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2.97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旨在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於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培養:

一、創設情景,誘發創造意識

《品德與社會》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可設情景讓學生憑着自己的想象裝扮春姑娘,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

二、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品德與生活”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強調選擇兒童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作為活動主題。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從學生的興趣出,學生才會心情愉快地去學習,探索。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尊重個性,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創造條件讓他們表現自我。體現個性,讓他們在活動中心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的創造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家庭的親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與家庭”中的第一個主題。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感受到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激發對父母和長輩養育自己的感激之情。教育學生能夠以各種恰當的方式對父母和長輩表示感激;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知道應該尊敬、關心、孝敬父母長輩,知道感激父母和長輩,懂得怎樣去關愛家人。昨天,和邯山國小的孩子們一同感受了親情的魅力。在這節課中,我感受了自己的成長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首先,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得到了太多父母的寵愛,卻往往不能夠真正從心靈上體會這一份份關愛。如何喚起他們的愛心,培養他們愛的情感呢?我就試圖在課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情感要素,引領學生進入情感的世界,洞悉和感受包含在活動中的情感要素。我向他們講述老師自己親身經歷的親情故事,激發他們也在回憶尋找他們自己家裏的親情故事。在課堂中,我的故事起到了創設親情氛圍的作用,但是學生在講述自己家庭的親情故事時,顯得仍然還是那麼表面,那麼蒼白。沒有更深一步的走進學生的內心。我覺得這裏面有老師的引導的經驗不足。例如:當一個孩子説自己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從外地趕回來給自己過生日時,我給予了肯定。但接着後面的幾個孩子還是停留在這樣的故事中時,我卻沒有成功地把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引導出去,所以在談自己家裏的親情故事時,顯得有些千篇一律。

其次,生活是任何品德與社會活動的源泉所在,脱離生活本體的課堂活動是沒有意義的。第斯多惠説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本課設計中的幾個活動把學生的生活與課堂勾連起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例如:我課前發放了調查表,調查自己的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從而聯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齡,體會家人這麼多年如一日為我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然後有開展了“親情大比拼”的活動,激活了學生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從而激發了對父母的愛。活動從生活中來—真實,到生活中去—有效。當生活的珍珠用情感的絲線串聯起來,愛的光芒便温暖了每一顆心靈。但是在“親情大比拼”活動中,有些學生對於父母的業餘愛好這幾個字不太理解,而我在課堂中只是關注到了學生對於父母的瞭解有多少,而忽略了這個詞本身的意思學生是否清楚明白。所以有部分學生回答的不太準確。

最後,我設計了真情連線的活動,因為德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然而,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説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可見,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這就需要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拿出實際行動,來實現道德認識的"後延"。讓學生在這節課與家人進行一次“真情連線”。讓孩子在這節課中所感受到家人對自己關愛的感情,在連線的活動中抒發出來。而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已經説明了一切。

曾經,有人這樣概括新課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課堂: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温情雙手的懷抱;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我想説,課堂還應該是真情盪漾的幸福的港灣。説實在的,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通過學習新課標,讓我懂得了《品德與生活》的課程目標並非侷限於一個活動領域,而是涉及到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各個領域,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提出的要求。

通過教學《學習規則在哪裏》,我感到班級的日常管理十分關鍵。教學中,我都把課堂常規教育作為教學的基礎,在上課的過程中,把養成教育作為自己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常見表現進行觀察、總結、分析原因,找到解決這些課堂現象的辦法,力爭讓學生改掉這些不應有的行為,更好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受到孩子們習慣養成方面有很大不同,一些點滴的行為習慣,給課堂教學造成很大的影響。於是我制定了嚴格的課堂常規制度,對於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

對於有些容易在課堂上容易出現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我及時提醒,有的在課後找他談話,幫助他找成因,改毛病。

除了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養成習慣教育以外,我還對學生在課上回答問題進行訓練,鼓勵他們課堂上回答問題要大膽説,積極發言,語言表達要力求完整。

我的幾點反思:

1、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應該緊密結合。讓課堂教學中的故事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指導於生活。

2、以學生為本落到了實處,在教學中,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

動之中,去感受、去體驗,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對事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

3、課堂上要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通過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快樂的情感,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這些僅僅是我的愚見,都將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學習,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品德與社會》的教科書內容的設計不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教學反思之十一。研討問題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統一的結論,而是為學生留有更多的選擇和創造空間。教學內容的選取,在完整、準確體現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拓展,以使學生在某一主題學習中,能多角度地獲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或者在現有生活範圍內,能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所以在“聯合國”一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經驗和學習經歷,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廣泛整理各方面的資源,合理運用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生生活中,學生對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產生深刻的印象,對中國的維和部隊取得了成就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和平與安全產生強烈的念想。以下幾點是教學本課的反思:

一、讓《品德與生活》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

在德育課程形態迴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是國小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一個具體體現。所以,在教學中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以兒童原有生活經驗為生長點,以實踐活動為依託,以迴歸生活為最終目的,讓我們的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終生髮展。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搜查有關戰爭和聯合國的資料,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談談社會上不安全的現象,也讓學生寫寫今後面對不安全的現象怎麼辦,這樣吧課文與社會生活上聯繫起來,讓學生明白《品德與生活》與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品德與生活》就是在記載在我們身邊的事,把學到的知識也運用到生活當中。

二、潛序漸進,清晰、完整的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主題是關於“和平與安全”,為了突顯主題,讓學生對和平與安全產生強烈的念想,我從戰爭的話題入手,談談戰爭對人類帶來的災難,無形中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對戰爭的痛恨,對和平的嚮往。接着從聯合國説起,讓學生通過搜索有關聯合國的資料,體會聯合國組織的規模之大,跨越國家之多,跨越地域之廣,影響力之遠;瞭解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讓學生了解《聯合國憲,章》的內容,明確聯合國的權力和義務,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之十一》。再談談聯合國的維和部隊莊嚴肅穆和發揮的作用,在此之上了解中國參加國際維和部隊的傑出成就,讓學生對維和部隊有了更深的認識,對維和部隊的光榮使命和至上榮譽產生敬畏之情。最後,談談身邊不安全的現象,明確雖然生活在沒有戰爭的社會但也受到不安全的威脅,如食品衞生安全、交通安全、疾病健康的安全等等,從而讓學生產生消除安全隱患的意識,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給學生思想行為上得薰陶。整個教學環節潛序漸進,層層遞進,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突顯教學主題達到教學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於六年級的學生對於社會生活尤其是世界大事的瞭解很少,儘管在上個學期已經學習了聯合國的相關內容,但是經歷了一個寒假,很多已經淡忘。如果在課堂僅僅靠口頭的語言描述,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們搜查有關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有關維和部隊的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聯合國,瞭解維和部隊的資料,對和平產生新的共鳴,讓課堂更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1.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生看教材,並用鉛筆進行勾畫,這樣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整理課前收集的資料,為小組交流做準備。

2.小組合作形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促使學生的思維向更高的層次延伸。因此在教學本課是我多次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首先在課前以小組的形式搜查有關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搜查有關聯合國的資料。在課堂上也採用小組合作的精神,讓他們小組交流蒐集的資料,小組交流學習課文內容後的收穫等。如此給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們充分的展示自我,做到人人都發言,人人都參與,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

五、關注學生的活動,薰陶學生的思想行為。

在教學前對文本我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做有意義的拓展,善於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解決問題。例如:開課學生首先交流自己已經瞭解的關於聯合國的知識,接着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聯合國的原則是什麼?”“聯合國是有哪些國家組成的?”“聯合國有哪些維護人類和平的行動?”等。學生帶着問題看書自學教材和收集到的資料,探討並解決問題。我還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時引導講解。

