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人生的意義

來源:文萃谷 2.11W

佛學之於人生的意義

佛教認為人生的意義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為化相,心不動,萬物 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題記

我對佛學的最初認識,緣於高中時班主任對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的解説。對於一位“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我不由得產生極大的好奇和敬仰之情。少年才俊時的他,以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歌》聞名於世: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先生生於亂世,在他歷盡百劫之後,終於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時年三十九歲。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告別塵世的一切繁文縟節,併發誓:“非佛經不書,非佛事不做,非佛語不説”,謝絕一切名聞利養,以戒為師,粗茶淡飯,過起了孤雲野鶴般的雲水生涯。他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將人生、藝術和禪修有機地統一了起來。由此,我開始關注有關弘一法師的一些書籍和語錄集,也是在那時,我開始對佛教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自己所能接觸到的有限的資源裏,搜索那些吸引我眼球和撞擊我心靈的字眼,從自己的切身體會出發,漸漸地嘗試去理解禪意,追求高深的思想智慧,以明理、靜心為目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問我為什麼總是挺胸抬頭,因為我是精神貴族”。記得在高三時,由於學習壓力大,備考繁重,語文老師經常會找一些勵志或者靜心忍性的禪語來解析給我們聽。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身如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以及後來更廣為傳頌的一

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好一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生來本是那麼的純真善良,如那些可愛的小孩般天真無邪,可為何長大後的我們會“處處惹塵埃”,生出那麼多的煩惱呢?人生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我們不是自己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會給我們煩惱。快樂需要自己的成全,我一直這樣認為,

幸福其實很簡單。我覺得佛家講究的是隨緣,隨性,萬事不可強求。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但如果你放手,就會有更多的選擇。人的心若死執於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有一直停留在某種程度上了。上次朋友聚會,談到了關於讀書的問題。一朋友説:“讀書若不是為了功名,為了賺錢,那你讀那麼多的書為了什麼?”我一時不知所言。我要是説我是秉着對文化的熱誠走到今天,保證會被大家批個半死,要麼給我扣上虛偽的帽子,要麼就會説我傻,説我不懂得現在的社會形勢那天看百家講壇,問,《孫子兵法》在當代的作用是什麼?答,經濟效應。是啊,《孫子兵法》作為著作出了不少書,還出了國,中國人民作為炫耀的資本賺了不少錢。感覺自己現在有點像宋江,秉着大忠大義走過前半程,卻在後半程被觀眾罵得狗血噴頭我不否認,我曾經動搖過,猶豫過,思考過到底要如何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裏生存。人生,於我的意義是什麼?亂花漸欲迷人眼,我,該何去何從

身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被各種慾望充斥着的我們奴役在金錢的社會裏,紙醉金迷,權勢和名利狠狠地誘-惑着我們。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着為了什麼?在我的生活裏,我一直把心思放在我所完成的任務之上,不去想結果,更不會帶着某種功利心去完成某件事。享受着過程中的美麗,不去計較得失,求得一份真心付出之後的坦然。如今在大學校園裏,好多學生都以學分為主要目的,反正一切與學分有關的東西都放在首要位置,因為學分

關心着榮譽,關乎着獎助學金。於是我們的生活北物質化了,因為

學分,我們把要上交的作業弄得很花哨,很精緻,去取悦老師,取悦上級,而私下的生活卻是一團糟。因為學分,我們學會了恭迎奉承,溜鬚拍馬。我是一個追求實際的人,我不想那樣裏外不一地做人,與其強顏歡笑,還不如我腳踏實地碌碌無名,做到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都説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但好多人還是不知道該去學些什麼,還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孩子,以為以後的路還很長,而寧願把自己煮在温水裏,得過且過,自生自滅。人的一生能走多遠,關鍵就在於我們二十出頭的這幾年。大學,如果我們還是僅僅把它作為學知識的地方,那我們也只會一直是個成不了氣候的學生。正值人生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如何學會做人,如何在這個繁雜的社會裏總結出自己獨到的認知和見解,形成自己為人處世的個性和引領自己人生的思想。

