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2.36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這節課可以説是百分數這部分知識學習的敲門課。百分數作為一種特殊的分數,它的含義有別於分數的意義。而且它在實際的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一個重要的知識基礎。

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我感凡是每一單元的意義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意義理解好了,就為後在的學習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一節課我備得很用心,廣泛借鑑網上優秀的教學設計,再結合自己對教材的解讀,按步設計的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從生活出發,認識百分數。

數學來源於生活。在課前,我讓學生廣泛收集了關於身邊豆類有百分數的物品。課堂伊始,就讓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物品,及時評價找得多的同學,以達到激勵的目的。然後讓學生圍繞2個問題:(1)你手中物品的百分數怎樣讀?你能説出它表示什麼嗎?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彙報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有序發言,提出了回答問題的模式:先説手中的物品是什麼?再讀出物品中的百分數,最後説説這個百分數表示什麼?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彙報時,我隨機板書這些百分數。並且注意抓住學生彙報中的關鍵點:沙琪瑪能量值是2145千焦/每100克;營養素為26%,一袋少琪瑪的質量是160克,而每100克的沙琪瑪中含有能量2145千焦,每100克沙琪瑪中能量產生的營養素佔營養素總量的26/100。這一問題的解決,使學生不僅走出了能量佔這袋小食品總營養素的26/100的誤解。而且為進一步揭示百分數的含義,做了良好地引導。

通過多個實例的彙報,我還不忘結合教材上給出的實例,讓學生再一次以文本為載體,加深認識百分數。順理成章地讓學生用一句話來揭示百分數的含義:一個數佔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相機教學黑板上的百分數的讀法,規範寫法,特別強調百分號%的書寫。如上教學,我不僅讓學生清晰地主識了百分數,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而且讓學業生體會到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但我有一個問題沒有給學生交待得更清晰,這是在我第二堂課想到後給學生補充上去的,那就是:既然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就應該給學生點出:百分數體現了兩個數之間的倍比關係。只不過這個比的後項是一個固定的數100,寫在了帶有百分號的形式。

二、從實例拓展,加深理解

了使學生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百分數的含義,並且體會百分數易於比較,廣泛應用的好處。我增加了一個教學內容,即:一場籃球比賽,王治郅投中9球;易建聯投中11球;姚明投中了12球。問誰的準確率高?問題一出,很多學生脱口而出説:姚明投了100個球,才中了11個球,就説明王治郅投得準。這一節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們意識到:要判斷出準確率的高低,必須得知道兩個條件,為後續學習做好鋪墊。當我補充完條件,學生開始思考___寫出分數(投中的次數佔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通分---- 比較----轉化成百分數。通過題中分數與百分數的對比,學生髮現了百分數的優越性。通過通分得到46/100,44/100,40/100,此刻滲透了分數轉化成百分數的簡單方法。另外,在最後一步也揭示了命中率的概念,一舉多得。最後,通過兩個小問題的提出:一個神祕手,命中率為100%,能不能説明他是高的,投籃準?和陳天華和姚明的命中率都是40%能不能説明他倆投中的球數同樣多?開拓了學生思維,深刻地認識了百分數。課的最後,我們觀察:黑板上出示的所有百分數,使學生知道了百分數有大於100%,也有小於100%,等於100%。百分號前面有整數的,也有小數。課上得很順利,知識交待很清晰。也注重了學生思維啟迪,教學效果良好。

後來,我進一步瞭解百分數時,又發現:對百分數的產生和擴展得還不夠。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2

