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1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學設計

教學目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帝國主義列強爭霸世界和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史實,瞭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經歷了長時間矛盾與衝突的醖釀,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世間的意識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主要過程的學習,瞭解其“導火線”的作用,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凡爾登戰役的學習,討論戰爭給人類發展和進步帶來的嚴重災難,引導學生認識具體歷史事實得出結論,認識到熱愛和平、遠離戰爭是一種進步的現代

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難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析和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採用圖片導入)

幻燈片展示11.11光棍節,每年的11月11日,英國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因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在硝煙中放下了刺刀。

課程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1、明確指出教學目標。

2、簡介壟斷組織和帝國主義的關係。

3、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和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展示材料(PPT幻燈片展示):1913年英、法、德、美等過的比較(注:英法為老牌殖民國家,美德為後起的國家)

4、提問:與19世紀中期相比,1913年英、法、德、美在工業產量(經濟實力)和殖民地面積上有何變化?

5、教師歸納總結: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1、通過討論對比得出:

①在經濟上,美、德工業產值躍居第一第二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

②在政治上(殖民地佔有面積),英、法佔有殖民地面積仍然處於第一第二位,德美處於第四、第五位。

3、學生記筆記

1、培養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動員學生盡最大限度參與課堂。

3、達到教學目的,學

科要求學生認識,好

記性不如爛筆頭。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1、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和圖文材料瞭解帝國主義家之間的矛盾;認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的的形成及其影響。

材料展示:在錯綜複雜的爭奪新權的鬥爭中,國主義國家之間形成三對基本質:法德矛盾、俄奧盾和英盾,其中英德矛盾成為主要矛盾1879年,奧結1882年意大利加入奧集團1904年1907年英國協調了與法國、俄國的矛後,簽訂了英法協、英俄協的`,三國協的最終形成。

設問:指出三日同盟和三國協的各自盟友。

2、展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以及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的示意圖。

19世紀後半期,法國與德國之間、俄國與奧句帝國之間、英國與德國的矛盾不斷數化德國要防止法國再次稱歐州大陸,它與俄國在土耳其也有矛盾。奧匈帝國與俄國為奪巴爾幹地區衝突不斷。德國與奧句結成軍事同盟,後來意大利也加入進來,三國同三國同盟的形成,促使法俄接近,法俄簽訂針對德、奧的軍事協定,英國分別與法、結條約,形成三國約。

1、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

合作探究:

1、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下,德國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工業實力已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

2、重新分割世界,爭奪殖民地。

3、強租膠州,把山東變為德國的勢力範圍影響,西方列強競相效仿,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4、極力拉攏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並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展現大量材料,培養學生讀圖和審材料的能力,更加充分的理解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過

程。

大戰爆發

1、導火線

材料展示:有人形容20世紀初的“歐洲就像一個存滿了炸藥的火藥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個歐洲。

請問:

歐洲的什麼地方是戰爭一觸即發

的“火藥桶”?為什麼?

是什麼事件起了這種“火星”的作用?

2、閲讀教材找出一戰爆發的時間、藉口、爆發標誌、見風使舵的國家分別是什麼?

3、一戰的進程:

一場戰爭、兩個集團、三條戰線、四大戰

役。

突出凡爾登戰役是一戰的轉折點。

4、一戰的結束:

。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俄國退出一戰。

1918年11月11日,一戰以同盟國宣佈投降而結束。

5、一戰的性質(出示材料)

材料:從“1914年至1918年的戰爭,從雙方來説,都是帝國主義的(即侵略的、掠奪的、強盜的)戰爭。”

一一列寧

根據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説説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

6、出示一戰期間運用到的武器,這些都屬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但是是用於戰爭,得出:科技是把雙刃劍,要趨利避害的結論。

7、閲讀教材,找出一戰的影響有哪些?

老師點撥:世界格局開始發生變化,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勢力被削弱,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俄國崛起。

8、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談談對一戰的看法或得到哪些啟示?

問題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發生了什麼事件?一戰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巴爾幹半島、它是列強爭奪的焦點、薩拉熱窩事件

2、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5、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其性質是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

6、時間長,規模大,範圍廣,十分殘酷等。

9、珍愛和平,遠離戰爭;牢記歷史,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不能重演。

10、①新文化運動②中國的民族工業遇到一個黃金髮現時期;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課後小結

教師小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帝國主義間對殖民地進行爭奪的直接產物。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民族。我們為了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做出過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犧牲。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但並不代表中華民族懼怕戰爭,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時,只能通過戰爭才能解決問題。回首20世紀初的那場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引發列強經濟上的競爭和對殖民地的爭奪成為戰爭爆發的根源,科學技術應

用於戰場使戰爭空前慘烈和異常殘酷。面對着廢墟中的歐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類文明的希望所在!

課後習題

1、你能説出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背景嗎?

2、介紹壟斷資本主義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情況。

3、大戰的導火線、爆發的時間、標誌及擴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場的主要分佈及三條戰線

5、凡爾登戰場的情況,一戰的規模、結果、影響

6、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課後反思:

本節課本人主要採取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地圖、圖片等,把複雜的歷史問題直觀化、簡約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潛能、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通過本課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只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提上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