幸福,也許是我們每個人共有的夢想。可幸福是什麼?誰能給它一個準確的定義嗎?是一輛寶馬,一棟別墅,還是滿屋的珍珠瑪瑙?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着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被別人仰望和羨慕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有時候我們的幸福在別人眼裏。如果我們只是追求幸福也就罷了,但我們往往是在追求比別人幸福。幸福是天涼了遠方親人打來的一個電話,幸福是下雨了朋友為你撐起的一把傘,幸福是回家了愛人為你沏好的一杯茶,幸福是一聲輕輕地問候,一個簡單的微笑,一句“我,在家等你”幸福,不需要我們去苦苦追尋,只是需要我們用心去感知,去體悟。我想,這就是佛理中常説的隨緣,隨性,不強求吧。

也是最近才知道,李娜早已削髮為尼十四年,曾經的青藏高原,如今的五台佛山,她寄予人生的到底是怎樣的情感?要放棄俗世的一

切牽絆,虛名浮華,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弘一法師一樣,李娜也選擇了用心去聆聽生活的真諦,不為俗世所染,自在人心清淨,洞明人生百態,坐禪於世。

“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笑着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每每讀到這些動人的禪語,原本雜亂的心情總會變得很寧靜。我能夠體會到其中淡淡的安寧與祥和,一如佛理中所説,“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佛教認為人生的意義 [篇2]

------高姍姍

佛教是伴隨着時代的發展而逐步發展壯大的。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佛教教義所發揮作用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高度發展,人類精神領域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佛教此時正好充分發揮其心理輔導和治療方面的功能,幫助人們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一、運用佛教理論化解現代人的心理疾病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這一觸目驚心的數字,又會留給他們那些活着的親人數倍的痛苦。而這些自殺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問題和認知上面的障礙。心理疾病一方面會給病人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傷痛,嚴重的還可導致自殺輕生的後果,另一方面也會給親友和家人帶來很多負面因素,造成傷害和打擊。 佛教認為人類的問題、煩惱,根本源頭在於“心”,因此主張開發人們心中無量的寶藏,將噁心改為善心,教導眾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説法四十九年,無論是講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等種種法門,都離開不了心。因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為,一個內心清淨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淨的;若心雜染,所見所聞必然是污穢的。所以經上説: “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可以説世間上種種的痛苦煩惱,皆由心造,我們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來不聽從指揮,貪求五花八門的外境,對名利、金錢、權勢、愛情,汲汲營營追求、計較、分別。其實我們的心原本也與佛陀一般,能夠包容一切;如太陽、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長善根,種植福德;如明鏡,可以洞察萬物,映現一切;如大海,藴藏無限能源寶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麼心藥來醫治呢?佛陀説了八萬四千種法門,就是為了對治我們八萬四千種頑強的心病,譬如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隨着貪慾四處紛飛奔逐;瞋病若不修禪定以根治,心則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難做到“如如不動”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療,因為智慧能夠照破痴暗的無明,讓我們的心恢復光風霽月的本來面目。

佛陀以簡便的法門告訴大眾: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義中,還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佛教常説“心生則種種法生”、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藴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識學中,涉及到心理學方面的內容更多。佛教認為,我們所有的種種煩惱痛苦,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眾生的苦惱,唯有從心入手。

通過學習佛法,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們的心是怎樣運作的,我們的快樂和痛苦是怎樣地被我們製造出來的,當我們能夠了解和體會我們的心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我們就不太容易被我們的心“欺騙”了,我們就可能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做個自在快樂的人了。

二、運用佛教知識改善人際關係

佛陀指示人際的關係,親到母-子夫妻、親戚朋友,乃至怨家對頭,都是由宿生之緣締結而來的!沒有緣就不會在一起:過去沒有緣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間也不起反應的。人際關係就是四種緣會:在感情

方面,不是報恩,就是報怨:在財物方面,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一切都不外乎這四種緣。