分數的意義這節課是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們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已經藉助操作、直觀,初步的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數的大小,還會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本節課主要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兩個概念,學生理解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方式的創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課堂中,我儘量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創新了教學方式,從而成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對知識的自我構建,這樣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在導入新課時,我給學生提出了學習新知識的步驟:①關於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麼?②關於分數,你還想知道什麼?然後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合作,從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入手,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因為我們的教學不能總是“零起點”,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就要努力讓學生把自己的已有知識狀況展現出來,讓他們在面對新知識時,自己主動去會憶、調動已有的認知結構。當學生紛紛舉手彙報了自己已知的關於分數的知識後,再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動手操作,去體驗、交流與思考,“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分數的?”,從體驗中建立“平均分”,這樣學生在操作中親身體驗並逐步建立概念。

 2、讓學生在體驗中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歷性,即讓學生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課堂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地感悟學習材料,也就是説,要充分展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經歷教學過程中逐漸建立概念,而不是隻見結果而忽視過程。為此,課堂教學中我儘可能充分提供學生學習材料,設計開放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學生髮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強化富有個性的學習行為。例如,在課堂中我把準備的材料:長方形紙片、一米長的繩子、六塊小立方體和四根繪畫筆交給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他們去動手操作,去體驗,進行交流與思考,這樣學生在操作中親身體驗並逐步建立概念。我從生活中精心挑選了一些實物,作為尋找分數的材料。首先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材料並猜想能不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數,然後動手操作尋找分數。展示時重點展示平均分多個物體得到分數的操作過程,讓學生感受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其中這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的過程。為抽象分數的意義做好鋪墊,感悟分數就在生活之中。

還利用分繪畫筆,在整體的具體數量不同的情況下,同一個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會不一樣。在歸納分數的意義時,首先讓學生在感知多個材料的基礎上明確:不論把什麼東西平均分,都可以把要分的東西看做一個整體,那就是單位“1”。表示分的份數不確定,從而創造了用“若干份”這個詞來表示不確定的份數,也就是分母,表示取的份數不確定,於是又創造出用“一份或幾份”來表示取的份數,就是分數中的分子。學生便能完整地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這樣水到渠成地創造出了概念,使學生的理解更深刻,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3

“百分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學習百分數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周圍的世界,理解並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真切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在《數學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人人學習有用的數學”、“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也用於生活。

為學生能夠理解百分數便於比較的優勢,我收集了營養快線、哈百利、思慕分析其果汁含量來決定買哪種產品,收集了啤酒、乾紅葡萄酒、汾酒的酒精度,根據個人需要來決定什麼酒,不僅增長了生活常識,也能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運用學生收集到的百分數的例子來表達百分數的意義,充分體會百分數是表示兩個量之間的一種倍比關係,學生學習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新課標》中提到:數學教育應該“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教學中,學生在新的環境中,有些拘謹,使課堂氣氛不是那麼濃郁。這也需要在進後的教學中訓練,使課堂充滿思維活躍的因素。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4

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還是在原來的框框裏出不來,教學整體一時,學生還是認為一個就是單位“一”。而對一些事物等都可以當作單位一時,很疑惑,學習之前,我還是採用學生課前預習自學的方式,但我發現學生並沒有深入理解,而只是淺顯表象的理解,自學卻給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被動,我在講時學生更糊塗了,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

1、自學內容要有所選擇。

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學生可以理解消化的知識,讓學生課前預習自學。不要盲目的一刀裁式對都要學生去自學,這樣不僅起不到自學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2、單位“1”的處理和把握很重要。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帶學具(花生米或豆子),你一把能抓起多少呢?學生手舉的高高的,躍躍欲試,緊接着問這是幾啊?生有的疑惑,有的眉頭緊鎖,然後通過引導理解整體一,也就是單位一,通過學生數一數明白,原來單位一可以是20個花生米,也可以是12個,也可以是30個豆子等等,通過學習讓學生紛紛舉例子理解單位“1”。

3、理解單位1,自主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追問:能説説你是怎樣得到1/2的嗎?

學生很自然的根據自己的操作,説出了1/2的`意義。

出示例題:圖中的塗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為什麼?

