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錦集十篇

來源:文萃谷 2.6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錦集十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5以內數的分與合,加深對5以內各數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簡潔;在研究數的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關係;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學會用數學符號表達思維過程。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發現聯繫、尋找規律,喚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完成對1~5各數的認讀寫,數序,比大小的基礎上,在解決問題體中,通過擺、畫、寫,自主探究5以內數的組成(能對5以內數進行分與合)。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5以內各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能有序的寫出5以內各數的組成,並發現一些規律和聯繫。

三、教學準備

板書貼紙、學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張。

四、教學過程

(一)4的組成

1.提出問題。

我們已經認識了1~5這5個數字朋友,今天我們來和他們做遊戲。

教師要引導進行總結。教師帶着學生邊拍手邊説,變成順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組成4,2和2組成4,3和1組成4。

分與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組成4。

2.梳理不同方法,找聯繫找規律。

(1)觀察4的組成與分解,説説你的發現。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當於交換了筐的順序。

(2)演示2和2交換位置後還是2和2。

(二)學習5的分與合。

(1)寫出5的`分與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這些花放在筐裏又有幾種可能呢?試着寫一寫。

(2)説一説。

由學生介紹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項任務。

任務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達。

任務二:用符號表達思維過程。

任務三:總結方法,自編順口溜,便於記憶。

(3)由符號化還原於實物圖。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當於交換了筐的順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當於交換了筐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的遷移,把較難的5的組成當作練習,在沒有實物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腦海中進行分解過程,藉助深入講解的4的組成這座橋樑,搭建5的組成,並在完成4和5組成的基礎上,再找規律,完善認識,增加數學的神祕性,從而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鞏固練習

1.基礎應用。

(1)猜一猜。

以遊戲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第1題。

邊玩邊讓學生寫出3的組成和分解,然後拍手説一説。

(2)對口令。

以學生開火車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頁“做一做” 第2題,完成對2、3、4組成的複習。

(3)説一説下面的圖表示什麼意思,再填空。

2.解決問題。

(1)能一樣多嗎?

以獨立書寫的形式完成教材23頁第3題,並説明原因。

(2)怎樣就公平了?

更改23頁第4題變成6個人,左邊2個人,右邊4個人,問題是怎樣就公平了?以全班討論的形式完成這道關於6的組成。

【設計意圖】在猜一猜和對口令中鞏固新知,複習2~5的組成。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突出數的特點,有時可以平均分,有時不能平均分。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數的分與合,還學習用符號表示數的分與合,你覺得在哪方面有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

2.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畫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角。

教學難點:

正確畫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

2、提問:從圖中你發現什麼?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聯繫實際,找角

1、説一説你從圖中發現什麼?

2、小組活動:找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説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請幾個學生上台指)

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説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裏討論一下,再指指看(學生活動)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請同學上台指)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範)

會指了嗎?在小組裏再互相指指

(三)小組合作,折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有角嗎?

生:沒有。

師:怎樣才能折成一個角?(師生折角,生高舉角展示)

師:這裏面有好多小祕密,用這個尖尖的扎扎手,有什麼感覺,再摸一摸兩邊,有什麼感覺?

誰能給這尖尖的取個名字?誰能給這兩條直直的取個名字?

師:像這樣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直的線的圖形,就可以説它是一個角。誰能告訴大家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同桌互説:自己折的角的頂點、邊在哪裏?

(四)動手操作,演示活動角

1、師:(出示活動角,兩邊重合)

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跟老師一起做(師讓活動角慢慢張開)

你發現角有什麼變化?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

你又發現角有什麼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邊叉得越開,角就越大。

2、魔術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老師送你們一個魔術。(抽動活動角)

你看到什麼?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

師: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3、比較角的大小

師:(課件出示)猜一猜,下面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

師:怎樣驗證?(打開p40,用三角板驗證)

你發現什麼?

(課件演示:兩個角重合)

(五)體驗感悟,畫角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把角的樣子畫在紙上。(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工具試一試)

2、展示學生畫的角

師:畫得怎樣?

3、師示範畫

師:想知道怎樣畫又快又美觀嗎?

