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集錦5篇

來源:文萃谷 4.98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集錦5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得數是5的加法,理解加法的意義。

2、在遊戲中理解交換“+”兩邊的數得數不變。

3、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得數5的加法

活動準備:

1、車票若干(1-4的數字卡),任務卡:(比5少1)(比3多1)(比4多1)(比4少1)

2、一列火車,有四節車廂,分別標上已有:1-4人

3、場景設置5個出站口標記:(2+2)(1+3)(4+1)(2+1)(1+1)

活動過程:

1、組織談話活動,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你還想去哪兒玩?”

——“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坐火車去北京旅遊,你們想去嗎?”(想)

——“好,請小朋友跟着我,現在就出發。”(聽火車開動的音樂,幼兒隨老師做開火車的動作走進教室)

2、根據任務卡提取車票。

——“坐火車必須要有車票,瞧,老師已經幫你們準備了許多車票,可是車票多少錢呢?”

——“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手中的.任務卡”。(師出示任務卡)

——“你能看得懂這張卡的意思嗎?”(個別幼兒回答)

——“應該是拿得數是幾的車票?”(請個別幼兒取車票)

教師小結:通過任務卡,我們知道了應該取數字是幾的車票了,下面請小朋友根據老師手中的任務卡,分組取車票。

——教師對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檢查。

3、根據車票,尋找車廂。

——“車票買好了,請大家拿好自己的車票跟着老師上火車吧!”

——“看,這兒有一列開往北京的火車,可是老師不知道該上哪列車廂?你能幫幫我嗎?”

——“請聽聽它的要求:要求是:車廂上的數字必須和你們手中車票上的數字合起來是5,想想你應該上哪節車廂?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

——“請你説説你上哪節車廂?為什麼?”

(因為我的車票是4,再找標有1的車廂,合起來就是5了,因為4和1合起來是5)

——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算式卡片:(1+4 4+1 2+3 3+2)

——請幼兒看看這兩組加法算式,説説你從中發現了什麼祕密?

教師小結:算式題目上的數字相同,位置不同,得數一樣。

——幼兒分成兩組送車票。

3、觀察站台,尋找出口。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找到了自己的車廂,讓我們一起坐上火車去北京吧!”

(放火車開動的聲音,做開火車的動作)

——“現在的火車太快了,一會兒就到北京了,這兒有5個出站口,只有得數是5的才是我們要走的出口通道,我們該從哪個出口出去?為什麼?”

(個別幼兒回答)

4、幼兒集體跟隨老師從正確的出口出去,結束活動。

——“北京到了,讓我們一起去玩吧!”

教師帶領幼兒從正確的出站口出去,結束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分組學習,引入競爭機智,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2、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3、通過創設情景,培養和提高幼兒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人人蔘與口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材料準備

小棒、計數器、合作花、學具錢、藍貓(淘氣)分組比賽題單、小棒。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 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具嗎?今天呀,藍貓帶着他的玩具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聽了玩具們精彩的自我介紹,聯繫自己手中的錢,你們想到了什麼?

(1)我想買一個機器人40元和一個恐龍3元,一共要多少元錢?( 40+3=43)

(2)我用58元去買賽車4元,還剩多少元? (58-4=54)……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本領!咦?真奇怪!這些題你們是怎麼算出來的呢?能不能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題,講給小組的夥伴們聽聽。

二、自主學習 探究算理

1、小組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説算法

師:誰願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算的?(數的組成法。)(先減再加的方法。)

3、師:小朋友們想出了這麼多的.算法,誰來評一評,你最喜歡的是那一種算法?為什麼呢?在今後的計算中,我們可以選用自己最喜歡的、又比較快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 課間休息 師生律動

四、鞏固內化,形成新知

1、做一做1題。

76-4= 57-3= 68-5=

師:貓大哥看見小朋友們學得真高興,想來考考我們,你們怕不怕?(不怕)。(生在音樂聲中做題)做完的小朋友請看看你的小夥伴有沒有錯?

2、猜小棒、人民幣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猜一猜”的遊戲現在開始啦!老師手裏一共有48根小棒,拿走3根,猜猜,還剩多少根?

我一共有67元錢,用了5元,還剩多少元?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你們想玩嗎?用你喜歡的學具跟同桌的小朋友玩一玩!

