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育的隨筆15篇

來源:文萃谷 3.1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集合】教育的隨筆15篇

教育的隨筆1

很喜歡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計深遠”,多麼富有建設性的一個詞,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對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一項宏大的工程,一門奇妙的藝術。

高爾基説,“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只可惜,生活中,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主動或被動地把自己變成了一隻“母雞”。更為尷尬的是,大多時候,我們的教育悖離初衷,變得面目全非時,猶不自知。

在這條教育孩子的路上,很多時候我們倒不如孩子們。孩子們的`愛很簡單很簡單,沒有複雜的道理,沒有冰硬的利益,沒有過多的計較。

有一個六歲的孩子眼中的愛是,“愛就像一個小老頭和一個小老太太,即便了解對方的一切,卻仍然是非常好的朋友。”在孩子的眼中,不管是什麼愛,都是一種信任,一種疼惜,一種放心。這連孩子都懂得道理,為什麼如今很多的父母卻不懂。他們將孩子當成自己在外面社交時會動的名片,覺得孩子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才算活得好。可是你們可想過孩子的想法,你們這樣在孩子們看來不會是愛,而是負擔。孩子們需要的是朋友似的父愛和母愛。他們想和父母交流,想讓父母也聽聽自己的感受。

在這個快社會,我們作為父母的何不抽些時間放慢腳步,靜靜地坐下來,和孩子們好好聊聊,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讓他們沿着自己選的路走,我們只負責別讓他們摔得太狠,或者在他們摔倒的時候扶他們一把。

教育的隨筆2

家中三歲的娃娃開始學會背唐詩宋詞了,其中有一首就是《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曾經也是我兒提時代耳熟能詳的古詩,但當我念到詩中“辛苦”這兩個字時卻只能膚淺地理解其中的表面意思,直到有一天自己親自參與到其中,見證了一谷一粒,米糠汗滴的各種艱辛,才明白其中的深刻藴意!

在老家的公公種了一些稻穀,我抱着好玩的心態,在自己的朋友圈推銷自家種的高山綠色有機大米。結果出乎意料,接到大量的單子,有出於吃着試試看的心態的,有出於對於我推薦的信任的,也有礙着人際關係中那一份情分的,總之好説歹説也算是開了個好頭。

割稻子的情景就不説了,全部由家中老父操持着,那種勞作根本不是我一個小姑娘家所能想象的。前幾日聽爸爸講起他兒時的趣事時,其中有一項就是那時的爸爸跟他的好友還有隔壁的叔伯們一起鬥割稻比賽,爸爸帶着懷舊的表情靜靜地回味着兒時的情形,看着他眼神中泛起的光芒,我突然間明白,一向在我認為算是比較享福的爸爸,原來年輕的時候也是經歷過如此辛勞的。突然間對這般農忙勞作有點期待和羨慕,雖然爸爸形容,農忙之後,腰根本不是自己的腰了,割稻的過程中,整個人都是以彎曲着背胸口貼着膝蓋骨的姿勢俯瞰整個大地的,歷來如此,只有離大地這般親近的人才會得到大自然的眷顧和厚愛,才會真正愛上這土地這泥巴。

割完稻子就是在曬穀場上頂着烈日曬穀子,曬穀子的場地都要經過摸文抓鬮,然後出錢租賃過來。在老家,每年的農忙,家家户户都要割稻子曬穀子,有限的土地必須合理公正地被分配到大傢伙手裏。這種情況下鄰里關係變得和氣融洽,一邊在曬穀場上耙着穀子,一邊跟隔壁人家嘮個家常聊個閒談,這樣的情景沒有壓力和閒愁,淡淡的,多了一點人間煙火味。絲毫不像在城市的樊籠裏連對門的鄰居照個面打個招呼顯得都是那樣的不協調和多餘。

如此翻曬穀子三五天,穀殼子變得乾焦了,再需要把如此多的穀子收攏,放到鼓風機裏吹掉塵埃和餘留的'稻穗,然後裝箱放到貯存桶裏!需要用米的時候,再把穀倉裏的穀子運到碾穀子的地方,經過好多的程序,終於見到白花花的米粒了,然後裝袋壓線,搬上車,運輸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分配到你我的家中。

而我今天,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一個環節上,使出吃奶的力氣把金燦燦的穀子倒進機器,經過各個複雜的工序,終於碾出白白的香米,見證了人類智慧的偉大成果。如同我一樣,從小到大從來都不知道怎樣把稻子從谷變成米的人大有人在,還有的就是知道是知道,親眼見識過、勞作過、幫忙過的又極其稀少。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成為一個母親以後,覺得要教會孩子許多東西,首先必須自己先體驗過才有資格去教化去感育,比如這樣一個下午的“辛苦”教育。平時,多少家庭多少的孩子不愛吃飯,不珍惜糧食,從小到大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教育好孩子去珍惜這種種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沒有用足夠感恩的心和情懷去仰視他人的辛苦和付出,這些都是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和時代所帶給我們的弊端,我們的文化中深刻缺失的就是這樣的“辛苦”教育。大多數人覺得只要是我花錢買的就無所謂,覺得只要是我願意奢侈的就沒關係,禮義廉恥,想想以往自己的有些行徑,頓時羞恥感爆滿。

你能感受得到親眼目睹着穀子經歷過一個循環變成了米粒後那種驚歎嗎?你能理解得了一個女孩子扛着五十斤的大米親自送到五樓後的那種喜悦嗎?你能體會到辛苦勞動了一個下午手腳痠痛但內心卻是異常充實的那種感覺嗎?你能明白夜深人靜時計算着出賬入賬每一筆交易對賬無誤後的那種自豪感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切身體驗過,就不知道我們如今的生活是多麼的不易,是多少人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換來的。現在的家庭中的大多孩子,都是家裏的“寶中寶”,都是含着金湯匙長大的,根本就不知道何謂“辛苦”,在他們看來其他人為自己付出就是理所應當的、天經地義的。

通過一個下午的勞作,我感受到了天地間最樸素的農民伯伯的狀態,他們吃苦耐勞、甘於奉獻,他們堅強不屈、不怕犧牲,正是無數個他們,用他們的辛勞和汗滴哺育了我們強壯夯實的體魄和身軀。感恩!

