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樹》教案及設計説明

來源:文萃谷 3.2W

《合歡樹》是史鐵生懷念母愛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語調,按時間順序分別敍述了作者十歲那年由自己作文獲獎引發的一件事情、二十歲母親為他治病和鼓勵他寫小説的事情以及三十歲以後對母親的那種壓抑在心裏、讓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合歡樹》教案及設計説明,供參考借鑑,希望對各位老師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合歡樹》教案及設計説明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後飽含的深情。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涵義,並領會作者對母愛與生命的感悟。

  [重點和難點]

1、品讀文段,學會欣賞作者內斂又充滿張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結合對文章的理解,表達自己對母愛與生命的感悟。

説明:教學目標與重點最終這樣確定,是源於我對網上一些教學設計不夠滿意以及對有些設計者的解讀重心始終心存懷疑。有些設計秉持的“懷念”、“歌頌”説固然不錯但我以為失之寬泛,有隔靴搔癢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説,也無可厚非,但我又覺得似乎失之單薄,難免有掛一漏萬之憾。在慎重考慮了多種意見、結合了作者本人相關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後,我這樣概括《合歡樹》:文章通過對往事的追憶,還原再現了母親的苦難與堅忍以及她對兒子“毫不張揚”的愛;作者在獨自咀嚼命運多年之後,借“合歡樹”這一由實入虛的意象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與歉疚,更在歲月流轉中獲得了對母親、母愛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學方法]

品讀、交流、探討、遷移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同學們下午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讀《合歡樹》這篇散文。它的作者史鐵生,是現仍在世的中國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我覺得要真正讀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讀懂他這個人,所以我們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經歷。請大家看一份簡單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幾個關鍵時期:畢業於清華附中,想來是個優秀的學生;18歲插隊落户,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得了重病貽誤治療導致雙腿癱瘓,回北京後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廠找到份專門安排給殘疾人的工作,預讀過課文的同學應該還記得他乾的是什麼活。28歲那年憑寫作撞開了一條新的人生之路。除了年表上提到的兩個獎外,還有一個在我看來分量很重的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該獎將年度傑出成就獎頒給了史鐵生,授獎詞中有這麼一句:

“……他(史鐵生)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

讓我們來看一張很有代表性的照片:輪椅上,一個衣着樸素的中年男子,看上去生活得清苦卻又坦然、神情超脱卻又“不改其樂”。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會在《合歡樹》一文中透露出怎樣的情感密碼和人生穎悟呢?

説明:導語的作用在於強化學生的閲讀期待。作文語文教師,我的閲讀經驗與學生相比畢竟要豐富一些,所以在導語中流露出我對作者的崇敬與信任可能有助於學生帶着類似的情緒進入良好的閲讀狀態。其實課前準備過程中我就印發了史鐵生的生平介紹、代表作品片段以及他人的評論,也是旨在加深學生對作者的關注度、瞭解度、信任度,為順利進入文本作好鋪墊。

  二、朗讀文章,梳理梗概,品讀交流:

先請一組同學分別朗讀1-5節,大家一邊聽,一邊嘗試完成下面的表格——

所在
段落
人生
節點
“我”母親的反應“我”的反應母親的狀態
1十歲作文比賽得第一急着説她自己掃興/裝作不注意年輕/聰明/最好看/愛美
2,3二十歲雙腿殘廢為我治病
鼓勵我寫作
抱了希望
一心只想寫小説/不在乎自己這條命不年輕,有了白髮
4三十歲第一篇小説發表已不在人世
4另一篇小説獲獎心煩,躲出去
迷迷糊糊聽到回答,得到一點安慰
已經離開我整整七年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能到達什麼程度,你們的理解就能達到什麼程度。

表格上清楚地標明瞭作者年齡的變化。那麼,隨之發生變化的還有哪些?請談談你的發現與理解。

母親反應的變化、母親的變化、我的反應的變化等學生都有精彩的發言。

教師注意點撥:母親的“苦”——“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加倍的”,她操勞一生,卻沒來得及分享兒子的'半點快樂與驕傲,49歲就病逝了。

點出“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悔。

再請另一組同學分別朗讀6-10節,一邊聽,一邊嘗試完成另一表格:

所在
段落
人生
節點
合歡樹母親的反應“我”的反應母親的狀態



8
二十歲被認為是“含羞草”,其實是合歡樹為我找工作,在路邊挖了棵“含羞草”
第二年沒發芽歎息,捨不得扔
第三年長葉茂盛高興,常去侍弄
第四年移栽窗前唸叨何時開花
第五年搬家被遺忘悲痛,忘了小樹過世
7三十歲開花心裏一陣抖已不在人世
10年年開花,長到房高後悔沒自己搖車去看看已過世多年

將這一表格與前一表格進行比較,談談你的發現、理解與感悟。

合歡樹的成長與作者的成長多麼相似: 大部分學生都能發現

我的反應: “抖”

“一陣抖”是由“合歡樹”觸發的,前文迷迷糊糊聽到的回答不過是自我安慰,只能讓作者“得到一點安慰”——強調“一點”,其實還是不能釋懷,沒能真正得獲得安慰,所以他仍然不願回家,在街上瞎逛,直到想起鄰居曾提起“合歡樹”開花了,一下子情感似乎找到了出口。

