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精選23篇)

來源:文萃谷 1.8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説、戲劇並行的一種文學體裁。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精選23篇)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

夏日裏那温婉又嬌豔的荷花,早已隨秋風凋零而去。荷葉依然亭亭如蓋,就像一羣高傲不羈的調皮少年,一陣風吹過,滿塘擠擠挨挨搖曳舞動着,捲起一波又一波或雜亂、或富有節奏的長短綠浪。蓮蓬飽滿樸實而又挺拔壯碩,與荷葉的柔軟順從不同,它們高聳在荷塘裏,稜角分明、堅硬。

荷塘邊的草叢中,幾隻野鴨慵懶的趴卧着,偶爾探出頭來,叼幾口青草,低嘎的叫個兩三聲,享受着獨屬於鴨的單純世界。

與野鴨的慵懶與單純不同,蝴蝶們則要歡快活躍許多。

不知是在尋覓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氣,還是在向遊人展示自己獨特的優美舞姿,蝴蝶一羣羣煽動着多彩的翅膀,在荷葉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變幻着舞姿,一會兒飛降到高高的蓮蓬上,一會兒又悠悠然飄落在荷葉端。它們和那些不知名的飛蟲交相舞動,活力四射,彷彿在認真表演一曲動人的樂章,明豔照人極了。

這荷塘、野鴨、蝴蝶與飛蟲構成的美景,動與靜相得益彰,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錦,也沒有《西洲曲》裏姑娘採蓮的温情暖人,卻另有一番原生態的韻味,獨特生動,讓人駐足,流連忘返。

垂柳依依,陽光和煦,温暖舒適。

閒散的遊人,三三兩兩漫步在長堤上,迎面吹來幾縷風,垂柳飄搖依依,柔軟如姑娘的眼波。

金秋十月,適值秋實累累,綴滿堤壩兩岸的各色果樹。果子們一串串,一簇簇,誘人招搖,驚豔了遊人們平素淺淡的眉眼,也撩撥起了孩童們頑皮淘氣的心。

大人們四顧微笑着,不時被哪棵樹上的果子吸引,停下來按動相機拍照。在各色果樹中,山楂和柿子樹尤其搶眼,因到了成熟收穫的季節,紅彤彤、金燦燦的擺着各種令人垂涎的姿態,令遊人們驚喜連連,不時按動快門來幾張特寫,偶爾還摘下一兩顆加以品嚐。

孩子們卻一刻也不肯安靜,他們歡笑着、打鬧着、奔跑着,嘰嘰喳喳的嬉鬧聲,響亮在碧空四野。偶有幾個孩子惡作劇,拿小石塊去撩撥塘邊休憩的野鴨,野鴨們一時間變得好靈活,驚叫着撲稜稜飛起,落入到荷塘更深處。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在城裏人優哉遊哉,滿腔小資情懷享受這秋韻美景時,農人們一派繁忙,卻也滿心愉悦。

遠處荷塘裏的白蓮藕,在泥塘中已安睡了數月,此時片被農人吆喝着挖起,胖乎乎雖沾滿了黑黑的泥巴,卻依然如孩子的嫩白小臉,惹人千般憐愛。

大貨車沿着堤壩轟隆隆的開來了,離開荷塘的蓮藕們,彷彿還沒有睡醒,一片懶洋洋、慢騰騰,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菜餚的命運。農人們把蓮藕一批批的裝到貨車上,司機哼着歡快的小曲,蓮藕們被快快樂樂的運走了。

堤壩外面那新收的苞米和稻穀,雜亂的堆積在晾曬場上,農婦們扎着彩色頭巾,在不停翻曬着,望一眼,新米的香味彷彿已溢滿了脣齒之間。

淺秋平淡少人語,暮秋寂寥多閒愁。

而金秋,就是這麼喜洋洋,暖洋洋。這果實累累、長堤綠樹、藍季白雲交織在一起,是充實,是喜樂,是城裏人心頭對大自然的牽念,更是她們袖中指尖,想輕輕觸摸的温暖。

而在農民的眼裏,這豐收與繁忙,這曬黑的粗糙肌膚,這額上的縷縷汗水,是滿足,是幸福,更是他們一年四季,對收穫美好的期盼。

春風十里惹人醉,秋韻十里,温暖了一季,温暖了的心房,更是温暖了我們遊蕩的靈魂與信仰。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2

十月的季氣,秋高氣爽,陽光燦爛,趁國慶長假,我來到森林公園散步,順便放鬆一下壓抑的工作心情。

來到山下,抬頭遠望,見那山坡上的楓樹林紅得像一團團火。一叢叢,一簇簇,點綴在翠綠叢林之間,紅綠相映,色彩鮮豔。像一幅絢麗的秋景畫。山徑曲幽,逶迤盤旋,拾級而上,步入了楓樹林。林中陽光斑斕,樹影搖曳,秋風颯颯,無數的楓葉,像雪片一樣紛紛揚揚,漫季飄落下來。小小的楓葉飛舞在空中,像一隻只紅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像一隻只火紅的鳥兒在展翅飛翔,你看,它們在風中打了幾個旋,便悄悄地落在了地上。隨手一伸,便有一片紅葉飄落於掌中。拿住仔細端詳,只見可愛的葉子火紅火紅的,呈手掌狀,像熊熊燃燒的火櫃,像美麗精緻的王冠。更像金魚的那小巧玲瓏的尾巴,真是美不可言,用手撫摩,它的全身光滑細膩,像擦了油一樣,通身發紅發亮。粗粗的葉柄像小松鼠毛茸茸的尾巴。紅色中透出綠意,白色的葉脈從葉柄中伸展出去,呈放射狀,深深嵌在紅紅的葉面中,整片紅葉紅豔精美。

縷縷陽光,穿過稀疏的楓葉,灑落在林間,金黃燦爛,楓葉如火如荼,它們相互輝映,我站在林中,彷彿我也變了紅色的了,林外,秋風颯颯,吹得楓葉嘩嘩作響,楓葉便隨風片片落下,飄落到我烏黑頭髮上,飄落到我穿着T恤衫的肩膀上,片片紅葉,紅得像火,紅得像霞,紅得像季際的火燒雲。這不由我想起詩人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我愛秋季的楓葉,因為她有頑強的意志,無所畏懼的精神。在這肅殺的深秋裏,百花凋零,樹葉枯落,唯有她一枝獨秀,熬過了春風的肆掠,夏雨的摧殘,經嚴霜愈紅愈鮮豔,那猶如火,如花,如降帳,如紅巾的紅葉,將人們彷彿又帶回了繁花似錦的春季,給荒涼的大地增添了生機,把秋季粧扮得詩情畫意。即使她隨風飄落於地化作泥土,那也是為明年開出更美麗的花,“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泥土更護花”。

秋季的楓葉是一幅畫,不需要濃墨彩筆,如季邊的彩霞,就能裝點出秋季的浪漫,撐起秋季紅色的夢。秋季的楓葉是一首詩,寫出了深秋的生機盎然,寫出了深秋的詩情畫意,編織出了人們的綿綿情思。秋季的楓葉是一首歌,秋蟲的私語和鳴唱,總在秋的枝頭響起,飄蕩在夕陽牧童的笛聲裏。秋季的楓葉是十月的詩言,它那似紅色的雨浸透了深秋的湛藍,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美麗秋季。

我愛你,秋季的楓葉。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3

每當看到街道兩旁的香樟樹的時候,我都要想起祖屋門口的香樟樹。

走出祖屋的院子不到一百米,就有一棵香樟樹。從香樟樹上的保護牌,我知道了這棵香樟樹足足有四百多歲了。香樟樹樹冠碩大,只聳雲季,黑褐色的外皮,像粗糙的魚鱗,從樹根一直長到樹梢,因此村民戲稱香樟樹為“美人樹”。它還日復一日地散發着特有的香樟味,驅趕着啃食它的蟲子,所以香樟樹比一般的樹木乾淨。

在我的印象裏,香樟樹是村裏的神樹,凡是哪家有孩童整夜啼哭,這家的大人便請村子東端的老先生寫一張“皇,地皇皇,我的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季亮”的紅紙條貼在樹幹上,再擺幾個糯米餈粑,上三炷香,行九叩首大禮,孩童自然就不再啼哭了。

在淳樸的村民眼裏,香樟樹的有靈魂的。即便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村裏蓋房子需要樟木,做傢俱也需要樟木,村民誰都沒有動砍伐香樟樹的念頭。還有,村民為保護香樟樹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這是家族祖先種下的樹,要是砍伐了,就是對祖先的大不敬,會遭季譴。

