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6篇

來源:文萃谷 8.83K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1

一、教學目標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6篇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且從平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瞭解除法的含義;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禮貌待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紙條、磁鐵

學具:數字卡片、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學們,你們分過東西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分東西,通過分東西學習新本領,好嗎?

動手實踐一:

①、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②、學生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③、學生彙報

提問:誰願意説説他是怎樣分的?(學生説,教師板書,在學生説的時候注意鼓勵有創新的)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餘3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能辨認方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以不同物體為參照物來辨別方向。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喚起舊知

1、請你説出徐老師站的位置?

2、引導學生用指南針找北方,説出南北、東西兩對相反的方向。

二、探究新知,深化認識

1、指名指出北和南,並説説你是怎樣找出來的?

2、小組合作:順時針找東方

一個小組彙報後教師分析。

3、轉換觀察點,問:北方向在哪?找出後學生齊答其它三個方向。

4、三個點的北方向有什麼相同點?指向哪?

5、師小結:這説明北方向是一致的。

6、猜C點的北方向和A點的北方向?

7、讓學生貼出北方向。

三、練習鞏固,提高能力

1、小組活動:找出你喜歡的點指出東、南、西、北。

根據觀測點的不同找準方向。

2、全體做遊戲:

(1)明確要求。

(2)根據觀測點的變化找方向。

(3)分組展示,體驗成功。

四、總結質疑,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小組討論後彙報,教師點評。

2、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的北極和南極,拓展延伸。

分析:

1、徐平老師的這節綜合實踐課《認識方向》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突破得比較好。徐老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巧妙地化解了教學的難點:根據觀測點的變化來找方向。

2、教師的語言精煉,教態自然,和藹可親,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師能恰當地運用教具和學具創設情景,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同桌合作、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加深對方向的認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總的.來説,這節課是上得很成功的!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3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背乘法口訣1-7的。

2、我説你答舉例:6×7=

3、開火車,師説生答。

4、兩人一組互背檢查。

5、換式子。把老師説的口訣改成運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生:6×7=427×6=42

二、新授

1、師:先看一個故事(白雪公主)

師:一共有幾個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個。

師:説説裏面的數學信息。

生:一共有7個小矮人,每人3個果子,問一共有幾個果子。

師:那麼換成運算式,怎麼寫呢?先説加法的。

生:3+3+3+3+3+3+3=21(個)(板書)

師:這是幾個3,用到的乘法口訣是什麼?

生:7個3,三七二十一。

師:改成乘法算式就是3×7=21(個)。雖説乘法算式比較簡單,但要先想清楚裏面的關係。

2、那麼再看看圖裏小矮人的盤子,數學信息是什麼?

生:有漢堡和薯條。

師:好,完整地説。

生:每個小矮人的盤子裏有2個漢堡。

師:好,每個小矮人的盤子裏有2個漢堡,7個小矮人一共有幾個漢堡?怎麼怎麼寫運算式呢?

生:2×7=14(個)

師:薯條呢?

生:7×7=49(個)

師:他們用到的乘法口訣是?

生: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

3、師:好,你還能發現什麼呢?

生:一共有幾個杯子、花……

師:好,看這些式子,我們都用到了乘法口訣(板書口訣)。這樣跟7有關的運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訣。

三、練習

1、練一練

第一題:

師:誰能把題目完整準確的讀出來。

生:(讀)

師: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橫的、再看豎的各有幾塊。

師:有幾列、幾行,那麼算式呢?

生:4×7=28(塊)

第二、三題(開火車)

第四題先讀題目,再找同學回答。

2、書上的習題

自己寫——檢查——檢查好寫1、2題——挑同學説答案

3、延伸

師:那麼,看同學們有想到嗎?一句乘法口訣能寫出2個除法算式嗎?試一試

4、思考題:不出聲,想想什麼意思——老師給解釋一遍題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師對答案。

意見:

總結環節是: 總結環節是:xx——導入——看圖找信息——口訣——加式——乘式——有一舉三——總結引題目——練習。整體很完整,課堂效果很好,不過如果在舉例計算時,多試幾個更好。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4

1 7 2 6 3 5 4 4

④、教師指着上面四種分法提問:這四種方法中有一種比較特別,你們發現了沒有?

⑤、請學生説,並説説為什麼不一樣?

⑥、教師歸納指出:最後一種分法中每份的數字卡片數同樣多,都是4張。(教師板書:同樣多)

2、引入

動手實踐二:

①、教師明確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②、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檢查、指導;

③、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把8個磁鐵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樣多;

④、學生分完,教師提問: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是幾個?教師指着學生分的磁鐵説: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方法叫平均分。(教師在磁鐵下貼出紙條,學生齊讀一次)

<二>、探索新知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5

(1)、創設情境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隻小動物來到老馬家作客(課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隻小動物),老馬非常熱情的招待他們,拿出6個又大又紅的桃子(課件出示6個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見了都饞得直流口水,老馬心裏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這三個小鬼一定會吵翻天,所以老馬想請我們206班的小朋友幫幫忙,把桃子分好,不過在動手之前有兩個問題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個桃子分成幾份?(當學生説3份時,教師出示3只盤子)②、該怎樣分?

(2)、動手實踐三: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數字卡片代替桃子動手分。

(3)、觀看動畫演示分桃子的過程

教師:在同學們分的時候,老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馬是怎樣分的。(課件演示第一次分的過程)提問:每盤放了幾個?分完了嗎?繼續分。(課件演示第二次分的過程)提問:老馬分了幾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盤放幾個?還剩幾個?第二次每盤又放幾個?