在佛法中,改善人際關係的主要方法有六度、四攝,四悉地,上供,下施等方法。六度重菩薩內在德能的建設;四攝重在善巧攝受眾生,處理與眾生的關係:四悉地中,息災和降伏為譴除事業中的種種違緣,增益和懷愛為幫助菩薩攝受眾生,獲得眾生的敬愛;上供是通過供養三寶得到三寶的加持,增加自己的福報;下施是行四種佈施,使眾生歡喜,願意隨菩薩修學。

因為佛教的教理教義都是引導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則是調和人際關際的潤滑劑。可以説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養一個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證。

一個擁有慈悲之心的人,必然會善待他人,關愛眾生,看待別人如同自己的親人。 《梵網經》中説: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此受生。”《無量壽佛經》中亦説: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毋相憎嫉;有無相通,毋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也説: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善生經》中講子女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一、奉能使無乏,二、有所為先白父母,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不斷父母所為正業。父母亦當以五事養育其子女,:一、制子不聽為惡,二、指授示其善處,三、慈愛入骨徹髓,四、為子求善婚娶,

五、隨時供給所需。不過這裏要注意,子女對父母的順從不是沒有原則的,它不能離開一個“正”字。若父母不正,子女當勸令歸正。 在處理朋友之間的關係方面,佛教指出世間朋友有多種多樣,有賢友、諍友、親友、仁友、德友、摯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數者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數者為惡友。良友是指“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相發露,遭苦不捨,貧賤不輕”。人若遠離良友,則惡友增多。

三、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佛教是不同於一般宗教的,它強調智慧的重要性。有智慧的信仰,就是智信,而非迷信。人的生死問題,必須在智慧的觀照下,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對人生有了正確的認識,然後,依此人生觀,去做人處世,便可以減少錯誤,並由此而消除因錯誤所帶來的困難。佛教要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就是叫我們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實際的、圓滿的、無礙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生活和人。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可以作為構成這種人生觀的重要因素和來源。

“慈悲”一詞是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體現佛教對眾生的關懷的。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説: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佛教視“苦”為一切世間法的根本相狀,求道修行也就是要脱離無邊的苦海。所以,在拔苦與樂的慈悲精神中,又以拔苦為最根本。

佛教認為,人們只有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觀,無我

利生、化他無倦的人生,諸行無常、時空無盡的宇宙觀,斷除煩惱、完成人格的價值觀,與慈悲濟世、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菩薩正行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人類社會中廣泛弘揚,在現實生活中認真實踐,才能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富強、世界和平。但是一般的人都有嚴重的我法執着和深重的煩惱,而煩惱中又以貪慾為上首。人在貪慾的驅使之下,就會想盡辦法去追求自己渴望得到的東西,諸如名利、地位、金錢、美女等等。而人的貪心是無止境的。當一個人得到了近處的東西,還會希望擁有遠處的東西,甚或是要把別人的也據為已有。一旦得不到所希望擁有的東西時,又會加重自己的瞋心,有時還會不擇手段地謀取。有了貪心和瞋心,人也會同時具有了三毒中的痴心,於是可能導致家庭矛盾、社會動-亂、民族分-裂和戰爭等的發生。因此《雜阿含經》説:“戰勝增怨敵,敗苦卧不安,勝敗二俱舍,卧覺寂靜樂。”

為了對治眾生不斷膨脹的慾望,佛陀和歷代祖師都勸誡弟-子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因為佛教認為世事無常,即使你現在擁有萬貫家財,擁有嬌妻愛子,但隨着時間的流逝或天災人禍等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這一切都將會離你而去。且不説身外之物是苦空無常的,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不會永恆存在。一個人在生前無論多麼富足,也不論如何風光,一旦身死命終,終究還是要兩手空空而去,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實。

正確的人生觀其實也包含着彌勒佛的精神。彌勒佛在佛教裏代表着充滿希望和喜悦的未來,我們從佛像那象徵着福氣的大耳朵、滿面

的笑容和大大的肚子中可看到全部的生活智慧:因他表現出了一種現代人應當具有的達觀而寬厚的生活態度。每當我們禮拜彌勒佛的時候,都會從他那裏感受到一種平直的心境和開懷的情感。而這種人生觀還體現在佛教的修行上,所謂“修行”不是專指宗教的行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內心道德的養成,人格的昇華。例如:人與人往來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儀;肯與人結緣;心思端正,正知正見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際的相處上,以人我無問的雅量,包容異己的存在;用怨親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傷害;用凡聖一如的認知,包容無心的'錯誤。以包容的心胸廣利眾生,這也是修行。