就這樣,香樟樹屹立在我的家門口,一年又一年,直到長成方圓百里的名樹。

香樟樹即已成名,自然有人慕名而來。有一季,幾個大腹便便的外鄉人站在樹下指指點點,就喜歡上了這棵香樟樹。很快,挖樹的工人帶着蓋着紅印的條子來挖香樟樹。村民不同意,當場阻止了挖樹。後來,他們用錢賄賂了阻止挖樹的村民,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開始了挖樹。可,樹大根深,任憑挖樹的工人用盡辦法,樹也無法挖走。

香樟樹最終留在了祖屋門口,但開始了苟延殘喘的生活。被鋸斷的樹幹開始枯萎,被斬斷的根鬚不斷流着汁液。遭遇了一場浩劫的香樟樹,就像折翼的鳥兒,如何努力,也無法飛向藍季。

後來,我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祖屋,告別了苟延殘喘的香樟樹。當我再見香樟樹的時候,它已經死了,只有瑟瑟發抖的樹幹向村莊和藍季訴説着什麼。所以,我潛意識地在我棲身的每一個地方尋找着香樟樹,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找到祖屋門口的香樟樹的靈魂。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4

清晨,乘上一葉小舟,蕩過碧水瑚泊,推開層層漣漪,去欣賞那萬傾荷花。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荷葉,像綠色的海洋,一陣清風吹來,“綠的海洋”霎時間波濤起狀,荷葉一片連着一片翻騰着。風停了,“綠的海洋”又平靜下來了。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地滾動着,晶瑩剔透,像一顆顆漂亮的珍珠。那片片荷葉,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在那碧葉連季的綠波中,成千盈百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誰也不讓着誰。有的荷花花瓣全都展開了。那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紅衣裳的少女。頭上戴着黃色的蓮蓬,靜靜地站在那裏。一陣微風吹來,這些少女就翩翩起舞。有的荷花半開着,蓮蓬只露出了半個,像小姑娘的頭髮長得只露出半張臉,有的荷花剛剛露出了尖尖的角,花蕾上沾滿了露珠,悠然欲滴,像是她細密的汗珠,晶瑩在那粉嫩的圓臉上,甜蜜蜜閃爍着幸福的滋味。放眼遠眺,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細細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紅花綠葉相映。俯身深吸一口,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頓覺沁人心脾,心曠神怡。

湖水清澈見底,水中紅鯉,歷歷可數,它們三五成羣,悠然自在地遊嬉在荷叢之間。偶爾,還有幾隻青蛙跳到圓圓的荷葉上,濺起的朵朵水花落在了“玉盤”裏,變成了一顆顆圓滾滾的珍珠,可愛透亮的“珍珠”在“玉盤”裏滾來滾去。青蛙瞪着鼓鼓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害怕了,又“呱”地叫了一聲,跳到水裏去了。還有那調皮的小蜻蜓也來挨熱鬧,它們扇動翅膀從那朵花飛到另一朵花,與荷花快樂地嬉戲着。我久久地凝視這片如詩如畫的荷花,在晨曦中,她亭亭玉立於水中,灼灼迎朝暉,碧葉流瑩,幽香襲人,紅綠相映。

此時此景,我想起了童年的阿嬌,我倆輕蕩一葉小舟,泛湖採蓮,她那粉紅的小臉,就像粉紅的荷花,燦爛的陽光,照在這明鏡似的湖面上,我邊採蓮邊唱着那古老的

童謠,那悠揚的歌聲,彷彿又在耳邊迴響……

太陽升起來了,湖面波光憐憐,金光萬點,一陣微風吹來,湖面層層漣漪,波瀾不驚,人立舟頭,衣衫飄動,頓覺心曠神怡,精神煥發,壓抑在心裏的煩惱和憂愁,都隨風飄去……我喜歡荷花,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她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高貴品質,更喜歡她廉詰不腐敗的氣節。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5

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温婉情懷裏沉醉了二十多栽。江南周遭世事滄桑變遷,喧譁或耳語中流傳的故事無法一一講述得清,而我對江南的眷戀情懷卻千年依舊!

佇立於江南的靈土,仰望冥冥季空,風煙俱淨,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歲月中流淌着江南水鄉的清秀,江南古鎮的恬靜,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傑的的靈韻……

小橋,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虛實,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潤了多少文人豪傑的心靈。品讀江南,凌波水韻,翰墨流芳。

江南的美,是朦朧而古樸的,是樹下悠然落棋,是花間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綠水縈繞着白牆,紅花灑落於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陽中淺吟低唱。乘一葉扁舟撐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綠水中,兩岸是歷經風浪的班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

江南水鄉就像一幅朦朧的水墨畫,樸實恬靜。石拱橋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優雅別緻或玲瓏飄逸,已磨損的雕欄印着歲月的痕跡,與古鎮風韻融為一體。坐在烏篷船上,任清涼的河水從指間流淌,清涼入心。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臨水而建,水水相連。漫步在古鎮之上,遠離都市的塵囂與浮躁,任陽光在肌膚上靜然流淌,任詩意在心間輕舞飛揚。

輕煙淡水的江南,細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長鶯飛,桃紅輕染,蟲燕呢喃,春透簾櫳。夏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採蓮荷田,淡笑淺吟,嬌花照水。秋日絲雨梧桐,清秋飛雁,淡菊飄香,悠然東籬下。冬日雪依翡翠,千樹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嬌純。

春雨秀江南,江南多雨,尤其是江南春季的煙雨,就像那吳儂軟語一般,透着水鄉特有的滋潤,雨是江南文化的靈魂,是江南水鄉的靈氣,在江南,充滿浪漫氣息的雨,元宵節前後的雨叫燈花雨,燈花雨往往是初春的第一場雨,淅淅瀝瀝的春雨就飄然而至,鶯飛草長,一泓碧水粼粼而起,楊柳拂堤,碧草如絲,繁花點點,泉水淙淙,古寺的梵音在石縫間流淌,雨後的空氣溢出芳香。而後是杏花雨,梨花雨,紛至沓來,暮春過後,連綿不斷的黃梅雨瀰漫江南。夜晚的雨聲,清晨的花香,清絕的令人深深沉醉,秀雅的讓人不捨離去。紛飛的細雨沾濕了一襲素裙,潤透了江南女子的心。兩袖的花香,輕舞出江南的獨特風韻。

江南的女子因了江南的濕潤氣候,膚如雪凝,伊人如玉。“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蹙。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靈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麗脱俗。江南女子緩緩走在小鎮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細雨濛濛濕丁香,倘若撐一柄油紙傘,沿着雨巷翩躚而過,“一抹煙林屏樣展,輕花岸柳無邊”,雨香裊裊入珠簾,清影如夢。

侯門似海,亭閣水榭,紅顏珠淚盈盈,水袖輕拂琴絃,一曲千古絕韻在如雪的玉手下流瀉,柔腸百轉。思緒彷彿隨着時光的倒轉,置身於千年前那段纏綿悱側的化蝶之戀。温文爾雅的梁山伯與女扮男裝英台同窗苦讀,秉燭夜書、談笑風生,十八相送,書寫了感季動地的蝶戀傳奇,千古迴盪。

江南一襲風水靈地,才子佳人無數。江南四大才子,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寅的絕世丹青書畫,冠壓羣芳。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唐伯虎點秋香的動人愛情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江南才女,一時數不盡,李清照,秦淮八豔,柳如是,董小婉,魚玄機,薛濤,蘇小妹……。

在如此婀娜婉轉,古、秀、精、雅的景緻中,澤德污水提升裝置,承載了房屋地下空間整體污水收集提升排放的功能。澤德一向推崇綠色環保理念,讓所有污穢不堪,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留一絲痕跡。

水墨江南,百媚種種寫不完,千色點點畫不盡。也許我的前世就是那個採蓮的江南女子,在淡淡的荷香中淺笑,若蝶輕舞江南水墨中……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6

當春天不再蓬勃,夏天不在熱烈,秋天像一位待產的少婦邁着踏實的腳步向我們走來。

走進秋天,品味秋天的味道,冷靜中帶有些許的熱烈,灑脱而飄逸,秋天的天空碧藍而高遠,秋天的意境豐滿而成熟,她誘人的味道漫灑蒼穹,沁人心脾的芳香悠揚而文靜,

成熟而美麗的秋意,是一首季節流淌詩篇;品落葉知秋之韻,賞黃葉飛舞之淡泊。聆聽秋蟬低吟淺唱,慢品秋蟲輕輕的呢喃,邁步金黃的田野,感受大自然的神韻。

秋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來的那樣肆虐,那漫飄的細雨,灑在人們臉上,絲絲涼爽倍感清心寡慾,讓流浪的心倍感交集,讓如絮的思念,如霧的纏綿,隨清涼的風飄向浮雲。