4、請用正確的畫法再次畫一個角。

[評析: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發揮的機會,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在探索和自主體驗過程中,學生獲得體驗]

(六)總結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三、鞏固拓展(遊戲)

1.師: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獎勵你們做遊戲,好嗎?(好)同學們喜歡爬山嗎?(喜歡)今天咱們就來做個爬山遊戲。看,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頂的路上,設了這樣幾個關口,只有順利闖關,才能到達山頂。哪組同學願意帶領大家率先闖過第一關

電腦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2、師:現在繼續闖第二關。電腦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3、師:第三關最難,誰有信心繼續闖關?電腦出示:下圖中有幾個角?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6-4= 17-7= 9+10 4-4+7= 2+8-4= 5+0+7=

2+8= 12-10= 10+9= 10-6-3= 3+6+1= 18-10+4=

8-4= 15-5= 19-10= 12-2-6= 1+1+8= 0+9+6=

5+5= 19-9= 19-9= 6-3-3= 4-1-2= 7-0+6=

8-6= 19-10= 7+10= 18-10-5= 5+2-5= 19-9-3=

3+6= 20-10= 10+7= 2+8+5= 8+2-6= 8+6+2=

2+6= 12-2= 13-10= 14-10+2= 3+4+3= 4+5+8=

9-4= 20-0= 16-10= 8-6-1= 10-6-4= 18-10+7=

10-9= 10-9= 6+10= 6-2+3= 9-4-4= 8-8+7=

6+2= 10-4= 10+5= 7-1-5= 1+7-6= 12-10+8=

8-2= 10-6= 12-10= 3+5+1= 9+1-7= 3+9-2=

6+9= 9+4= 5+9= 8+6= 7+9= 5+9=

6+6= 6+8= 3+9= 8+5= 9+7= 9+9=

8+8= 2+9= 9+8= 4+8= 7+6= 4+7=

3+9= 4+9= 4+8= 6+6= 9+6= 6+4=

7+8= 5+8= 6+9= 8+6= 4+8= 9-2=

4+8= 6+7= 9+4= 8+5= 5+6= 8-4=

4+6= 3+9= 5+8= 4+8= 6+8= 9+3=

5+4= 5+6= 6+6= 8+9= 5+8= 8+9=

5+7= 6+9= 9+1= 4+9= 7+8= 6+0=

6+8= 3+8= 7+8= 6+8= 6+5= 2+9=

3+9= 9+2= 10+7= 2+9= 9+4= 8+3=

9+9= 8+8= 9+4= 9+2= 9+5= 7+4=

2+7= 5+6= 5+7= 7+3= 8+8= 6+6=

7+6= 7+5= 8+6= 6+5= 7+7= 6-6=

9+5= 3+10= 9+7= 4+5= 8+7= 8+2=

4+7= 4+8= 5+6= 9+9= 9+2= 5+7=

8+5= 5+7= 4+7= 6+4= 6+4= 9+2=

9+8= 5+9= 8+5= 3+8= 6+7= 7+8=

6+5= 6+6= 6+7= 9+7= 7+8= 6+7=

9+4= 4+7= 3+8= 2+8= 8+6= 8-5=

9-5= 10-5= 10+8= 10-3-6= 1+6-4= 9+4-3=

8-6= 10-8= 11-1= 4+4-3= 4-4+3= 9-5-2=

5-1= 9-4= 3+10= 10-5-2= 4-3+6= 8+8-8=

5+4= 9-6= 17-10= 8-6+1= 7-5-1= 6+7-10

9-6= 8-8= 17-7= 3+3+4= 5-5+6= 9+7-6=

6+3= 8-3= 15-5= 8+1-4= 10-10+2= 13-3-5=

9-6= 6-2= 15-10= 4+1+5= 10-4-3= 16-10+8

7-7= 5-3= 15-15= 3+5-7= 9-2+1= 20-10+0=

3+7= 10-1= 8-8= 3-1+7= 2+5-3= 8+7-10=

3+2+4= 2+2+3= 1+6+4= 5+4+1= 2+4+0=

`5-5+2= 7-2-2= 4-3+8= 6-3+7= 8-5+5=

3+6-2= 10-5-3= 1+7-5= 3+7-4= 9-6-2=

2+7+3= 10-4-1= 5-4+8= 6+3+7= 7-7+5=

3+3+4= 6+2+3= 1+5+4= 7+4+1= 6+4+0=

`9-5+2= 8-2-4= 7-3+8= 6-5+7= 8-3+7=

5+6-2= 10-6-3= 8+7-5= 8+7-4= 9-6-2=

2+6+3= 10-5-1= 8-4+8= 5+3+7= 8-7+5=

3+3+4= 2+5+3= 4+6+4= 5+4+7= 5+4+7=

`7-5+2= 5-2-2= 5-3+8= 7-3+7= 8-5+1=

5+5-2= 10-5-3= 7+7-4= 4+7-1= 9-2-2=

4+7+3= 10-2-1= 5-2+8= 4+3+7= 9-7-5=

3+3+4= 2+6+3= 4+6+4= 5+5+1= 7+4+0=

8-5+2= 7-5-2= 7-3+8= 6-1+7= 7-5+6=

4+6-2= 10-3-1= 5+6-1= 4+9-3= 9-4-2=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需要幾個輪子的具體情境,經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交流活動,體會記憶的策略,培養數感。

