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評課稿(精選17篇)

來源:文萃谷 3.13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優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評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數學評課稿(精選17篇)

數學評課稿 篇1

《認識圖形》是一年級下冊中的一塊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立方體、圓柱體和球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課。它的編排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感知到“面在體上,面由體生”的思想。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比較等初步認識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幾個平面圖形的最表面的特徵,使學生能準確分辨並説出每個平面圖形的名稱,它的難點是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點。崔老師在設計上以“感知——操作——鞏固——應用”為主線,突出數學思想的滲透,注重數學方法的指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營造了“互動 、主動、靈動”的數學課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 關注認知基礎、輕鬆駕馭課堂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認知需求。要以形象、直觀、具體、生動的材料為載體,幫助學生學習。本堂課老師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説一説“帶了什麼形狀的玩具?”“這些玩具的形狀有什麼不同?”,這是複習,同時又是瞭解學生的認知,更是為後續教學服務的。

二、 突出數學思考,提升數學素養。

數學課的教學歸根結底是數學素養的培養。雖然本堂課的參與者還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但老師在課中卻十分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和培養,表現在:

(1)如何將面描到紙上?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出現了“印”、“描線”、“描點”、“折”、“量”等多種方法;

(2)在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名稱與基本特徵後,提問:“上面的圖形與下面的圖形有什麼不同?”此處引導學生進行了“比較”、“歸納”。從而讓學生主動地講出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使學生的認識由“口頭”上升為“思想”上的認識。

三、有效設計問題,感受數學魅力

本堂課無論是課中的習題還是鞏固練習,都能緊扣教學內容、符合低段學生心理需求,同時又將觸角伸向周邊的學科,實現數學學科和科學學科的有機整合。如在學生認識了基本的平面圖形以後。崔老師出示的'各類安全標誌,讓學生説説它們的含義再講:圖形的名稱等。這是學科整合的良好體現。又如課尾的小環節,符合學生心理的需求,又緊扣教學內容,能使學生在認識、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獲得一種成功的快樂和體驗,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

本堂課值得探討的方面有:

(1)在學生畫出了各類不同的圖形後,教師對作品作了展示,此時可否讓學生將作品分分類,這樣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時又能滲透分類的思想,進一步突破“長方形、正方體(形)”異同點比較的這一難點。

(2)教師的語言技巧。如評價的有效性、提問指向的明確性等。在課中老師曾提問:“什麼是長方形?什麼是正方形?”等,學生的回答各異: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時,教師的評價如果能夠有所側重,有意識地將比較本質的詞句再説一説,可能會更助於學生認識圖形,以及學習用科學的數學術語描述的意識。又如課的結尾處,要求學生塗一塗時,教師的要求是“選一個塗一塗”而學生的操作中是“選一類塗一塗”,這需要更準確的語言引導。

數學評課稿 篇2

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特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在本節課中,劉敏老師從學生身邊常見的平面圖形入手,接着創設了問題情境,驅動了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劉老師的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面積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一、概念的掌握比較紮實

在課的開始,劉老師通過讓學生摸數學書、桌子、黑板表面、鉛筆盒蓋的面,直觀感受物體表面的大小,再讓學生比較黑板面和數學書面的大小,通過比較引出面積的含義。接着再讓學生通過練習説一説什麼是數學書、課桌面、鉛筆盒蓋的大小,鞏固學生對面積概念的理解。隨後又讓學生自己選擇周圍物體並比較他們面積的大小。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自主説一説周圍物體表面的面積,和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讓學生充分感知並且初步理解面積的概念。

二、體驗策略的多樣性,感知用正方形進行測量的優點

劉老師先讓學生猜一猜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激發矛盾。再引導學生藉助老師提供的學具,同桌合作交流,自主選擇工具進行測量比較。讓學生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初步感知用正方形進行測量比較的優點。這一環節是整節課教學的難點,這裏放手讓學生充分自由發揮,學生可以將兩個圖形重疊後,再進行觀察;可以用方格子擺一擺數一數;還可以用長方形紙條擺一擺數一數……最後通過“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些”的問題的爭論,讓學生初步感知用正方形擺或畫正方形格子的方法比較的優點。