看清澈流淌的小溪,賞黃葉隨流水漫漂,聆聽秋水潺潺呢喃,象似在和白雲道別,與炎夏辭行,與藍天握手言歡,飄渺的秋思隱約心間,洗滌着心靈的塵埃,令人心曠神怡。

你看秋葉,你看那些挺拔的大樹,他們告別了曾經的鮮豔,在豔麗而短暫的生命裏,無悔的在秋風中漫天飛舞,懷着對季節的眷戀把他們僅有的美麗依依不捨得零落成泥。告別了那份欲滴的綠意。

置身於秋天的色彩裏,賞菊花婀娜的綻放,嗅一朵桂花的香味,感受海棠花的温馨和美麗,掬一抔月季花的貞潔,攬一懷山茶花的豐盈和端莊,感悟翠竹的挺拔和虛懷,

當一天的疲勞被秋風消除,如果你搬一枚竹凳坐於月朗星稀的天空下面那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明朗的月亮毫不吝嗇的灑下他銀灰色的光芒,星星眨着她明亮的眼睛,碧藍高原的天空像是灑下了一把珍珠,佈滿蔚藍色的'蒼穹,置身於這樣一個美輪美奐的景色裏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踏着滿地金黃的落葉,沐浴着清爽的風,單薄的衣衫隨風擺動,賞秋日夕陽染歸翅,聽牧童短笛豎飛聲,品蛐蛐在秋夜裏吟唱,賞明月在碧空中灑銀輝。

邁步在秋天的原野,聽小溪涓涓流淌,感受秋風涼爽,拂起秋之美麗,隨思緒在秋風裏飛舞,飄揚……

走進秋天的原野,看漫野金黃果實,品味滿園瓜果飄香,感受那份收穫的喜悦。收穫的季節,金燦爛的稻田,是汗水釀成的美酒,金燦燦的大豆、高粱掛滿了勞動人民的喜悦,糧食滿倉,那是金秋送給我們的禮物,那紅透的果實,成熟飽滿得讓喜悦流淌。

走進秋天,感受那份涼爽,品味秋天成熟的魅力。茶餘飯後,手持書卷,仔細品讀有關秋天的文字,清新而雅緻的是詩句中帶有着陣陣濃郁果香;那種一分辛苦一分收穫的味道在秋天的季節裏淋漓盡致;我們對於秋天的期盼詮釋着一個沉甸甸的永恆。

在我們人生當中,季節象一朵雲,又像一縷清風,我們要讚美春天的蓬勃和夏日的熱烈,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春風春雨,才有秋天的成熟和收穫,這也是我們一生當中最輝煌最得意的季節。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7

推開一扇窗,我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心!——巴山夜雨

窗外,是另一個世界。

一枚秋葉,在不經意間飄落,揉碎了季節的憂傷;一縷月光,在靜靜的深夜,婆娑着我的心房;一粒塵埃,在歲月的深處,湧動着諸多情愫,吟唱着幾多詩篇。不必慌亂,閉上眼睛,能聽見自己的心跳;不必太累,停下腳步,會看到風的徜徉,雨的美麗;不必歎息,伸出手來,温暖其實一直在身旁!

撫摸着窗台,感受時間的律動。時間,有時候是一種寬恕。無法釋懷的,放逐時間,就是一段經歷;不能割捨的,賦予時間,就是一個記憶一聲歎息;難以解釋的,融入時間,就是一種結局一抹微笑。

時間,是距離是寬恕,讓一些東西更清晰,讓一些感情更明白,讓一切都趨於平靜。

窗外,是另一種人生。

有時候,我們會深深的愛上一個人,沒有原因,也沒有道理,更沒有所謂的約定和所謂的緣分。這個人,也許不在身邊,也許永遠遙遠;這個人,也許不會愛你,也許只能在夢裏;這個人,也許你會放棄,也許一直默默駐在你的心裏。

有時候,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意外。時而驚喜,讓人措手不及;時而無奈,讓人難以啟齒;時而痛苦,讓人猝不及防,生不如死。驚喜也好,痛苦也罷,只是一種歷練,不要讓心情毀了一生;得到也好,失去也罷,只是一個意外,不要迷失方向,更不要迷失自己。意外,是另一種美麗,坦然地面對,默默地撐起,因為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是奇蹟,因為苦難的盡頭,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開啟!

有時候,感覺人生是一本書。曾經的天真和夢想,如同一篇篇斑斕的童話,有湛藍的思緒,有無垠的雪地,也有悽美的記憶;曾經的美好和渴望,好似一首首雋永的小詩,有平仄的韻律,有激盪的情懷,更有沉默的空白;曾經的不捨和糾結,好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標點,反反覆覆,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其實就是一種標註,一個符號而已。

也許一生,就是一句話;也許一段經歷,就是一個章節;也許的也許,就是一次歎息一種結局。這本書,其實只有自己能讀懂!

打開的窗户,其實是一扇心窗。

越來越明白: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覓一片草地,靜靜躺下,感受大地的柔軟,陽光的微笑,藍天的遼闊;掬一捧泉水,一飲而盡,感受歲月的平靜,生命的清澈,靈魂的淨然;擷一片秋葉,默默聆聽,感受風的旋律,雨的呢喃,感受這個人生,這個世界的美麗情懷。心簡單,活着就簡單;心自由,活着才自由。讓心簡單,讓心透明,讓心輕鬆,活着,其實就是一種自由,一種幸福!

越來越明白:越聰明的人,其實越累。在乎的多,割捨就難,往往失去的也就越多;追求的苦,心事就重,往往美好的也就越少。人生中,有些東西,只是數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過客,不必太留戀;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

打開一扇心窗,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一個簡單的心境,一種幸福的感覺,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8

一場淅淅瀝瀝的清明雨過後,不經意間,桃紅漸褪的長堤上,濕潤的柳梢,綠了。晴光暖照裏,弱柳扶風,秀色正嫩,千般婀娜。漫步在柳絲輕拂的草徑上,肺腑間,就如初漲的溪水一樣,既温軟,又明澈。泥融沙暖的季節裏,遲來的燕子,在輕快的翻飛中,斜剪春暉、呢喃低語。生機葱蘢的眼簾外,流金的菜花和湧翠的麥苗,渲染出一圍濃郁而閒適的田園風光。

我喜歡在花影闌珊的日子裏,輕挽絲絲縷縷的煙雨,無需撐傘,一個人默默地走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在一陣詩情畫意的微醺中,我與清麗的梅風笛韻一起,輕輕走入一幅疏淡而工巧的水墨畫,於是,音緩韻長的二月雨,淋濕了我的髮梢和衣襟,而我無眠的感覺,卻在黃昏的另一端,不停地尋覓——思緒縈繞的故鄉。流連在小橋流水的背景裏,我依稀看見,一葉扁舟,在“夾岸桃花蘸水開”的時候,輕搖一江藴碧的春水。此時此刻,你的意象,便在我温暖的眼神裏,款款凌波、含羞抽簪。入夜,我的睡夢裏,濛濛細雨中,一定會有烏瓦粉牆、青石小巷;簾卷西窗時,也一定會有紅杏綠柳、草長鶯飛……

我喜歡在驟雨初歇的夏日,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清涼的柳蔭裏。眼前,一泓秀水,一池荷花,幾隻蜻蜓,交織成豔陽下一首纖麗而婉約的宋詞,讓人在圓荷滴露的想象中,斟滿一壺閒茶,然後,斜倚東風十二闌,獨自品味江南水鄉的煙柳畫橋,和煙柳畫橋上――那朵粉紅的陽傘。終於,田田蓮葉間鮮活的游魚,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韻律,寫入我回腸蕩氣的詩行。醉眼迷離之間,我看到盛裝出遊的畫舫,在一片不絕於耳的絲竹交響之中,搖曳一櫓飄紅的流水,在南宋清亮的湖光山色裏,隨着我手中徐徐打開的摺扇,漸行漸近,又漸行漸遠。那一闕粉香撲鼻的宋詞啊,最終化作我耳畔的天籟之音——柳浪聞鶯、夜半鐘聲……

我喜歡在暮靄沉沉的秋天,佇立在菊香淡淡的楊柳岸,用飽蘸寥落的畫筆,輕輕勾勒一軸曉風殘月的意境。不知道那一隻楚天蕩漿的蘭舟,是不是還能載得動雙溪的傷感和憂愁。冥色漸濃的古渡口,有誰,還在西風殘照裏,舞動惜別的衣袖?縱有千絲綠柳,又怎能系得住遊子的漂泊和天涯的浪跡。一樹低囀的蟬唱和一杯簡約的黃藤酒,永遠定格在《雨淋鈴》潮濕的記憶裏。寂寞,有時候真的可以綻開花蕊,就如江楓漁火一樣,點亮你的心燈,讓你在無邊的思念裏,享受一種巴山夜雨般細膩而甜潤的孤獨。參差的柳影,不一定要圓滿一個“月上柳梢頭”的等待,帶有缺憾的情緒,也許,更深沉,更濃稠,更悠長……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一種隨心隨意、隨緣隨遇的性格,一如長堤上婆娑多姿的垂柳,並沒有刻意的選擇和多餘的修飾。真誠地表白,可以讓人敞開緊閉的心扉;自然地流露,就能詮釋美的真諦;隨遇而安,就能繁衍出一片又一片攏翠的濃蔭。

我喜愛那給我無限遐想和許多慰籍的青青河邊柳。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9

靈峯、靈巖、大龍湫,共稱雁蕩三絕。

靈峯夜景,昨晚已經遊玩過了,晨起,進小龍湫景點,發現它的名字竟是靈巖景區,那麼,是否可以這樣説,雁蕩三絕,二在龍湫呢?

