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選知識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2.95W

化學選修3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

  一.原子結構

1.能級與能層

2.原子軌道

3.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⑴構造原理:隨着核電荷數遞增,大多數元素的電中性基態原子的電子按右圖順序填入核外電子運動軌道(能級),叫做構造原理。

能級交錯:由構造原理可知,電子先進入4s軌道,後進入3d軌道,這種現象叫能級交錯。

説明:構造原理並不是説4s能級比3d能級能量低(實際上4s能級比3d能級能量高),而是指這樣順序填充電子可以使整個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説,整個原子的能量不能機械地看做是各電子所處軌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現代物質結構理論證實,原子的電子排布遵循構造原理能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於最低狀態,簡稱能量最低原理。

構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從整體角度考慮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侷限於某個能級。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態多電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時存在4個量子數完全相同的電子。換言之,

一個軌道里最多隻能容納兩個電子,且電旋方向相反(用“↑↓”表示),這個原理稱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規則:當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不同軌道(能量相同)時,總是優先單獨佔據一個軌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這個規則叫洪特(Hund)規則。比如,p3的軌道式

為↑ ↑ ↑ 或↓ ↓ ↓ ↑↓ ↑

洪特規則特例:當p、d、f軌道填充的電子數為全空、半充滿或全充滿時,原子處於較穩定的狀態。即p0、d0、f0、p3、d5、f7、p6、d10、f14時,是較穩定狀態。

前36號元素中,全空狀態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滿狀態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滿狀態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電子排布式

①用數字在能級符號的右上角表明該能級上排布的電子數,這就是電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為了避免電子排布式書寫過於繁瑣,把內層電子達到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結構的部分以相應稀有氣體的元素符號外加方括號表示,例如K:[Ar]4s1。

(2)電子排布圖(軌道表示式)

每個方框或圓圈代表一個原子軌道,每個箭頭代表一個電子。

如基態硫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二.原子結構與元素週期表

1.原子的電子構型與週期的關係

(1)每週期第一種元素的最外層電子的排布式為ns1。每週期結尾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除He為1s2外,其餘為ns2np6。He核外只有2個電子,只有1個s軌道,還未出現p軌道,所以第一週期結尾元素的電子排布跟其他週期不同。

(2)一個能級組最多所容納的電子數等於一個週期所包含的元素種類。但一個能級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級,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級。

2.元素週期表的分區

(1)根據核外電子排布

①分區

②各區元素化學性質及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特點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可直接判斷該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為4s24p4,由此可知,該元素位於p區,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最大能層為其週期數,最外層電子數為其族序數,但應注意過渡元素(副族與第Ⅷ族)的最大能層為其週期數,外圍電子數應為其縱列數而不是其族序數(鑭系、錒系除外)。

  三.元素週期律

1.電離能、電負性

(1)電離能是指氣態原子或離子失去1個電子時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電離能是指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1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電離能數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1個電子。在同一週期的元素中,鹼金屬(或第ⅠA族)第一電離能最小,稀有氣體(或0族)第一電離能最大,從左到右總體呈現增大趨勢。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同一原子的第二電離能比第一電離能要大

(2)元素的電負性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以氟的電負性為4.0,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電負性的大小也可以作為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尺度,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於1.8,非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大於1.8,而位於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的電負性在1.8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

(3)電負性的應用

①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及其強弱

②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於1.8,非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大於1.8,而位於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

③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金屬元素越活潑;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大,非金屬元素越活潑。 ④同週期自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電負性逐漸減小。

2.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3.對角線規則

在元素週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與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質是相似的,如

第二章 分子結構與性質

課標要求

1.瞭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鍵和?鍵,能用鍵長、鍵能和鍵角等説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

2.瞭解雜化軌道理論及常見的雜化軌道類型(sp、sp2、sp3),能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或者雜化軌道理論推測常見的簡單分子或離子的空間結構。

3.瞭解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

4.瞭解化學鍵合分子間作用力的區別。

5.瞭解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能列舉含氫鍵的物質。

要點精講

  一.共價鍵

1.共價鍵的本質及特徵

共價鍵的本質是在原子之間形成共用電子對,其特徵是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2.共價鍵的類型