數學評課稿 篇3

5月13日校本教研中聽了葛老師講的植樹問題,“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葛老師利用學生的動手操作,小組活動等形式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明確了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情況的解決問題,教學效果良好。

1、導入新課的形式新穎,教師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在伸出雙手,找出手指之間的間隔,理解間隔的概念,以及間隔數,將複雜的問題形象化,學生易學、易懂,開了一個好頭。

2、葛老師上課的思路比較清晰,她先提煉出數學模型(間隔數+1=棵數),最後將這一數學模型應用與生活實際。整堂課節奏緊湊,層層深入,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引發了樂學的動機,在開放的課堂中提供了樂學條件,在活動的`氛圍中增加了樂學的體驗。在上課過程中,“猜想到驗證”的學生學習過程一直貫穿着整節課中。

3、課堂教學體現系統性。葛老師能靈活構建知識系統,注重教學內容的整體處理。能活用教材,讓資源啟迪探究。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通過例題,讓學生比較系統地建立植樹問題中“兩端都要種”的情況。

4、課堂練習設計合理,如採用表格的形式出現不同的已知的條件,解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感受植樹問題服務於生活,同時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葛老師還注重了利用例題的教學進行了歸納與總結,經過老師與學生的共同研究交流,總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這節課充分體現了老師與學生、教法與學法的和諧。

數學評課稿 篇4

本節課老師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問題,層層進入,經歷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體現了實際問題數學化。並用奧運情境引入,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老師甜美語言成為課堂教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老師採用了圖形分析法與文字語言相互交換。因此本節課是很成功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課標”就是要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陳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這一堂課,學生自始至終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例如本節課重點是列1一元一次解應用題的步驟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到,又如例2的等量關係,學生先找出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3倍,老師沒有否定她,而是問她為什麼?結果這個學生自己發現這個例題精彩之處,乙的.速度=甲的速度×3,這一發現為列方程及找數量關係都大大簡便,學生終於自行解決這道難點問題。而在這一學習過程中,老師只作積極組織者和理智的引導者,從課堂的學習氛圍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探索,確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總之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但課無完課,下面提幾點不同意見,引入時,問題1沒有必要,還有前面問題2,要求學生先用算術法計算也是沒有必要。這樣時間浪廢以致後面有些拖課。

數學評課稿 篇5

聽了馮老師執教的《一個數除以小數》一課,收穫頗多。總的認為這一課設計巧妙、思路清晰,流暢,重點突出,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具體評議如下:

1、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由舊引新。在課堂開始,採用複習的方法。出示三組算式,複習了一個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在最後一組算式中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所要學習的知識《一個數除以小數》。

2、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每組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的`變化,探索總結出了商不變原理。並在隨後探索一個數除以小數出現被除數位數不夠時,都是先由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總結,教師知識對學生的表達做出規範。

3、教師點撥及時到位,做好總結。當學生板演出現問題時,教師耐心糾正他們的錯誤,讓學生對錯誤有深刻的認識。課堂上教師注重知識的條理性,適時對學法進行總結。有商不變原理的總結,還有在進行一個數除以小數時,讓學生注意: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移動後的小數點對齊。這是在計算一個數除以小數時,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4、題型設計多樣,富有梯度性。題目有填空樂園、神醫診斷、列豎式計算等,題目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建議:

1、在觀察三組算式時,教師應給出每個算式的結果。那樣更便於學生理解商不變的原理。

2、當學生進行板演後,教師應在黑板上呈現正確的書寫過程,因為這畢竟是學生第一次計算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師應給學生最標準的示範。

3、課件上的字和背景的顏色不太合適,學生看起來比較費勁。

數學評課稿 篇6

本節課教學環節完整,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面積認識的直觀性和層次性。

在課開始部分,教師就設計有效活動,安排了兩個同學分別擦洗大小黑板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對二維空間的認識,由此積累認識面及認識面的大小的活動經驗。再接着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身體物體的面,引導學生感知面的大小,進而讓學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積的含義。