3、分組比賽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在玩中也學到了數學知識!藍貓想問問小朋友們:“你們敢來比一比嗎?”我們先來分組,(師邊指)你們是藍貓隊,你們是淘氣隊。取出題單,

準備——開始!(比賽完後)停!和你的小夥伴交換題單,互相評改,(參照黑板上的答案)全對了的請小組長給你獎勵一顆智慧星!

4、搶摘蘋果

師:讓我們繼續加油吧!瞧!這些五顏六色的蘋果正等着你們來摘呢!只要你能搶先算對蘋果上面的題,這個蘋果就送給你了!

5、拓展練習

師:沒搶到蘋果的小朋友可別恢心,只要堅持努力,你還會得到更好的禮物!正巧,藍貓想邀請我們到森林裏去玩玩兒,請看:(出示課件三,森林裏一片蘑菇,不知道有多少朵。伴輕音樂《採蘑菇的小姑娘》)看到玲玲採蘑菇的情景,你能噹噹小老師,編一個題來考考大家嗎?

師:小朋友們都在積極的開動小腦筋,還能編出很多很多的問題來考大家。是呀,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座標圖中橫座標和縱座標表示的不同含義,並根據座標判斷具體位置。

2、嘗試根據門牌號碼,對照房屋圖示正確確定同伴家的位置。

3、學習用語言清楚、準確表達座標圖中的空間位置。

活動準備:

相片,大型房屋圖,1-6數字卡兩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房屋圖,運用數字表示具體房間。

1、觀察房屋圖,運用數字表示層數。

小朋友, 這裏有一棟房子。它有幾層高?

讓我們數數。哪個是第一層?

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貼數字1)第二層在哪裏?可以用數字幾表示?(貼數字2)。

2、觀b察房屋圖,運用數字表示房間號。

這棟樓房,每層有幾間房子?

我們看看第一層有幾間房子?(數房間數),第二、三層一樣嗎?

讓我們數數,每一層的第一間在哪裏?(左邊)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貼數字)。

3、進一步明確房屋旁數字的'含義。

房子旁有這麼多數字。這些數字表示什麼?(層數)這些數字嗎?(房間數)。

二、根據門牌號碼,對照房屋圖示正確確定同伴的家。

1、明確房間的主人,激發幼兒找房間的積極性。

小朋友,這棟樓房住的是我們班的小朋友,你想知道每間房間住的是誰嗎?

2、根據房號找主人,初步學習根據座標判斷具體位置。

你想知道哪間房間是誰的嗎?用嘴説出來,不能用手指喲!

3、自由尋找,瞭解自己家在樓房的位置。

小朋友,你們想知道自己家在哪裏嗎?請你找找,找到後不要忘記,等一會我們要到你家做客呢。

集體介紹我家在哪裏,猜一猜×層第×間是誰家。

三、操作練習。

1、下雪了,玲玲想召集小朋友一起堆雪人,小朋友分別住在樓房的哪一間呢?請你先看左圖的住址,再把他們的頭像貼在右邊的樓房的對應位置,就知道大家的住址。

2、嘗試獨立完成練習後,交流結果。

回家記記你家、親戚、朋友的門牌號碼,回來説一説看誰記得最多。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運用表格、繪畫、簡單文字等形式,學習制定自己一週的角色遊戲活動計劃。

2、獲得做事講求計劃性、條理性的經驗。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學具:鉛筆,幼兒用書第29頁(學會計劃)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教師:我們每天在幼兒園都可以參加哪些遊戲活動?

教師:你們最喜歡在幼兒園玩什麼遊戲?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你每天玩的遊戲內容一樣嗎?你都參加過哪些遊戲?

2、學習制定一週遊戲計劃。

教師:我們在幼兒園一個星期有幾天玩遊戲?這5天你都玩了哪些遊戲呢?