景區入口處,有一卧石,上書“鐘聲長鳴”四個大字。聯鑫全體同仁,在卧石前聚集,拍了一張合影,為我們的遊玩,作一個開端的行進號。

正是炎夏,又是酷日當空,本應熾熱難當,然步入景區,卻清清涼涼,如入秋季。景區內林蔭夾道,古樹參天,從樹林密密枝葉的縫隙處望去,山峯巔處,陽光耀目,而峯下林中,卻找不到陽光的影子,如同陰天般,陰暗清涼。

入門不遠,山道旁的石壁之上,嵌着一塊青石石刻,上刻一首詩:“一夜黃梅雨後時,峯青雲白更多姿,千條飛瀑萬條澗,此時雁蕩第一奇”,詩似乎是一位叫寧覺法師的僧人書寫的,慚愧的是,我不知寧覺法師是何許人,大約就是靈巖寺的一個高僧罷!一般高僧,文化底藴都不錯,這首詩的意境也很是吸引遊人,我的內心有幾許疑惑與遺憾,這峯青雲白,已有所見,不是梅雨時節,千條飛瀑萬條澗,我們還能夠看到嗎?

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一個開闊的所在,高聳的山峯之下,翠綠的樹林之傍,豎立着一個儒雅老者石像,走近一看,是徐霞客。徐霞客我熟,他雖然身在數百年前的明朝,但家鄉是我家不遠處的江陰,也勉強可算有點同鄉之宜,而他瘋瘋顛顛、遊山玩水的趣向,實在是深得我心。老徐啊老徐,你到過的雁蕩山,老石我也來了!

山路看起來平坦的,實際上有點陡度,有些人走着走着,就累了,看這位帥帥的小夥,一屁股坐在林蔭下的木椅上,不肯動彈。而這位老頭子,卻興致勃勃地直向前走,連催他停下來拍張照都不願停留。

不遠處,有一座潘耀庭記念碑。潘耀庭是誰?民國時期的一個普通人,做個幾年小官,卻無仕途之心,樂呵呵地來到這遍山水之間,爬山涉水,植樹造林,諾大靈巖寺,是他私有資產,卻毫不猶豫地捐獻而出,自已攜老妻,于山闢之處,建一茅屋,開幾畝小田,安度餘生。試想一下,天下之大,幾人能夠做到!這是一個將靈魂與軀體都完全奉獻給這片山水之人,值得在他所愛的山峯腳下,為其豎碑立傳。

走過潘耀庭記念碑,行行停停,我們來到靈巖寺前。這實在是一個風水絕佳之所,寺依屏霞峯,壁立雲霄,形若屏風,右右有展旗、天柱二峯遙遙夾峙,前面則是一遍綠草菌菌開闊場地,再加上黃牆墨檐雄偉狀觀的廟宇,風景秀美得,疑非人間凡塵。

從靈巖寺再向上,過天柱峯後,便漸漸走向登高的山路,先是濃蔭下的步步石階,繼而漸漸走上一邊倚山一邊凌空的陡陗險徑。風景也漸漸變得秀美如畫,近處怪石嶙峋,奇峯林立,遠望翠含遠山,起伏如浪。而一邊心顫顫的登山,一邊耐不住伸脖眺望景色的經歷,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氣喘吁吁的爬一會兒,到了玻璃棧道,內心卻大失所望。來時設想了多種驚險萬狀的景象,仔細一看,卻因為摩損,玻璃表面已是模糊一邊,窺不到腳下之景,更因為是平坦無坡,頓失險奇之味。

走過了玻璃棧道,卻到了一個幽美絕靜的所在,這是一個峽谷之中,兩畔上頭是怪石猙獰的峯頭,一邊是峽谷的進口,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孤峯,如摯天石柱般,直直豎在進口處,峯頂端還長出茂盛的綠色,頗為奇異。

另一邊是一潭綠水,水面上豎着一個觀音佛像,潭水甚是清澈,能清楚看到水底銀光靈動的一層硬幣.

許多同仁,到這裏便不想再走了,就讓他們在這幽靜之中,少許停留吧!

而我們繼續向上,一探幽谷究竟。

越上越靜寂,空無聲晌,抬頭望處,灰白的山石、湛藍的天空、潔白的浮雲,構勒出一幅絕色畫面,震撼着空曠谷峯間遊人空寂的心。有人的迴音傳來,縱目遠望,卻無人影,沿山道幾個轉折,終見到谷間一泓碧綠的潭水,潭邊有硃色長亭,幾位遊人,正駐足稍息。

這水潭大約就是小龍湫的源頭了,只是此刻石崖上乾枯枯的沒有一絲水流,那雪浪咆哮的風景,我們是無福得見了。

無福得見就無福得見罷,我們沿着幽靜清涼的山徑盤旋而下,沿途水清山秀,風景怡人,行一段路,見黑黝黝崖石下,有一寬底尖頂,形長如船的石塊,橫卧澗間,石體有隙,不時滲出汩汩泉水,有人正佇立石上,彎腰等水。走近一看,旁豎一碑,上寫石船神水,於是,同行遊人,紛紛爭先等接神水,我自也不免俗,等來一瓶泉水,仰脖喝下, 一股清涼,透徹了心肺。

再往下,沿來路而回,我來到巍巍高聳的天柱峯下,覓一蔭涼之處,坐下來,泡一杯香噴噴的毛峯,靜靜等待凌峯表演開始。

就讓採斛人在懸涯上,形如螞蟻般的嬌捷身影,為我愉快的小龍湫一遊,作一回告別儀式罷!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0

赤水,我做夢都神往的地方!最近終於走進了這片神奇的土地,圓了多年的夙願,“百聞終不如一見”。

久聞貴州省西北部赤水市,擁有1300平方千米丹霞奇觀,是全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發育最為壯觀的青年早期丹霞地貌,這片由紅色丹霞構造的地理奇觀,最高1730米、最低221米,如此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這一帶峽谷密佈,溝壑縱橫,擁有很多引人入勝的峽谷奇觀,3000多個大小瀑布分佈在區域境內,形態各異,一步一景,美不勝收,聞名遐邇。

聽當地人介紹,這些數不勝數的峽谷中,要數風溪河盡頭的赤水大瀑布峽谷第一。驅車前往,很遠就能聽到大瀑布先聲奪人的雄渾轟鳴聲。瀑聲震徹山谷,如千人擂鼓,似萬馬搗蹄;象沖天爆竹,類拍岸浪濤。

沿石徑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蔭道,心襟震顫搖盪,胸懷寬廣豪放,在峽谷深處,一年四季,不分寒暑,一天到晚,不論白晝,每分每秒都飄灑着漫天的雨霧,如此神奇的峽谷,在赤水數千大小的峽谷中絕無僅有,讓這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深谷,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而峽谷中無時無刻都好像在降雨的現象,更是引起眾多專家的好奇,成了無數人難以解開的“謎團”。

在峽谷中行進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就會變得雲霧繚繞,水汽瀰漫,也許是空氣比較潮濕,峽谷好似下雨,其實不然,這源於水汽飽和,然後凝結成了水滴降落。

這樣的雨,像牛毛,像花針,讓人肉眼難以觀測,卻切身體感。穿行峽谷,總會被淅淅瀝瀝的小雨籠罩,但前後左右,始終見不到明顯雨水,也許人們行走的聲響,談話時發出的聲音,好像都能夠引發空氣中水分子的震動。