二、注重對面積概念認識的全面性。

學生的生活經驗常常認為只有向上擺放的“面”才有面積,為了突出面積概念的本質,教師讓學生摸摸桌子的側面,球面,看看湖面、鐘面,從而豐富了“面”的.表象,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積概念。

三、精心製造認知衝突,激發學生認識面積單位的需求。

教師精心選擇了兩個長方形,使學生用已有的觀察、重疊方法都不能方便地進行比較,產生認知衝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個圖形來比較?如何藉助另一個圖形來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用面積單位進行測量的意

四、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逐步內化對面積概念的認識。

第一個練習題比較國家、省份面積的大小,用目測法。第二個練習是通過“數格子”的方法來確定圖形的大小;第三個練習則是提高練習,從中滲透了面積與長、寬、邊長間的聯繫,為下節課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建議與改進:

1、在發展學生面積守恆的觀念時,教師最好用數學書來操作,引導學生觀察書在橫放、豎放、斜放時的現象,從而滲透“圖形的面積不會因擺放形式的變化而變化”的守恆規律。

2、教師的過渡語還不夠精煉。例如,在學習完物體表面的面積後,教師可如此過渡:“物體的表面的大小,那我們學習的圖形有大小嗎?好,現在,我們一起用手來比劃出幾個圖形。”

數學評課稿 篇7

今天聽了汪蕾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汪老師的這節課,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從生活問題入手,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學生經歷了“尋條件、設問題、找方法、明規律、自總結”這樣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在整節教學過程中都得以體現。回顧整個教學過程,這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學問題生活化,能力培養探究中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平台,以故事情景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引導學生從故事中找條件,設問題,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思維。學生根據找出的條件和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4+2)×25=4×25+2×25這個等式。通過自主探究,發現等式兩邊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讓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左右兩邊的不同之處”,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

二、獨立探究自主學習搭好台

汪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得到的兩個等式,提出“你有什麼發現?”。此時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已有了初步感知,此時汪老師出示問題(32+4)×2○32×2+4×2讓學生完成,通過計算再次找到相等關係。不過,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再寫幾個類似的等式,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課堂中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做好適時地引導,在這節課上,汪老師抓住學生的已有感知,通過“觀察這一組等式,你發現了什麼”。為學生提供了發散的思維空間。提供猜測與驗證的機會,將學習的主動權力還給了學生。學生的興趣激起了探究的火花。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讓學生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評課稿 篇8

聆聽了鄭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認識角》一課,鄭老師以她獨特的教育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感受如下:

1、鄭老師教態和藹可親,語言親切富有感染力,善於運用肢體語言。教學基本功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孩子喜歡這樣的老師,課堂氛圍好,老師學生之間能感受到濃濃的師生情,教學效果好。

2、在大量的活動中積累角的表象,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突出角的認識。課始,從具體的實物中剝離出角。找一找;你能像老師這樣找到周圍的角嗎?摸一摸;沿着角的兩條邊摸一摸。説一説;結合前面找角摸角的'過程,説一説角的各部分名稱。做一做;用兩根小棒或紙條做一個活動角。辨一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麼?比一比;哪個角大,哪個角小?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在突破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和角的邊長無關這兩個難點時。倪老師先出示三個鐘面,讓學生觀察鐘面上三個大小不同的角,你想説什麼?你是怎樣想的?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然後再讓學生通過比角體會角的大小與邊長的長短無關。這個環節在學生初步感知了角有大有小的基礎上,設計了“比較角的大小”的環節,最後通過用扇子和剪刀的打開與合攏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的張口有關。

總之,這節課鄭老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精心設計教案,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突破難點。學生學習方式豐富多樣,講求實效,真正實現了知識不再是全靠老師的授給,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體驗,不斷獲得這一目標。其實利用我們的身體做一個活動角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用兩隻手做角的兩條邊,手的合攏分開也能體現角的大小變化過程,學生也很感興趣。