生答因為平均分了,所以能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

師概括:像這樣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我們都能看成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這個整體就是單位1,讓生用分數表示例題塗色部分,並説説每個分數的意義,然後概括分數的意義。

課結束了,或許很多學生並沒有完全轉變過來,知識需要時間去理解,去消化。我相信這節課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收穫的。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5

分數的意義對於國小生來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本課設計淡化形式,注重實質,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性來體現教學的嚴謹性。

整節課中我都沒有將“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這句嚴密、枯燥、抽象的話語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玩學具的過程中理解單位"1",教學中的説一説、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為學生提供了高頻率、多維度、深層面的體驗,學生在學習時感到了樂趣,體驗到了成就感,激勵他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研究,感受什麼是分數,歸納出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育應該“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課設計做到均衡學生差異,組建合做學習小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和表現的機會,多些成功的體驗,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使每一個學生不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對所在小組中的其他同學負責,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合作中完成任務,沒有把學生當作所謂新教學方式的道具,實現知識在交流中增殖,思維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當中較好的理解了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不足的是教學過程中由於過於重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與表達,忽視了時間的調控,教學節奏不夠緊湊,另外課堂生成了多個問題,佔用了一些時間,導致時間的拖延,應該在教學環節的組織與時間安排方面再作更加合理的調整。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的產生

2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通過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過分數的產生,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學具:水果圖片若干,實物(4個蘋果),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

1.出示4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2個)

2.出示2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1個)

3.出示1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半個或1/2個)

這裏的1/2是什麼數?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常常就會用到分數。分數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那麼,究竟什麼叫做分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題)

二教學新課

1引探分數的意義

剛才老師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1/2個。(板書:貼蘋果圖片,平均分成兩份,表示這樣的一份1/2)

現在老師要讓你們隨意説一個分數,並説説這個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指名回答,板書:大餅3份1份/2份1/32/3

剛才我們分的都是一個物體,現在老師這裏有一條線段,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五份,那麼其中的一份,表示幾分之幾?其中的4份呢?

指名回答,板書:—————5份1份/4份1/54/5

小結: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2份、3份、5份等等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板書:若干份一份或者幾份

2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出示蘋果圖片(4個),把它看成一個整體,並演示把4個蘋果裝進一個袋子裏,問:這表示什麼?(一袋蘋果)是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3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板書: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這裏的2/4是幾個蘋果?1/2是幾個蘋果?

2/4和1/2表示的蘋果個數相同,意義相同嗎?(不同)

小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3歸納分數的意義

(1)單位“1”

看來我們不僅可以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拿來平均分,還可以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拿來平均分,這樣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裏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誰能説説單位“1”的含義?

(2)完整概念

什麼叫做分數?誰能用一句話表述出來?板書:叫做分數

(3)練習

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3題

4理解分數各部分意義、寫法

剛才我們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5,4份是4/5,那麼3份是幾分之幾?板書:3/5

説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並説出各個名稱表示的含義

板書:分數線分母分子

寫分數應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用手指描描

拿出筆來寫寫分數,任務是8個。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老師突然叫停。問:你寫了幾個?能用一個分數表示你任務的完成情況嗎?請學生用分數來表示其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他人猜其寫了幾個。

三鞏固練習

1教材74頁練一練

2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一題

3摘桃子游戲

(1)把6個桃子看作一個整體,請一

名學生隨意摘幾個桃子,其他人説摘了幾分之幾

(2)師説一個分數,請學生上來摘

四課堂小結

1什麼叫單位“1”?

2分數的意義是什麼?

3分數個部分名稱是什麼?