總的來説,面對人們普遍存在的貪心高漲,心態失衡的現實,佛教界人士應當利用其教義中有利於改善一般人人生態度的內容,從思想上來教育感化他們,讓他們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態,在遭遇人生的成敗之境時,應當做到“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此外,還應善用彌勒菩薩的寬容慈悲思想來培養現代人的寬容心態,塑造一個人高尚的道德品質。也可以説,在現代社會中,佛教應當肩負起心靈教化的神聖職責,在化解心理問題,促進人際關係的改善,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方面充當良師益友,尤其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發揮其勸世導俗,恆順眾生的積極的作用。

佛教認為人生的意義 [篇3]

淺析佛與人生

【摘要】:現代社會節奏飛快,壓力無處不在,人們往往來不及多想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盼望。如何在繁蕪的快生活節奏中,保持心境的豁達和明澈,可以影響到我們的人生道路,或者影響到我們人生的某一個時期,抑或是影響我們一生。其實,我們每一個生活於時間的凡夫俗子們都有一顆明淨的心,只是在世俗的塵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那麼,佛在哪裏?淨土又在何方?當我們苦思冥想捫心自問時,豁然間會發現:淨佛,其實就在我們心裏。

【關鍵詞】:佛,佛法,心態,人生,價值

【正文】:世人都很關注相貌和身體的美,但是,那種美是非常短暫,十年,二十年,抑或説三十年,都不是長久地。所謂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從佛法角度來看,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我們的一生,色身從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間種種變化,就像時光的腳步,不曾停息。所謂長生不老,所謂永葆青春,不過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夢想,因為那是在和自然規律抗爭。幾千年來,多少人為駐顏有術而費盡心機,但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過是延緩衰老的速度罷了。對於外在身相來説,內在美才是最重要的,這種內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靈的美,生命品質的美。從佛法來看,內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薩。那麼,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説,怎樣達到內在美,又是怎樣理解佛法與佛菩薩呢?

一、佛與佛教

佛,既是佛陀,源於梵語的音譯。其意義是指覺者或智者,覺知各種事物的原理,而能瞭解分明,就想睡夢中覺醒一般,稱作覺悟。自己覺悟之後,又能使他人覺悟的,智慧圓滿,功德無量,這才叫做“佛”。悉達多太子斷絕一切煩惱,悟道成佛之後,即自號為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只是眾多過去、現在、將來三世諸佛中的一位。在大乘佛教的理論裏,只要人能斷除煩惱、悟徹心性本源,都能成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釋迦牟尼。

依據宋代高僧普濟的《五燈會元》所列的釋迦牟尼佛傳的記載,佛陀生活的年代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與孔夫子是同時代的人。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就是説,身體每個部位都是圓滿而無可挑剔的。這種身相的圓滿,不是靠化粧,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無量功德所顯現。經中稱之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莊嚴”。當我們説到佛菩薩時,感覺似乎很遙遠,是與現實迥異的另一個時空,事實上,佛菩薩並不是一種身份象徵,而是代表悲智兩種品質的圓滿。所謂智,就是解除煩惱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謂悲,就是發願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煩惱,斷惑證真。

而佛教是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説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尤其是它的眾生平等、出離家庭和超越當前社會秩序的觀念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尖鋭的矛盾,引發了不斷的摩擦鬥爭。佛教由於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制約和決定,也受到儒家傳統觀念的抵制和左右,從而沿着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的軌跡演變和發展,形成了調和儒家思想、宣傳忠孝觀念的中國佛教倫理

道德學説。1

二、佛家學説對於人生的啟示

1、認清生命的本質

現前,我們的生命存在着種種缺陷,誰都不能説自己是完美的,這種缺陷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存在迷惑,而是存在煩惱。這是佛陀對生命現實所作的審視和評估,結論就是——人生是苦。

