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

來源:文萃谷 1.3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

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瞭解複式統計表的格式,能正確地填寫表格,並對錶中數據進行合理分析。

過程目標:經歷統計的全過程,體會複式統計表的產生及其優越性,增強統計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統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它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增強數學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二年級已經學習了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已經對統計表的結構填寫方法、對錶內數據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多張單式統計表進行合併,繪製出複式統計表。

教學重點:

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學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對統計表作簡單分析。

突破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掌握簡單的數據分析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學會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中去。

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孩子們,學數學有用嗎?在哪兒有用?

生自由回答: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師:孩子們,最近課間活動時,我們班總喜歡鬧矛盾,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我在想,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在課間活動時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為此我下了功夫,做了調查,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照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活動照片:

師:這是我拍的一些你們課間活動的照片。孩子們在幹什麼呢?

生觀察照片説説是些什麼活動?

師:現在給你1分鐘思考:你最常做的是哪一項課外活動?

2.出示4張單式統計表。

師:有答案了吧,現在我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們班同學最經常做的哪項活動,該採取什麼方式進行調查呢?

生:全班舉手表決。

2、收集整理數據,填寫統計表。

3、解讀分析,製造衝突

搶答遊戲:

(1) 課間看書的男生多還是閒逛的男生多?

(2) 看書的女生多還是跳繩的男生多?

(3)閒逛的男生多還是閒逛的女生多?

(4)課間男生最喜歡幹什麼?女生呢?

製造衝突:在剛才的搶答遊戲中你有什麼感受?

生:找條件很麻煩,

師:那怎樣解決?

生:合併成一張表

3.動手操作,解疑合探

小組合作完成,比比哪組最快。

學生展示合併過程,讓學生説清楚為什麼可以這樣合併?(重複的地方去掉,更簡潔)

師: 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創造了這樣一個4合1的統計表,我們給他取一個名字叫複式統計表,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師板書:複式統計表

師:為什麼取這樣的名字?

師小結板書:它把多張單式統計表合併複式統計表。

4、認識表頭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新朋友,你覺得哪裏不合理,你想怎樣改呢?

生説。引出表頭。

請學生大聲地介紹一遍表頭。

5、變式表格

師:現在我把這個複式統計表變個樣,你們還能看得懂嗎?誰來説説它的組成。看來,他真的懂了,現在你們能這個表格填完整嗎?

生説,再填數據。

6、感受優勢

師:現在我們再來回答剛才的問題:

(1) 課間看書的男生多還是閒逛的男生多?

(2) 看書的女生多還是跳繩的男生多?

(3)閒逛的男生多還是閒逛的女生多?

(4)課間男生最喜歡幹什麼?女生呢?

生再搶答,從而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勢。

師:這樣觀察起來確實更方便了吧。這就是咱們複式統計表的優點。

7、分析數據

現在我們就來解決課前提出來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班課間會鬧矛盾?

你們能讀出這些數據背後的信息?

生:少拍球,會有危險。少閒逛,多看書。

師:看來用數據説話比老師説十遍、百遍更有用。這也是我們統計的最終目的。

三、生活中的複式統計表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複式統計表嗎?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師展示:生活中的複式統計表如課程表、比賽、成績

四、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金牌統計表

師:孩子們,這張複式統計表完整了嗎?

[根據回答依次出示:國家 屆數]

找數據及數據的意義

請問28表示什麼意思?[點擊課件圈出28]

請問23表示什麼意思?[點擊課件圈出23]

(3)快速搶答

A、[課件出示]中國獲得的金牌一屆比一屆多。

B、[課件出示] 俄羅斯獲得的金牌一屆比一屆少。

C、[課件出示] 每屆都是美國獲得的金牌最多。

(4)增加行與列

五、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學得開心嗎?有收穫嗎?

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24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其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確地計算這類算題。

2.在研究算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合情推理能力和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的簡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出示:3×2=7×2=13×2=3×20=7×200=21×4=

口算後討論:你是怎樣口算的?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⑴出示例題插圖問:你從題中瞭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⑵指名説出口算方法和結果。問:你是怎樣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⑶小結。

2.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在書上計算,指名板演。

⑵指名板演學生説説計算過程。

⑶問:第一題中乘數250末尾有一個0,積1500的末尾為什麼有兩個0?第二題算過7×9得63後,為什麼積的末尾要添寫2個0?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獨立完成在書上,並進行評講。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獨立完成。組織討論:每組上下兩題有什麼聯繫?計算方法有什麼區別?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組織學生口算,體會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掌握幾百幾十和幾相乘的口算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引導學生讀題。問:你能看懂表的內容嗎?讓我們計算什麼?學生填表。問:觀察這張表,你有什麼發現?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新知識?你是怎樣掌握的,先互相説一説,再告訴大家。

