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精選7篇)

來源:文萃谷 3.12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精選7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1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的教學中,我用課文中生動鮮明的文字激活學生的思維,以真摯熱烈的情感點化學生的認知,用凝練明白的語言愉悦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潛能。

一、抓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文本。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因為“中華不振”。課堂上,我就是抓住這個切入點組織教學的。“中華不振”成了我解構、重組、整合本文的一條主線。

二、抓住“特寫鏡頭”,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

課文第8自然段是體現“中華不振”的特寫鏡頭,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我把這一段作為我教學中的一個突破口,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研讀此段,讓學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髮出層層推進的情感。課堂上我指數名學生讀此語段,然後不失時機地加以追問: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或者聽到了什麼?這個婦女的親人可能是她的什麼人?三個“可能是”的排比句的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的匣子,説得十分動情,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朗讀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強。

三、拓展文本,直面歷史,引導學生樹立報國之志。

課堂上,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為了把學生這種情感引向另一個高度,我出示補充材料《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火燒圓明園》讓孩子直面歷史,讓孩子心海難平,讓孩子心有所向,讓孩子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報國之情。課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心靈已受到強烈的震憾,與少年周恩來的心靈產生了共鳴。接着我創設情境多次讓學生激情朗讀周恩來的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時此刻,我彷彿覺得在我面前的都是一個個的少年周恩來,學生已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了。直至課的尾聲,讓學生思考並進行小練筆:我又是為什麼而讀書?孩子們都能暢所欲言,紛紛訴説了自己的遠大志向,説得十分精彩。

結束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的教學,我靜下心來,不斷反思,總體來説,這次教學能站在新課程觀的高度,本着為學生生命奠基的目的,圍繞“愛國——立志”這一主題,讓學生在文本及與文本有關的多個材料中浸潤、沉潛,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殿堂,走進思想的樂園,走進智慧的王國……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2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主要講了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在設計時,我圍繞着“中華不振”,由周恩來總理從小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引出“中華不振”,又由“中華不振”帶出周恩來總理之所以立下這個宏願的原因。

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反覆的渲染,突出氣氛,通過三個為什麼,一次比一次強烈的語氣來突出“中華不振”,然而,到後來卻發現,整個課堂內真正進入課文的只有我一個人,有些同學見我神情激昂還在下面暗自發笑。悲哀。究其原因,課外知識的匱乏,以及教育的斷層讓他們對那個年代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甚至連“中華不振”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我只好無奈的下課了。

課間,我反覆地思考,因為教材所涉及的時代背景是學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學生感到陌生的,學生在理解時存在難度。如果他們不瞭解這一段歷史,不瞭解當時老百姓的生活狀態,不知道老百姓生活在那樣一個水深火熱的年代有苦無處説,有冤無處申,敢怒不敢言,整個課堂沒有形成共同的感情積澱,那這樣的語文課堂就僅停留在對字詞句的表面的淺顯的理解上,並沒有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溝通交流。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3

《語文課程標準》把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作為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策略。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回顧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注重了這幾個教學環節的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由於所學資料遠離學生的生活時代,教學中我通過“情境教學法”創設有利於教學的情境;播放反映舊中國中華民族飽受欺凌和壓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課件,通過震撼人心的文字説明和圖片,體會舊中國的屈辱和當時中國人的痛苦,喚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到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2、披文入情,引起共鳴

“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是此文的主線,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中華不振”整體處理文本,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設計讓學生尋找反映“中華不振”的詞句,“披文以入情”,用文本中活生生的事實來激發學生對洋人的氣憤,對中國貧窮落後、人民挨打受氣的歎息,由此激發情感共鳴,與少年周恩來一樣產生同感――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精彩生成,情感體驗

在教學這節課時,我注重了課前預設,設計了多個環節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情感,並多次用憤慨的語調創設情境,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中華之不振的悲哀,體會到了少年周恩來為什麼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理想。與此同時,我又十分關注課堂精彩的生成,如拋出“作為新世紀處於信息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的當代少年應有什麼理想?並準備採取什麼具體行動實現自己的理想呢?”這一問題後,我在課堂教學時能依學定教,順學而導,引導學生多元感悟,讓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和薰陶,從心底裏發出了願為祖國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的願望!課堂上,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為了把學生這種情感引向另一個高度,我出示補充材料,讓孩子直面歷史,讓孩子心海難平,讓孩子心有所向,讓孩子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報國之情。與少年周恩來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直至課的尾聲,讓學生思考並進行小練筆:我又是為什麼而讀書?孩子們都能暢所欲言,紛紛訴説了自己的遠大志向,説得十分精彩。

4、剖析語言,洞察內心

文本中有一幕是一箇中國婦女受到洋人欺凌卻得不到中國巡警的保護。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中華不振”。少年時的周恩來在目睹了這件事之後方明白這一點,以至於才有了讓“中華崛起”的志向。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體會中華如何不振的重點,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點,是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點。因此,我讓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讀,一次次地剖析詞句。在一遍遍的質問中,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4