3.會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教學重點:編制3的乘法口訣,掌握3的乘法口訣會用3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乘法口訣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需要幾個輪子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6~17頁的內容。教材創設需要幾個輪子的問題情境,探索三輪車的數量與它們輪子總數之間的對應關係,並填表表示探索的結果;再根據表中的數量關係,列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這個過程是要學生經歷的。學生已有學習5和2的乘法口訣的經驗,這些經驗能夠增強他們學習3的乘法口訣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體驗成功,獲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數數,5個5個地數或2個2個地數是常見的,3個3個地數比較少,所以學生對3的乘法口訣比較陌生,因此教材特別強調了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此外,還要注意到練習的安排,不僅要包括新學內容,還要包括前面已學過的乘法口訣的鞏固和應用。

學生在探索車輛與車輪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時難以直觀操作,所以筆者把教材中試一試的第一題擺一擺、説一説調整到填表之前,並改成畫一畫、説一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坐過三輪車嗎?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三輪車與車輪之間的數量關係,學習3的乘法口訣好嗎?(板書:3的乘法口訣)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師:1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2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呢?3輛呢?9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呢?(評析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設問,激活學生思維與探索的慾望。)

1.畫一畫、説一説。

師:你們能在這張紙上通過畫圖來解決這個問題嗎?用小圓圈表示三輪車的輪子,請同學們來畫一畫。

師:同學們,同桌能互相説一説2輛車有幾個輪子嗎?3輛車呢?9輛車呢?

(評析通過畫一畫的活動,讓學生建立三輪車與輪子的圖形表象,通過數一數説一説進一步感受三輪車有幾輛與輪子有幾個之間的對應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2.填一填,議一議。

師:填一填,將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師:需要幾個輪子的答案,都可以從這張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幾個輪子,取決於有幾輛三輪車。

師:小組討論一下,從這張表格中能發現什麼規律。

(全班彙報交流時,着重引導學生感受兩點:①輪子隨着車輛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輛三輪車就要增加3個輪子。)

(評析用表格表示數值的對應關係,具有直觀性,進一步引導學生髮現數值對應的變化規律,有助於培養數感。)

3、利用表格,編制口訣

師:利用表格,獨立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北師大版國小數學《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國小數學《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請同桌同學互相交換課本,互相檢查,再讀一讀,看口訣編得順不順口。然後展示一位學生所編的乘法口訣,讓大家再讀一讀。)

師:乘法口訣會幫助我們做乘法運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訣記牢。請想想,你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向大家介紹。

(在全班介紹交流時,特別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繫來加強記憶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記得牢,它加個3是三六十八,減個3是三四十二;十個三是三十,減個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評析強調利用知識內在聯繫加強記憶的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三、鞏固應用。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7頁,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師:現在用練一練的第3題,(五)迴歸生活,解決問題。

師:請大家都來欣賞第17頁的數學故事,誰看懂了這個故事,並願意説給大家聽?

(這個故事的教育性不僅僅體現在其中所包含的現實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而且淘氣誠實、不貪小便宜的好品質,更值得大家學習。故事最重要的情節是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幫助學生理解了故事的情節及意義後,再讓小組合作解決淘氣買書時遇到的數學問題:淘氣買書應付多少錢?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是多少?)

(評析數學故事不僅增添了數學學習內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學科本位,加強了數學與語文學科的聯繫與綜合;把做人的道理寓於數學故事的情節之中,是實現新課程多元目標的一項舉措。)

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穫和體會?誰願意來説一説?(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重在激勵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回家後,要做兩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訣背給爸爸媽媽聽;②把今天的數學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考考他們知道不知道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是多少。

(評析低年級不佈置筆頭練習作業,但要把課堂學習自然地延伸到課後,教師可以恰當地佈置一些家庭學習任務,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與互動,讓家長了解、關注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並及時發現問題,給予指導,或反饋給老師。)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13=323=633=9 34=12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35=15 36=18 37=2138=24

三五一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和倍數,能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進一步認識質數和合數;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偶數和奇數;加深理解質因數,能正確分解質因數。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和倍數的知識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思維的初步經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樂於思考的品質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和倍數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學完了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與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徵,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能判斷偶數和奇數、質數和合數,瞭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能正確分解質因數,提高對數的特徵的'認識,加深對數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和倍數的?舉例説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我們是怎樣發現的?