教育的隨筆3

《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晚上“夜貓子”、白天“小賴牀”,現在不少孩子的作息時間越來越成人化,而充足的睡眠是寶貝長身體的重要保障,所以培養孩子早睡早起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

林慧妮

每天晚上,孩子總要看動畫片,任由她看的話,會看得很晚。我讓孩子自己選擇一個動畫片,看完後必須關掉睡覺,孩子很聽話。以前我總是強行關掉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她就哭啊鬧的,她認為是我的強迫才是她不能看動畫片的原因,久而久之,她會想着法子來對付你不讓她看動畫片。

尊重了孩子,等於尊重了她的選擇。冬天裏,讓孩子早早起牀,確實是個難題,切不可以強行將孩子從被窩裏拉出來,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對起牀的反感心理,要給予適當的引導。

早晨,孩子醒後,我會讓她在被窩裏多躺會兒,不過,這得有時間限制的,在被窩裏躺多久,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我會給她時間,一分鐘還是五分鐘。

如果孩子選擇了,她會很珍惜在被窩裏的時間,然後,時間到了,就會很快地從被窩裏爬出來。

睡前故事和起牀音樂

鄉下玉米

玩得正起勁,很少有孩子願意立刻就睡,因此,孩子睡覺前,家長一定不要和孩子瘋鬧也不要讓他做劇烈運動。該上牀休息的時候,給孩子洗洗之後可以給他講個不留懸念的.故事,然後要求他好好休息。早上起牀時,可以用孩子愛聽的音樂叫醒他,剛開始是輕柔的,慢慢地聲音可以稍微大一些。睡意矇矓的孩子就會在他愛聽的音樂中醒過來,開始一天的愉快生活!習慣成自然,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知道:聽了睡前故事就要睡覺了,聽到起牀音樂就該起牀了!

強行介入孩子早起早睡

於顯偉

晚上,要等孩子瞌睡,也得折騰半宿。這樣我受不了,第二天我還要上班呀,必須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我不看電視節目,以身作則,孩子想看也找不到理由了。一到晚七點,我強行帶他到卧室,最好分牀分屋睡,現在我的孩子有單間,不受外界影響。按時熄燈,孩子一時睡不着,我就陪着睡,為他哼唱催眠曲,等孩子入睡以後再離開。早上孩子起不來,我也是及時喚醒,悄悄進卧室就掀被,強行給他穿衣服,即使哭鬧也不心軟,有時還拿濕毛巾給他擦臉,讓他清醒。由於我強制介入他的作息時間,孩子也格外警覺,已經形成早睡早起習慣,他知道不這麼做,媽媽是不會放過他的。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在孩子跟前要鐵面,當媽媽的要敢説“不”字。

教育的隨筆4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儘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是無法完全打消孩子們那家入園的焦慮情緒。

這天我到小班幫忙,孩子們由父母陪伴相繼入園,有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用大聲哭鬧來表示__;有的孩子看到新玩具、玩的比較投入,父母離開時反映並不大。

有一名叫瑩瑩的小姑娘在媽媽離開時,主動和媽媽説再見,並高興的玩了一個上午。下午剛起牀的瑩瑩態度卻來了個大轉彎,大聲哭嚷着找媽媽。無論老師用什麼樣的玩具來吸引她,對她來説都是無濟於事,上午的高興勁已蕩然無存。瑩瑩哭着,拉着我的`手:“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我所有的好話在一個哭鬧的孩子的面前是那麼無力。拉着瑩瑩的手走到“娃娃家”。我蹲下身子:“這布娃娃像奇奇一樣漂亮,我們來做遊戲好嗎?”對我的話瑩瑩並沒有反映,照樣哭嚷着找媽媽,身體卻靠近了我,我拉過一把小椅子坐下來,瑩瑩也就勢坐在了我的腿上,我用手臂把哭鬧得她攬了起來。漸漸的瑩瑩的哭嚷聲小了,頭靠在我的懷裏,不一會兒便止住哭聲。

再之後,我走到什麼地方,瑩瑩就跟我到什麼地方……三歲的孩子剛離開家,離開父母走進幼兒園,應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物在好奇和興奮過後總會有些不安和失落感。為了讓孩子早一天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愛與安全,給需要的孩子一個温暖的空間。

教育的隨筆5

人們常説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當一部分小朋友已經吃完飯,離開座位後,夢涵突然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夢涵,你怎麼啦?”“我吃不下”,“夢涵,彆着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夢涵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夢涵和奶奶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奶奶手裏還拿着幾本書,她對我説:“張老師,太謝謝你們了,夢涵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説,奶奶,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夢涵奶奶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説,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説,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教育的隨筆6

現在每每看到國小生背個大書包,沉甸甸的,心也似乎沉重起來了。想想我的童年是多麼快樂!印象中只有兩本書:語文和數學。晚上根本沒有作業,在學堂裏也只知玩樂,我的童年是在快樂中度過的。那時候的我們沒有考大學的理想,因為村莊裏多少年了就沒有一個大學生。