五、作業:完成“想想做做”第2.5.6題。

教學反思:

(略)

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3

三維目標:

1、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藉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着“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一)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麼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讀取電子錶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錶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①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錶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 學生跟着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裏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説服力的數據説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係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麼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麼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説説1分鐘可以做什麼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裏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錶的顯示,説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麼?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裏,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後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4

設計説明

本節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需要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估測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本節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回顧、討論、交流,在必要的時候適當予以指導、提示,而不是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1、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通過解決“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來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總結估測的方法,在交流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並針對不同情況結合學生的經驗加以估測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2、及時總結,促進知識的生成。

在教學中,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説出來之後,教師作以恰當的總結,幫助學生把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進行完善。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啟迪,更提高了表達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

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長度嗎?

2、估測一下面前的橡皮、鉛筆有多長,書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誰估得準。

3、揭示課題:大家估測的結果與實際長度十分接近,這節課我們就來挑戰一下估測更長的距離,你們有信心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先複習學過的長度單位,並讓學生用手勢比劃一下,加深學生對這些長度單位的'理解。再讓學生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為本節課的學習進行預熱。

⊙聯繫實際,學習估測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6)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上學採用的是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坐公共汽車等)

(3)每天上學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

2、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估測的方法。(出示課堂活動卡)

(1)彙報估測結果。

預設生1:我走200步大約是100米,從家到學校需要走600步,大約是300米。

生2:我從家到學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車,每站地約500米,大約1500米遠。

生3:走100米我大約要用2分鐘,從家到學校我大約要走10分鐘,約500米。

(2)説一説你喜歡哪種估測方法,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適合用哪種方法來估測。

3、總結估測較長距離的方法。

方法一步數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數出從家到學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後換算出結果。

方法二時間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長時間,再統計從家到學校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然後換算出結果。

方法三站點估測法。公共汽車走一站地大約是500米,只要知道從家到學校需要走幾站地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師小結:同學們的估測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測的時候都知道要確定一個單位長度,然後看從家到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單位長度,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27頁下面“做一做”。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估測,並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測更合理、更準確;然後對大家的估測方法進行總結提煉,加深學生的理解並形成技能

國小數學三年級優質教案5

教學內容:

課本1頁至第3頁例

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題;練習一中的第1至第3題。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釐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在實際測量與交流,瞭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意識。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初步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釐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教具準備:

米尺、學生尺、長短兩枝不同的鉛筆、寬1釐米白紙條若干條、硬幣、回形針、稜長1釐米的正方形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兩枝長短明顯不同的鉛筆,然後提問:這兩枝鉛筆哪枝長些?哪枝短些?

學生回答後教師説明:物體有長有短。

教師再提問:誰能説一説我們的數學課本的短邊有多長?

讓學生用帶來的學具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通過以上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由於測量工具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麼工具?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課題,指出:今天我們來學習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量米”做單位。

二、新授

1、教學例1 (1)認識米尺。

教師出示米尺,告訴學生這是“米尺”,用來量物體長度的尺子。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尺子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觀察,彙報。教師介紹0刻度線

尺子的左端從0刻度開始表示起點(這叫尺的0刻度)在尺子上找1釐米,還有哪段是1釐米,你發現了什麼?(每一大格都是1釐米) (2)認識幾釐米

師:我們知道1釐米有多長,那2釐米、3釐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釐米?問:2個1釐米是幾釐米?4釐米裏有幾個1釐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釐米的一段嗎?2教學例2

(1)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張紙條,估計一下大約有多長?想知道它的長度是多少,用什麼量?

(2)教師拿出放大的米尺,講講如何量紙條的長度。

三、練習

1、讓學生量一量課前準備好的紙條,並説一説自己是怎樣量的。

2、完成課本練習一第1至3題。

3、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説明理由。 (1)沒有對準0刻度的。 (2)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刻0刻度線,怎麼辦?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知識?學會了什麼本領?先讓個別學生説,然後教師再小結。

五、作業設計:

1、填空

(1)量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 (2)圖釘的長大約是( )釐米。

2、量一量

(1)你的鉛筆長( )釐米。

(2)數學課本長( )釐米。

(3)你的筆盒長( )釐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