(3)自然數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説説什麼是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

(4)什麼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測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面積單位。

2.能選擇正確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一些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一張格子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

(1)師:同學們你們的臉面是指哪一部分?

學生摸臉,但也有學生比劃出臉的一週

師強調:臉的一週的長度叫什麼?(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周長與面積的區別)

(2)師:黑板的表面是指哪部分?

(3)師:你們還可以摸出哪些物體的表面?

2、感知封閉圖形的大小。

教師出示以下幾個封閉圖形,比較它們的大小

師:為什麼你們一看就知道誰大誰小?你們看的是哪一部分?

指名學生上講台比劃三個圖形的大小是指哪部分。

3、提問:有誰知道什麼叫做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不同學生説己不同的理解。

4、同桌合作尋找教室裏哪些物體有面積?

學生回答:書面、桌面、地板、瓷磚……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知道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

3.引出面積單位。

二、探索新知

1、認識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老師提問教室及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面積。

(1)提問:數學課本的封面大約有多大?

感知數學課本封面有多大。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數學課本的封面,

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學生1:大約三個手掌大小。

學生2:大約有我玩耍撲克6個那麼大。

……

(2)我們的黑板有多大?

學生1: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兩個教室門那麼大。

學生2:黑板的面積大約有4平方米

學生3:黑板的面積大約有10個課桌那麼大

……

師:同學們,你們的回答各種各樣,知道用身邊的物體大小來比較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如果老師不瞭解你身邊的物體,我就無法相象所要求的物體的面積大小?誰有好辦法?

學生回答:統一面積單位。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

(1)量:讓學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它的邊長。

教師指出: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同時介紹1平方釐米的讀法和寫法。

(2)看:看一看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大小。

(3)摸;讓學生摸一摸1平方釐米的面積有多大。

(4)想:要求學生把眼睛閉起來,在腦海裏回想1平方釐米的形狀,大小。

(5)應用: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面積接近1平方釐米。(拇指指甲蓋,中方格)

(6)估:估一估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7)猜: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3.比較面積單位的大小:把三個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生活中哪裏會用到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44頁中的第1、2、3題

四、課時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什麼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設計説明

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教材通過創設給希望國小買文具和書的情境提出問題,通過讓學生解決問題體會到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1.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

本節課開始,以觀察希望國小的學習環境導入,出示一些反映貧困地區孩子們艱苦的學習環境的圖片,使學生的心靈受到觸動,激發學生的同情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需要關愛,培養學生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美好品德。

2.注重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在教學時,儘可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在比較不同方法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整數的運算律在小數運算中也同樣適用,並會運用整數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練習卡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反映希望國小學習環境的圖片。

談話:看到以上圖片,你有什麼感想?

學生觀察圖片,暢談感想。

2.引導:雖然希望國小學習環境艱苦,但是那裏的學生對學習卻有着強烈的渴望。通過對比,我們學校有多媒體等教學設施,我們好幸福啊!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我們又要做些什麼呢?

3.引入:同學們都很有愛心,這節課讓我們和希望國小的同學們手拉手,奉獻我們的愛心吧!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給希望國小的同學們買一些學習用品和課外讀物吧。(板書課題:手拉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地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44頁情境圖。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仔細閲讀上面的文字,説一説圖上提供了哪些信息。

(2)課件出示相關信息:①1本練習本2.8元,一個鉛筆盒6.1元。淘氣要給希望國小3名同學分別買1本練習本和1個鉛筆盒,一共要花多少元?②1本練習本2.8元,1本《數學家的故事》7.2元。笑笑要給希望國小5名同學分別買1本練習本和1本《數學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①。

(1)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題意並列式解答。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檢查,請用不同方法解題的同學説一説自己的解題思路和算法)

(2)指名板演。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 2.8×3+6.1×3

=8.4+18.3

=26.7(元)

方法三:2.8+6.1=8.9(元) 8.9×3=26.7(元)

方法四: (2.8+6.1)×3

=2.8×3+6.1×3

=8.4+18.3

=26.7(元)

(3)觀察這四種方法,其中兩種是分步計算,兩種是列綜合算式計算,你發現了什麼?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二年級】

課內知識:368-199等於多少呢?

