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裏的變化》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1.34W

一、教學目標:

《口腔裏的變化》教案設計

科學概念:

1、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裏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於整體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裏的消化過程,他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齒有三種,門齒、犬齒和臼齒,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要保護好牙齒,利於身體健康。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觀察和已有經驗的的基礎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內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徵和分佈的記錄,並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

2、願意與同學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觀察研究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認真細緻的觀察牙齒的形狀特徵。

2、願意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願意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裏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於整體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學難點:

能夠在觀察和已有經驗的的基礎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內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徵和分佈的記錄,並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

四、課前準備:

兒童牙齒模型、饅頭、鏡子、

五、活動過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那麼口腔在消化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它是怎樣工作的呢?

1、觀察口腔

請學生分別慢慢咀嚼一小塊饅頭,把他們的感覺説出來,從食物形狀和我們的感覺兩個方面觀察,並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饅頭會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時間內,食物可能在口腔中發生了變化。

體驗牙齒、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過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協調的工作方式。

要特別關注“安全問題”,在不能夠保證衞生的情況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家中完成體驗活動,在課堂中進行彙報。

2、觀察牙齒

①觀察牙齒,討論牙齒的不同形狀,並畫牙齒分佈排列圖,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及標名。

②討論牙齒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齒承擔着不同的工作。由於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食物由大變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體驗三類牙齒在咀嚼活動中的協調工作。

3、討論對牙齒的保護

①討論什麼是蛀牙(齲病牙)?

②通過課前調查,讓學生討論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時是怎樣護牙的?(2)你覺得哪些壞習慣是會影響牙齒生長的?

③.以下是老師預設的問題。

(1)怎樣選牙刷和牙膏?

(2)在換牙時期,要多吃些什麼,少吃些什麼?

(3)你發現班裏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壞習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4)如果發現你的同桌有這些壞習慣,你會怎麼辦?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師生的對話交流,糾正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也比較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在真實生動的畫面前,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時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會產生怎樣的後果,而且,學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鍛鍊與提高。)

4、作業

板書設計:

口腔裏的變化

牙齒、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齲病牙

課後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