①按成鍵原子間共用電子對的數目分為單鍵、雙鍵、三鍵。

②按共用電子對是否偏移分為極性鍵、非極性鍵。

③按原子軌道的重疊方式分為σ鍵和π鍵,前者的電子雲具有軸對稱性,後者的電子雲具有鏡像對稱性。

3.鍵參數

①鍵能:氣態基態原子形成1 mol化學鍵釋放的最低能量,鍵能越大,化學鍵越穩定。

②鍵長:形成共價鍵的兩個原子之間的核間距,鍵長越短,共價鍵越穩定。

③鍵角:在原子數超過2的分子中,兩個共價鍵之間的夾角。

④鍵參數對分子性質的影響

鍵長越短,鍵能越大,分子越穩定.

4.等電子原理[來源:學科網]

原子總數相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學鍵特徵,它們的許多性質相近。

  二.分子的立體構型

1.分子構型與雜化軌道理論

雜化軌道的要點

當原子成鍵時,原子的價電子軌道相互混雜,形成與原軌道數相等且能量相同的雜化軌道。雜化軌道數不同,軌道間的夾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間形狀不同。

2分子構型與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

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説明的是價層電子對的空間構型,而分子的空間構型指的是成鍵電子對空間構型,不包括孤對電子。

(1)當中心原子無孤對電子時,兩者的構型一致;

(2)當中心原子有孤對電子時,兩者的構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

(1)配位鍵與極性鍵、非極性鍵的比較

化學選修3篇二: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全部歸納

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全部歸納(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

一、認識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瞭解電子雲、電子層(能層)、原子軌道(能級)的含義.

1.電子雲:用小黑點的疏密來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出現的機會大小所得的圖形叫電子雲圖.離核越近,電子出現的機會大,電子雲密度越大;離核越遠,電子出現的機會小,電子雲密度越小.

電子層(能層):根據電子的能量差異和主要運動區域的不同,核外電子分別處於不同的電子層.原子由裏向外對應的電子層符號分別為K、L、M、N、O、P、Q.

原子軌道(能級即亞層):處於同一電子層的原子核外電子,也可以在不同類型的原子軌道上運動,分別用s、p、d、f表示不同形狀的軌道,s軌道呈球形、p軌道呈紡錘形,d軌道和f軌道較複雜.各軌道的伸展方向個數依次為1、3、5、7. 2.(構造原理)

瞭解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分層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1~36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特徵可以用電子層、原子軌道(亞層)和自旋方向來進行描述.在含有多個核外電子的原子中,不存在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兩個電子.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電子先佔據能量低的軌道,再依次進入能量高的軌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個軌道最多容納兩個自旋狀態不同的電子.

③.洪特規則:在能量相同的軌道上排布時,電子儘可能分佔不同的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 洪特規則的特例:在等價軌道的全充滿(p、d、f)、半充滿(p、d、f)、全空時(p、0051101d、f)的狀態,具有較低的能量和較大的穩定性.如24Cr [Ar]3d4s、29Cu [Ar]3d4s. (3).掌握能級交錯圖和1-36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①根據構造原理,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遵循圖⑴箭頭所示的順序。

②根據構造原理,可以將各能級按能量的差異分成能級組如圖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個能級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級組內,從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排布。 3.元素電離能和元素電負性

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1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電離能。常用符號I1表示,單位為kJ/mol。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週期性.

隨着原子序數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呈現週期性的變化:每隔一定數目的元素,元

126

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重複出現從ns到nsnp的週期性變化. (2).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週期性變化.

隨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週期性變化:

★同週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稀有氣體的第一電離能最大,鹼金屬的第一電離能最小;

6

10

14

3

5

7

★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有逐漸減小的趨勢. 説明:

①同週期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電子亞層結構為全滿、半滿時較相鄰元素要大即第 ⅡA 族、第 ⅤA 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分別大於同週期相鄰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運用:

a.電離能是原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驗證.

b.用來比較元素的金屬性的強弱.I1越小,金屬性越強,表徵原子失電子能力強弱. (3).元素電負性的週期性變化.