課外趣題: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三年級】

課內知識: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課外趣題: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後,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後,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四年級】

課內知識:(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於多少?

課外趣題: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五年級】

課內知識: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課外趣題: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後,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二年級

1.368-199等於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解答:本題的`規律為上面兩個數的和等於下面兩個數的乘積,因此應該填7。

三年級

1.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個人,而這一行一列必有一個人是重複的,所以減少的人數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後,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後,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解答:第一個去掉的數是18×7-19×6=12,第二個去掉的數是19×6-20×5=14,這兩個數的乘積為12×14=168

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級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解答:在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則原數列的第10項之前共插入了3×9=27項,故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10+27=37項。

五年級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後,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解答:一個數除以9的餘數就是它數字和除以9的餘數,因此按照題目中的操作辦法,每個數最後都會變成它除以 9的餘數。連續9個自然數除以9的餘數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説明這20xx個數中除以9餘2的有224個,餘3的有223個,所以在最後得到的20xx個數中,2比3多。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目標,體會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變量。

2.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目標,體會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變量。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課前預習

1、預習書18頁內容,嘗試回答書上的問題

2、找一找其中的變量,想一想它們之間有沒有關係?如果有,有怎樣的關係?

3、仔細看書,看看哪些關係能夠用式子表示?

二、課堂展示

活動一:觀察並回答。

1、下表是小明的體重變化情況。

觀察表中所反映的內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兩個量?觀察後請回答。

2、上表中哪些量在發生變化?

3、説一説小明10週歲前的體重是如何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

小結:小明的體重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2—6歲和6---10歲是體重的增長高峯。説明這兩個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

4、體重一直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嗎?這説明了什麼?

説明:體重和年齡是一組相關聯的量。體重的增長是隨着人的生長規律而確定的。

1、教育學生要合理飲食,適當控制自己的體重。

活動二: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温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較大的變化。

觀察書上統計圖:

1、圖中所反映的兩個變化的量是哪兩個?

2、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

同桌兩人觀察並思考,得出結論後,記錄在書上,然後再在全班彙報説明。

3、一天中,駱駝的體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一天中,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駱駝的體温在上升?在什麼時間範圍內駱駝的體温在下降?

5、第二天8時駱駝的體温與前一天8時的體温有什麼關係?

6、 駱駝的體温有什麼變化變化的規律嗎?

活動三:某地的一位學生髮現蟋蟀叫的次數與氣温之間有如下的近似關係。

1、 蟋蟀1分叫的次數除以7再加3,所得的結果與當時的氣温值差不多。

2、 如果用 t 表示蟋蟀每分叫的次數,你能用公式表示這個近似關係嗎?請你寫出這個關係式,全班展示,交流。

3、你還發現生活中有哪兩個量之間具有變化的關係?它們之間是怎樣變化的?四人小組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選派代表請舉例説明

4、 你還發現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中有哪些量之間具有變化的關係?

三、反饋與檢測

1、連一連,把相互變化的量連起來。

路程 正方形周長

邊長 購賣數量

總價 行駛時間

2、説一説,一個量怎樣隨另一個量變化。

(1)一種故事書每本3元,買書的.總價與書的本數。

(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4平方釐米,長方形的長與寬。

3、小明到商店買練習簿,每本單價2元,購買的總數x(本)與總金額y(元)的關係式,可以表示為:

四、全課小結:今天我們研究的兩個量都是相關聯的。它們之間在變化的時候都具有一定的關係。下一節課我們將深入研究具有相關聯的兩個量,在變化時有相同的變化特徵,這樣的知識在數學上的應用。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1人,學生的聽課習慣已初步養成,並班上同學思想比較要求上進,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學習有方法,學習興趣濃厚;另一部分學生表現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經常拖拉甚至不做。從去年的學習表現看,學生的計算的方法與質量有待進一步訓練與提高。故在新學期裏,我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更多的四化建設的新型人才而奮鬥。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四單元“比的認識”。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係;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圓”。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係,體會圓的本質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動手實驗、拼擺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結合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圖案設計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閲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2.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範圍;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三)統計與概率

第七單元“統計”。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投球遊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感受複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複式條形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數據;能讀懂簡單的複式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與同伴進行交流。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專題性的活動,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旨在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教材還安排了“看圖找關係”的專題,旨在使學生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關係。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繫,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與複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複習。整理與複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複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一些練習題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