這篇課文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就讓學生理清了文章的大致內容和結構,課文主要講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周恩來初到東北從伯父口中得知中華不振,第二件事是周恩來闖進了租界,從租界地發生的事中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第三件事就是修身課立志。三件事之間又互有聯繫,正是因為不明白中華為何不振才會驅使周恩來闖進租界,又是因為真正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才會立下如此遠大的志向。於是,我決定抓住“中華不振”這條主線進行教學,七、八兩個自然段是我這節課教學的重點,要讓學生從這兩個自然段中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並且激起他們的'憤怒,使得他們心中能樹立起為強大祖國而讀書的願望。

首先我引導學生找出租界景象的句子,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租界內洋人的生活,和租界外中國百姓的困苦生活,形成對比從中體會中華不振,並以一個問題: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中華不振引入下一個重點段落,這個段落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不同人的不同反應,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比如婦女的哭訴,洋人的得意揚揚同樣也是通過對比描寫,並讓學生站在婦女的角度通過演一演體會她的傷心、悲痛,還有幫着外國人耀武揚威的中國巡警,以及圍觀者的“緊握着拳頭”“只能”體會出他們雖然很憤怒,但仍敢怒不敢言,通過一個反問句“誰又能怎麼樣呢?”改為陳述句的形式,體會這個句式更能強烈地表達出國人的情感。從這一系列人的反應中,深刻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説説中華不振是什麼意思。

周恩來立志的段落,我先讓學生通過想象思考周恩來從租界回來在沉思什麼,很明顯他是在想為什麼中華會不振,怎樣才能振興中華等問題,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校長的周恩來的對話,讓他們在讀中仔細體會周恩來立志的過程,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了認真充分的思考之後立下的,並且從“清晰而堅定”“鏗鏘有力”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他立志的決心很堅定,不會有絲毫動搖。周恩來立下的志向和其他同學的志向不同,通過這種對比,學生就能明白正是因為周恩來少年時期立下為祖國強大而讀書的志向,將來才能有所作為,激發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為自己定下一個學習目標。一堂課之後,我覺得對課文內容的教學,還有重難點的把握還是都比較到位的,特別是重點七、八段的教學,讓學生明白了中華不振的含義,並激起了他們的憤怒之情,讓他們想為中國強大而讀書。只是中年級的訓練點我並沒有抓住,這個單元的一個訓練點就是讓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我反覆思考應在開課前讓學生就課題提出質疑,周恩來為什麼會立下如此遠大志向?中華不振,是什麼事情讓他真正明白中華不振,直接引入重點段,始終緊扣中華不振教學,而最後一個自然段的處理也稍欠妥當,應以“周恩來立下了怎樣的志向,他是用怎樣的語氣説的?校長是怎樣的反應?”等一系列問題貫穿,總之這堂課使我受益匪淺。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5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授課之始,我和孩子討論了一會兒為什麼而讀書的問題。結果學生的發言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説:“為了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來讀書的”,有的孩子説:“為了上大學來讀書的”,也有的孩子説:“為了找好工作而讀書”。當然,也有學生説:“為了當科學家而讀書的”,引來了孩子們羨慕的目光。

我相機引導孩子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樹立崇高的理想。“志當存高遠”,只有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從小立志學習,長大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造福於人類,才是孩子們讀書的真正目的。緊接着,激發孩子興趣,引導孩子走進了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少年時代。

興趣是孩子們認真學習的動力。通過與學生的對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每個孩子的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次問答中,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此話題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於學生進行真實表達。相比於平時嚴肅認真的授課模式,在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中,老師真正瞭解了學生的思想,才能對學生進行相應教育,也有利於日後個別教育。另一方面,這次談話也激發了學生了解主人公周恩來總理的興趣,這對孩子們閲讀文章內容,感悟全文主旨作了很好的鋪墊。

導入的方式千變萬化,只要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們就應該積極採納,讓孩子不斷進步。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6

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根據本課學習目標,我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多而不亂,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結合學習內容,確定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的過程,課堂教學的着眼點應該是指導學生學,這樣學生才會學,那麼課堂上教師就應少講。按照葉聖陶先生的説法,是講學生讀不懂的或體會不深的地方,即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擴展。正所謂“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所以像本課這類傳統題材的課文由於敍述故文內容遠離現代兒童的生活時代,就需要我們花時間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用簡短的文字延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從中瞭解周恩來少年立志的原因,領悟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課標》中提到的多讀書、讀好書的必要性。

二、結合學生認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歷史與現狀,引導學生立報國之志,若僅限對“中華不振”的理解,僅限對周恩來少年立志而欽佩,那本文的教學目的尚未達到,讓學生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在行動中努力落實,才真正達到目標。所以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與現實結合起來,並通過談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生報國之情,在幼小的心靈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提高學習能力。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澱,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結合學生的閲讀心理,加強語文閲讀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課內外語文學習緊密聯繫,才能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所以在本節課中設計的討論和議一議就達到了此目的。

四、通過綜合性學習,汲取營養。

語文教學必須與生活相聯繫,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語文綜合性學習才有利於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助於語文素質的整體提高。

四年級上冊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篇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主要記敍了少年時代的周恩來耳聞目睹“中華不振”的兩件事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經歷。文章雖是一篇老課文,但選入新教材,課文的結構做了調整,採用了先出示結果,再追述原因的倒敍寫法。