五課堂作業

教材76-77頁練習十三第四題

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學生已有“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教學,其教學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力求數學問題生活化

本節課,我所選的教學內容,儘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如學生喜歡的蘋果桃子等水果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學數學”。

2、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我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地方,儘量讓學生結合各種操作活動,講透和理解透,讓學生多説,老師只起引導作用。如在教學把幾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時,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4個蘋果,把它放在一個袋裏,這裏的“一袋蘋果”就可以看作“單位1”,這裏就讓學生很好地突破了這一知識點。這裏形象的引導操作使學生非常明瞭,所以一下子使學生舉了好多例子。

3、學生的主體意識較強。在讓學生探究分數意義時,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興趣較濃,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戲中,一學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學生能根據前一位學生摘的桃子個數很快説出表示哪個分數,且方法多樣。這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體精神。又如在總結分數的意義時,教師沒有把書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來,而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歸納、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分數的意義。這裏也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7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1)談話:老師為每個學習小組都準備了一些學具,請你選擇一種學具,每人創造一個分數,並説出你創造的分數的含義。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1)集體交流,小組彙報。提問:你創造了怎樣的分數?你是怎樣操作的?每個分數表示什麼意義?

(2)點撥、引導:剛才我們把一塊餅乾、一張紙、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同樣我們也把一些小棒放在一起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單位“1”。

(3)設疑啟思:剛才通過操作,我們得到了許多分數,這些分數含義雖然不相同,但本質是否相同呢?為什麼?

(4)歸納小結:這些分數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

3、深化理解,概括意義。

(1)議一議:通過剛才的學習,誰能來概括一下分數的意義?

(2)想一想:這裏的單位“1”是指什麼?

追問:我們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小結:這裏的單位“1”表示的整體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教學反思:

1、源於生活,迴歸生活。

現在的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接觸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他們能夠用不同的生活來感悟課本,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同時數學又迴歸於生活,數學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本課設計注意到數學的教與學的緊密聯繫生活,對課本內容進行重組,實現開放性教學,讓學生自主根據提供的材料創造一個分數,直觀感知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自主探究,誘發思維。

在小組學習、動手操作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自主創造的分數的意義,滿足了學生自我探索和自我表現的學習願望,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思維主要是靠啟迪而不是靠傳授,越是傳授得一清二楚,學生就越不需要思維。要使教學過程成為思維活動的過程,就要充分展開知識的發展過程,讓數學思維在這種展開了的過程放飛。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

百分數的知識對六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陌生,因為百分數的知識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十分廣泛。教學時我注意了情境導入和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上完整節課總體感覺效果還可以。下面就根據我這節課的設計意圖和教學情況進行反思:

一、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新課,根據統計表提出“哪隊的投籃命中率比較高呢”讓學生猜測,在學生思考進行交流後認識到可以用“求投中次數佔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來進行比較。然後教師補充出示各隊命中率,再讓學生比較哪一隊的命中率比較高,使學生初步體會百分數的特點和作用。

二、生活中百分數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教師根據貼近學生學習的事例進行舉例。舉例有分子是小數、分子比分母大、分子是整數的百分數,並且百分數有讀、寫兩種形式。也為下面教學百分數的讀寫法做好鋪墊。並讓學生交流這些百分數的意義,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百分數表示的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不過從課上效果來看,這裏還存在一點問題:就是教師提問“誰能説説這些百分數表示什麼意思”問題有點大,造成有的學生不知怎麼回答。要是這樣改效果可能會更好,“誰能説説這些數是誰佔誰的幾分之幾”,這樣也就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它和百分數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由於這一點處理不是很好,使得學生小結“百分數的意義”產生困難,就只能由老師來揭示,百分比和百分率也是一帶而過。

三、教學百分數的讀寫。先説明如何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後面加上百分號“%”,再説明:百分數的讀法與分數的讀法大體相同。接着讓學生嘗試讀和寫教師舉例中的百分數,這裏學生掌握得很好。

四、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這裏主要是通過兩個句子中哪幾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來表示的辨析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積極思考、與同伴的交流中,引導學生在對比中認識到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與聯繫。當分數表示一個具體數量時,是有單位的;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時,即兩個數的關係時,是沒有單位的。而百分數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五、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它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礎。我在練習時,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特別是判斷題設計,是針對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設計的,使得學生對於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的認識又更進一層。這裏的練習學生完成得比較好。