數學評課稿 篇9

公開課中上六年級課的不多,上六年級複習課的更是少見。在以往的畢業班數學教學實踐中,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六年級的教學任務重要性與困難性。在分數百分數應用題這一塊知識體系中,許多學生在理解上存在弱點,周老師運用他多年的教學經驗,融入現代教育思想,把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中的許多思考方法,像一條珍珠項鍊一樣連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周老師為學生安排了多個層次的練習,採用步步深入的方法,知識從易到難,學生得到了全面的訓練,更獲得了綜合能力的`提高。

1、練習內容豐富,選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體現數學教學的本質特徵。練習內容包括: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知道單位“1”求對應量,以及求單位“1”的量等等。

2、以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進行練習,體會數學知識的前後聯繫。周老師設計的這些練習題都是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規律出現,而且問題都不是直接出示,而是讓學生自己發現,提出問題,再自主解決問題,把知識讓學生自己梳理,規律讓學生自己尋找,錯誤讓學生自己判斷,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節課給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周老師不僅交給了學生靈活的解題技巧,而且交給了學生更加實用的數學思想。《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形成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目的,應在教學中加強滲透。”本課中周老師適時恰當地對數學方法給予提煉和概括,讓學生有明確的印象。

數學評課稿 篇10

整堂課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師一步一個腳印地帶領學生深刻領悟“搭配中的學問”,探索出搭配的順序和“決竅”,一切是如此順理成章,又是那樣紮實平穩。對於這樣一節有效的課堂,我想,權用三個“注重”或許可以逼進有效教學背後值得遵循的教學規律。

1.注重生動評價,強化有效引領。

陳老師在上課時不僅注重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更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如指名板演衣服的搭配方法後,老師馬上請這三位同學解説自己的搭配思路,隨後便抓住時機問學生:“你認為她這種方法好嗎?為什麼?”,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了搭配的順序,成全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資源、信息要素的'協同促進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2.注重細節觀察,強化有效建構。

在學生為搭配的衣服連線後(該生沒有按順序連,但答案是正確的),老師立即問學生:“剛剛這位小朋友在連線時出現個小問題,你們發現了嗎?”指導重新連線後還要求學生説説板演者的連線方法。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陳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她鼓勵學生髮現板演或回答時的細節錯誤,無形之中就給學生一種學習的緊張感,使得他們更加認真地投入到課堂當中來。

3.注重原始創新,強化多維發展。

通過衣服實物的搭配和連線的方法,陳老師鼓勵學生充分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搭配的方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也確實找出了許多不同的方法,真正達到了探究“搭配學問”的目的。這樣,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創造”,這種“創造”源於他們的生活經驗,能有效擴充、完善對“搭配學問”的獨特解讀。

數學評課稿 篇11

《因數和倍數》整節課簡明清晰,教師語言精練,始終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課前交流滲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切,有效,讓學生先在腦海中留下“相互依存”這種印象。為後面教學因數和倍數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埋下伏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除法算式,放手讓學生根據計算結果,按一定的標準給算式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概念;結合算式,讓學生説一説每個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讓學生在交流中掌握概念,進一步體會“因數與倍數是相互依存的”,突破了重難點。接着通過引導學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樣的.除法算式,進而用字母陳述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本質意義,體會數學語言簡單明瞭、高度概括的特點。

練習設計體現了基礎性、層次性和發展性。既鞏固了對因數和倍數概念的理解,又把“倍數”與“幾倍”,“因數”與乘法各部分名稱的區別進行了辨析,很好地理解和鞏固了概念。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適時進行有效的評價,對國小生知識技能掌握和情感態度的發展有積極影響。整節課缺乏教師的即時性評價,對學生的行為表現沒有給予及時的鼓勵、調控和引導,特別是在學生回答出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關係,用“被除數÷除數=商”和“a÷b=c”表示這一類除法算式時,教師如果能適時地點撥激勵,對於學生深入思考、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將產生積極作用,而這些心理因素對學生取得新的進步又能起到推動作用,從而使學生進入一個不斷髮展的良性循環之中。