隨着教學環節的推動,從瞭解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到了解維和部隊發揮的作用,產生對和平的嚮往,再談談社會的不安全現象,讓學生產生對安全的渴望,在此基礎上面對不安全的現象,讓學生寫寫希望身邊的人怎麼做,自己又決定怎麼做?無形中在薰陶學生的思想,也規範今後的行為,這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程與其它課程不同的之處。最後,全班起立攜手呼喊:攜起手來,為了和平與安全!為了和平與安全,攜起手來!讓學生為和平與安全邁出第一步,給學生行為行動的鼓勵,又突顯本課教學主題。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教學處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真因為遺憾才讓自己一次次進步,因為遺憾才能更完善自我,因為遺憾在教學之路上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兒童正處在身體發育和心理髮展的不成熟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創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融洽和睦的家庭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平等相處,給孩子處理事務的權力,創造條件讓兒童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使孩子與家庭成員平等相處。但是,有的時候家長工作忙,忽視了與孩子的溝通,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該怎樣與家人溝通?這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需要家長和兒童雙方的共同努力。成長期的兒童存在着心理的問題。所以,要教育兒童學會與家人溝通。

由於各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有的家長能夠傾聽孩子的話,溝通起來沒有困難。各個家庭在與孩子溝通方面存在不同的問題,原因也是各種各樣的。

教育學生明白,作為晚輩要學會寬容他人,理解他人,多與家人談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長。例如:每天放學後,與家長談談在學校學習的體會,談談學校的校園生活,還可以説説在馬路上看到的事情,説説對一些社會問題的看法,主要是敢於在家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着,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我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着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如下: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繫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繪畫、遊戲上,一節課下來,學生興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穫卻令人懷疑。筆者認為,課堂活動不等於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並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生活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遊”課、“遊戲”課、“美術”課、“舞蹈”課。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於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學習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範,個別教師“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於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新。

二、刻意追求“師生民主”,主體主導主次不分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師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師為了展示師生民主氣氛,走向了極端,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視。

1、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不突出。教師該講的不敢多講,甚至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惟恐侵犯了屬於學生的自由空間。有的學生上課自由過了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説就説,必要的課堂紀律維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被忽視了。

2、課堂上教師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有的教師整節課上反反覆覆用一些類似“是這樣的嗎”?“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問題發問不止,缺少信息溝通,學生翻翻教材就能異口同聲、準確地響亮回答。課堂上一問一答,學生似乎忙得不亦樂乎,但思維卻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機械重複,心靈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師生互動頻繁,實則教師用提問方式滿堂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直到學生認同教師事先預設好的答案,師生並沒有真正互動起來。

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課堂上學生不應當是客人,惟師獨尊不可取,惟生獨尊同樣不可取,兩者都是畸形的師生關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必要的課堂紀律作保證,那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集體的素養如何培養?缺少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難以養成刻苦認真、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難以成大器。教師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不應當步入“精講少講”的誤區。()該講的就理直氣壯地講。課堂上,教師不敢講、泛泛講、過多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形式多於內容。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簡單形式化。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為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把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每節課到採用分組討論方式,打上“合作學習”旗號。

合作學習無疑有助於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視自我的團隊精神的培養。但是,教學中如果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過程設計簡單,時機把握不好,無論什麼問題都採用分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能獨立完成時也合作,能夠自主時卻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慾望時卻讓小組優秀者代替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協作,合作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種形式多於內容的合作學習究竟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搞合作學習,必然有害無益。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首先我要感謝上級領導和本學科老師不辭辛苦頂風冒雨來到我們香安國小交流研討。《品德與社會》新教材力圖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使用好教材。我在教學“我們的生活需要誰”這個主題中,利用多媒體根據教材呈現了一組學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場景:吃早餐;上學路上;乘公共汽車;進校;到商店買學習用品;回家看電視。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尋找為我們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業的人們,特別介入了剛剛過後的五十年一遇的暴風雪一幕幕感人的場面,從而讓學生的道德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教材有一句話:“我們來觀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為我們服務。”我就是根據提示話,假設想象暴風雪那天要是沒有環衞工人、沒有警察叔叔,這時我們的城市會怎麼樣?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什麼變化?緊密地開發了學生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他們體會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與他人的一種內在聯繫,從我們離不開他們的服務入手,感受人與人共生共存的關係。回到主題: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關鍵詞“需要”,也就是説我們不僅讓學生髮現相關的人,更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們知道,“需要”是一種體驗過程,在學生的體驗培養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維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豐富。我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感受人們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課前我拍攝的一組照片,目的是讓學生們發現我們學校收發室的 劉 老師,食堂的叔叔、阿姨,還有打掃衞生的阿姨為我們工作的場景,可能孩子們每天都他們交流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通過課堂教學的體驗,孩子們清楚地感受到由於他們的辛勤工作為學校和大家創建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再遇到他們時就能很尊重他們的勞動,這樣的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實效就能夠凸顯出來了。無論是什麼課,總會留有遺憾和不足的,在多媒體軟件應用的連貫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練,今後我會更加註意,課件中的播放順序應由近及遠,靈活選擇教學行為。