施加牟尼曾對人生和宇宙作出總的解釋,概要地説,就是“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其中的四諦便是:苦、集、滅、道。“苦諦”是痛苦的現象。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因此,釋迦牟尼認為,人生世界皆如苦海。他的人生哲學實質上可以説是“苦”的哲學,是探尋人生痛苦現象的原因和消滅這種痛苦的學説。可見,在人生歷程中,吃苦,受苦都是重要的。

同樣,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身體的生老病死,及為追求慾望而製造的煩惱。此外,還有社會環境帶來的痛苦,如怨僧會,求不得,愛別離;也有自然環境帶來的痛苦,如天災人禍,嚴寒酷暑。從表面看,這些苦痛是外在的,外來的。但事實上,所有的苦痛都根源於我們的內心,取決於我們究竟要怎樣認清生命的本質,取決於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

2、正視現實

對生命本質正確的透視,找到痛苦之因,正視現實,這是我們正確對待現實的方法。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如若求不得苦,那麼得不到的痛苦便會更加強烈。所以,對待事物,得到固然高興欣喜,得不到抑不要悲傷,要坦然面對。若能以慈悲而不是對立的心看待他人,也就沒什麼冤家仇敵,自然不會有冤家路窄的痛苦,既能放過他人,也放過內心的自己,何樂而不為。

3、找到生存的價值

佛教認為,人生是由惑業苦組成,因為無明的東西在遮蔽我們的眼睛,以至於使我們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如若不知何謂幸福,那麼便會以苦為樂,也就與幸福背道而馳;如若不知我是誰,就會非我執我,遺患無窮;如若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就不能使生命健康發展;如若不知何為命運,就無法對未來做出正確規劃;如若不知活着是為了什麼,就會耽著於眼前小利而忽略生命的真正價值,或因找不到活着的正當理由而失去活着的動力。

因此,我們活着的意義即生命存在的價值,我們要為活着找到理由,一個能夠説服自己支撐自己走下去的理由。有的人活着為了自己的孩子,有的人活着為了自己的家庭,有的人活着為了自己的事業,但無論哪種理由都是生命表層的理由,經不起深入的推敲,這些理由對於某些人可能很重要,但對某些人來説可能就可有可無,又或者,他在生命的某一階段十分的重要,但在另外階段卻毫無價值。所以,我們需要為自己的生命找一終極答案,一個能夠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的終極答案…..

孟子説:“人人皆可為堯舜。”佛教則認為,每個生命都具有潛在的,佛菩薩那樣的高尚品質,也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我們的心固然會製造煩惱,但同時我們也具有解決煩惱的能力,這一潛力是無限的。如若不開發這一能力,我們也就將處於苦海之中,輪迴江永無止境,沉淪輾轉,迷失方向。

活着的意義,在於我們自身,在於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解決問題的方法,1 楊菲、李鬆《佛、道人生境界之我見》2015年24期第364頁

開發自身潛在的能力。我認為,在這之中,重要的是要做到將一切看空,但不是想空,更不要做空。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完成我們生命版本的升級,將生命過的儘量像我們想的那個樣子……

綜上所述,佛法雖告訴我們,生命中存在種種缺陷,但同時還有良性潛能,具備解脱煩惱的能力,我們也應學會自行解脱煩惱,我認為,心態是最重要的,一是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二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每個人的存在無非就是兩個問題,一是觀念,一是心態。觀念會製造心態,心態又會影響觀念的形成。現實生活的我們,每天會面對形形色色的問題,不同的問題又會對我們產生不同的影響,但這種影響程度不是看事情本身,而是取決於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任何事都有無限的可能,若能擁有一好心態,正確面對,壞事亦可以變成好事,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論,他告訴我們,每個有限的當下都是無限的,關鍵就在與我們怎樣看待,若從主觀出發,所得之間都是主觀情緒所設定的,定會有得有失,反之,若能將一切看空,調整好心態,以智慧觀照一切,當下便能超然外物,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價值,實現我們的人生意義與價值,才不枉得人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