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與要求。

教師:請小朋友在記錄單上制定出自己下個星期5天的遊戲計劃。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怎樣讓別人看出自己的計劃有5天?每天自己都想玩些什麼遊戲?計劃不僅要讓自己看得懂,而且還要讓別人看得懂。

幼兒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

3、展示結果。

展示幼兒的記錄單,讓幼兒説説自己能夠看懂哪幾張遊戲計劃,鼓勵幼兒學習同伴清楚地記錄方式。

集體觀察1份遊戲計劃。

請一名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遊戲計劃,集體檢查其是否按要求完成。

找一找記錄單上有哪些不同的記錄策略(如星期、日期、空格等)。

4、幼兒再次活動。

教師鼓勵幼兒運用、遷移新經驗修改自己的遊戲計劃。

效果檢查:

通過本節課使幼兒知道了自己在幼兒園每天都有玩不同的遊戲,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學會了制定自己一週的角色遊戲活動計劃。使幼兒從此養成了做事講求計劃性、條理性的好習慣。本節課效果很好。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使學生髮現圖形的排列規律,找規律教學設計。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着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應用於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小動物等學具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數學王國的小精靈--明明,剛剛搬了新家,心裏可高興了。今天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新家呢,你們想去嗎?(課件展示主題圖)

2、看,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們覺得漂亮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牆面、地面的圖案,都是有規律的。)

3、揭示課題:是啊!小精靈明明設計的房間,最大的特點就是很有數學的味道。在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學會了找比較簡單的排列規律,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找規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情境,讓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在參觀欣賞的同時,很自然的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數學內容的生活化,學生學習的是身邊的數學,既形象又具體。

二、尋找規律,探索新知。

(一)構建新知,探索交流。

1、談話:那麼,如果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這些漂亮的設計,你有什麼發現呢?

2、小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們先來觀察牆面的圖案,説一説你發現的規律。在小組活動中,可以用四種圖案移一移、擺一擺,找出上下兩組圖案的按一定順序呈循環排列的規律。(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彙報。(引導學生説出觀察的順序。)

4、請學生説一説圖案的規律。

(1)斜着看:顏色和圖形一樣,只是數量有變化。

(2)橫着看:第一橫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橫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橫行照樣。(板書:順序,前後)

(3)豎着看:第一豎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豎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豎行照樣。(上、下)

(4)整體看:第一橫行和第一豎行的顏色和圖形都一樣,而且順序也一樣。其它橫(豎)行顏色和圖形都一樣,只是順序有所改變。

5、全班交流時,請同學上來移一移圖案,展示它動態的規律。(課件顯示:圖案動態的循環規律。)

教師小結: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發現。

[設計意圖]: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觀察角度發現不同的'排列規律。這樣就完成了前後、上下四種基本的順序,循環排列規律的教學。同時,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於豐富、有趣的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規律、拓展思維。

1、師:你們看,這是明明家的地板,裏面隱藏着一些什麼規律呢?你能找出來嗎?

2、請你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説一説其中的規律。

3、全班交流,同時操作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在這一活動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再次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三、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一)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師:同學們,我們再來參觀明明家的窗簾,還沒設計好呢!你們能用自己的所學幫它完成嗎?(課件出示三行小動物排列的圖片。

2、説一説它的排列規律,並繼續排下去。窗簾會是什麼樣呢?(課件繼續展示,窗簾全景。)

[設計意圖]: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會數學的樂趣。欣賞窗簾設計--逆時針的排列規律,作為練習出現,即分散了教學難點,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拓寬了思維容量,增強了課堂實效性。

(二)、.擺水果圖。

過渡:好客的明明很高興大家來參觀他的房子,所以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麼?

可是,他只擺了三組,你能根據規律擺出第四組水果圖嗎?

四、欣賞有規律的圖片

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你能找出來嗎?誰來説説。

(衣服的花紋,地板上的瓷磚,窗簾、斑馬線、交通紅綠燈…也是有規律的。)

師:老師也蒐集了一些優秀的設計師的作品,請欣賞。課件顯示:自然界的規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規律,小數民族服飾上的規律等。

這些作品美嗎?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相信你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設計意圖]:再一次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欣賞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勵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實踐操作,體驗快樂。

1、通過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我想請你們也當一回設計師,設計一塊手帕的有規律的漂亮的圖案。喜歡嗎?活動要求:

A、請你們小組合作先規劃出設計方案,再用貼或畫的方式合作完成。B、設計的圖案一定要有規律。

2、小組合作設計。(課件:播放音樂。)

3、展示學生作品。説一説其中的規律。比一比哪小組設計的圖案最有規律、最漂亮、美觀。

同學們,你對自己的作品表現滿意嗎?是啊!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最快樂的事情。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面對自己設計的作品,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充分到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教師結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環境打扮得更美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