元素的電負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對的能力叫做該元素的電負性。

隨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週期性變化:同週期從左到右,主族元素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電負性呈現減小的趨勢. 電負性的運用:

a.確定元素類型(一般>1.8,非金屬元素;<1.8,金屬元素).>1.7,離子鍵;<1.7,共價鍵). c.判斷元素價態正負(電負性大的為負價,小的為正價).

d.電負性是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重要參數(表徵原子得電子能力強弱). 例8.下列各組元素,按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元素第一電離能逐漸升高的順序排列的是A.K、Na、LiB.N、O、C C.Cl、S、PD.Al、Mg、Na 例9.已知X、Y元素同週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説法錯誤的是 A.X與Y形成化合物時,X顯負價,Y顯正價 B.第一電離能可能Y小於X

C.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對應的酸性弱於Y對應的酸性 D.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mY小於HmX

二.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 內容:離子鍵――離子晶體

1.理解離子鍵的含義,能説明離子鍵的形成.瞭解NaCl型和CsCl型離子晶體的結構特徵,能用晶格能解釋離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質.

(1).化學鍵:相鄰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化學鍵包括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2).離子鍵: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離子鍵強弱的判斷: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強,離子晶體的熔沸點越高.

離子鍵的強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來衡量,晶格能是指拆開1mol離子晶體使之形成氣態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離子晶體的熔點越高、硬度越大. 離子晶體:通過離子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典型的離子晶體結構:NaCl型和CsCl型.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有6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6個鈉離子,每個氯化鈉晶胞中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氯化銫晶

體中,每個銫離子周圍有8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8個銫離子,每個氯化銫晶胞中含有1個銫離子和1個氯離子.

(3).晶胞中粒子數的計算方法--均攤法.

2.瞭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σ鍵和π鍵,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數據説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對σ鍵和π鍵之間相對強弱的比較不作要求).

(1).共價鍵的分類和判斷:σ鍵(“頭碰頭”重疊)和π鍵(“肩碰肩”重疊)、極性鍵和非極性鍵,還有一類特殊的共價鍵-配位鍵. (2).共價鍵三參數.

共價鍵的鍵能與化學反應熱的關係:反應熱= 所有反應物鍵能總和-所有生成物鍵能總和. 3.瞭解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瞭解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及其性質的差異. (1)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化學鍵. (2)鍵的極性:

極性鍵:不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發生偏移.

非極性鍵: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相同,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

(3)分子的極性:

①極性分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非極性分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②分子極性的判斷:分子的極性由共價鍵的極性及分子的空間構型兩個方面共同決定.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的比較

4.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記住)

常見分子的類型與形狀比較

5.瞭解原子晶體的特徵,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1).原子晶體:所有原子間通過共價鍵結合成的晶體或相鄰原子間以共價鍵相結合而形成空間立體網狀結構的晶體.

(2).典型的原子晶體有金剛石(C)、晶體硅(Si)、二氧化硅(SiO2).

金剛石是正四面體的空間網狀結構,最小的碳環中有6個碳原子,每個碳原子與周圍四個碳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晶體硅的結構與金剛石相似;二氧化硅晶體是空間網狀結構,最小的環中有6個硅原子和6個氧原子,每個硅原子與4個氧原子成鍵,每個氧原子與2個硅原子成鍵.

(3).共價鍵強弱和原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原子半徑越小,形成共價鍵的鍵長越短,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其晶體熔沸點越高.如熔點: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

6.理解金屬鍵的含義,能用金屬鍵的自由電子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知道金屬晶體的基本堆積方式,瞭解常見金屬晶體的晶胞結構(晶體內部空隙的識別、與晶胞的邊長等晶體結構參數相關的計算不作要求).

(1).金屬鍵: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請運用自由電子理論解釋金屬晶體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

(2)①金屬晶體:通過金屬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②金屬鍵的強弱和金屬晶體熔沸點的變化規律:陽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如熔點:NaK>Rb>Cs.金屬鍵的強弱可以用金屬的原子 7.瞭解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配合物的空間構型和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不作要求).

(1)配位鍵:一個原子提供一對電子與另一個接受電子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即成鍵的兩個原子一方提供孤對電子,一方提供空軌道而形成的共價鍵.

