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讀後感(3篇)

來源:文萃谷 1.91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意義》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人生的意義》讀後感(3篇)

《人生的意義》讀後感1

當我還是一個青年大學生的時候,報刊上曾颳起一陣討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微風,寫了一些,議論也發表了一通。我看過一些,但自己並沒有參加進去。原因是,有的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這種討論本身就無意義,無價值,不如實實在在地幹幾件事好。

時光流逝,一轉眼,自己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我的預算。有人認為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歎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淨。

那麼,長壽就一點好處都沒有嗎?也不是的。這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説,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裏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過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歎。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温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索。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過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

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

我有些什麼想法呢?話要説得遠一點。當今世界上戰火紛飛,人慾橫流,“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但是,對於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説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裏。

但是,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對於那些肚子裏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説,有如夏蟲不足以與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話説到這裏,我想把上面説的意思簡短扼要地歸納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人生的意義》讀後感2

《人生的意義》,這本書是導師看我論文二稿之後推薦給我的。這部作品充滿睿智和生氣又能激發思考,作者伊格爾頓在書中展現了許多世紀以來的思想者,從莎士比亞、叔本華到馬克思、薩特、貝克特,對人生意義問題的探索。這樣看起來這本書有點像會難懂的哲學,實際上,這本書通俗易懂,作者是以幽默風趣的口來談“人生的意義”這個宏大命題的。書中的引證很有啟發性,值得我們去翻閲。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想這是困頓很多人的問題。我們從出生、成長、結婚生子直至死亡,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的一生是否抱着一定的目的去追求生活?我們的一生是否完全把自己獻身於某種生命目標?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醫者救死扶傷,園丁照顧花草樹木,商人創造財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追求,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完善做到做好,是很多人的一生所求。我們各司其職,創造出人生價值又是國家管理者的追求。“如果人生確實有某種意義,那也是對你、對我、對任何其他人的`意義,是我們認為或希望人生所擁有的任何意義。”

人生本來沒有意義,人生就像泥土,我們可以隨意捏造自己的模樣;人生就是一張白紙,我們可以隨心圖畫;人生就是書法,我們可以隨性揮灑。如果人生有意義的話,那是我們努力傾注進去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人生是浮雲,人生是空殼,人生的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人生的意義是我們有目的的投射。

這種抱有目的性的人生,是我們想要的嗎?如果抱有目的性去生活,我們則體驗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發現不了人生的廣闊,只是追尋人生世界中,意義這一小角落,這樣的人生是片面的,實則不是人生的意義。倘若我們沒有一定的目的性,我們是否知道我們當下該幹什麼?該怎麼做?

爵士樂隊的即興演奏是毫無目的,他們不是合力表演一首曲子,而是通過曲子來表現自我。這種毫無目的的表演,是自由,是本身的愉悦。我們是否也需要一種毫無目的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做到毫無目的生活呢?對我來説,目前,我是做不到的。我的人生被我所追求的理想束縛着,也就是被我的目的捆綁着。如果我失去了追求理想這個人生目的,那就是行屍走肉了。

有的人認為人生的意義是成就自我,有的人認為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自我。這兩種人生意義的追求是相悖,但是他們都沒有錯,我們沒有權利去指責任何一方,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意義。人生有意義嗎?兜兜轉轉,我又陷入“意義”的泥淖裏了,人生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意義都是我們自己傾注進去的。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的經驗限制,以至於我理解不了《人生的意義》這本書的深刻內涵,導致對人生的意義的理解出現了偏差。有人説:“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年紀讀會有不同的見解。”也許,十年以後,我再讀這本書,又會又不同的見解了。

《人生的意義》讀後感3

《人生的意義》這部作品充滿睿智和生氣又能激發思考,作者伊格爾頓在書中展現了許多世紀以來的思想者,從莎士比亞、叔本華到馬克思、薩特、貝克特,對人生意義問題的探索。這樣看起來這本書有點像會難懂的哲學,實際上,這本書通俗易懂,作者是以幽默風趣的口來談“人生的意義”這個宏大命題的。書中的引證很有啟發性,值得我們去翻閲。

時間真的是最神奇的詞語,年齡增加的同時對人生的看法也改變了一些。真的是經歷過的事在不知不覺中就改變了自己,使自己走向的不再是自己心中最原始的路。但至少現在的我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偏離了心中最嚮往的那條路,然而卻走上了適合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路。曾經的無數“崇高的”理想,夢想與堅持,都被現實改變了。未被改變的就像是一場奢華的舞會,華麗美好,令人留戀不忍散去。不過,終究只是一場舞會而已,沒有資源源源不斷的補進是不能維持下去的。不知是什麼時候明白這個道理的,應該是很早,不過不願接受而已。我知道我是在逃避,不願自己堅持多年營造的屬於自己純淨天空受到任何污染。在逐漸瞭解這個社會的過程中,不斷地掙扎着,就像蚌殼中的沙子一樣忍受着這疼痛。磨礪的過程中,明白了很多。現在的自己知道了不能逃避,知道了萬物的相對性,知道了任何事物之間都會以某一種關係連接着。現在的自己,可以在寫文章的時候思考,可以寫下自己的想法,可以寫下駐進自己心中的東西。在敲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很累卻也很滿足。

這種抱有目的性的人生,是我們想要的嗎?如果抱有目的性去生活,我們則體驗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發現不了人生的廣闊,只是追尋人生世界中,意義這一小角落,這樣的人生是片面的,實則不是人生的意義。倘若我們沒有一定的目的性,我們是否知道我們當下該幹什麼?該怎麼做?那樣的一種生活態度,對人生的那樣的理解是一種特權,只適用於特定的唯一的一個時期。在每個人的人生中是不是都有這樣的一個時期,只考慮精神層面,只滿足自己的小小的虛榮心,並不在意任何物質上的問題,所謂的“精神文化與現實脱節”。

精神世界的美好確實是我的最終的追求。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我可以生存的基礎上。在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不違背自己的良心的情況下盡一切的努力讓自己生活的好,讓自己有精力去營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讓自己可以有資源維持那場舞會。

直至,看到了這句話:看不出人生命有何意義、有何目標,因而覺得活下去沒什麼意思的人,最是悲慘了,並且很快就會迷失。正是因為失去了目標,沒有了使命感,認為自己在人世上可有可無,不再自求上進,逐漸走向墮落。同時因為心境(包括有無勇氣與希望)的良贏,與身體的免疫能力息息相關。此人很有可能身體心理同時深陷泥沼之中。

然而,要做到對症下藥,只要有機會,就該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目的,才能夠增強他們忍受“任何”煎熬的耐力。最重要的便是讓當事人瞭解“生命對他仍有指望,未來仍有某件事等着他去完成”。最常見的是有親人的指望,或者熱愛的事業正在創作。這些東西都非他們不可,故而使其存在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