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六篇

來源:文萃谷 3.68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六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67頁。

【教學目標】

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繫與區別。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長方形和長方形活動框。

學具:學具袋。

教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析

激趣揭題

視頻:生活中各種平面圖形的應用。

觀察感知

問題:在剛才的畫面中,你看到有哪些圖形?哪些你們認識?哪些不認識?

組內交流,向全班彙報。

小結並揭示課題。

把生活中各種平面圖形的應用編成短片,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達到激發興趣、增強感知、引出課題的目的。

實踐

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在哪裏還見到過平行四邊形?

組內討論並做好記錄;向全班彙報。

通過記錄,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用學具袋中的材料製作長方形框架。

小組合作,成果展示。

再次展示,全班觀察(哈哈,變了!變了!)

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再通過成果展示中圖形的`變化,進一步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自然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

體驗

(故作驚奇狀)變了?什麼變了?大家都試試看。

實踐驗證。

問題: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組內交流,彙報。

深化認識指導學生在釘板上圍各種平面圖形和用長方形紙片剪出平行四邊形。

組內先討論怎樣做,然後再操作實踐。

通過先討論,後操作,滲透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多媒體展示各種不同擺放的平面圖形。

在學具袋中取出卡片塗色、分類、展示。

出示第34頁第5題。

組內交流,彙報。

通過塗色、分類、數圖形,加深認識,拓展學生思維。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應用這麼廣泛?它到底有些什麼特徵呢?同學們課後可以向你們的老師、父母請教,也可以到書店或者網上查尋。

拓展知識的學習空間,把學生的探究興趣向深處延伸。

注:學具袋中裝有長方形紙片、硬紙條、圖釘、小釘板、橡膠圈、剪刀10把、圖片等。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實例,使同學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2.通過聯繫生活經驗,使同學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是坐汽車到學校來的,平時你們是怎麼到學校來上學的呢?(走、乘汽車、摩托車、自行車┅┅)

像人在行走,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在行駛,我們都可以説成它們在運動。

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或人在運動?

小結:是啊,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在運動。今天戴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運動時的錄像。請你看看它們是怎麼運動的,你也可以一邊看,一邊跟着做做動作。

二、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1.分類、感知

(1)依次出示6個運動的畫面(火車、電梯、風扇的葉片、直升飛機的螺旋槳、纜車、鍾外表指針的運動)。

(2)它們的運動都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現象,給它們分分類嗎?

(3)前後4人為一小組,在小組裏討論:怎麼分?為什麼這樣分?

(4)交流。

(5)小結:像火車、電梯、纜車這樣的運動叫平移,物體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後平移。像風扇的`葉片、直升飛機的螺旋槳、鐘面上的指針它們這樣的運動叫旋轉。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平移或旋轉現象呢?。

小結: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還是很多的。

2.用手勢表示平移或旋轉現象。

(1)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物體運動時拍下來的照片,請你先跟着模仿做照片上的動作,一邊做,一邊想一想這個運動現象是平移還是旋轉。(依次出示9個平移或旋轉運動的照片)

(2)現在老師把剛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認為是平移現象的,就做這個動作(師演示:舉掌);你認為是旋轉現象的,就做這個動作(師演示:握拳)

(3)(放課件)生做動作。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樣的運動現象是平移,什麼樣的運動現象是旋轉。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出示課本第98頁複習題。(口答問題)

問:已知工作時間,怎樣用分數表示工作效率?

已知單位時間完成了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時,如何求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之間有什麼關係?

小結:

可以用單位1表示工作總量,

用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是: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板書課題:工程問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長30千米,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

(2)讓學生自己解答,指名板演。

(3)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説出:要求兩隊合修幾天完成,就要先求出兩隊的工作效率和,再求兩隊合修的時間。)

(4)具體讓學生説一説3010和3015求的是什麼?這兩個商加起來,得到的是什麼?再用它們的和去除30,得到的是什麼,是根據什麼數量關係算的?

(5)小結。

這道題的數量關係是: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6)問:如果我們去掉長30千米這個條件時,還能不能解答?

(7)引導學生解答:

問:這裏的工作總量是多少千米沒有告訴,那麼工作總量用什麼表示?

工作總量是1。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可以求什麼?怎樣列式?

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可以求什麼?怎樣列式?

甲隊每天修這段公路的.,乙隊每天修這段公路的,可以求什麼?怎樣列式?

(8)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這道題應怎樣列式解答?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天)

答;兩隊合修6天可以完成。

2.對比小結。

(1)從這兩道來看,不同點是什麼?不告訴具體工作總量的,工作總量用什麼來表示?

工程特點是:不告訴具體的工作總量,而用單位1來表示。

(2)從解題過程看,工作怎樣表示?

工作效率是用分率來表示(不是具體數量)

(3)所用的數量關係相同嗎?

都是用數量關係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98頁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根據已有的除法知識經驗,自主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學生理解並掌握該方法。

2、把2種方法加以比較,從而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個比較清晰的整體把握,提高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百位不夠除,要把前兩位合起來再除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光盤或者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我們來估計一下這幾題的.商應該是幾百多,説説你是怎麼估計的?

如:984÷2984÷3984÷4984÷5

問:是不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都會是幾百多呢?説一説理由。

結合學生回答指出: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是百位夠除的,那商就是三位數;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另一種情況,也就是百位不夠除該怎麼辦?

板書課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百位不夠除)

二、出示例題:

1、光盤演示例題。問:把你看到的信息讀一讀,説一説。

要求“賣了多少千克雞蛋?”要怎麼列式?為什麼?

板書:312÷4(學生説,教師寫)

2、估算:

它的得數大約是多少?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老師注意及時肯定一些好的估算法。特別是要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百位上的3不夠除,要看前兩位即要用31個十去除以4,得到的是幾個十。

3、豎式計算:

寫完後問:這第一步計算就有挑戰,你説應該怎麼辦?為什麼?

老師隨學生的回答適當板書。強調:7要寫在十位上

多問幾個學生:為什麼這個7要寫在十位上?

接下去的你會算了嗎?請大家繼續算,寫在書上。

4、驗算。

學生自己驗算,完成一開始的橫式。

指出:這才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解題過程。

小結:這也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但它的得數就是一個兩位數。請大家和同桌簡單交流一下,同樣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什麼時候商還是三位數?什麼時候商就是兩位數了?

三、練習:

1、學生自己完成書上第3頁的第1題。

完成後請同桌互相交流:算對了嗎?寫得規範嗎?

全班交流: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想提醒大家?

四、作業:p.4第2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複習了比的知識,這節課我們來複習比例的知識以及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比和比例(二)]

⊙回顧與整理

1.構建比例知識網。

通過課前的複習,你瞭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知識網絡)

預設

生1:我瞭解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生2:我知道了解比例的方法。

生3:我掌握了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的方法。

生4:我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並且能判斷兩個量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

生5:我瞭解了比與比例的區別以及正、反比例的區別。

……

2.複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比例的意義是什麼?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明確:

①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②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明確:在比例裏,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向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解比例。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都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①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②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看內項之積是否等於外項之積。

3.複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正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是什麼?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關係式:=k(一定)

(2)反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是什麼?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關係式:x×y=k(一定)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條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實驗目標:

1、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並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統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課件出示例1的統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製成統計圖嗎?怎麼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衝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麼辦?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説説想法。②小組內繪製出條形統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製的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製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計圖,在這裏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教師結合學生畫的統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