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精巧設置課堂上的提問

來源:文萃谷 3.12W

期初問題:如何精巧設置地理課堂上的提問

怎樣精巧設置課堂上的提問

期末反思課堂上科學精巧的提問,能夠激活學生及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作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必須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精髓,通過課堂提問要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課堂提問,要使學生產生積極思維能力,積極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識、歸納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課堂提問內容緊扣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內容,應緊扣課堂教授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來設計,達到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提問的內容要有啟發性,通過提出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最感興趣的問題,提出的問題必須科學合理,必須與教學重點內容密切相關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緊隨課堂教學節奏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交流和生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二、課堂提問過程按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規律層層推進

課堂提問要有梯度,先易後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使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這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鋪路搭橋,層層推進的遞進方式,不僅非常容易的解決問題,而且使學生思維向知識縱深發展。高中地理教學的內容是按認知的規律層層推進的,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如:分析《5.2農業區位因素》一節,從農業的自然區位因素到社會經濟因素雖知識教學內容的層層推進,提出問題: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區位應素有哪些?地形、氣候、水源和土壤。逐一分析後提出問題:影響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政策、市場、交通和科技。進一步分析後提出問題:影響農業的因素有哪些變化?人類對自然因素的改造,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冷藏保鮮技術的出現,農業生產的市場區位在空間上擴大。然後進一步提出問題:對農業生產影響越來越大的因素是?農業科技。對農業生產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市場需求量。這樣層層設問,能使同學們掌握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有助於掌握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點。

三、課堂提問有利於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進師生交流

教師的課堂提問中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同學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有利於調動同學們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教材中的內容往往很抽象而單調,有很多是學生很難見到的或是學生已經很容易就掌握的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覺得很容易回答。覺得回答問題只是讀教材的過程,這樣時間一長同學們就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到索然無味。因此,我在講高中地理課時,找一些學生感興趣並與教學內容密切聯繫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如:講《2.6氣候的形成和變化》這一節時,首先提出問題:雅典奧運會於北京奧運會天氣有哪些區別?為什麼?學生對奧運會的內容都非常感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根據問題去思考背景和雅典兩地的氣候及其氣候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應用分組討論和師生互動的方法,避免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方式,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互問互答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教材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這樣使更多地學生參與到問題中,使每個地理問題都能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分析,促進了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思維過程中,提高了全體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師問學生和學生問老師的互問互答中排出了師生之間的代溝,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的智能得到充分的提高。課堂提問中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展示的方法,用直觀性的問題,使學生對回答困難的問題,通過觀看多媒體動畫和影片的內容,直接得到答案。選擇的多媒體資料要起到投石激浪,點撥導引的作用。在學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際,點撥可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從一個地理要素聯想到其他相關的地理要素,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期初問題:如何創設動感課堂,鼓勵學生真正走進社會學科課堂?

期末反思:八年級社會備課組

進入八年級以後,學生的思想在日漸成熟,青春期變化也更加強烈,而學習強度也日益增強,同時由於思品與社會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也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負擔,從而對學科產生厭煩情緒。

針對學生易對思品與社會學科產生厭煩的現象,本學期我們備課組的全體成員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期初備課組所制定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採取多種手段(多媒體課件、視頻、小品、演講、學生自主上課、辯論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寓教於樂。在思品課上我們堅持將七年級階段的學生自主演講延續下去,結合八年級思品課的實際要求,在課堂設立“感恩時刻”,讓學生學會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培養感恩之心。經過一個學期的精心教學,學生的品行習慣得到一定的改變,受到年級組各科老師的認同。在歷史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歷史知識的講授,在課堂上設置歷史故事的演説,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以延伸課堂內容,拓展學生那山窮水盡的知識面,同時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愛國情操。

為了不給學生造成過多的學業負擔,我們備課組針對思品學科的性質要求,本學期貫徹期初不留書寫作業的要求,根據思品課的教學內容,分階段創設感恩主題。9月結合教師節開展感恩教師的活動,通過採訪、演講、製作禮物表達了對老師的瞭解和感謝,經過這此主題活動,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明顯親近了許多;10月是感恩父母的主題活動,通過演説、給父母的一封信。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得學生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家長都在家長會上説:孩子最近懂事了,那麼我們的目的達到了。通過這些主題活動提升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了一定的人文素養。

同時,積極創設動感課堂,鼓勵學生真正走進課堂。在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中,以史讀天下,通過讓學生講歷史故事去感受浩渺的歷史長河,那些偉岸的英雄史詩般的人物,從而博古通今,增長見識,一個學期下來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加強集體備課,用集體的智慧來營造温馨和諧的課堂。

期初問題:如何在國中體育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

期末反思:陶鳳英、張小燕、孔飛虹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中學體育“健康第一”教學思想的落實,各地中國小都在進行以“面向全體學生,改變統一教學模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式”的教學改革,並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學生養成自覺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要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成績,就要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探索新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選擇分層教學方法,就是教師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分層次教學模式,是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承認學生差異,改變統一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培養學生養成自我鍛鍊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服務而採取的必要措施。

在國中體育分層次教學過程中,如何構建分層次教學模式以及操作程序:一是根據學生實際,探索合理劃分教學層次的方法;二是探索各教學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三是探索提高各教學層次學生身體素質的方法;四是探索提高體育後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我們依照九年級升高中體育考試的成績要求,對學生進行了兩公斤實心球前拋、立定跳遠、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身體素質測試。按三項總成績將男女學生各分成三大層次,六個小組。第一、二小組為第一層是身體素質最好的學生。第三、四小組為第二層次,是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第五、六小組為第三層次,是身體發育晚、身體素質差、瘦、弱、病、特體生。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我們明確了分層次教學的意義,就是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層次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規定兩個月左右進行一次身體素質測驗,再根據新的成績,劃分新的教學層次和小組。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主要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等方式向學生表達肯定或否定的意向,而學生則在感受教師意圖的過程中產生心理活動,並出現相應的行為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如果積極地、有效地、多角度地評價學生,就會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在評價學生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不要譏諷、挖苦學生,防止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喪失運動的興趣;二是不要過分讚揚他們,以免使他們從自信走向自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所以評價學生的方法也應各不相同。總之,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讓學生明白:只要他們肯嘗試、肯努力,就會感到無窮的樂趣。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分層施教,承認學生間的差距,為廣大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只要我們堅持在教學中實施多層次教學體系,相信學生們的笑容會愈加燦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