數學評課稿 篇12

學生在學習這一節課之前,已經掌握並熟記了1至4的乘法口訣,而且部分學生在家裏就已經對5的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認識,並能背誦下來。所以這節課李老師着重要求學生能獨立寫出乘法算式,並編出乘法口訣。要求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並能運用乘法口訣進行兩個數相乘的計算,最主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編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各種圖形的含義,理解乘法的意義,能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

1、李老師採用了情景教學法

讓學生在情景裏親自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不過如此簡單,享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如通過讓學生擺小棒,一把小傘要6根小棒,擺2把、3把、4把、5把小傘分別要用幾根小棒,你用什麼方法計算出來的,並把學生由加法計算引導到簡便的乘法計算,從而引出5的乘法的`學習。

2、重視學生的合作意識

由於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或相互間發現,並及時糾正。同時,合作也是學生走向社會必備的情商。這節課李老師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生獨立填寫乘法算式編完乘法口訣後,老師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口訣,讓學生自己發現編寫過程中的問題,做到及時糾正和改正錯誤。學生不僅學地積極主動,而且課堂氣氛熱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扮演的是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3、以多種形式鞏固5的乘法口訣

老師設計了不同形式的練習來鞏固乘法口訣,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建議:李老師在教學設計上如果能再多融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着數學,學習數學也是為了應用於生活中,就更好。

數學評課稿 篇13

今天我在此對周老師的課作以簡單評析,發表一下自己淺陋的見解,不當之處請多指教。周老師是我校的一名年輕有為的骨幹教師,她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教學的內容簡單枯燥,一般來説,很少有人把它作為公開課的內容,我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把口算教學拿出來進行交流。但周老師卻把如此枯燥的內容上得趣味橫生。

周老師的課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秋遊事嗎你們玩了那些項目"同時出示了秋遊的情景圖,繼而出示了主題圖後要求學生看主題圖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這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要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看圖後能正確列式。在探究口算算理時深入淺出,使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

這節課在練習設計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對口算乘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每個題目之間的導語生動有趣,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練習的.內容由淺入深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這節課始終把數學同生活緊密在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切實在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體現了新課改精神,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生活中的數學與以往的口算教學單純以口算為主,枯燥乏味的口算有着極大的區別。周老師的口算教學具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更具人性化,是一節實實在在的課,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學生的坐姿,書寫姿勢以及口算習慣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使學生學的紮實,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學評課稿 篇14

聽了李老師《平均數》一課,現結合本次教研活動主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意識”談自己幾點體會:

1、選材豐富多樣

平均數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而是一個虛擬的數,學生不易理解,教師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數的廣泛應用,掌握平均數的含義。教師課前蒐集了很多資料:本班學生考試成績、平均身高、平均氣温、平均年齡等等,選取了這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豐富了學生的活動體驗,更能體會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繫。

2、方法引導準確

出示了表格後,讓學生觀察,説説你能從中知道哪些信息?通過學生髮言,知道了可以比出誰收集的水瓶最多、誰最少。教師還鼓勵學生説:用比較的方法獲得了新信息。學生的表達得到了讚許,思考更加積極了。在此基礎上,又讓學生提一個關於平均數的問題,將學生引導了本節課的知識上,學生通過自學,獨立解決。在交流彙報中,從而引出什麼叫平均數,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總數除以份數或移多補少,並且以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從感官上真正接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3、練習完善知識

練習中又將生活與平均數聯繫了起來,又一次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第一題明確了平均數的範圍,第二題小結出了平均數的意義,代表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第三題平均數還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等等,練習內容豐富,對教學重點內容是一步步昇華,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平均數。

