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堂堂大元

來源:文萃谷 1.1W

原文:

醉太平·堂堂大元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

哀哉可憐!

譯文

堂堂大元朝,貪官污吏當權。河水氾濫成災,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民不聊生,引起了紅巾軍千萬人起義。苛捐雜税繁雜苛刻,刑法太重,百姓怨聲載道。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錢換錢,什麼時候見過這種情形?奸人做了官,做官的又都是貪官污吏,賢明的人得不到重用。悲哀啊真是可憐!

註釋

堂堂大元:此曲見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二。原注云:“《醉太平》小令一闕,不知誰所造。自京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堂堂,氣象宏大莊嚴。

奸佞:巧言諂媚的壞人。指元末丞相托託、參議賈魯等人。

開河:《續資治通鑑》記載:“至正十年(1330)十二月,右丞相托克託(即託託)慨然有志於事功。時河決五年不能塞……托克托請躬任其事,帝嘉納之。……命賈魯以工部尚書為總治河防使,發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十五萬,廬州等戍十八翼軍二萬,自黃陵岡南達白茅,放於黃固、哈齊等國。又自黃陵至楊村,合於故道,凡二百八十里有奇。”又《草木子》雲:“朝廷所降食錢,官吏多不盡支放,河夫多怨。”

變鈔:據《元史》《貢祖本紀》及《食貨志》等記載,元朝建國起就用楮幣(即氏幣);先後發“中統元寶交鈔”、“中統元寶鈔”、“至元寶鈔”,又於至正十年(1350)另發“至正交鈔”致使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惹紅巾萬千:引起成千上萬起義的紅巾軍。紅巾軍,元末農民起義軍,用紅巾裹頭故名。

官法濫:指官吏貪污成風和拿錢買官。《草木子》記載:“元朝末年,官貪吏污……自秦王伯顏專政,台憲官皆偕價同而得,於是有司錄風。上下賄賂,公行如市。”

人吃人:《草木子》:“元京飢窮,人相食。”

鈔買鈔:指錢鈔貶值,用舊鈔倒買新鈔。

賞析:

作品賞析

[創作背景]無名氏的作品在元人散曲中,數量不多,質量較高,在內容上對當時的社會病態諷刺得比較深刻,寫愛情也比較大膽潑辣。在風格上,比較本色自然,生動形像,與一般文人的作品迥異其趣。 [內容評析]這是一支「切中時弊」的散曲名著。陶宗儀《輟耕錄》説:「〈醉太平〉一闕,不知誰所造。自京師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以其有關於世教也。」它之所以能受到廣大人民如此的喜愛,是因為它再現了元末統治者亂政虐民的黑暗現實,憤怒地唱出了被壓迫被剝削者的`心情。 [難詞註釋]①堂堂:偉大,強大。大元:元朝的尊稱,這裏歷史反語。②開河: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為了把江南的糧食運到北京,以治理黃河為名,派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黃河使,徵發民夫十五萬,戍卒二萬,開挖黃河故道。貪官污吏層層剋扣工資,民夫不堪飢餓,怨聲載道。導致了白蓮教起義。變鈔:元代統治者改硬幣為紙幣。至元二十四年(1287)正式發行「至元鈔」,強迫百姓使用。到至正十年,又改變了原來的幣制,發行票面大而紙質劣的「至正鈔」,弄得物價飛漲,民怨沸騰。③惹紅巾萬千:此指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這支部隊開始推舉韓山童為小明王,才三千人,起義失敗後,劉福通又在他的家鄉州重新組織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眾。④人吃人:《草木子·克瑾篇》:「元京飢窮,人相食。」説明這句話是寫實的。⑤鈔買鈔:用「至正鈔」倒換「至元鈔」,要打折補現加工本費。⑥「賊做官」三句:當時流行在社會上的民謠雲「丞相造假鈔,舍人做強盜,賈魯要開河,搞得天下鬧。」又云「解賊一金並一鼓,迎官兩鼓一聲鑼。金鼓看來都一樣,官人與賊不爭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