快樂的童年,無形中也葬送了我們的未來。因為這個世界的設計者都希望走在社會高層的人都是有文化有理想的人。童年的世界只有綠綠的田野,快樂的小夥伴,沒有應試的負累。當我讀到《紅樓夢》第八十一回時,我真的為寶玉叫屈,他的理想也不是應試,而是生活的快樂自由。此回寫道:

賈政因又説道:“你提寶玉,我正想起一件事來了。這孩子天天放在園裏,也不是事。生女兒不得濟,還是別人家的人;生兒若不濟事,關係非淺。前日倒有人和我提起一位先生來,學問人品都是極好的,也是南邊人。但我想南邊先生性情最是和平,咱們城裏的孩子,個個踢天弄井,鬼聰明倒是有的,可以搪塞搪塞就過去了;膽子又大,先生再要不肯給沒臉,一日哄哥兒似的,沒的白耽誤了。所以老輩子不肯請外頭的先生,只在本家擇出有年紀再明學問的請來掌家塾。如今儒大太爺雖學問也只中平,但還彈壓的住這些小孩子們,不至以顢頇了事。我想寶玉閒着總不好,不如仍舊叫他家塾中讀書去罷了。”

這一段話難解的有兩個詞踢天弄井和顢頇。踢天弄井:極言小孩子活蹦亂跳、調皮玩鬧。顢頇:糊塗,不明事理。

當你認真讀完了這段話,你就知道賈政在對兒子的教育上實是個明白人。寶玉是這個大家族的頂樑柱,賈環不僅僅是庶出,看他現在的樣子根本不可能撐起這個家,根本在他身上看不出一點希望。女兒再優秀終究是別人家的人,寶玉是唯一的希望,寶玉的的教育是家族最大的問題。教育的根本在於教師,來自江南的教師不能聘用,其性情太温和,可能管不住寶玉。於是,自傢俬學裏的賈代儒成了首選教師,雖然沒有中舉人,至少也是個老秀才。賈老師與賈母是一個輩分,教寶玉很合適。能拉下臉,能狠下心,能管得住。從某種程度上講,管住寶玉比教學更重要,賈政選對人了,也是沒有辦法。這樣看來,貴族人家的子弟都有自己的私塾教育,選配的教師也一定不錯。又一想,通過元春皇妃,為什麼不把寶玉送到皇家子弟的學校中去呢?那樣不是更好?這其實是讓寶玉二進宮了,上一次進私塾還小,還大鬧堂呢。

賈寶玉將要重返私塾之前,賈政對其先訓話。不聽也得聽,似乎寶玉對這個父親天生就怕得要命。

賈政道:“……,每每聽見你推病,不肯唸書。如今可大好了?我還聽見你天天在園子裏和姐妹們玩玩笑笑,甚至和那些丫頭們混鬧,把自己的正經事總丟在腦袋後頭。就是做得幾句詩詞,也並不怎麼樣,有什麼稀罕處?……我可囑咐你:自今日起,再不許做詩、做對的了,單要習學‘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無長進,你也不用唸書了,我也不願有你這樣的兒子了。”

我讀到這兒時,我不知道怎樣説。二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都沒有逃過應試教育的藩籬。反過來再説,不考試還能有什麼辦法選人用人?我一直贊成現在的應試教育,至少它給沒有社會關係的'農家子弟或者説社會低層人進入社會高層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平台。賈政不是不想給自己的兒子進行素質教育,他還曾經專門帶寶玉、賈環、賈蘭去表演寫詩,大觀園初建成功時,也曾對寶玉“試才題對額”,心裏也曾樂茲茲的。今天一轉眼,對這個有才的兒子要求素質教育從今後別搞了,好好加強應試教育才是天道。沒有什麼不對,要想保住家族的榮華富貴,寶玉接棒自己進入仕途,只有這一條路。不經過考試,怎麼到高處?

其實我在對女兒的教育上和賈政並沒兩樣,大學聯考考什麼就學什麼。與大學聯考無關的統統先放到一邊去。她也曾在家對我説,孩子是“誇”出來的。叫什麼“賞識教育”,我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而其實,一味地賞識等同於嬌生慣養,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不置可否。我更願意相信逆境教育,在學好文化課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給孩子以困難和困境,讓其解決。

從某種情況來看,應試教育實是目前中國最公平之教育。其他的教育方式只是這個教育基礎之上的補充方式。基於此觀點,賈政在教育寶玉這個大問題上,還是個清醒者。應該給他點贊才是。至於寶玉的素質教育問題,科舉之後你再想辦法吧。

但有一個根本問題,寶玉對仕途經濟一點興趣也沒有。沒有理想,那有動力。賈政願望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教育的隨筆7

師德是教師的良心,當一個教師不斷充實、完善自我,使思想達到一定境界時,一切都變成了自然的行為。如何使教師達到一種自我成長的意識?我們從師德中尋找到了力量——教育教學反思!