4、注重習慣養成

教師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習方法的引導。

建議:教師提的問題可以精煉些,更好的體現提問的有效性。

數學評課稿 篇15

教研員田小琴老師及其萬家低段的老師齊聚一起共同研究戴校長區教研課《倍的認識》。

《倍的認識》是二年級學生新接觸到的一個概念。戴老師設計了三個不同的環節:第一環節新概念的引入,戴老師設計了三個題型的對比清晰地引出了倍的概念;再通過三個不同的變式讓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倍。第二個環節幾倍的概念的昇華,戴老師的教學設計在不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不變。首先通過每一份的個數不變,倍數因份數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初步理解了“幾份就是幾倍”。接着通過總數不變,倍數因每份個數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進一步加深對倍的理解。第三個環節,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解決生活中玩具店裏倍的問題。雖然是新的概念,但是學生掌握的情況還是比較紮實的。

課後,田老師對戴老師的這堂課給出了肯定,尤其是在錯列的應用方面。同時田老師以小見大,提出來《倍的認識》這樣的概念課應該如何來上的問題。田老師指出概念課應該是從學生形象具體的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通過不斷的觀察、操作體會概念含義。就如今天倍的認識中,首先從實物通過動手畫一畫、圈一圈讓學生理解倍的.概念,之後更應該昇華到除去實物,建立一個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概念課如何根據概念的本質內涵和外延來設計教學環節,田老師指出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該有細分的目標,做到環環相扣,設計開放式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快樂學習。

雖然只是一節試教課,但是卻能以小見大,擴到概念課的範圍,給我們所有老師更好的經驗,田老師的親臨指導可謂細微處見真情!

數學評課稿 篇16

今天,陳老師講的《加減混合》這節課,是一節比較紮實有效的算用結合課。本節課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有效地達到了既定目標,具體體現在:

一、從新課程出發,準確把握教材,設計了清晰而結構嚴謹的教學流程,突出了教學重難點。始終以親和啟發性的語言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結合動態天鵝情境圖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使之充滿樂趣。把加減混合的算理運用動畫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變靜為動,更貼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實生活情境的設計降低了孩子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難度。學生在觀察、思考、交流等活動中,感受運算順序的自然生成。並在啟發、評價、交流中深化了學生對加減混合題目的計算方法,較好的.實現了教學目標,突出了教學重難點。

三、陳老師的教態自然,有活力,基本功紮實,親和力強,引導語和評價語言非常到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針對本節課我提出了個人的幾點建議:在課堂第一環節及複習導入環節耽誤時間稍長,鞏固練習的設計較少,教學時間在此處分配有些不合理。設計學生活動不夠,課堂上放手不夠。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興趣十足的互動活動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這點是這節課的欠缺之處。還有在觀察動態的天鵝情境圖,多放手讓孩子説圖意,以深化對題目的理解,達到教學的實效性,深化對知識的掌握。另外在對兩種加減混合題目的對比總結計算方法時,以及課堂最後環節談收穫時都沒有做到放手。放手學生在比較、總結中會升華他們對知識的建構,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數學評課稿 篇17

三天來,五位老師精神飽滿,神采飛揚,為我們展示了一節節教學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示範課,使我們受益匪淺。現在我代表三年級組對本週的五節課做評課發言。

共同優點:

1、課件製作精美,直觀,講解清晰透徹,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題型設計由易到難,有梯度,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都得到提高。

3、整堂課既有獨立學習,集體討論,又有小組學習,動手操作等,課堂參與方式不僅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而且促進了學生多種能力的協調發展。

下面就三年級白老師這三節課進行講評:

1、一開始就創設了“小猴子下山”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情景,導入新課,趣味性強。接着通過摸球遊戲來驗證“一定”“不可能”“可能”等問題,讓學生經歷了一個提出問題-提出猜想-動手實驗操作-得出結論的探索過程。

2、整節課給學生創設了積極思維、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氛圍,始終以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使課堂教學結構嚴謹,一環緊扣一環,師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思維活躍。

3、課中的律動,貼切自然,事半功倍。

4、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説説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學以致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習慣。

不足之處:

1、討論部分佔用時間過多,對顯而易見的問題不需要進行討論,應針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

2、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濃,不能自主的質疑、發問,表達不同的意見,這也是這幾節課的共性問題,也是我們教者今後要改進的地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