希望今後,我能夠和更多的品社教師通過交流與學習提高個人專業化的發展,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一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時,我給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兩個關鍵詞:一是觀察,二是思考。具體説,就是讓學生了解交通給人們的生活和環境帶來的影響;懂得交通法規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並運用恰當的方法蒐集各類信息,瞭解現代社會人們是怎麼解決交通問題,並展開想像的翅膀暢想末來的綠色交通。

我認為,品德課不是對兒童進行空洞的説教,而是要以兒童參與其中的社會生活為基礎。課堂資源應來源於生活,通過課堂活動和思考,又運用到生活中去。我以《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這一課為載體,綜合了許多孩子身邊有關的交通問題,來設計本堂課的教學思路,讓課堂更多貼近生活。

就本堂課,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第一,着眼觀察。

我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這一指導思想貫穿於整個課堂,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深入挖掘學生的情感。

(1)我利用複習舊知導入本課,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真實感受認識到中國的交通發展迅猛給生活帶來方便,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文了解大意,並展示了一系列圖片資料,讓學生看到了交通給社會帶來的諸多問題。

(2)我運用本學校校門口“接送學生造成交通堵塞”的實例,讓學生真實感受交通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有話可説。

(3)在教育學生要注意交通安全時,我展示了國小生在馬路中間踢球造成車禍、不滿12週歲上路騎車違反交通規則的課件,用貼近生活的事例,感染學生,讓他們更理智地看待安全問題。隨後,讓學生對安全問題暢所欲言,進而介紹一些身邊的交通標識。學生看到熟悉的路段,發言積極,十分投入。

(4)在談到治理交通污染、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時,我展示了政府在交通方面是怎樣治理和利用新能源的。讓學生進一步真實地感受到新能源帶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在我們身邊。

第二,着力輕鬆。

我的教學對象是兒童,交通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他們來説太過沉重。所以,我根據教材的特點着力營造、渲染一種輕鬆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注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

(1)在這堂課中,交通事故作為一個嚴峻的問題,我不想太沉重地渲染,而是讓學生在快樂輕鬆的交談中懂得要遵守交通規則,樂意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人。

(2)教師採用詼諧的語言,扮演了“主持人”的角色。

 第三,着重思考。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是採用活動化學習的形式進行,因而活動的全過程是動態發展的,所以提問也是開放性的,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查找相關的資料,充分體現了認知的多元化,感受的差異性,提高的層次性。如在小組討論如何減少尾氣危害時,學生能展開想像的翅膀,從能源、綠化、過濾等多個方面思考,從而解決汽車帶來的污染問題。

這堂課最後一個環節是“金點子徵集活動”,讓學生展望家鄉未來,為家鄉的交通出謀劃策。學生充分的把自己的想法發揮出來了,我感覺到了孩子作為社會的一員,也在承擔建設的重任。

限於本人水平與能力,總覺得有些不盡人意之處,還可以再加以改進。上完這堂課後,經過幾個老師的互相交流,我進行了歸納整理如下:

第一:所設計的環節太多了,整堂課的容量太大了。在出示交通事故數據後,我讓學生談談該對司機朋友説些什麼。學生很積極,我也沒來得及適時調整引入下一環節,所以後來在討論解決“尾氣危害”時,時間有點倉促。老師應該理性地掌握時間,後來想想其實這個環節可以簡單帶過,學生在討論自己平時要注意的交通安全時就已經達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目的,再讓學生説説司機朋友要注意的交通規則,有點畫蛇添足。

第二:我在和學生一起觀看交通帶來的問題時,因為要考慮下面的思路,沒有和學生一起觀看感受,沒有做到和學生共情。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從容清晰地思路,這是我以後要注意追求的。

課堂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我希望自己在教學設計時能化繁為簡,從想得多到想得精,抓住精髓,我希望在課堂能有“勝似閒庭信步”般的從容淡定,讓課堂能收放自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陰雨連綿的春雨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濕滑的地面困住了好動孩子們的腳步。教室、走廊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漸漸衝擊了他們求知的激情,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該如何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呢?課前的思考讓我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了二次修改和預設,那就從尋找學生興趣的支點出發吧!

這是一篇讓學生知道健康重要性的品德課教學,看看明天我要上的班級課表,我發現學生上午的前三節課都是在教室裏坐着上的主課內容,基本沒有什麼活動內容,我何不現場就以進行遊戲的形式作為導入呢?

帶着這樣的想法,我從容地走上了講台,面帶微笑的對學生説:“你們想做遊戲嗎?”儘管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做遊戲他們仍然樂此不疲,剛剛還略顯沉悶的課堂馬上熱鬧起來,紛紛猜測着老師會要和他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吊足了他們的口味,讓遊戲要求和規則自然而然地滲透到學生滿懷期待的心情裏:“想做遊戲就必須認真聽,仔細跟着老師做,而且腳步要輕,(因為樓下有學生在上課),可以笑,但不能交頭接耳,動作做錯了的同學馬上要蹲下(這個遊戲是站着做)。”聽完要求,學生立即專注起來。我開始示範動作:第一個遊戲是有節奏地拍手。學生和我一起做,隨着節奏越來越快,沒有集中注意力的學生還是出現了錯誤,於是同桌之間相互“揭發”,弄得做錯的同學很不好意思地蹲了下去,而繼續遊戲的`孩子則拿出了比剛才更認真的態度參加活動;第二個遊戲的內容是:跑步變節奏變動作。這不但是訓練學生的運動技能,也是考驗他們的反應力。這一個活動更是讓他們洋相百出,大家笑得前俯後仰。

遊戲在笑聲中結束了,看着還在氣喘吁吁的學生,我馬上問他們剛才的活動有什麼感受?因為有了親身的體驗,發言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説:“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既鍛鍊了身體,又讓我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有的説:“我覺得剛才還冷颼颼的身體一下子就變熱和了。”還有的同學興奮地講道:“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健康的身體在於運動,現在不冷了,我想接下來上課也不會分神了。”正當我準備總結時,還有一隻小手高舉着,生怕老師不給他這個發言的機會,索性自己站起來補充説:“我認為今天的遊戲還告訴我們只有集中注意力、反應靈敏,才能把事情做好。”

聽了他們的話語,我知道此刻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這種將知識的內容融入遊戲中的教學方式,既避免了空洞的説教,又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理,真是一箭雙鵰。有了這樣好的開始,我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狀況已不再擔心,因為我知道他們一定會演繹得非常精彩!