《師道建設》是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記錄本,人手一冊。反思本啟用之際,我們把其承載的意義和內涵進行了充分的詮釋。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教育學刊》編審郭永福先生百忙中為我們這本反思手冊撰寫了序言,其中有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教師身負重擔,一個肩膀挑着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着國家的未來,真正擔負起如此重任,教師必須終身成長。”每每打開這本小冊子,記錄下每日的反思日誌、每週的反思週記……無聲的薰陶不斷強化了師德的力量。教師每日要“十問”,警醒着我們;我們身邊優秀的杏壇札記、教育故事啟迪着我們;“感動建設十大人物”的事蹟陶冶着我們的情操。豐富的“師德建設教育教學反思文化內涵”在每日一見中成為真正有效的“師德長跑”,使教師從一點一滴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最可可喜的是教師從反思意識的悄然變化,到反思行為的日漸形成。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規律:“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師如果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其發展將大受限制。反思能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探究教學問題。反思有助於教師成為研究者。反思有利於增強教師的道德感,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師道建設》教育教學反思分為: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學期反思、學年反思等。我們的反思不是速成的,更不能提前加班、或事後添補,而是踏踏實實、真真實實、紮紮實實的去做去寫。反思實際上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認識水平和工作態度。具體要求是:

1.反思日誌:每天對自己當下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形成一句完整的話,用最工整、最美觀的字寫在反思日誌上。

2.反思週記:每週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的一個具體問題或教學中或者班級管理中的難點、熱點、創新點、藝術點進行反思,用最工整的字、最美的語言結構形成一段話,寫在反思週記上。

3.反思心得:每月對自己教育教學中的一個典型案例進行反思,通過過程描述,發現規律,形成感悟,上升為理論,用一篇短文的形式準確地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成為自己的生命探索、精神成長、職業進步的路徑。

4.反思論文:把自己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反思、探索,理論與實踐結合所產生的教師專業實踐藝術用文章的形式總結提煉形成教育規律,豐富教育人生。

5.反思收穫:總結自己一學年來的智慧反思,用心尋找自己形成的職業實踐好習慣以及教育規律、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品牌特色性的工作,以文字、證書、照片、集冊等形式展示出來。提升教育智慧,豐富教育人生。

師德隊伍的形成是一個學習、反思、規範、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如何帶領教師隊伍達到一種駛上快車道的高位運行的路徑?我們從師德中尋找到了路徑——師德建設,且行且思!

“反思即建設,計分即動力,積分即成長”是我們學校開展師德建設工作遵循的原理。定期展示反思成果,交流感悟,分享經驗,在且行且思的路上我們一起前行。日反思周檢查,周反思月展評,每月舉辦且行且思沙龍,及時分享成長收穫,在思想碰撞中尋找教育真理,產生教育智慧,增進團隊凝聚力。

“且行且思”沙龍,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起來。于慧在日反思中寫道:“再忙也要堅持每天看書,讓浮躁、急躁的心安定下來。”崔晶在日反思中意識到““走下講台和孩子説話,距離竟拉近了許多。”段金均在反思記錄本中記下了:“擁有童心,運用童語,才能貼近兒童。”……短小精悍的文字背後是思考的眼睛,是執着的敬業精神。沙龍的氛圍讓這些智慧產生了更大的效應。

“且行且思”沙龍,讓老教師靜心思考教育的真諦。在周反思展評中,20多年教齡的韓老師在讀書節活動中寫下了如下的文字:《讀書的喜與憂》“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每個孩子喜愛閲讀,可讀書節開展一個月,經過調查統計,能夠拿起書來進行閲讀的十之有八九,特別是中午看到了多數同學在教室裏捧着書看,這是可喜的現象。可是能真正讀進去的十之有一二,愛讀名著的十之有二三,能自覺積累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多數同學讀得仍是流行的一些網遊類、冒險類等小説,即使做筆記也是因為要查。一個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無奈的翻開《童年》覺得那文字像是爬滿紙的螞蟻,寫的什麼,簡直索然無味,唉!為什麼非讓讀書呢?門外傳來電視劇《櫻桃》的微弱聲音,我禁不住偷聽起來………看!我想這不可能是個別現象,多數學生對閲讀感悟和閲讀興趣的缺失。我們的`語文到底該教什麼?是作業擠掉讀書還是讀書擠掉作業?”周小結的背後,是我們教師在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狀態,當教師在這種狀態下工作着時師德的力量是無往不能的。

“且行且思”沙龍,讓教育管理工作者常思長新。我在月反思中寫

了一篇《敞開門,湧進幸福》的小文章,得到老師的認可:眨眼間,來到建設已經一年有餘,如果説還有點成績的話,那得感謝我們的老師、學生、家長,還有支持幫助我們的領導和兄弟學校,因為老師們的建言獻策,收集到合理化建議110條;因為學生在每週二的校長接待兒童日能敞開心扉讓我及時瞭解孩子們的呼聲;因為公開校長電話真誠和家長們交流,讓我們的家委會成了我們將強的後盾和有力的同盟者;因為我們虛心聽取意見,讓我在“和優秀對話”中得到啟發。這一切,都得感謝“敞開門”的理念。

有了“敞開門”的理念,教師在開放的、尊重的心態下更能彰顯主人翁的精神,於是,作為管理者就能傾聽到真實的聲音,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才能真正把事辦到教師的心裏去。教師辦公環境的改善,教師筆記本的配備,學校環境的升級改造,書香特色的着力打造等如此務實的諫言獻策是何等的金貴。當管理者千方百計地去解決了這些問題時,又是多麼的幸福!

有了“敞開門”的理念,學生更樂於親近你,我們的教育何嘗不是需要這種寬容、親切、尊重、舒展、優雅、從容的環境呢?閲覽室的開放,春遊的願望、班額過大急需分班的現狀等如此樸素的願望是何等的真實,當我們逐漸解決了這些問題時,孩子們樂了,家長們笑了,我們是多麼的幸福!