最後送給學生一句名言:1%的靈感+99%的汗水=100%的成功來教育大家勤奮學習的重要性。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9

一般傳統的分數意義教學,都是按照書本順序,根據一幅幅圖示或簡單的操作認識一些分數,在此基礎上歸納意義。這樣的組織教學,是淺薄蒼白的,不具有活力的。

沒能為學生積累足夠豐富的感性經驗,在此基礎上抽象概括非常困難。所以,有必要改變教科書的這種"傳統"的呈現方式,使得它能夠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我開放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一道接着一道現成的、呆板的例題不見了,而是提供給學生真實具體而感興趣的學習材料,在活動中"做數學";教師引着學生逐字逐句分析,記憶定義的現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在本例中通過學生的活動和充分交流,瞭解分數的表現方法,建立起生動活潑的表象,並理解了分數在生活中更為厚實寬廣的內涵。例可以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表示這樣一份;也可以是把橡皮平均分成二份,表示這樣的一份;還可以把8個圓片平均分成二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有4個圓片;更可以把6個蛋糕平均分成二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有二個蛋糕……或者可以把一張紙平均分成三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是三分之一,還可以把這張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是四分之一,二份是四分之二等等。

這樣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分數是無窮的,生動具體、富有生命力的。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0

隨着時間的推移,精品課的打造漸進尾聲。不知道不覺到了複習課打造階段。數學科組長顧羣老師為了做好帶頭榜樣作用。主動承擔了整理和複習(一)的教學任務。此次精品課的打造更是請到了中山市教研室的劉豔老師和李宇濤老師指導,此外還有來自三鄉鎮平嵐國小和載德國小的同仁。

情景引入環節,顧老師以一首優美的詩引入課題。引導學生觀察詩中文字的特點,提問:哪個字出現的最多?“春”字共有幾個?

接着引導學生聯繫數學,提出一些用除法做的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説出其意義。這樣是引入,將語文和數學聯合起來,使得數學課堂也詩意化,更富有情趣,學生學起來也更有興趣。接着,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的知識點。學生給出的知識點是凌亂的,無序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製作了對應的貼紙,將學生答道的知識點隨意的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將這些雜亂的知識點整理歸納。這個環節設計的較好,學生通過整理能將知識系統化。集思廣益,通過彙報整理,整個單元的知識點一目瞭然。當學生知識點清洗後,老師給出了一些基礎練習。通過一些形式多樣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複習課看似知識對於知識點的回顧與羅列,但是要做到行之有效,也必須要在課前做好設計,挑選好精心練習題。顧老師的課在各個方面都做得較好,是我們科組老師學習的典範。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1

根據校教研工作安排,這個星期該我上公開課。可是一直到本週二還在趕教學進度,因為前一個星期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去實踐基地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實踐學習,落下的課只有抓緊時間補回來。

週一才決定上分數的意義,週二下午才開始備課和準備上課的材料,所以教學設計上可能不夠精細,預設不是特別充分,雖然教學思路是清晰的。

教學在一個小故事中拉開,不但由此突出“平均分”,還在學生的不同的平均分的情況中評價學生的公平、感恩的情感價值。這似乎與數學教學無關,但教育與教學是不該分的,而我認為教學遠沒有教育對學生的意義更大。

在教學單位“1”的概念時,我從學生熟悉的數字1引入,讓學生説説1可以表示什麼,從而歸納不但可以表示1個物體,1個圖形、1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1個整體,在此基礎上得出1如此多的實際意義是數字1的外延,並在1上加引號,由此定義單位“1”。然後讓學生説説手邊什麼可以看作單位“1”。