(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電子對的配位體與接受孤電子對的中心原子(或離子)以配位鍵形成的化合物稱配合物,又稱絡合物.

②形成條件:a.中心原子(或離子)必須存在空軌道. b.配位體具有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 ③配合物的組成.

④配合物的性質: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鍵越強,配合物越穩定.當作為中心原子的金屬離子相同時,配合物的穩定性與配體的性質有關.

三.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

1.知道分子間作用力的含義,瞭解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別.

分子間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是一種靜電作用,比化學鍵弱得多,包括範德華力和氫鍵.

範德華力一般沒有飽和性和方向性,而氫鍵則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2.知道分子晶體的含義,瞭解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對物質某些物理性質的影響.

(1).分子晶體: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氫鍵)相結合的晶體.典型的有冰、乾冰. (2).分子間作用力強弱和分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間引力使物質熔化和氣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點越高.但存在氫鍵時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往往反常地高.

3.瞭解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對氫鍵相對強弱的比較不作要求).

NH3、H2O、HF中由於存在氫鍵,使得它們的沸點比同族其它元素氫化物的沸點反常地高. 影響物質的性質方面:增大溶沸點,增大溶解性 表示方法:X—H??Y(N O F) 一般都是氫化物中存在.

化學選修3篇三:化學選修三知識點~~

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全部歸納(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

一、認識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瞭解電子雲、電子層(能層)、原子軌道(能級)的含義.

1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週期性.

隨着原子序數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呈現週期性的變化:每隔一定數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重複出現從ns1到ns2np6的週期性變化. (2).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週期性變化.

隨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週期性變化:

★同週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稀有氣體的第一電離能最大,鹼金屬的第一電離能最小; ★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有逐漸減小的趨勢. 説明:

①同週期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電子亞層結構為全滿、半滿時較相鄰元素要大即第 ⅡA 族、第 ⅤA 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分別大於同週期相鄰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運用:

a.電離能是原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驗證.

b.用來比較元素的金屬性的強弱.I1越小,金屬性越強,表徵原子失電子能力強弱. (3).元素電負性的週期性變化.

元素的電負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對的能力叫做該元素的電負性。

隨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週期性變化:同週期從左到右,主族元素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電負性呈現減小的趨勢. 電負性的運用:

a.確定元素類型(一般>1.8,非金屬元素;<1.8,金屬元素).>1.7,離子鍵;<1.7,共價鍵). c.判斷元素價態正負(電負性大的為負價,小的為正價).

d.電負性是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重要參數(表徵原子得電子能力強弱). 例8.下列各組元素,按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元素第一電離能逐漸升高的順序排列的是A.K、Na、LiB.N、O、C C.Cl、S、PD.Al、Mg、Na 例9.已知X、Y元素同週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説法錯誤的是 A.X與Y形成化合物時,X顯負價,Y顯正價 B.第一電離能可能Y小於X

C.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對應的酸性弱於Y對應的酸性 D.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mY小於HmX

二.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 內容:離子鍵――離子晶體

1.理解離子鍵的含義,能説明離子鍵的形成.瞭解NaCl型和CsCl型離子晶體的結構特徵,能用晶格能解釋離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質.

(1).化學鍵:相鄰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化學鍵包括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2).離子鍵: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離子鍵強弱的判斷: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強,離子晶體的熔沸點越高.

離子鍵的強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來衡量,晶格能是指拆開1mol離子晶體使之形成氣態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離子晶體的熔點越高、硬度越大. 離子晶體:通過離子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典型的離子晶體結構:NaCl型和CsCl型.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有6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6個鈉離子,每個氯化鈉晶胞中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氯化銫晶體中,每個銫離子周圍有8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8個銫離子,每個氯化銫晶胞中含有1個銫離子和1個氯離子.

(3).晶胞中粒子數的計算方法--均攤法.

2.瞭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σ鍵和π鍵,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數據説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對σ鍵和π鍵之間相對強弱的比較不作要求).

(1).共價鍵的分類和判斷:σ鍵(“頭碰頭”重疊)和π鍵(“肩碰肩”重疊)、極性鍵和非極性鍵,還有一類特殊的共價鍵-配位鍵.