有了“敞開門”的理念,家長更加理解,支持我們,如火如荼的家校共育活動感動着我們,也幸福着每個孩子,温暖着每個家庭。

“敞開門”呈現的是一種開放的理念,表現的是一種尊重的心態,將湧進無盡的幸福。

這篇切身的感受源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是通過反思平台讓我記錄下來,通過“且行且思”反思沙龍,讓老師瞭解了我所關注的,我所思考的,我所希望的。同樣,每位教師的思想在這個平台都得以傳播,“且行且思”沙龍,讓我們的思想活躍起來,讓團隊的力量壯大起來。

作為一所有着百年辦學歷史的國小,站在新的起點,如何傳承建設精神?如何積澱歷史文化?如何彰顯師德魅力?如何讓老校發揮應有的文化力量?我們在思考中找到了答案,我們在尋找中找到了智慧——師德建設為助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營造德治校園文化,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育人德為先,教書德為本”,師德是學校發展的基石。建設一支業務精良,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一直是我校不懈追求的目標。在市區教育局部門的關懷指導下,根據師德建設“六步工作法”的運行模式,我們結合學校工作實際,明確了我校師德建設的目標、方向、載體、考核辦法等,把師德建設與學校管理、教師專業化成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有機結合起來,保障了師德建設在促進教育教學科學發展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建構學校文化體系,新時期師德力量的源頭。立足學校實際,回顧學校發展歷史,提煉學校精神,豐富學校內涵,明晰發展目標,描繪發展願景,是我們建構學校文化體系的根本宗旨。為此,我們通過專家診斷、教師座談、學生調查、家長問卷等多個途徑有廣度、有深度提煉、梳理、建構,形成“智雅”學校文化核心理念系統,成為指導今後一時期內學校發展的綱領。“學高啟智 身正弘雅”的教風和儒雅教師公約已成為全體教師共同的追求。儒園、書林、儒雅文化廳、翰墨齋書法室、智雅軒工作室等彰顯出學校文化的厚重,無聲的力量讓師生置身其間潤物無聲,翰墨書香益智,儒風雅韻樹人的特色逐漸形成。

營造温馨幸福家園,新起點教師幸福的根本。“為學生的智慧人生奠基,為教師的幸福人生添彩”是我們的辦學宗旨。工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讓教師的幸福指數攀升。“青藍工程”讓新教師快速找到家的感覺,“退休教師紀念冊”讓老教師充分體驗到教育事業的光榮與幸福,“師德講壇”讓師德精神傳承發揚,“感動建設十大人物”的評選、表彰讓德楷模的效應產生最大化,“年輕媽媽座談會”上贈送《發現母親》讓年輕媽媽更加從容,“最受歡迎十大教師”讓師生家長全員參與為的是樹立開放辦學的視野…… 當教師以陽光、幸福、從容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面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師德自然會在細節中產生更大、更持久的力量。

回顧師德建設的路上我們所共同走過的足跡,我們很欣慰,因為堅實的步伐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師德建設所產生的力量。我們堅信,以此次全國新時期師德建設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認真貫徹會議精神,不斷提升我校教師的師德修養和職業素養,增強教師職業的神聖感和使命感。

師德教育隨筆(二)

一、愛心是師德之魂

老師對學生的愛,簡稱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如果你討厭學生,那麼,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誇美紐斯説:“學校沒有愛,就好像水磨裏沒有水。”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超過親子之愛,因為這種愛包含着責任感受和使命感。”(於漪語)這種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它涵蓋着生活的、學習的、道德品質的、思想行為的等各個方面,是博愛;可以説社會上的任何不正之風,對學生來説,都是一種靈魂的玷污。這種愛又是神聖的、真摯的,它不是簡單的一次投入,終身見效的,而是複雜的、誠摯的感情,是真愛;台灣教育家高震東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頁上寫道:“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二、人格是師德之基

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可見,為人師者,人格之重要。筆者認為,人格是師德之基石。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老師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師表,任何章程,任何教學方法,不論被設計得多麼完美,都不能替代人格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那麼,什麼是人格呢?林崇德教授認為,可作兩種解釋:一是心理學裏的個性,主要指氣質和性格;二是社會學裏的品格。前者指個體差異,諸如健康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穩定的態度、積極的興趣、剛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等,這些因素在不同老師的身上的不同組合,使老師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又是社會關係和道德關係在教師身上的內在表現,它反映在為人處事的道德風尚上,體現在教學風格中,表現在德育的環境裏。

古今中外,教師以人格魅力贏得學生愛戴的例子不勝枚舉。孔夫子仙逝,他的學生子章等人在其墓旁結廬守孝三年。明代的`左光斗,以其剛正不阿、勇鬥奸佞的高度責任感影響了學生史可法,後來,史可法能夠堅持抗清,殉國揚州。現代的名師,如章太炎以其剛正的性格、嚴格的治學精神、良好的品質影響了他的學生黃侃,又如蔡元培、魯迅、胡適、陶行知、徐特立,都有以其高度的責任感影響了眾多學子,使他們成為棟樑之材。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據説是一位塌肩凸肚、凹眼癟嘴的重量級醜星。可是,“形相惡,而心術善,無害為郡君子。”他的學生柏拉圖深深地愛着這位敬業樂業、謙遜好學而又幽默詼諧的導師,他自己的好多作品以老師的名義發表。孔夫子雲:“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教師的品行、教師的言談舉止無不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往往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意義。這也是身教勝於言教的最佳詮釋。

三、學識是師德之資

人的知識涵養影響着他對職業道德的理解和認識;教師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是,優秀的教師勢必會以科學家的精神啟迪人們崇尚科學,學習文化。沒有學識,誤人子弟,枉為人師,還有什麼職業道德可談呢?如果一個教師在學識方面還落後於他的學生,那麼他怎麼教?怎麼教也對不起“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光榮稱號。