在學生理解了單位“1”的基礎上,我通過對摺圓形的紙片引導學生依次得到分數21,41,81這些是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然後我通過問: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這樣的1份是81,那麼這樣的3份呢?學生很容易得出83這個分數,然後問5份呢?7份呢?引導學生分別得出分數,於是我質疑:81,83,85,87這些分數,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學生髮現分母都是8,引導學生髮現這是因為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得到的,只是因為要表示的部分的份數不同。我並沒有急着肯定學生的發現,而是讓學生用課前準備的12根小棒分一分,用來表示一個分數,讓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並引導學生用比較規範的語言敍述自己是如何得到這個分數的,使學生在開放的學習內容中得到不同的學習情況,並通過充分的交流讓學生髮現傾聽別人的發言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此時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分數的分子、分母分別表示的什麼意思。

關於分數單位,我選擇讓學生在閲讀課本的分數意義概念後提出。然後趕緊練習説一説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和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練一練的習題效果不錯,於是我對練習中的相似習題省略,但數軸上的單位“1”和如何正確得出各分數相對應的點是比較難的,於是僅剩的時間我留着處理了這個習題。

教學必須從形象到抽象,返歸數學的本真。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第二單元是“分數除法”,其中第一小節是:“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在教學上,“分數除法的意義”好辦,因為有分數乘法和小數乘法除法的意義做基礎,在課堂上,只要按課文編排稍做解釋學生就可明白。

對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我對課文編排講解內容作了一下變動。這一小節有3道例題,分別講“分數除以整數” 、“整數除以分數” 、 “分數除以分數”。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如何得來,如何向學生講得明白,一直是老師們所苦惱的問題。不講嘛,似乎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講吧,即使是老師認為自己講得很明白,其實學生真正理解嗎?我認為,學分數除法的關鍵是記牢、熟練運用“計算法則”,至於這計算法則是如何得來的,可暫時忽略。我把這3道例題分為兩節課講解。第一課時講“分數除以整數”,通過例1,“把6/7米鐵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使學生明白,把一個數平均分成2份,既可以用除法“÷2”表示,也可以用乘法“×1/2”表示,也就是説“÷2”=“×1/2”,進而,把一個數平均分成3、4、5……,既可以用÷3、÷4、÷5……表示,也可以用×1/3、1/4、1/5……表示,而1/2是2的倒數、1/3是3的倒數……,從而得出“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在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儘管我用的是課本例1的教學素材,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有意忽略被除數和除數到底是分數還是整數的問題,只是強調被除數除以除數等於乘除數的倒數。教學完例1,就讓學生做相應的練習(強化“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的概念)第二課時,同學生學習例2、例3。課文中例2“一輛車2/5小時行駛18千米,1小時行駛多少千米?”,是詳細地講解了為什麼18÷2/5最後可以表達為18×2/5,而我只是根據題意列出18÷2/5後,讓學生回想例1的學習過程和分數除法計算法則,讓學生自己説出18÷2/5=18×2/5,然後計算得出結果,而省略了中間的講解過程。接着學習例3“小剛3/10小時走了14/15千米,他1小時走多少千米?”“14/15÷3/10=14/15×3/10”。這兩道例題是應用題(但在教材安排中,沒有把它放在分數除法應用題範圍內),我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計算法則的推倒過程上,反倒是根據題意為什麼這樣列式花了些時間。

3道例題學習完(還包括相當量的練習),用了兩節課,學生已經掌握了“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乙數的倒數”的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根據學生情況的反饋,學生掌握這一小節的知識是紮實的。

現在我還在想,既然乘法不強調被乘數與乘數,如,一本書5元,買3本要多少元?既可以5×3,又可以3×5,只要結果是15元就算對,(但我堅持認為5×3和 3×5表達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不過,現行教材認為結果一樣就行)那麼,在學生不太明白算理而只掌握計算方法,在教學上應該是允許的。也許我這樣做有點離經叛道,不符合現在的教育教學觀念,但要求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所有算理教學才算成功,似有點不太實際。學生(包括成人)很多時候知道要這樣做並且做對了,已經是完成學習任務了,又何必強求一定要“知其所以言”呢?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3