本文安排在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課。“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閲讀訓練要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向概括能力的培養,也是中年級的重要能力訓練點。回顧以往的教學,三年級重在“瞭解”,四上則重在“把握”,從“瞭解”到“把握”有梯度。而本冊第四單元,閲讀訓練要素是“瞭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針對一件事的。本單元是針對“多件事”的故事文本,從一件事到多件事,有遞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作為承載此任務的第一篇課文。回望自己從試教到最後呈現的整個過程,可以説是對語文要素的一步步聚焦和落實的過程。

一、明確任務,注重過程

第一次和第二次試教,我沒有安排學生動筆寫,只是説一説三件事的主要內容,自然也沒有學習結果呈現的環節,甚至將主要內容侷限於板書:立志振興中華、聽聞中華不振、目睹中華不振,最後串聯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只是將板書連起來説,學生沒有思考和探究的痕跡,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課堂氛圍枯燥且乏味。這種小標題式的歸納,不僅超越了四上學生的能力範圍,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定勢。課後他們會運用這種方法去把握其他文章的主要內容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由於學生沒有動筆,將近半節課時間,我花在體會“中華不振”上。藉助視頻和圖文資料,帶領學生了解背景,繼而深刻體會,感情朗讀。可是第二課時該上什麼?學生又能學到什麼?很顯然,第一課時這樣的設計,完全沒有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因為體會“中華不振”對學生來説沒有難度,而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動筆寫,我沒有適時糾正,課後他們依然會錯誤百出,需要我花更多時間去修正。

經過教研組前輩們的精心指導,我再次仔細研讀教材和教參,修改教學設計,這一次,我緊緊圍繞語文要素,結合“交流平台”板塊中學習夥伴的學習提示“先弄清每件事講了什麼,然後把幾件事連起來,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安排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重在解決課後練習第一題“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再連起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並隨堂完成課堂作業本第四大題的第二小題。參考“逆向教學”,對三件事主要內容的把握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活動,放大學生的學習活動。反思最後一次的課堂呈現,有遺憾更有收穫,在遺憾中梳理方法、總結經驗,對剛步入第三年教學生涯的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教有所獲”。

二、充分預設,巧妙引導

為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在把握第一件事的主要內容之前,我先出示篇章頁,方法先行,引導學生了解語文要素。第一件事的把握,我預設學生會將文中其他同學的回答也一一羅列出來,但是課堂上學生在寫主要內容時,我發現基本上沒出現這個情況。反而有的學生將魏校長的問題寫了出來,有的把握了主要內容,但是在表達上不夠清楚、簡潔。投影展示交流環節,通過比較,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但是學生沒有説到點上,因為預設和實際學情有差,我的引導不夠到位,模模糊糊地便忽略過去了,更沒能順勢巧妙利用板書“主要人物”“事件”相機引導學生確定“主要人物”,在歸納時將“主要人物”先行,為最後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奠定基礎。如果能先確定主要人物——周恩來,我想第二、三件事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把握時也會更明確。

第二件事主要內容的把握時,我先讓學生口頭説。我預設的是學生會關注伯父一長串的話,不知如何取捨。第一個學生回答:伯父告訴周恩來“中華不振”,周恩來難以忘懷。他提到的“難以忘懷”出乎我意料,因為在試教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能找到“疑惑不解”,我竟不知如何應對。其實,抓住這個契機,我可以順勢反問:伯父説的話這麼長,你為什麼只説了“中華不振”呢?學生就會發現,伯父説的這麼多話就是圍繞一個意思——中華不振。第二個學生雖沒找到“中華不振”,卻能聰明地將伯父告訴周恩來的一連串話加以歸納,聽來倒也不顯得那麼宂長。但是我想,如果有了前一個學生的鋪墊,那麼第二個學生回答肯定更明確。由於備課過程中自己的預設不夠充分,對文本的解讀不夠精準,所以當預設和實際學情有衝突時,隨機引導就欠聚焦、欠明確,課堂顯得過於拖沓,學生也學得模糊。

三、聚焦重點,凸顯實效

為什麼最後一個重要板塊“發現三件事之間的聯繫,連起來説説文章的主要內容”沒能展開教學?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對三件事主要內容的把握教學上平均用力,沒有抓住一件事重點教學。包括導入環節,對於“崛起”二字的理解,學生是不明白的,那麼完全可以放在課文學好後,在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入體會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對這個詞語的理解也便水到渠成。

因為文章結構的特殊性,倒敍結構的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對學生來説挑戰很大,他們理不清內在的聯繫。而且串聯並不是簡單地將三件事直接連起來,一步步需要有梯度,先發現關係,再借助關聯詞語,在學生嘗試中適時引導、幫助他們“修剪旁枝”。所以,如果在前面的課堂環節處理上節奏能更明快些,這一塊難點的探究也可以在課堂上落實。

一次次試教便是歷練的過程,在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才能得到提升。新教材的語文要素雖然非常明確,但是作為教師,如何牢牢地把握好,在課堂上充分落實,真正轉化成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學習、思考的重要課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