莊子雲:“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置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草芥為之舟。”古人尚且懂得深厚的功底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何況我們今天的教育還特別關注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品質因此就更需要教師具備淵博的學識,北大四寶之一的陳寅恪先生在作教授時曾宣佈“別人講的我不講,書上有的我不講,自己講過的也不講,我講我自己沒講過的”。知識淵博、學術的精益求精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豈不是人師之楷模嗎?復旦大學陸谷孫教授被評為校園十傑,得益於他的學術水平和他先進的教學理念,他説“一堂課可以讓學生大笑三次”,試想,能讓學生大笑,那必然是淵博的知識、豐趣的語言、教學機制等的結晶。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贏得學生的心,培養優秀的人才,這不就是高尚的職業道德的表現嗎?宋代的理學家程頤程顥兩兄弟,知識淵博、精思善辯、閎中肆外、縱橫捭闔,學生聽課如坐春風中,更有楊時程門立雪,怎不讓人心儀?俗話説,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我認為作為一名中國小教師,這一桶水應該是能進能出、常滿常新的活水。在這桶水裏,不僅有紮實的專業功底,還應諳熟能用自己的一桶水去激活學生的一碗水。所以教師不僅要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還應廣泛涉獵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當然,不是説教師必須是全才,但是琴棋書畫、體育運動、網絡知識、科技發展都應略知些須。興趣廣泛、具有某方面愛好特長的老師,更能讓學生親近,而且這愛好特長又能促進教師去激活學生的一碗水,其實興趣、愛好、特長本身就是一種高雅的美。

獻出自己的愛心,鑄造自己的人格,豐富自己的學識,讓師德之花越開越絢麗多彩。

教育的隨筆8

這天陳仁智小朋友這天突然問我:蘇教師,我們上一年級,你還教我們嗎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轉眼間三年即將過去,還有一個多月你們就要幼兒園畢業了,心中真是不捨,回顧你們剛來幼兒園那段時間,每一天都要從你們的爸爸媽媽手裏把你們搶過來,你們一大班人在教室哭得翻天覆地,教師嘴皮沒停過的哄你們,與你們玩遊戲,教你們知識。與你們的三年朝夕相處,我們建立了感情。每一天早上,教師都會等待在門口,迎接你可愛的笑臉;傍晚,目送你離去的身影,好像小鳥歸巢,一天的疲憊也隨之消失。也許,偶爾犯小錯誤的`你也曾受到過教師的批評,可教師打心眼裏是疼愛你的,因為你是教師的好孩子。三年裏你們的變化太多了,高了!壯了!漂亮了!也懂事了!再過一個多月你們就要背上小書包,歡樂、自信地跨入國小的門檻。祝賀你們,孩子,你們長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麼高、那麼寬、那麼美!展開你那堅韌的雙翅吧,勇敢地去翱翔!我真心的期望你們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好!

教育的隨筆9

哲人詹姆士曾經説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賞,含欣賞讚美之意;識,是肯定認可。賞識教育就是通過激勵、表揚等手段,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鼓勵他不斷追求成功。

賞識教育是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教師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能否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幼兒教育不單單是幼兒園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進行賞識教育呢?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幼教工作需要細心、專心,需要耐心、恆心,需要童心、信心,需要責任心、事業心歸根結底,需要一顆金光閃閃的愛心。所以

一、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

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而賞識教育的實施途徑是發現優點、欣賞優點。通過這一途徑,可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但要做到及時準確地發現優點、欣賞優點,尤其是發現表現不好的孩子的優點,教師對孩子就必須充滿關心和愛心,必須滿腔熱情地關心孩子、接近孩子、愛護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溝通,真正走進他的內心是世界去了解他。俗話説的好: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無論哪個孩子,只要我們耐心尋找,就必定能發現他的優點,即使他做錯了事,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閃光點,關鍵是一個愛字。愛,是人類所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説親子之愛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本能的愛,那麼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責任獲得愛,愛才是老師最美的語言。

二、賞識成功教育

賞識成功教育的核心含義是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用通俗的話來説就是一種教孩子説話、走路的教育方法。賞識體現了父母教孩子説話時的最大奧祕承認差異;而成功則體現了父母教孩子做魯是的最大奧祕允許失敗。

每當一個嬰兒呱呱落地時,父母是多麼歡喜地看着自己創造的小生命。到了孩子學説話的.年齡,父母親不因別家的孩子早已嘰嘰喳喳而抱怨自家的孩子開口遲,他們承認每個人是不同的,甚至相信自己的孩子象愛因斯坦一樣貴人語遲。終於有一天,當孩子發出了一句含糊不清的爸爸,媽媽時,父母又親又抱,給予了無限的賞識。於是,孩子的話越講越多,越講越好,學會了人世間最難學的口語。

孩子跚跚學步時,父母都允許他跌跤,並鼓勵他勇敢地爬起來,有的還誇孩子地跌跤姿勢優美。孩子堅信自己是個成功者,由不怕失敗,到不甘心失敗,跌倒了爬起來,漸漸地由爬到走,由走到跑。

教孩子説話、走路時,家長用了賞識、成功的教育方法,承認孩子的差異,允許孩子失敗。可是孩子稍稍長大,望子成龍的父母就開始攀比孩子的本領不如人家強,對不理想的孩子抱怨、打罵,甚至由恨鐵不成鋼到拔苗助長。

這種否認差異、允許失敗的做法使許多孩子喪失了自信、自尊、自愛,導致越來越失敗和兩極分化。有許多孩子由害怕失敗,到甘心失敗,跌倒後再也爬不起來。有少數孩子雖然在學習上取得了成功,也是經不起任何挫折,自私得不允許任何人超過他。