此文並非單純的“懷念”,早在四年前他就寫下了《秋天的懷念》,雖然説對母親的懷念可能貫穿了作者的一生,但這並不意味着四年後的他會再拷貝一篇類似的作品,這也是所有寫作者的大忌。請注意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的這段話——

年年月月我都到這園子裏來,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這是作者一點點領悟母親的愛的過程——誰言寸草心,“識”得三春暉。

説明:這兩個表格借鑑、修改自我校語文組李琳老師的設計,它們很好地解決了我原先課堂上缺乏教師引導以致學生交流易於散漫無序的問題。學生的課堂回答是在課前無任何引導的情況下自行準備而在開課時根據我給出的線索即興完成的。其實,我對課堂的教學設計、活動組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學生課前交來的各種各樣的感想基礎上一點點成形的。

  三、 探討最後一段,與大家分享你的理解與感悟。

課前預習階段不少同學都反映最欣賞文章的結尾,這倒和老師不謀而合了,我也極為推崇這兩段。正好留給我來朗讀,我不再有同學們甜美的嗓音、青春的激情,但我有着對某一生命階段的直接體驗,因此對這篇文章的領悟或許會比同學們更深一些。老師朗讀11、12兩節,在作者獨自靜思默想中,對合歡樹、對母親、對命運的感懷交織在一起。

我想先請同學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段落序號原文學生理解教師點撥
第11節“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兒。悲傷也成享受。”沉浸在對母親的回憶中,獨自咀嚼悲傷,品嚐回憶中的母親的一點一滴的愛。心情在悲傷與安慰中交替。在哀慟與喪亡的陰霾之下,人最接近真實的自我。
第12節“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羨慕那個孩子,能看着那棵樹

孩子不知道,強調的是作者的刻骨銘心
愛的傳遞
“生命”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説明:很多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寫下的讀後感、片段心得體會中提到了這個結尾,他們的閲讀反應與我很接近,這讓我覺得可以把這段作為重點供大家一起探討。

  四、 創造性理解與遷移:

文章的最後一段讓我們由史鐵生個人的特殊遭際跳脱出來,看到了人類生命的普遍性:板書:

母親 媽媽

合歡樹 “合歡”的隱喻與啟示

“我” 孩子

“合歡”——是巧合也好,是冥冥中的安排也好,這個詞都會引人浮想與沉思。正是這課樹,承載了多方情感與多方期待,凝聚了不只作者一人的回憶,觸發的也不僅是作者內心不忍碰觸的隱痛,在它身上作者的情感得到了釋放、追思得到了寄託。且因它本身亦是生命的昭示,作者反而可以在它的身上得到某種啟示。

由那個孩子想到普天下尚未長大,但有一天終會長大的孩子;由那個孩子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繼而想到普天下所有愛着自己孩子的媽媽。請注意作者用了“媽媽”一詞。

香港作家李碧華曾在日本一家小書店看到一本名叫《給母親的短柬》的小冊子——收集了社會各階層不同的人曾經不敢、不忍、不好意思、沒來得及向母親説的話。我選了一些給大家分享——

“當我見到桔梗花砰然綻放,令我想起你在年輕的日子,大太陽下,持着一把傘。”

“求你來領我出去,媽,我在森林中迷路了! ”

“在我小時候,曾罵:‘你去死吧!’。現在,我多想把那小孩殺掉。”

“在電話中説真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寫個字條:‘對不起,媽’。”

“媽,我今天在巴士站見到一個女人很象你,我幫她提袋子了。”

“媽,你快樂嗎?滿足嗎?——你猝然去世後四年,我才有力氣問你這問題。”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從來不跟你寫信的。彩子她有孕了,媽。”

一篇長文,一則短箋,不論是作家,還是普通人,都有着同樣的情感內容,相似的人生體驗,你會發現其實史鐵生想要表達的東西既是個性的獨特的也是共性的普遍的。

這些短柬用的都是第二人稱,史鐵生從未以第二人稱的形式寫過母親,或許這種形式的話他只會深藏心底,絕不肯也沒必要向他人透露,包括讀者。

如果你是史鐵生,你會用第二人稱給母親寫一則怎樣的短柬呢?

也可以選擇另一項寫作實踐:帶着從《合歡樹》一文中得到的啟示,給你自己的媽媽寫一則短柬,把不敢、不忍、不好意思向母親説的話寫下來。

最後我提一個希望,希望大家能收藏這篇文章,不管今天在這課堂之上,你理解了多少或者説理解到什麼程度,這都沒有關係,只要你還記得這篇文章。十年、二十年後,請再次讀一讀它,相信一定會有更新、更深刻的領悟。想請大家同時記住的還有這樣一句話:

歲月流逝,無可挽回,但母愛永存,生命不息。

説明:雖然拓展閲讀材料有逸出文本之外的嫌疑,但個人實在難以割捨,因為覺得這些短箋所表現出的情感特質、對母愛與生命的理解,甚至是語言風格、激起的閲讀體驗都與《合歡樹》一文有着諸多異曲同工之處。

所有的公開課多半都難以避免表演的成分,我對自己在學生面前與鏡頭面前不能保持一貫的率性自如而感到羞愧,並因深恐未能真正理解《合歡樹》辱沒了史鐵生及他的愛與思而感到忐忑。最後的結束語既是我對學生的真誠希望,也不妨看成是我對自己的課堂設計可能存在的缺漏而做的補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