本節課的要求是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知道一個分數是由幾個分數單位組成的,並且能夠運用分數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而分數的意義對於學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抓住本課的重點,通過分月餅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充分體驗、理解分數的意義,並通過分小圓片和分小棒小組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已的親身體驗,理解由於單位”1“即整體的組成不同,部分的量也是不同的。同時使學生在數學中感受到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切實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本節課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學生進行彙報時,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沒能順利地引導學生自已去解決問題。當學生語言表述不夠準確時,也沒有及時進行糾正。有部分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在課堂中也關注不夠。這些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以注意。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4

本節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緊緊圍繞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關鍵,在教學中,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中,通過師生互動教學,引導學生運用生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對百分數的意義有了具體的認識、深刻的理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

《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的注意問題中,明確指出,數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而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去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的例子,去發現生活中的百分數,利用學生已有的分數知識的基礎與生活中對百分數的認識,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使學生體驗到現代生活中數學應用的意義,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體現讓生活走進數學,讓數學服務人生的教學。

2、重視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

教師的教學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本節課堅持以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為主線,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合來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時,學生通過看、思、説、試,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發現特徵後,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能自學的儘量讓學生自學,讓學生自己創造百分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這節課主要通過創設初步感知合作探究實踐應用的學習過程,留出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應用,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理解。探究的主體是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動手實踐獲得新知識、學會學習是教師共同認同的。但在  本節課是教學百分數的第一節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會説出百分比數的意義,會讀寫百分數,並且會區別百分數和分數區別。

上完這一節課,我覺得學生對這一節內容掌握得還是比較紮實的,絕大部分學生對百分數的讀法、寫法和意義都理解的比較透徹,完成後面的練習也很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知識都是學生自己經歷探索、交流得到的,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成功之處:

在教學材料的安排上,讓學生充分收集有關百分數的資料,所以孩子們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能具體談談每個百分數包含的具體的意義,進而  以學生為主體,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可供獨立思考,又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在教學第一個環節時,以幻燈片新式提供有關百分數時,出現了困難。我意識到此時是他們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最好時機,我抓住這個機會,給他們合作的空間,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學生在  解決,學生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尊重學生,全體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多種形式的教學,多媒體教學作為輔組,鼓勵大膽發言,以尊重學生  目標,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不足之處:

1、在處理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方面。

沒有讓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還是覺得很遺憾。雖然也讓學生結助幻燈片,結合現實生活談了百分數的意義,還是覺得學生沒能親自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存在的。還須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讓孩子們深刻領悟到意義的內涵。

2、本節課還有兩個知識點我沒有講到。

第一個是百分數的分數的單位,在學生會讀寫百分數之後,我也應該把這個內容順勢讓學生理解,我沒有做到。

第二是沒有讓學生明白為何要學習百分數?它的作用是什麼?由於備課的不精細,考慮的不全面,造成本節課很不完美,只有利用自習課在進行補救了。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

聽了顧老師的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堂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其中包括

1.複習課,不應該是老師生硬的給學生不停的灌輸整個單元的學習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整理。學生自己對於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要不老師清楚的多。對於普遍覺得有難的問題,可以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2.將單元內容用知識網絡來構築。先有學生自己梳理,可以加深印象。然後小組進行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點,最後全班進行整理,查漏補缺。最後全班進行整理。這樣將知識網絡形成之後,可以方便學生以後的複習。

3.導入新穎,以語文古詩進行導入,提出與數學相關的問題,環環相扣,聯繫緊密。能讓學生跟着老師的思維活動運作。

4.讓學生自己暢談自己的想法,發揮了學生自主性

5.課堂上不斷運用鼓勵性的話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這些都是我要在今後的課堂中要學習的寶貴的經驗。但是我認為在這節課中,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時間過長,並且代表性不是很明顯,導致後面練習的時間很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