(2).共價鍵三參數.

共價鍵的鍵能與化學反應熱的關係:反應熱= 所有反應物鍵能總和-所有生成物鍵能總和. 3.瞭解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瞭解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及其性質的差異. (1)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化學鍵.

(2)鍵的極性:

極性鍵:不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發生偏移. 非極性鍵: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相同,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 (3)分子的極性:

①極性分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非極性分子: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②分子極性的判斷:分子的極性由共價鍵的極性及分子的空間構型兩個方面共同決定.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的比較

4.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記住) 常見分子的類型與形狀比較

5.瞭解原子晶體的特徵,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1).原子晶體:所有原子間通過共價鍵結合成的晶體或相鄰原子間以共價鍵相結合而形成空間立體網狀結構的晶體. (2).典型的原子晶體有金剛石(C)、晶體硅(Si)、二氧化硅(SiO2).

金剛石是正四面體的空間網狀結構,最小的碳環中有6個碳原子,每個碳原子與周圍四個碳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晶體硅的結構與金剛石相似;二氧化硅晶體是空間網狀結構,最小的環中有6個硅原子和6個氧原子,每個硅原子與4個氧原子成鍵,每個氧原子與2個硅原子成鍵.

(3).共價鍵強弱和原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原子半徑越小,形成共價鍵的鍵長越短,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其晶體熔沸點越高.如熔點: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

6.理解金屬鍵的含義,能用金屬鍵的自由電子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知道金屬晶體的基本堆積方式,瞭解常見金屬晶體的晶胞結構(晶體內部空隙的識別、與晶胞的邊長等晶體結構參數相關的計算不作要求). (1).金屬鍵: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請運用自由電子理論解釋金屬晶體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

(2)①金屬晶體:通過金屬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②金屬鍵的強弱和金屬晶體熔沸點的變化規律:陽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如熔點:NaK>Rb>Cs.金屬鍵的強弱可以用金屬的原子

7.瞭解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配合物的空間構型和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不作要求). (1)配位鍵:一個原子提供一對電子與另一個接受電子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即成鍵的兩個原子一方提供孤對電子,一方提供空軌道而形成的共價鍵.

(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電子對的配位體與接受孤電子對的中心原子(或離子)以配位鍵形成的化合物稱配合物,又稱絡合物.

②形成條件:a.中心原子(或離子)必須存在空軌道. b.配位體具有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 ③配合物的組成.

④配合物的性質: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鍵越強,配合物越穩定.當作為中心原子的金屬離子相同時,配合物的穩定性與配體的性質有關.

三.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

1.知道分子間作用力的含義,瞭解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別.

分子間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是一種靜電作用,比化學鍵弱得多,包括範德華力和氫鍵. 範德華力一般沒有飽和性和方向性,而氫鍵則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2.知道分子晶體的含義,瞭解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對物質某些物理性質的影響.

(1).分子晶體: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氫鍵)相結合的晶體.典型的有冰、乾冰.

(2).分子間作用力強弱和分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間引力使物質熔化和氣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點越高.但存在氫鍵時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往往反常地高.

3.瞭解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對氫鍵相對強弱的比較不作要求).

NH3、H2O、HF中由於存在氫鍵,使得它們的沸點比同族其它元素氫化物的沸點反常地高. 影響物質的性質方面:增大溶沸點,增大溶解性 表示方法:X—H……Y(N O F) 一般都是氫化物中存在.

4.瞭解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的結構微粒、微粒間作用力的區別.

四、幾種比較

1、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的比較

2、非極性鍵和極性鍵的比較

3.物質溶沸點的比較(重點)

(1)不同類晶體:一般情況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2)同種類型晶體:構成晶體質點間的作用大,則熔沸點高,反之則小。 ①離子晶體: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越高,離子半徑越小,則其熔沸點就越高。 ②分子晶體:對於同類分子晶體,式量越大,則熔沸點越高。 ③原子晶體:鍵長越小、鍵能越大,則熔沸點越高。 (3)常温常壓下狀態 ①熔點:固態物質>液態物質 ②沸點:液態物質>氣態物質

大學聯考化學中的120個關鍵知識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