臨近峽谷底部,氣流突然變得更加強烈,冰冷的水霧,被大風裹挾着,拂過樹林、衝過亂石,向人迎面撲來,瞬間就會讓人衣服濕透。

欣賞着沿途壯景,迎着風雨前行,終於走到峽谷盡頭,一道白色的水牆,赫然橫旦在人們眼前,仰望從天傾瀉的大瀑布,水柱騰空從高近百米的巖石陡坎上傾瀉而下,拍擊在懸崖的石頭上,破碎成水珠,震耳欲聾,氣浪翻騰,似銀河攜風挾雪飛流九天;俯視碧潭銀浪滾滾,似蛟龍倒海翻江噴灑百米水霧。轟鳴的水聲,四散的水霧,一瞬間讓人無不驚歎大自然擁有這樣磅礴的氣概,多麼神奇的力量。

瀑布流經的巖石十分堅硬,水流不斷拍擊堅硬的凸出的疊巖,讓水珠不斷地向瀑布外飛濺,晶瑩剔透的水珠,吸收大量的熱量,讓瀑布周圍水温迅速下降,哪怕是夏日炎炎,豔陽高照,人到此一會就感到寒氣逼人,觀瀑台、浪琴灣、龍女潭、飛虹橋、三聖殿、暗瀑、靈龜石、人妖巖、擦耳隙等景觀映襯壯景,杜鵑林、茶花林、桫欏、鵝掌楸、楨楠樹等植物景觀呼應絢染,更顯大瀑布的磅礴風姿。環顧四周冉冉升騰的水霧,在陽光下變幻出五彩斑斕的“佛光環”,飛架起通天彩虹橋,環護着八方來客,一人一環,人動環隨,美妙絕倫,如置身仙境,令人歎為觀止。

山谷獨特的形貌,為瀑布帶來極其罕見的穩定性上升氣流。氣流從山谷外進入,流經峽谷速度就馬上變快,進入瀑布突然被陡崖阻隔,讓氣流平行難有出路,唯一隻能往上行進,加上瀑布裹挾的氣流,共同形成了高壓快速上升,從巖石長久相互擠壓的痕跡,可以想象得到千萬年前經過巖體構造的抬升,使高山隆起,加之這個地區常年雨量充沛,大自然神奇造就了丹霞第一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記錄着雲貴高原隆升的過程,佐證着地球演變的歷史與滄桑!

“疑似銀河天上落,蓬萊仙景降塵寰”;“生不逢地無限恨,能有幾人識壯觀?不少文人墨客為這一瀑布奇觀寫禿了筆頭、唱啞了嗓子!

優秀寫景散文:遺夢小城之劍川

做夢的時候夢見最多的地方就是家鄉!待的時候不怎麼覺得,而離開的時候又是不得不回頭看看,然後是在日記本里寫滿了關於它的文字,密密麻麻的。當你翻開日記本的時候,那折皺了的紙張發了黴似的,黴味裏透着的卻是時間記憶下濕濕的想念。

劍川,是我的家鄉,遙遠、偏僻、小巧玲瓏,夢裏無數次闖入,弄濕了我的記憶。小城確實很小,或者叫小鎮更為貼切。要是你要逛逛,只是買個小物件,也似行者一樣的匆匆一瞥,或許不需要多少功夫,一頓飯的來回就可以走完;要是你和我一樣喜歡細細觸摸這個小城破敗了的古老房子、牆壁、土牆,還有那鋪着像及了電腦鍵盤一樣的古老街巷,那花的時間會慢慢變成純釀的酒一樣,迷醉的痴迷勁兒那自然是不要我多贅了。離開這個小城盡是那麼不可思議的事兒,不是故鄉卻甚是鄉愁!

對於小城,我談不上特別的熟悉,也就是每次回家路過時偶爾的停留或是下榻留宿,或是偶爾幾次的認真的閒逛,我沒有在這個小城住過多長時間,也不像土生土長的人一樣待久了總是抱怨。小城於我,不及我的村莊熟悉,卻是我魂牽夢縈地方,關心她的人、關心她的田園、關心她的街巷,在下雨的時候關心她、在難得下一次雪的時候關心她的美貌、在秋葉紅遍山嵐的日子裏關心她的天藍,關心她的前世今生,牽掛成了我們在異鄉又是揪心又是想念的病症。

家住在鄉下,小時候能有一次來縣城的機會,那都是年少的我們一個偉大的夢想,懵懂的歲月裏關於她的事兒、話語常常築成一個個發着光環的夢,就像透過葉子折射到在林間徘徊的我們身上的光一樣醉人。為此,每次到縣城,每次踏上那鋪滿鵝卵石的巷弄,我都是很認真的樣子,看看房子古舊的樣子,低俯着端詳石子鋪成的樣子,或是留意溪水流動的方向。次數多了,慢慢的就習慣這樣欣賞這座小城的方法了,直到現在每匆匆一次的路過、停留都戒不掉,改不掉的是在腦海深處的記憶、戒不掉的是像根植在森林裏的樹一樣的鄉愁!

小城並沒有被禁錮一樣的城牆圍繞着,來來往往的街巷還有緣着街巷流淌着的溪水和吸附着時光味道的老房子、土牆、木門扉就構成了小城的全部玲瓏夢。她只是住落在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驛站,在很久很久以前,繁華的時候至多也就是馬幫落腳的夜晚的吵擾,喧囂或許也只是棲息的時候馬的嘶叫,她只是寧靜極了的迎來送往。她就那樣靜美如湖般的被上帝安置在大理和麗江之間,沒有大理那樣大家閨秀的幽雅,也沒有麗江那樣繁華高貴的嫵媚,她只是停留在她們之間玲瓏嬌小的小家碧玉,書生文雅着的藐小不會讓細心的你察覺到她的存在。偶然間的誤入,涉足,日子呆久一點,你會察覺到她的清馨與那小城空氣裏沁逸着沉香屑的淡淡香氣,剛好刺激着嗅覺的發現。

小城的小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小得讓你難以發現她古樸與寧靜。雖然處在大理和麗江之間,卻顯得有些木訥,她的美只有你抽出好些天慢慢閲讀着才會驚訝、才會歎服,小城透着的豐富的內涵,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家門對聯、牌坊,處處洋溢着這個小城對古老文化的推崇,行走在街巷的石板路上,內心思緒滿懷,留下的徘徊與悵惘的心思總不免讓你尋個停留的藉口。在古城裏隨處走走、閒談之餘,愛好書法和繪畫的人會很輕易的覓着喜愛的字與畫,或許字跡寥寥卻能蒼勁有力不乏有些功夫,或許卷畫數筆卻能栩栩如生,你會欽佩寫字之人筆鋒的流利,你也會讚歎作畫之人靈動。字、畫、門聯、牌坊、樓牌,無門不對聯、無壁不書畫、無樓不成歌,涉足在街巷的幽深裏,除了歎惘恐怕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言辭來修飾心中的思緒了吧!

小城裏的老房子都是用土牆圍成的,數不清的木頭和木板,房頂在蓋上一層磚窯燒製成的青瓦片,修修補補、堆堆砌砌就成了一户人家,房子不是很大,但足以容得下幾口之家,房子與房子緊挨着連成一片,便成了一條街巷,夜晚不知名的人兒嘴脣裏吐出沙啞幾聲白曲調子,便打發了一個個安靜的夜晚。時間深處噠噠的馬蹄聲,慢慢的逝去在三月的春帷裏,跫音漸次低沉,小城已老!

隨意叩開一家的房門,待上喝杯水的功夫,屋檐、牆壁上爬滿的文案,栩栩如生又帶着生動意願的樣子,動心的你,無不被這雕刻者的手藝所傾倒。木頭加上隨意的雕琢,木屑飛濺處,各色各樣的文案就像幽靈一樣的附在了牆上、門框上、柱子上,此時木訥的就不止是這個小城嘍。

在外久了的人,很輕易叩開故鄉的味道就數小城街巷深處,老房子裏飄出一縷縷餌絲的香味,一碗鮮湯、一把餌絲、一勺肉醬就成了小城的人不變的鄉愁、家鄉的回憶。不是有人説過:佳餚山珍不及一碗餌絲的誘惑。

小城的東邊有一片水,在時間的羈旅裏倒映過無數雲彩的影子,載下了無數只飛鳥掠過和嬉戲的音容,水草豐滿、小船偶爾的劃過,久而久之這變成了湖,她接納着壩子所有的美,雖處在現代卻仍然保留着她的寧靜之美,這湖沒有一絲一毫的污染,湖水清的可以看見划着船經過的你那天真的臉,湖中游魚細石像是攤在歲月裏的容顏,時間不老、湖光清漣!任性的人兒騎個腳踏車,三兩好友圍着湖肆意的飛馳,然後覓一個湖邊水草鮮美的地方放歌、暢飲,也許那是最愜意的事兒了!

