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經濟 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1.81W

《江村經濟》讀書筆記

江村經濟 讀書筆記

由於是被調劑過來的原因,對這個專業不感興趣,所以一直都沒有生出要看關於這個專業的著作的念頭。當老師説要找一本書看,然後寫讀後感的時候,還在心中偷偷埋怨過老師。但是,再如何不想,作業總也是要交的,所以便帶着某種複雜的心情去把書給借了回來。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書仍是借回來時乾淨整潔的樣子,一頁都沒翻看過。奈何,上個星期被告知這一週要交論文,這才猛然想起這本書的存在,終於把塵封在角落的書找了出來。

説真的,對我這個看慣小説的人來説,費孝通教授的這本《江村經濟》確實是太過乏味了點,但是,想到要交作業,把它合上的手便就硬生生的停住了,深呼吸呼口氣,仍是耐着性子把它看下去。

費孝通教授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但同時他也受到西方教育的薰陶,所有,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不是一名偏激愛國者對自家文化的,也不是一名崇尚西化的海歸對自家傳統的詆譭。費孝通教授站在了中立的位置上,以一名旁觀者的目光,加上一顆熱愛祖國的心,通過使用實地調查法,為我們講訴了三十年代中國東部,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對於近代中國,乃至現代中國的農村改革建設都有着重要的參考意義。正如序中馬林諾夫斯基所説:此書雖以中國人傳統的生活為背景,然而它並不滿足於復術靜止的過去。

《江村經濟》旨在説明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及與這個社區的社會結構的關係。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動盪時期,隨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中國當時大多數的農村一樣,開弦弓村也正經歷着巨大的變遷。

開篇的第一章,費孝通教授就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調查區域的界定、調查區域的地理狀況、村裏的經濟背景、村裏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他選擇這個地方的原因。費孝通教授給我們列出了開弦弓村幾個值得注意和研究的地方——

(1) 開弦弓村是中國國內蠶絲業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文中的第一章第七節是即提到:在結婚之後的第一個春天,新的兒媳婦必須經過這樣的一種考試。新娘的母親送給她一張特殊挑選出來的好蠶種。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來養好這批蠶。如果她養得好,顯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贏得她婆婆的好感。這被認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時刻,據此可以確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蠶絲在這裏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謀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種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這種對蠶絲的高度重視,使得這個在古代屬於家庭手工業一種的蠶絲業漸漸往工業化生產轉變。

但是,一切的變革都是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費孝通教授在書中提到:目前所作的分析將把影響情況的各種不同力量考慮進去。力量可分成兩類:促使變化的外界力量和承受變化的`傳統力量,這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導致了情況的變化。並用一個圖表把這個變遷的過程清晰的表現了出來,然後用一章的內容把這項農民已經從事了幾千年的家庭蠶絲業如何引進新變革的過程詳細的描繪了出來。

(2) 開弦弓一帶,由於自然資源極佳,農業發展到很高水平。

古代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那麼農業便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幾乎所有中國農村的第一收入來源。開弦弓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户主要從來農業。一年中有八個月用來各地。所以,要想研究開弦弓村的生產,農業無疑是首眩第一章提到過的地理狀況中指出,開弦弓村坐落在太湖東南岸,位於長江中下游,其地理區域屬於長江三角洲。長江平原一年四季,大部分的氣候條件都有利於農業生產,生長季節可長達約300天。而且該地區位於長江和大運河這兩條小路幹線的交叉點上,交通非常便利,利於產生的輸出。

一般來説,開弦弓的分工非常明顯。幹農活的主要是男成年人,孩子只是偶爾到田裏去,女人完全不參加農業勞動,她們忙於繅絲。但是,並不是所有耕種田地的人便是農田的所有者。開弦弓村的農田稱為“圩”,圩的大小並不相等,是取決於河流的分佈。所有的農田都劃分歸各家耕種。但是,根據對田地使用權和對田地擁有權可以分為地主、完全所有者和佃户。地主是佔有田底而不佔有田面的,所以他不能直接使用土地進行耕種。而完全所有者則兩都都佔有,佃户則只佔有田面,所以無論是完全所有者還是佃户都可以自行耕種土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