天下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身上有着巨大的潛能?可是潛能地開發需要家長象教孩子説話走路那樣給予無盡的賞識,賞識給了孩子我能行的強烈自信,幫他在舒展的心情中他上成功之路。

三、多方引導,培養幼兒自賞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誌。悦納自我,對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是幫助幼兒形成自信心、培養幼兒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針對幼兒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多方引導,則是培養幼兒自賞能力、樹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

在幼兒園,培養幼兒自賞能力的方法很多。擊鼓傳花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在活動中,老師通過引導幼兒説出接住花的小朋友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和讚賞等方式,既可讓幼兒感受到被讚賞的快樂,又培養了幼兒關注別人優點,克服不足的良好習慣;畫日記,幼兒很感興趣,畫你今天值得稱讚、欣賞的地方,幼兒更來勁。

而每天放學前,老師通過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好行為,同時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並向全班小夥伴介紹,回家帶給家長欣賞等活動形式,則可以幫助幼兒形成發現自己及欣賞自己的好行為、好品質,從而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形成。

四、家園同步,家長參與賞識教育

家庭教育必須與幼兒園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園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愛把彼此的孩子進行比較,並會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覺得自己不會教孩子而感到愧疚。

實踐證明,創造條件讓家長參與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幼兒園通過舉辦專家講座、個別交流、家訪、家園互動等形式,可以幫助家長掌握幼兒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知識,讓他們瞭解到一些現代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

在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也應注意幾個問題:第一要實事求是。既不濫用賞識,又不吝嗇賞識,更不能錯誤地把幼兒的特點當缺點;誇獎要適度,對幼兒的良好表現,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過度的誇獎。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度誇獎,容易造成幼兒的虛榮心,效果適得其反。第二要全面對待。

在賞識教育中,並不排斥批評。我們既要充分發掘幼兒的閃光點,也要根據實際適時適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幼兒學會明辨是非,分清榮辱。只是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應考慮藝術。這樣,才能使幼兒及時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行為的缺點,更有利於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教育的隨筆10

下午放學後,望着滿地的紙屑,我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從接任中班以來,班裏的衞生總是….也曾不止一次的説過要保持好班裏的衞生,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 一天,無意中我發現我們班劉宇軒小朋友總是無意中從抽屜裏冒出一張廢紙,我隨即走過去一看,好好的一本圖畫本被他那麼一“加工”全沒了,這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平時總是丟三落四的',經常喊到老師身邊進行談話,卻不見效,找他的家長也談過此事,也不見效。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一次次提起了愛護環境這一話題。希望能夠讓每個小朋友都愛“班級”這個家,不亂扔果皮紙屑,維護班裏的衞生。並以此來作為評選優秀小組的標準之一。

當天下午放學前,我檢查了一下教室的衞生,發現地上乾乾淨淨的。我很開心,隨即就為每個小組獎勵了一朵小紅花。從那以後,每個小組的幼兒都相互監督,爭創班裏最優秀的小隊。劉宇軒小朋友在此次活動中表現積極,老師還給了他特殊的榮譽,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很受感動,現在,班裏的環境好了,小朋友也不再亂扔果皮紙屑了,小組間的相處也和諧了。

教育的隨筆11

眼看着班級牌變成了大二班,腦子裏依稀記憶着他們剛入園時哭鬧不休的樣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裏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一天一位老師幫我帶班,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們太吵了,今天我來到這個班上,用了各種方法,喊破了嗓子,叫他們安靜,可總是安靜不下來。該怎麼辦?怎麼兇他們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老師説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或運動慾望。一味地兇,什麼都不能,什麼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於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範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並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於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鬆和愉悦,活動只好草草收場。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幼兒的常規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餘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瞭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現很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遊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説什麼,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着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後再問他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説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説。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5、在孩子們的心裏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説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説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説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裏去。真能幹,搬了兩把椅子!很能幹,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着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也會逐漸改觀。

教育的隨筆12

幼兒園的環境分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這些室內外環境佈置都是根據教學活動或者幼兒園的特色而作,對幼兒的認知發展有其獨特的意義,但是生活中幼兒園環境被破壞的現象卻時有發生,為此教師們非常頭痛。常常看到剛畫好的圖畫被抹得亂七八糟,剛粘貼的作品被撕得七零八落,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孩子不明白環境的作用,有時在上面塗塗畫畫也是出於好奇。二是因為幼兒園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任他們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孩子沒有親自參加美化環境的勞動,所以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改變孩子對環境的意識,從而改變它們破壞環境的行為。

環境可以讓我們在輕鬆的氣氛中感受美,欣賞美,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增強記憶,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做得很多卻説得很少,我們只是美化了環境卻沒有細細去訴説環境的特殊作用,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來説環境,例如講環境裏描述的故事,唱環境裏描繪的歌曲,認識環境裏包含的知識,讓他們感受環境創設的美的氛圍,發掘環境向人們表達的靈魂。從而讓幼兒知道環境美給我們帶來的益處。

能與幼兒互動的,能發揮幼兒主動性的環境才是優秀的環境,往往幼兒園的環境只是用來欣賞,無有多大的利用價值,所以孩子在看的過程中就心不在焉,就亂塗亂粘,所以我們在佈置環境是要選擇孩子能參加的能表現他們自己的內容,例如有個幼兒園把柱子裝飾成有樹洞的大樹,我覺得就很有創意,因為在這個不算很美的大樹裏,孩子們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捉迷藏,可以摘樹上的果子......當然這只是個例子,有趣的與幼兒能互動的環境設想還有很多。