下課鈴聲響起,我重新陷入了課堂教學新的思索中: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新知,就要求我們的備課必須從着重於教師的“教”走向學生的“學”,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如: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

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需要穿插怎樣的體驗,從而發現學生感興趣的支點,然後再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肯定、鼓勵、引導和矯正等等。只有重視學生樂於學習的因素,那麼才能激發他們對知識主動探究的願望,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才會閃耀出語言、思想和精神的光輝!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打電話》這篇課文是一則相聲,主要諷刺的是那些無話找話、辦事效率低下的人。本來幾秒鐘能夠講完的事情——邀請朋友看戲,卻東拉西扯,海闊天空,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説完再見的時候,那裏的戲也就差不多演完了。文章是一篇略讀課文,跟前一課劇本相比較,學生都比較感興趣,並且文章淺顯易懂,又有很強的課表演性,於是在簡介了文章體裁等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沒有做太多的講解,而是直接由學生表演的方式,來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覺得效果還是能夠的:

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了學生比較多的學習討論時間。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並且班主任教師真好有劇本在讓學生們排演。所以我直接讓學生們都參與到課文裏。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主角,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的文本的理解本事,需要學生髮揮創造本事,有利於學生很好的理解課文。

但學生總歸是學生,即便有了對課文的理解,但如何表達還是受到學生本身知識和閲歷的限制,表達起來往往難以到達夢想的目標,於是做適當的示範性朗讀,作為相聲雖然是語言的藝術,但跟詩歌的朗誦、課文的朗讀又是有點區別的,相聲説話更接近於平時的聊天,卻又十分更誇張,是表演,所以還需要有誇張的表情、體態語言來表達。雖然不可能有演員的水平,但至少對學生能有所啟發。之後,學生舉手要求表演的一組十分多。

不足之處是,限於課堂的時間,不可能每個同學都表演,可是相信從其他同學的表演中,他們能吸收借鑑到一點東西。從他們對錶演組的評價中能感悟的什麼是更好的,什麼是需要改善的。

這一堂課,使我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平時上課教師自我要放開手腳,偶爾“跑跑題”不要太拘泥課堂目標、程序,開放活動的空間、放開學生的手腳,把活動的舞台交給學生,把活動的時間交給學生,把活動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本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為了很好的教育好學生,上好每一節課,我特制訂瞭如下教學反思,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全部的能量。

一、明確課程標準,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本學科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定為總目標,實現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範的養成,使學生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指導下學做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二、讓品德與社會教育迴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生活之中,由於社會生活中處理人們相互關係的需要才產生道德。同時,社會常識和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只有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時的生活經驗會給人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以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為根本。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範,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如:在教學《社會生活中的民主》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規則,以及這些規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方便。在學生列舉社會生活事實的基礎上,我們又適當幫助學生歸類,以使學生對生活中的規則有一個總體認識,並自覺遵守這些規則。

三、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新的教學目標觀告訴我們,培養一個人的品德不在於告訴他遵守多少道德規範、規則,最根本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這些社會知識、規範和準則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觀念和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取向,如換位觀(嚐嚐苦滋味)、雙贏觀(我們的國粹)、依存觀(我們的地球村)、分享觀(擁有好心情)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具有共生性特點的現代人必須具有的基本觀點、基本態度,是他能夠融入社會,立足社會,並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快樂》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人們》,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真正學會生活、感悟生活。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在本次視導評估中,我執教的是三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第四單元的第一課《規則在哪裏》,本課要求在兒童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遊戲讓學生了解體驗規則,初步建立規則的概念和規則意識;通過交流討論調查,學習發現生活的規則,並瞭解與國小生相關的規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守規則,並反思自己是否遵守了規則,最後通過拓展,強化學生的認識,教育學生做守規則的好孩子。

講課結束,王老師對我們的課堂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我們從她的話語中感受了她對我們沙河品德社會課的重視和關心,她的點評一語中的,點清楚了每節課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我們從她樸實中肯的話語中感受到了她的人格的魅力。尤其是王老師感冒還堅持參加聽評課的精神更是讓我們深深折服。

下面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設計以及存在的問題:

品德和社會課堂應該從生活中來,再現生活,迴歸生活。而“規則”是一個包羅萬象而又空泛的概念,要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應該倡導兒童生活化的概念,避免太多的理論説教,所以,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這一概念,並且貫穿了“認識規則——尋找規則——遵守規則——強化規則”整個課堂。