小城不是很大,剛好能盛得下一座城的故事

街巷牆壁很老,剛好趕得上茶馬道上馬幫的跫音,馬蹄聲漸次遠逝,小城歸於寧靜!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1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的聲音格外讓我欣悦。其實,我是不喜歡下雨天的,一下雨,我就更加不想出門,十分惆悵,而且,心情會隨着烏雲的天空變得灰暗。如果説我喜歡下雨的話,那麼一定是因為體育課,因為,我想,只要下雨,就不用上體育課的。但,沒來由的,十分喜歡下雨的今日。

去田徑場的時候,撐着傘,聽雨落在傘上的聲音,就像聽到了一首曲子,富有節律,十分美妙。我就這麼靜靜地沉浸在這首大自然創作的曲子中。事實上,只要你用心傾聽雨天,你會發現雨天也是很可愛的。它也許沒有晴天那樣,給人帶來陽光,讓你享受着陽光的美好,可是,它卻可以讓你感受到雨天的明澈,尤其是雨後空氣的清新,洗去了一切的灰塵。同時,它也能讓你體會到晴天時沒有的靜謐,讓你浮躁的心靜下來。它不似陰天,陰天帶給你的可能是一種沉悶,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下完課後,一撥一撥的人走出室內,各自撐着傘,紅的、藍的、格子的,各種顏色的傘也趁着雨天露面,這些雨傘連成一片,給人強烈的色覺,讓人歡喜。若你細心,你能夠看到沾着雨滴的花朵,更加翠翠欲滴,樹葉更顯活力。岸邊垂首的柳條,隨風招搖,似乎也在歡迎雨天的到來,感激雨的恩賜。雨在怡心湖上起舞,隨風晃動着腦袋的柳絲,一片迷濛。“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韋應物的《東郊》中的這兩句多多少少符合這場景吧。

我踩踏着水,水花濺起,驀地想起小時候穿着雨靴,盡情感受着踏水的感覺,孩子般的歡喜。一隻手逃離傘的庇護,接觸大自然的甘瓊,雨滴在手上,一陣舒適感襲來,讓我精神一振。都説沒傘的孩子,應該向前奔跑,以免被雨淋濕,可是,在雨中漫步,也不失為一種瀟灑。一個人,在大雨中,稱着傘,悠閒地走着,體會到無法説出來的從容感。看着冒雨奔跑的人們,湖中的睡蓮,蒼翠的樹木,一切是那麼自然。

雨天,它帶給我的是寧靜,洗去了我心中的浮躁,它讓灰塵沉澱下來,留下的是一片淨地。也許,有的時候,我們的確需要一場大雨,來沖刷掉心中的灰塵,還心靈澄澈吧!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2

從學校大門到教學樓與教師辦公區的林蔭道路兩旁,種着幾叢佛肚竹,它們四季常綠而又不像其它竹類那樣一個勁地瘋長,高的不過3米,矮的2米左右。這些佛肚竹給人的感覺似乎年年如故,基本上看不出它們一年裏會有多大的變化,總是這麼一棵棵的挺着個大肚皮,整天樂呵呵地一動不動地站立在那裏,好像一羣身着綠衣綠帽的“禮儀生”正在彬彬有禮地對所有走進來的人笑迎道:“來啦!歡迎!”然後,又笑容可掬地對所有走出校園的人説:“再見,慢走啊!”每天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年年如是。

比起周圍的其它植物來,佛肚竹一點兒也不起眼,也很少有人駐足觀賞和讚美它。儘管如此,但憑它那彌勒佛一般笑呵呵的姿態就足以讓人感到温暖,覺得心裏踏實。但凡從它身邊走過的人,大多都會被一種仁慈與大度的力量所感染,猶如受到佛性的洗禮與善化,心中彷彿充滿了善念的陽光。善念育善心,善心成善舉,善舉結善緣。至善的陽光將讓這裏的一切邪惡無處藏身。

説起來,佛肚竹落户這一片淨土已經有七、八年時間了。這期間,篆角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質量一路攀升,學考捷報頻傳,參賽佳音不斷,教研成果累累,百姓誇讚不已……這可是建校60年來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啊!在校園眾多的花草竹木中,我讚美過清香樹,在這裏我褒揚佛肚竹。以其説是我們這一撥人種下了這些“慈眉善目”的佛肚竹,不如説是佛肚竹為大家營造了一種樂學向善的校園文化氛圍。

我喜歡竹,更喜歡校園的佛肚竹。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3

沒有聽見房東家的狗的聲音。現在園子裏非常靜。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開着。陽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樹上,給那些綠葉塗上金黃|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頭上是晴空萬里。

忽然我聽見洋鐵瓦溝上有鈴子響聲,抬起頭,看見兩隻松鼠正從瓦上溜下來,這兩隻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樂。它們的絨線球似的大尾巴,它們的可愛的小黑眼睛,它們頸項上的小鈴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轉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們跑了兩三轉,又從藤蘿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間就消失了,依舊把這個靜寂的園子留給我。

我剛剛埋下頭,又聽見小鳥的叫聲。我再看,桂樹枝上立着一隻青灰色的白頭小鳥,昂起頭得意地歌唱。屋頂的電燈線上,還有一對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講話。

我不瞭解這樣的語言。但是我在鳥聲裏聽出了一種安閒的快樂。它們要告訴我的一定是它們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們。我把手一揮,它們就飛走了。我的話不能使它們留住,它們留給我一個園子的靜寂。不過我知道它們過一陣又會回來的。

現在我覺得我是這個園子裏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書桌前俯下頭寫字,沒有一點聲音來打擾我。我正可以把整個心放在紙上。但是我漸漸地煩躁起來。這靜寂像一隻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暢快了。這是不自然的靜寂。這是一種災禍的預兆,就像暴雨到來前那種沉悶靜止的空氣一樣。

我似乎在等待什麼東西。我有一種不安定的感覺,我不能夠靜下心來。我一定是在等待什麼東西。我在等待空襲警報;或者我在等待房東家的狗吠聲,這就是説,預行警報已經解除,不會有空襲警報響起來,我用不着準備聽見淒厲的汽笛聲(空襲警報)就鎖門出去。近半月來晴天有警報差不多成了常例。

可是我的等待並沒有結果。小鳥回來後又走了;松鼠們也來過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頂,我不知道它們消失在什麼地方。從我看不見的正面樓房屋頂上送過來一陣的烏鴉叫。這些小生物不知道人間的事情,它們不會帶給我什麼信息。

我寫到上面的一段,空襲警報就響了。我的等待果然沒有落空。這時我覺得空氣在動了。我聽見巷外大街上汽車的叫聲。我又聽見飛機的發動機聲,這大概是民航機飛出去躲警報。有時我們的驅逐機也會在這種時候排隊飛出,等着攻擊敵機。我不能再寫了,便拿了一本書鎖上園門,匆匆地走到外面去。

在城門口經過一陣可怕的擁擠後,我終於到了郊外。在那裏耽擱了兩個多鐘頭,和幾個朋友在一起,還在草地上吃了他們帶出去的午餐。警報解除後,我回來,打開鎖,推開園門,迎面撲來的仍然是一個園子的靜寂。

我回到房間,回到書桌前面,打開玻璃窗,在繼續執筆前還看看窗外。樹上,地上,滿個園子都是陽光。牆角一叢觀音竹微微地在飄動它們的尖葉。一隻大蒼蠅帶着嗡嗡聲從開着的窗飛進房來,在我的頭上盤旋。一兩隻烏鴉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叫。一隻黃|色小蝴蝶在白色小花間飛舞。忽然一陣奇怪的聲音在對面屋瓦上響起來,又是那兩隻松鼠從高牆沿着洋鐵滴水管溜下來。它們跑到那個支持松樹的木架上,又跑到架子腳邊有假山的水池的石欄杆下,在那裏追逐了一回,又沿着木架跑上松枝,隱在松葉後面了。松葉動起來,桂樹的小枝也動了,一隻綠色小鳥剛剛歇在那上面。

狗的聲音還是聽不見。我向右側着身子去看那條沒有陽光的窄小過道。房東家的小門緊緊地閉着。這些時候那裏就沒有一點聲音。大概這家人大清早就到城外躲警報去了,現在還不曾回來。他們回來恐怕在太陽落坡的時候。那條肥壯的黃狗一定也跟着他們“疏散”了,否則會有狗抓門的聲音送進我的耳裏來。