往往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老師們自己的事,孩子們接受的往往是現成的已經佈置好的環境,孩子們不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不能體會佈置環境老師所花費的心血,所以破壞起來也便毫不留情,所以我們要讓他們參與進來,給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給我們一起去

設想,去合作,去佈置。在勞動中他們能感受勞動的快樂,品嚐勞動的成果,同時也能體會勞動的辛苦,是想,每天看着凝聚着自己汗水的美麗環境,任誰也不忍去破壞。

環境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引導他們發揮想象去創作,去佈置,真正發揮環境與人的互動作用,讓他們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而讓破壞環境的現象不再或較少發生

教育的隨筆13

提起那些淘氣的孩子,總是令老師頭疼,我們班就有一個這樣令人頭疼的孩子,我們班的,這孩子很皮,還有點霸道,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告過他的狀。有時聽到小朋友説他打小朋友,有時聽到説他搶椅子的,還有時聽到説他搶玩具的。不知多少回為了這樣的事我批評了他,但還是無濟於事。他根本聽不下你説任何一句批評的話。

記得有一次,他把小朋友的筆搶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批評了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小朋友搶走了你的筆你會怎麼樣呢?快把筆還給、小朋友!”話還沒説完,他就把臉轉到另一邊,雙手把耳朵給捂了起來。還有一次,上活動課時他在下面和同桌玩遊戲卡。我看到了,就直接下去把他們的`卡沒收了。批評了他們。只見他又哭有鬧,吵要拿回自己的遊戲卡。我並沒有答應。因為遊戲卡的問題已經在班裏下過禁令,只要誰拿來玩全部沒收。這次也不另外!看到我並沒有還他卡的意思,他耍起了脾氣,活動課也不上了,還一個勁的吵鬧。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兩回了,對於我的批評,他們就會當作耳旁風。所謂物極必反吧。説多了,他也麻木了。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他的逆反心理特別強,當他做錯事時,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訓斥和責罵,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我還發現他有較強的表現欲,可是由於不善於控制自己,常違反課堂紀律。

調皮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強,當他做錯事時,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訓斥和責罵,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這就如做母親的對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會讓孩子越哭越大聲一樣。本來孩子要是做錯了事,便知道會被教師責罵,這個時候,如果和他的“預期”結果相反,教師並沒有責罵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起來,自己會把犯錯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這樣,給孩子一段時間冷靜一下自己的頭腦,過些時候再與他交談,因為孩子已經檢討過自己的過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師的意見。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被成人厭棄的幼兒,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我發現,有些調皮幼兒,他們喜歡搗亂,活動時常打打鬧鬧,這往往是由於我們對他付出的愛及關注不夠,他們中有的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老師的關注,獲得老師的愛。因此,對於調皮兒童,教師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多種形式,向他們表示我們的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還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所以:調皮的孩子更需要愛心。

教育的隨筆14

我覺得,對幼兒進行“幼兒園禮儀教育”,不僅是教他們讀過幾句禮儀的話語,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學會運用禮儀、逐漸養成習慣,所以,禮儀教育應用於幼兒一日生活中,否則光説不練是沒用的。

我是這樣做的:先教幼兒誦唸《幼兒園禮儀教育》書中的白話三字經,然後經常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實景引導幼兒練習。例如幼兒學過“來園禮儀”的“三字經”後,我在晨間接待時就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如果他未與父母説“再見”,我就用“三字經”的有關句子提醒道“X X小朋友,‘別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來園的,我就改説:“別家人,勿忘掉。”幼兒上廁時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裏面,我就引導幼兒複習誦唸“如廁禮儀”,於是幼兒就知道“有人在,須等待”了。幼兒要到户外活動,我就説“人離開,椅收起”(椅子的禮儀);午睡時我説:“不矇頭,不趴睡,”發現個別幼兒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這些都是午睡禮儀中的語句……如此這般將幼兒誦唸過的禮儀三字經與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景結合起來,才能幫助幼兒記憶、理解學過的禮儀內容,瞭解什麼場合用什麼禮儀。幼兒經常説、經常練,久而久之才能逐漸養成習慣,才能達到禮儀教育的目的。

什麼是禮儀?簡單地説,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着文明禮儀的光輝。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説”;“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等等。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一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操場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衞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國小生。那麼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藴含着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説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學生將收穫一個習慣;我們播下一個習慣,學生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教育的隨筆15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改善這些孩子的狀況,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幼兒園是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它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對兒童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於膽小的孩子,應該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來處理羣眾的關切。直接與廣大羣眾打交道會給孩子們造成很大的壓力,這可能會促使孩子們從最初的膽怯轉變為恐懼。它需要一個過程來徹底改變它們。

當我教育膽小的孩子時,我會在他們最初參與羣眾活動的.過程中給他們一個緩衝。我不會直接強迫和要求他們,我會先讓他們有一個適應活動的過程,這樣他們就不會有一顆膽怯的心。例如,在玩“找朋友”的時候,我會多去幾次,用信任的眼神看着他們,親吻他們。切斷語言,與他們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少一些對他的恐懼;孩子和孩子是最真誠的接觸,可以改變一切,我會充分利用這種關係來幫助他們。在玩“娃娃屋”的時候,我會叫一些比較活躍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形成一個強與弱的隊形,讓能説會道的孩子帶動其他的門,多和他們交流,玩遊戲,讓他們發揮主導作用,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雖然只是一些小策略,但這一次,他們的性格確實改變了很多,他們的聲音也很大。父母都是感激。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我們應該更有耐心並鼓勵他們。當然,我們不能沒有父母的合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