一、從生活中來。

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因此,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為主要源泉,從學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所以我在教學時時,第一層次就是尋找規則,在哪裏找?怎麼進入?我以學生樂於參與的遊戲為切入點,增強科學系的趣味性,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保證了學生隊整節課的參與熱情,有利於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二、再現生活。

《品德與社會》強調將學生置於主體地位,由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應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我都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緊緊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規則,尤其是與學生緊密相聯繫的規則,並且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判斷怎麼樣做是遵守了規則,反思自己的生活中違反了那些規則,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努力遵守規則。學生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課件,通過切身的傾聽、參與,小組的合作交流,提升了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理解。

三、迴歸生活。

新課程強調,品德的課堂要引導兒童重視、關注、觀察、體驗生活,而不是讓兒童成為別人生活的旁觀者、評論者或模仿者,逐漸引導兒童成為他自己生活的實踐者,成為他自己生活的觀察者、反思者、體驗者和創造者。所以我引導學生填寫規則調查表,找尋生活中的規則並對照自己的行為,其目的就在於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

在課堂的開始,我首先強調本節課學生應該遵守的規則,在結尾,引導學生遵循下課的規則,體驗到規則的重要性,真正做到讓課堂指導學生的生活。

聽了王老師細緻的點評,再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我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反思自己的缺點,我覺得的確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一、獎品的發放應遵守規則。王老師説,獎品是對學生的鼓勵,教師在發放獎品的時候,儀式首先應該隆重,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感受到獎品的珍貴。這也是結合本節課的的一個落實,讓學生明白教師發放獎品和學生接受獎品也有一定的規則。

二、教師課堂上的語言不要重複太多。課堂上是學生展示的天地,應該放手讓學生自由地交流表述,在學生表述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點評,但是不能重複孩子太多的語言,否則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

慢慢思量,細細品味,王老師的點評成了我工作中一份寶貴的財富。她能夠就大家存在的問題進行一針見血的點評,讓我們感悟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她的睿智的確讓人佩服。這次評估使我對品德與社會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今後,我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上好每節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在愛的陽光下”第一課。教材呈現的是兒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長的過程,旨在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經歷。教材選擇的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説應該不算陌生,但也不可否認,現在的獨生子女對家人的疼愛的感受能力大打折扣,多數學生習慣了家人的疼愛,覺得這是應該的,不知道珍惜和感激。所以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並懂得關心、體諒父母長輩,儘量少讓他們為自己操心,少給他們添麻煩。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這是個充滿親情的話題。按照教材所呈現的思路先感受後體驗,最後明理,這也是符合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的。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完成一項"護蛋“活動,至少保護雞蛋從早到晚安全和自己回家下一課在彙報自己”護蛋“的結果和感受體驗,最後總結明理。我把本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父母長輩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的辛勞,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於是我設計了兩個活動:親情故事——親情再現。我想讓親情“從生活中來”,然後“到生活中去”,力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豐富教材,也想通過學生真實的親情故事引起心靈的碰撞,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共鳴,使之成為一堂親情湧動的思品課。

通過學習體驗,活動參與,學生們都感受到了家人對自己的愛,並能用自己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效果還真的不錯。

當然教學中出現這樣那樣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也是不少的,我想這些不足將會在我下一課時中一定會引以為戒。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熠熠生輝。孩子們興趣盎然……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我所執教的三年級思品與社會〈遠離危險〉一課,主要是通過觀察圖片、交流經驗、模擬活動等來讓學生懂得危險無處不在。上,學會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識,懂得自救方法,具有遇事冷靜、沉着、勇敢、善於動腦思考的個性心理品質。

這節課的重點是在總結交流的基礎上學會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教學中我做到圖片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圖片來感受危險就在身邊,危險時時都可能發生。生活中因大意、無知就可能發生危險,從而是學生的心靈受到震動,能夠自覺改掉不良習慣,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接下來讓學生進行交流,説説日常生活、學習中掌握了哪些關於安全方面的知識,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中,自己感覺重點突出的還不夠,教師知識交代得還不夠細緻。

反思是為了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學重點,不讓類似的問題再次出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