(4)、動手實踐四:

現在請同學們學老馬的樣子分一次?

(5)、學生上台演示分的過程

教師:誰願意上台分給大家看?(用磁鐵演示)

(6)、教師歸納小結:把6個桃子放在3個盤子裏,每盤放的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做。

2、學習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①、除號

表示除法的運算符號叫除號(板書:÷),先寫橫,橫要寫平,然後上下各一點,兩個圓點對齊。

②、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把要分的東西的總數6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數3寫在除號的後面,除號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個,2寫在等號的後面。(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整道算式讀作“6除以3等於2”(板書,全班齊讀一遍),學生讀“8÷4=2”進行鞏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學生齊讀),學生説“8÷4=2”的意義。

<三>、形成練習

(1)、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一小題

①、讀題,理解題意

請一名學生説説題目要求我們做什麼?

②、動手實踐五:

學生根據題意進行操作並填出算式。

③、觀看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演示分小棒的過程。提問:總共分幾此?第一次每堆放幾根?

④、指導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幾根該用12除以幾?等於幾?

為什麼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麼意思?除號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

(2)、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二小

①、學生獨立做

②、集體訂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幾根該如何列式?12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

③、比較一、二兩題

為什麼第一小題是除以3,而第二小題除以4?

(3)、做補充練習

教師把10本作業本平均分給2名同學,每名同學分得幾本?

課件出示題目,學生説説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數所表示的意義。

<四>、歸納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分東西學習了什麼新知識?(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五>、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二的第一題

<六>、板書設計(略)

國小二年級數學聽課記錄6

學科:數學

年級:二年級

這是科組的一節研討課。上課的老師是作風嚴謹、態度認真、敢於承擔的非數學科班出身的一位老師。

其基本教學程序如下:

一、複習準備

1、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筆算。56-13

並讓學生説説筆算的時候要主義什麼?(教師板書)

二、創設迎亞運用鮮花裝扮校園的情境

板書其中的數學信息:紅花56朵,黃花18朵。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整理並提煉問題: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三、挑戰問題並探究問題

1、能很快算出結果嗎?(用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那麼56-18怎麼算?

2、學生合作探究,藉助小棒動手操作。

四、學生展示、集體交流。

1、拆開一捆,與個位的6合起來,再減,得到差的個位。

2、拆開一捆,減去減數個位8,再將剩下的2根與個位原來的6合併,得到差的個位。

五、做和算結合。聯繫豎式,講解深化

六、比較異同,建構網絡,深化認識

師:昨天學的減法和今天學的減法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適時板書課題:兩位數將兩位數)

師:都要注意什麼?------還要注意什麼?

師:如果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可增加一道類似例題的題目,讓學生再互相説一説算理、算法。)

七、練習與應用

1、方格中填上什麼數最合適。(我怕麻煩,就用橫式表達吧,方格也用括號代替了。)67-37=(3)045-8=(4)791-16=(8)590-70=(2)0

(括號內是板演學生的結果。中間兩道題都是錯誤的,其原因是被減數十位退一依然用原數來減。“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一”得到了強化,但是十位退一後,被減數十位的變化呢?學生的大腦皮層還沒有這種記憶。問題就在動手操作中對被減數十位變化的忽略或者對被減數十位變化強調得不夠。

出現了問題也沒有關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如果能利用這些錯誤的資源,在評講中讓學生辯論、辨析,增強學生的印象,反而會對學生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是,老師把握得不夠到位。)

2、筆算。(也只能用橫式表示)

67—39=26(×)32-8=20(×)81-15=76(×)93-27=66(√)

(等號後面是板演學生的結果。這個環節教師太“趕”了,應瞭解學生整體的情況。)

3、解決問題。書上有32個桃子,摘走了17個,還剩多少個?

課堂上教師具有以下的意識:

一、重視培養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重視讓學生合作、交流,進行小組學習。

三、重視行知統一,關注知識建構的過程。體現在捨得花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去做,讓學生參與和交流。

四、重視細節的關注。體現在解決問題的完整性方面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

總體來説,作為一節常態課,我覺得已經很不錯。

仍要注意的問題:

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數學學習過程是建立在學生已知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之上的一個主動建構過程。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在現實活動中的經驗積澱以及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許多樸素認識,都構成了學生進行學習的數學現實。

本節課,學生已有的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呢?僅僅是能夠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嗎?

在56-18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基於相同的知識基礎,都需要通過擺小棒這一動手操作的形象的動作思維來輔助思考嗎?沒有學生會通過直覺而猜測?不論這猜想正確與否,倒是可以通過小棒來驗證!

二、關注學生的反應。

1、關注練習中的錯誤資源。

作為計算課,練習的設計一般為基本的練習,即形如例題的練習。還有就是針對學生易錯點或者教師根據以往教學或其他教師的教學中出現過的錯題資源,讓學生辨析,在觀察與比較中知錯、識錯、改錯。

2、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一是學困生的掌握情況;二是算法多樣化的體現。在聽課中發現有的學生有不同的方法,應該提倡和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思維。

隨想:

我上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的教材的加減法都是從高位算起的。書上還有口訣,老師還配上曲譜讓我們吟唱。依稀記得加法是什麼“算前位,看後位,後位滿十進一加補(?)。”

因為那時我是從外地插班來的,兩所學校的教材並不同,短時間要對接,覺得有些不適應。後來,居然居上了!不論是幾位數的加減法,隨堂批改作業時,老師第一個批改的總是我的。

我認為很好,這樣反而不會漏加進位一或漏減退位的一,而且還能培養人的一種良好的思維的品質---思維的敏捷性和良好的直覺思維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