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小語文課堂提問有什麼技巧

來源:文萃谷 3.32K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無疑非常重要。它具有以下作用:1.引起學習動機;2.幫助學生學習,啟發思考;3.提供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機會;4.評價功能;5.反饋功能。但是,在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提問不是太寬,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淺;不是不着邊際,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提問仍然值得我們去研究。

在國小語文課堂提問有什麼技巧

一、課堂提問的原則

(一)提問要有目標

目標是教師所預期的教學目的。提問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技能、情感。所以,提問不僅要有目標,而且,應當是顯性的行為目標。因為提問本身就是達到目標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提問的目標性能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問要注意:提問的目標是課堂教學的目標,這樣才能圍繞教學的中心任務進行教學;提問的目標可以是一系列目標即一個目標體系。

(二)提問要適時

提問最好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進行: 1.在學生有一定的想法、有疑問而苦幹不知怎樣表達時提問。2.在學習到重點、難點或需要追根求源的地方提問。通過提問,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找出事物的本質與根源。3.在學生找不到突破口、思路無頭緒時提問。通過提問引起思維。

(三)提問的難度、深度要恰當

1.提問要符合學生現有的水平

既不能低於學生現有的水平,也不能太高於學生現有的水平。否則,學生會失去興趣,影響學習的積極性。要掌握好提問的.適當水平這個度,關鍵是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現在發展區引向最近發展區,使提問呈現出水平遞進的適當坡度。符合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應當是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知識,經過認真思考後能回答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推進教學過程的發展,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可以運用測評的方法,通過對學生進行檢測、診斷、評價、補償,找到學生的現在發展區,據此設計提問。所設計的提問的目標要略高於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即達到最近發展區,才能推進學生的發展。

2.提問不能隨意超出教學內容

也就是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能回答的。如果超出教學內容太多,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教學效果。

(四)提問要適量

有的教師口若懸河,只顧自己講,不用提問去引導學生;有的教師不停地問,滿堂問。學生的學習變成教師強加的,而不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往往出現學生“厭問、拒問、亂答”的現象,產生負效應。所以,提問要適量,要用提問來控制課堂的節奏。1.提問的總量要合適。需要問則問,能不問則不問。2.提問的頻率分配要合理。有些研究者認為教學的起始階段、中段、結尾時提問的頻率較高。起始階段用啟發式導入教學情境;結尾階段需要思維的深化或檢測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在教學的中段,應讓學生多進行教學的實踐活動、自主活動。總之,提問要使課堂一張一弛,有快有慢,學生就不會出現疲勞和厭倦。

(五)提問要有啟發性

提問要能引起思維,激發想象與聯想。例如,在學習了《坐井觀天》後,老師有意設置懸念:“後來,青蛙有沒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學生可以想象多種結果,認為沒有跳出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固執而自信,它看到的井口還是那樣大。認為跳出井口的,青蛙會驚奇地説:“小鳥姑娘,你説得對,天果然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要是我不跳出井底,怎麼也不會相信你的話。”學生的思維大大拓寬了。有位老師在教學《翠鳥》時,學生提出:“‘小巧玲瓏’是什麼意思?”老師啟發:“翠鳥比較小,身長15釐米左右,和大人的拳頭差不多。小巧是説翠鳥身體小而且靈巧。玲瓏有兩個意思,一個指物體精巧細緻,一個指靈活敏捷。這裏應當怎麼講?”經過這樣啟發,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學得靈活,學得紮實。

二、課堂提問的技巧

⑴順問。思維的出發點與問題之間是由淺入深、由易至難、由因到果的叫順向提問。例如,初讀課文,有哪些詞語你不理解?(掃清理解的障礙)——再讀課文,你認為哪些詞句最能表現……?(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內容)——你能用一句話説説課文寫了什麼?(整體理解、概括課文)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指導學生觀察、描述人物外貌,並以自己為例寫《於老師印象記》時,由於是借班上課,他針對學生對他充滿好奇的心理提問:“你們想了解什麼?想問老師什麼?”順應學生思維發展,引向觀察、描述人物外貌的學習目標。於老師在教學《關懷》一課時,在學生理解了“聚精會神”這個詞後,提問:“周總理是怎樣聚精會神地聽課的?兩隻手拿着什麼?面部表情怎麼樣?”既順着課文的思路把學生引向周總理,且後兩個問題也是順着前一個問題而具體化的。所以,順問能自然地把思維引向深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⑵反問。思維的出發點與問題之間是由果到因的叫反問

針對學生的回答或思維現狀反問。例如,你怎麼知道……?請你説説為什麼這樣認為?特級教師李吉林在教學《麻雀》時,引導學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上,既然是沒有危險,又為什麼不能安然地站在樹上?”通過這樣一問,學生就把之所以得出這樣結果的原因連結起來,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

從學習內容的另一方面提問。能幫助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再見了親人》表現了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關心愛護,那志願軍對朝鮮人民又是怎樣的呢?有位老師在教學這一課時,就是這樣提問;“這篇課文寫的是志願軍回國時,在火車站向前來送行的朝鮮人民話別的情景。既然是話別,就應該是雙方的,但是,課文只寫了志願軍説的話,此時此刻,朝鮮人民會説些什麼呢?”經過這樣正反兩面的對比,就能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這樣一箇中心。李吉林老師在教學《太陽》時,針對第二段與第三段的過渡提問:“第二段説明了太陽與人的關係;那麼太陽與自然界的關係怎樣呢?”既促進了學生思維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又推進了教學過程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