我又坐在窗前寫了這許多字。還是隻有烏鴉和小鳥的叫聲陪伴我。蒼蠅的嗡嗡聲早已寂滅了。現在在屋角又響起了老鼠啃東西的聲音。都是響一回又靜一回的,在這個受着轟炸威脅的城市裏我感到了寂寞。

然而像一把刀要劃破萬里晴空似的,嘹亮的機聲突然響起來。這是我們自己的飛機。聲音多麼雄壯,它掃除了這個園子的靜寂。我要放下筆到庭院中去看天空,看那些揹負着金色陽光在藍空裏閃耀的灰色大蜻蜒。那是多麼美麗的景象。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4

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裏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後門,每晚我打開後門,便看見一個靜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羣密佈的藍天。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那時候我正在讀一些關於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説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有一夜,那個在哥倫波上船的英國人指給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這幾顆是手,那幾顆是腿和腳,還有三顆星算是腰帶。經他這一番指點,我果然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5

又是酒後的癲狂,似乎每日的一種狀態。可到了那個度,卻是言為心聲了。

前腳到家一場無約的雨!跟在了身後,突然而至的秋雨,讓乾涸了數月的蘇州,如沐春風。變得圓潤鮮活起來。這秋雨,如驚蟄帶來的春雨,讓人愜意無限,如久盼甘露,長久沒有下雨了,明天的空氣會很清新。

這場不期而遇的秋雨,竟然還夾有沉悶的雷聲,由遠及近,滾滾而來,轟隆之聲貫於耳旁。沒有春雷那種劈天蓋地的氣勢,卻有着低沉穩健的步履。立目四顧,雨打秋葉,風吹葉落,一地金黃。因為,久居江南印象中從未聽到有秋天的雷,先有雨而雷至,自是一番愕然。這雨的忽至,這雷聲的隆隆,恍如隔世。惟一聲嗟歎!久違了!

都説這江南人,留客不説話,只有小雨淅瀝淅瀝的下。晚上貴州同行小酌,盡地主之宜,相談甚歡。這及時的秋雨,也如一場不約而同的莫逆。算是江南人待客的一種細膩吧,我曾描述江南的春雨是細如珠,密如絲的。而此時,深秋的江南雨競裹挾着陣陣雷聲,也算讓我耳目一新!窗外滴滴嗒嗒的雨聲,遠處滾滾的雷聲,在無限的遐思中,細細的品味這秋雨,無需《文化苦旅》也無需《千年一歎》。全是眼中客觀世界漫遊中的揣味?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6

太陽從玻璃穿過來,金色的光芒鋪在走廊一側。我沉浸在自然的贈禮中,默然生出敬畏,目光中表露出對光明的朝聖。

請讓我沐浴在這夕陽的餘暉裏,接受最温柔的洗禮,拋卻一切叨擾,放下世間所有的紛爭。敞開雙臂,哪怕只有這一刻,只這一刻沉淪,盡情的享受生命的寧靜,貪婪的吸收生命的熱情。為下一刻積攢勃發的力量,也為明天繪製一幅精美的畫卷。

以前,在山上的時候,總是愛坐在石頭上看落日。太陽,一點點的躲到山的後面,周圍的雲映着它的光暈,山頂的青葱也染上了或黃或紅的光彩,原本的模樣讓人看的不再真切。周圍的一切都沉浸在他的光輝中,散發着美麗而神聖的誘惑。

遠處,樹林葱鬱,農家都淹沒在其中,只能疏疏落落看見幾間和隱隱約約的煙筒突出在屋頂上。一縷兩縷的青煙,同香爐在那裏浮動,晚歸的人們已經開始做飯。辛勞的一天又將過去,在太陽落下的一刻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這一天最後的回索。

這種光輝並不雄壯,它沒有大山的巍峨,沒有大海的波瀾,也並不能令人驚歎。它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景象,每日在屬於它的軌道上一程一程的走着。看着南來北往的鳥兒飛過,聽着微風的私語,嗅着花香,悠悠地觀賞着人們的勞作。

但是,我卻瘋狂的愛着它,愛着這寧靜的一刻。它讓我沉醉,讓我愛上這片天空,愛上這片天空下的土地,與土地上辛勞的人們。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7

早晨的空氣是清冷的,它不似雨時的那麼清涼,透徹。站在窗前,猛吸一口氣,鼻腔似乎都被清潔了一番。

你可曾觀賞過早晨的霧,乳白色的霧恰似牛奶般純白無瑕。把遠處的樹木遮得都若隱若現,房屋也不能倖免,可謂:“房舍環仙霧”啊。你向它走去,彷彿被碾碎了一般,為你讓出一條道。你似乎陷入了仙雲繚繞的盤絲洞。你依稀可以看見田裏綠油油的禾苗。你仍然可以聽見青蛙“呱”的一聲“撲嗵”地一聲跳入水中。你依舊可以聽見,一陣風吹過,將樹葉吹得颯颯作響。菜園裏的菜似乎更加地茁壯了。

霧過後,只留下露珠,不僅草木留有露珠就連泥地也是濕漉漉的一大片。花瓣上停留着一朵白雲,晶瑩的雨露,顯得更加嬌嫩。禾苗那一顆顆的露珠彰顯着那蓬勃之氣。露水打在瓜果上,顯得更加的誘人,令人垂誕。這露水打在這片地上,它不似雨前的清涼也不似雨後的暢快。它帶着神祕的氣息,它所擁有的是清爽,怡人。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8

上週末隨手在水中擱置了幾瓣蒜,隨後,就被遺忘在了封塵裏。

中午的時候,搬了木板凳坐在陽台上,享受着從防盜窗與紗窗網格眼中滲入進來不多的陽光,很是温馨。幾乎聞到了陽光裏芬芳的味道,眼底似乎浮現出安琪兒小小的身體和身後白白的、寬寬的羽翼,流光溢彩。

眼角忽然瞥見了水仙幾乎腐爛的植株旁,幾個探頭探腦的小生命。那樣的卑微謹慎,那樣的小心翼翼。敏感的心底忽地因為這幾個意外的生命而柔軟了起來。

在數十瓣蒜瓣中,有一瓣抽的芽分外長,都已經達到了五公分了,而其他的都只是冒了個尖兒而已。這許多蒜或多或少地都已經生根了,彎曲縱橫,與水仙錯綜的根糾纏在了一起,拉扯不開,又不捨用勁,只怕將那些白生生的嫩嫩的根碰斷了。

陽光慈愛地凝視着它們,親吻着它們,在它們的芽尖傾瀉出光芒,譜出了動人華麗的篇章。陰暗與明亮部分的對比,完美十分。

尚顯陰冷的春天,卻因為這幾個小生命的到來而平添了一份明麗的色彩。脆生生的青色,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蓬勃有力地生長着。

我略顯急促的呼吸節奏與心跳頻率,此刻卻忽然平淡了下來,心境也平靜了許多。在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份難得的安寧與祥和。脱離了紅塵的喧囂,此刻,我彷彿站在了雲層彼端,一伸手就能碰觸到大團大團的温暖和光明。

闔上了雙目,雙手平端向上,迎接跳躍的陽光,開始微笑。

恬靜地笑道:“午安,小傢伙們。”

“午安,春天。”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19

雨,是眾多詩人的“寵物”。這不,翻一翻《千家詩》,其中收錄的二百二十二首絕句和律詩中,竟有十九首是寫雨的。由此可見,古往今來的不少詩人都和“雨”結下了不解之緣。

詩人們筆下的雨真是千變萬化啊!

雨有時狂暴,如“山雨欲來風滿樓”;有時温柔,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時迅疾,如“春潮帶雨晚來急”;有時舒緩,如“斜風細雨不需歸”。有的“雨”透出無限喜悦,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有的“雨”帶着絲絲惆悵,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有的“雨”悠閒,如“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的“雨”凝重,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有的“雨”,沾上了濃濃的鄉愁,如“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有的“雨”,浸染着依依的惜別之情,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如此多變的“雨”,如此多彩的詩,讓我讀得如痴如醉。讀罷凝思,忽然省悟:詩就是雨,雨就是詩。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20

搬到小區兩個多月了,因為學業緊張,我不得不將好奇心摁下,每天來去匆匆、視而不見。今晚終於下定決心一睹芳容。

剛踏出家門,刺骨的寒意就撲面而來,我不禁打了個寒戰,隨即拉緊了拉鍊。

秋意深濃,不久前還能聽見昆蟲清朗的低鳴,現在只剩下一片寂靜。路燈昏暗幽冷,只能勉強看得清道路,遠處樓裏的燈光朦朦朧朧,散發着絲絲暖意。

梧桐樹僵直地站立着,葉子微微向裏側打着卷兒,沒精打彩地蜷縮着。唉,眼前這蔫巴巴的、形容憔悴的生命在春夏之時是何等的蒼翠欲滴、蓬勃生輝啊!

