”、“填石”、“肥土”三個部分,分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探討,從父親的言行體會到了什麼。經過認真的小組自主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對於文本的內容加深瞭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充分參與,體會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語文的一定方法,學習彙報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參與。

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銜接自然緊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得到訓練、提升,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身上許多不足,發現了自己課堂上的盲點。如在小組合作環節,雖然小組合作討論得挺激烈,但是舉手發言的學生還是那幾位,面沒有打開,沒有很好地兼顧到其他同學。同時,有些問題停留的時間太久,繞來繞去把時間也耽擱了,影響了後面的教學進度等。

這一節課讓我看到了許多不足,也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真是“上了一節課,勝讀一年書”。

  《父親的菜園》反思範文二

《父親的菜園》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父親歷盡艱難為家人開墾菜園的動人故事。故事中的父親敢於同困難作鬥爭,勇於用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他帶給子女的,不僅是一個菜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子女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園,父親毅然要開一塊菜地,重點描寫了開荒、填土和育肥,生動細緻地描寫了父親的言行,字裏行間流露着對父親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因此,通過理解文中寫父親言行的句子來理解“父親的菜園”的來之不易,進而感悟父親堅毅、執着的品質和對土地的熱愛,成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基於體現略讀課文對培養閲讀興趣、提高自學能力、養成閲讀習慣的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人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父親的'品質,積累語言,培養語感,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先回顧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然後通過閲讀“連接語”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生初讀感知後,我出示練習,讓學生填一填,讀一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教學“品讀句子,感受品質”這個環節中,讓學生通過讀文本,找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體會。交流時,學生暢所欲言,聯繫了自己的生活實際--“每天天還沒亮,我們還在呼呼大睡呢!”“這位父親真勤勞、真堅強!”“我太感動了!”“開闢這一塊菜地真不容易!”最後的小練筆,讓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我在父親的菜園裏收穫了勤勞、自信、堅強;課文中父親的精神很值得我學習,我敬佩他;今後的學習,也應當要勤勞、認真……

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總有一些不完美,不和諧的瑕疵。誠如幾位評課老師説的:1、在新舊菜園的對比環節上,可讓學生簡單的談談感受。2、在朗讀寫父親勤勞的句子上,“勤勞味”讀得不濃,不夠到位。3、把寫父親開闢後的菜園的內容,改成詩歌的形式有所牽強,有脱“文本之嫌”。4、板書上應及時寫上學生感悟到的“熱愛土地”這一父親品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