月光冷冷地灑向院子。短籬邊牽着的毛豆葉子,顯出乾枯之色。米白色的小野菊,一朵朵地從雜草堆裏攢出頭來,依稀有些活潑之氣。其餘便只是墨綠,只是暗黃,只是蕭瑟了。沒有花的裝扮,秋夜意是這樣單調、冷清!

此時小區極靜,沒有車鳴,沒有人語,一切彷彿沉入了無邊的深淵,發不出半點聲響,令人無端的有些惶恐。:“快回家吧。”心裏有個聲音提醒我,“這兒深秋的寒意太煞人了!”

忍不住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故鄉——那裏的秋風攜着淡淡的花香,那裏的秋月温潤如玉。啊!故鄉的秋總是充滿了深沉的喜悦!我思鄉的心啊,因這北方的秋風而起,也最終被它拋在空中!我裹緊衣服,匆匆向家裏走去……

今夜,我將寄居的小區裏的秋天生生地印在了心上,不想忘懷。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21

下雪了。我站在陽台上,仰望着紛紛的飄雪。伸出掌心,看着轉瞬即逝融成晶瑩的水滴,莫名奇妙的悲傷逆襲而來。

空空蕩蕩的小巷裏,唯有堅硬的石子,躲不進温暖的屋裏。原先車水馬龍的街上,早已不見一絲人影,唯有漫天的飄雪在肆無忌憚地喧囂着,彷彿看透了世間繁華。

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此時的心情,在這晶瑩無暇的世界裏,一切的文字,語言,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那麼的虛假。這個社會已經骯髒不堪,賄賂,詐騙,虛偽,盜竊,凡世俗塵中,有多少人是跟這雪一樣純潔善良的呢?

我厭倦了,人的本性便是如此,説什麼也沒用了。陶淵明的理想是隱居山林,過與世無爭的生活;周敦頤的理想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污濁的世界裏做翩翩君子;可是多數人都喜歡富貴,一切的壞人壞事,便由此產生了。

有人會説“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活所迫”。是,這點我承認,但是,如果權益和尊嚴同時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一個?

雪下大了,我從沉思中醒了過來,那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冰冷的雪花打在臉上,生疼。

這一刻,我忘記寒冷,站在漫天的飄雪中,和它們融為一體,用心去感受,雪教會我的一切!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22

紅日初冉,又熬過了一個漫長的暗夜,耳機裏在放雷子的歌,彈唱的吉他,漂泊的心。

不知這是在了哪方地,只不過掠過眼前熟悉的稻田,丘陵,山川,想是我歸屬的南方,心安的記憶。

一夜未睡,這次的列車異常顛簸,就像我漂浮不安的心,雖説不是回到我故事的家鄉,卻是離安心又近了一步。這段時間一直在讀思浩的“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給了我好多勇氣和力量,最後明白,孤獨並不可恥,説孤獨可恥的人才可恥,就像同同説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經過好些事之後,終於有了不像最初那麼混沌的方向。

在開封,在中原,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終於找到了存在的意義,漂泊,屬於什麼?就是找到你這一生追尋的意義,然後回到最初的地方,或許有人會説,回到最初的地方,那追尋還有什麼意義,舉個例子,在有條件嚐遍所有飲料,果汁,酒水之後説依舊愛白開水的人會比只能喝白開水的人價值可觀的多,因為一個是可以選擇而不忘初心,而另一個沒有條件拒絕,但它永遠不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就是漂泊的意義。

或許我曾怨過這一路不得已的妥協,但回過頭來看,它給予的還是終究比失去的要多很多,所以,無論如何,感謝經歷。

終於學着每天堅持寫東西,不管有或沒,採納或退稿,我知道對於愛文字的人來説,這樣的文筆簡直不忍直視,但終於歪歪扭扭站起來了,雖然還沒學會奔跑,但至少已經在學着走路了。終於學着開始放下某些情愫,心安對待,你來或不來,始終如一,等或不等,都已等了,愛與不愛,我都愛了,剩下的,交給時間,交給未來。

大概曾經的自己和回憶總要依附在某些東西上,從而導致這些東西對於你而言意義非凡。

而這種東西,就是文字。

需要記錄,才能永恆。

寫景的經典名家散文 篇23

我將用一生的時間來描繪花的一生。

——荷畫美人西茜

江上風説,荷花開了,誰陪我去看荷花?

四月的曼谷,荷花早開,見了她,虔誠自內心升騰。只是,我只是個旅行的過客,遠見了她,並不朝拜,也不近觀,只捕捉遊人手持蓮花擱在佛像前瞬間的舉動。都是佛要金裝,羣立的佛殿堂很是輝煌,小而巧的池子也開了荷花,本想拍下來,因為人多,散了。開自佛教國度的蓮花,別有一番深意。佛説,不可説,不可多説。於是,就此不説。

四月的澧水乍暖還寒,小荷才露尖尖角。聞得本地荷開,也是前兩日的事情。

六月的雨後,大片的鄉野濃烈着綠,置身其中,可以看見風的形狀和顏色。田野之間,隨眼就可以見到荷塘。荷葉尚未田田,有的才撐起綠色的傘,有的還顯露着稚嫩的眉,有的才打開青春的翅膀。然,那些花兒呀,真的是迫不及待,零星的一朵,一朵,又一朵。隱約之間,需細眼瞧去才覓得其芳蹤。一旦發現,內心的喜和清涼,才真叫薄荷的味道。清歡,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瞬間的歡欣,也可以慰藉漫長的一生。

看荷是無意間的事情,來到這片鄉野的初衷是來看望四月離開人世的文友。老遠就望見了他伶仃的青磚屋子,大約不到三十平米,隔成兩間,一間卧室,一間廚房。清寒的斗室裝得最夯實的是他生前羅列整齊的書稿。長篇小説、短篇文集、詩歌選集一冊一冊,同行的文友估算過,四百萬字足餘,謄寫得乾淨明瞭。據他的女人説,陳列出來的稿子是他的第四稿,被淘汰的電腦裏裝着電子稿和尚未輸入的新作。之前,我不大瞭解這個人,僅僅曉得他文學是他一生的夢,也是他病痛的根源。現在,我瞭解得依然不多,然,就衝着他生前遺留下來的文字,一字一字碼起來的文稿,給人的震撼、所帶來的情緒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和訴説的。

沒來得及細讀他的小説和劇本,但我選了他的詩歌文稿,很老套的寫法,顯然,生前的他與外界隔離太久了,他活在自己的詩意世界,活在自己的文學夢境裏。這些質樸的詩行憑我對詩歌的感覺若是經人打磨,説得白一點,若是遇見伯樂,被髮表或出個集子完全沒問題的。然,這些很有可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就像那立在水中央的荷花一樣,可以遠遠地觀着,夢着,卻不可以隨意接近。

編織文學夢的赤子,有着荷的情性。荷被人讚美得太多,也被抒情得太多,然,那個叫孟文君的文學愛好者被人憶起的機會卻不多。或許這次花開最後一縷冷香遊走之後,前來探望的人就越發的稀疏了。如此的冷清,絕對不是他生前所渴望的。一個碼字痴人,開門就見得滿眼青綠,啟步就聞得滿塘花香,關窗依然可以聽得雨打清荷的聲音,如此上天免費派遣的詩意讓他沉迷,也讓他耗盡了不長的一生。

夏日的花日漸風長,離開不過三兩日,孟文君家門前的荷想必已經娉婷成文人騷客們想要的樣子了。縱然時光飛逝,至少,活着的愛着文字的人還有唏噓的機會。回首,意念中的人縱然已不在原處,起碼,在花開的時節還可以虛與實地來一番感慨。縱然秋風緊起,花落濺淚,鳥被驚飛得不知所措,至少,殘荷下的夢沒有人敢於撤離,枯荷掩護下的涅槃之戀仍然上演得愈來愈熱烈。

都説逝者如斯,我選擇在這個花開的時節再次緬懷那個用一生等候花開的人,是想把內心的《不染圖》潑墨紙上,借風捎給那個不曉得在哪裏遊弋的魂靈。但願那終宵彷徨的靈魂遇得生前的某一縷香魂,但願那温柔的夢想能能化作一朵蓮花,渡其生時死後的一切苦勒,也不枉這個時節的一塘花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