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1.53W

語文會考考查的範圍是比較廣泛的,九年級的學生在想全面複習好語文,提大學聯考試成績,這跟平時的試題的訓練是分不開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九年級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語文會考模擬試題

第Ⅰ卷(滿分40分)

一、(滿分9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句子中,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李白時常放浪形骸於權貴之間,一方面是他狂放不羈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仕途失意帶給他的憤懣。

B.中秋晚會——“蕪湖月•中華情”將在蕪湖陽光半島盛裝呈現。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大張旗鼓地進行。

C.原籍河南的已故台灣著名作家柏楊先生的骨灰在鄭州市河南福壽園陵園安葬,實現了柏楊先生的遺願:葉落歸根。

D.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政府如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聲明置若罔聞,一意孤行,必將自食其果。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從現在至2017年這段時間內,國際能源機構認為,世界經濟將無法避免石油供應緊缺並由此引發油價飆升情況的出現。

B.“兩會”代表們期盼國家醫藥管理局儘快制定措施,儘量降低藥品的價格和流通環節,讓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C.孩子們對“動漫”的情有獨鍾推動着“動漫”產業朝着高質量、高速度、高贏利發展,嗅覺靈敏的商家對此更是推波助瀾。

D.由國家海洋局組織編制的《中國釣魚島地名冊》一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讀者解讀了我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等地理實體的標準名稱。

3.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作為女人,她處在封建社會的底層。

②追求着許多別人不追求的境界。

③李清照的悲劇就在於她是生在封建時代的一個有文化的女人。

④她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到的事情。

⑤這就難免有孤獨的悲哀。

⑥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她又處在社會思想的制高點。

A.④⑤③①⑥② B.①⑤⑥④②③ C.③①⑥④②⑤ D.③②④⑥⑤①

二、(滿分15分,每小題3分)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譯,不準確的一項是( )

A.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損傷秦國來讓晉國獲利,還請您好好想想吧。)

B.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了,難道誰還能譏笑他嗎?)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 豬狗吃了人所吃的食物,卻不知道節儉;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

D.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放在前頭而把個人的仇怨放在後頭啊。)

5.下列對古詩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A.首聯二句,寫詩人登高所見之景、所聞之聲:風急天高,秋氣肅殺,猿啼哀嘯;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鳥兒低空迴翔。

B.第二聯承接首聯,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寫出了夔州秋天的獨特景色。

C.第三聯,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着筆,把久客悲秋,多病獨自登台的孤獨悲涼之感表達出來。

D.尾聯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歎,與開篇的雄渾之境,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困頓衰頹,官場失意後借酒澆愁的無奈。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 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6.下列句子中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逝者如斯 逝:消失。

B.而卒莫消長也 長:增加。

C.用之不竭 竭:盡。

D.相與枕藉乎舟中 藉:墊着。

7.下列句子最能表達蘇軾豁達情懷的一項是( )

A.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C.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D.餚核既盡,杯盤狼籍。

8.下列對選 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客亦知夫水與月乎”,是就上一段中客説的“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而進行的發問。同時又引出了下面的議論。

B.“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意思是從不變的角度來看,則宇宙萬物固然無窮無盡,其實人生也一樣綿延不息。

C.“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認為天地之間的萬物,每人應占有一份,如果不是自己應該佔有的,就一點也不要動。

D.“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表現出“客”解決了思想問題,心情舒暢,無所憂慮,於是又有了“餚核既盡,杯盤狼籍”場景。

三、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共16分)

珠子燈

汪曾祺

⑴這裏的風俗,有錢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孃家要送燈。送燈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節前幾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燈的隊伍。幾個女傭人,穿了乾淨的衣服,頭梳得光光的,戴着雙喜字大紅絨花,一人手裏提着一盞燈;前面有幾個吹鼓手吹着細樂。遠遠聽到送燈的簫笛,很多人家的門就開了。姑娘、媳婦走出來,倚門而看,且指指點點,悄悄評論。這也是一年的元宵節景。

⑵一堂燈一般是六盞。四盞較小,大都是染成紅色或白色而畫了紅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盞是麒麟送子:一個染色的琉璃角片紮成的娃娃騎在一匹麒麟上。還有一盞是珠子燈:綠色的玻璃珠子穿紮成的很大的宮燈。這盞燈分量相當的重,送來的時候,得兩個人用一根小扁擔抬着。這是一盞主燈,掛在房間的正中。旁邊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掛在四角。到了“燈節”的晚上,這些燈裏就插了紅蠟燭。點亮了。從十三“上燈”到十八“落燈”,接連點幾個晚上。平常這些燈是不點的 。屋裏點了燈,氣氛就很不一樣了。尤其是那盞珠子燈,灑下一片淡綠的光,綠光中珠幡的影子輕輕地搖曳,如夢如水,顯得異常安靜。元宵的燈光擴散着吉祥、幸福和朦朧曖昧的希望。

⑶孫家的大小姐孫淑芸嫁給了王家的二少 爺王常生。她屋裏就掛了這樣六盞燈。不過這六盞燈只點過一次。

⑷王常生在南京讀書,祕密地加入了革命黨,思想很新。訂婚以後,他請媒人捎話過去:請孫小姐把腳放了。孫小姐的腳當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來就不像裹過的。

⑸孫小姐是個才女。孫家對女兒的教育很特別,教女兒讀詩詞。除了《長恨歌》、《琵琶行》,孫小姐能背全本《西廂記》。嫁過來以後,她也看王常生帶回來的黃遵憲的《日本國誌》和林譯小説《迦茵小傳》、《茶花女遺事》……兩口子琴瑟和諧,感情很好。

⑹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來不到半個月,就死了。

⑺王常生臨死對夫人留下遺言:“不要守節”。

⑻但是説了也無用。孫王二家都是書香門第,從無再婚之女。改嫁 ,這種念頭就不曾在孫小姐的思想裏出現過。這是絕不可能的事。

⑼從此,孫小姐就一個人過日子。這六盞燈也再沒有點過了。

⑽她變得有點古怪了,她屋裏的東西都不許人動。王常生活着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永遠是什麼樣子,不許挪動一點。王常生用過的手錶、座鐘、文具,還有他養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來的位置。孫小姐原是個愛潔成癖的人,屋裏的桌子椅子、茶壺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從王常生死後,除了過年之前,她親自監督着一個從孃家陪嫁過來的女傭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許擦拭。

⑾她病了,説不清是什麼病。除了逢年過節起來幾天,其餘的時間都在牀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個女傭人,沒有人上她屋裏去。

⑿她就這麼躺着,也不看書,也很少説話,屋裏一點聲音沒有。她躺着,聽着天上的風箏響,斑鳩在遠遠的樹上叫着雙聲,“鵓鴣鴣——咕,鵓鴣鴣——咕”,聽着麻雀在檐前打鬧,聽着一個大蜻蜓振動着透明的翅膀,聽着老鼠咬齧着木器,還不時聽到一串滴滴答答的聲音,那是珠子燈的某一處流蘇散了線,珠子落在地上了。

⒀女傭人在掃地時,常常掃到一二十顆散碎的珠子。她這樣躺了十年。

⒁她死了。

⒂她的房門鎖了起來。

⒃從鎖着的房間裏,時常還聽見散線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聲音。

(選自《汪曾祺文集》有刪節)

9.下列對小説主人公孫曉芸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5分)

A.孫曉芸是一個受過很好教育的人,能背全本《西廂記》,又受到丈夫王常生的影響,接受了新思想、新觀念。

B.雖然丈夫王常生臨死留下遺言“不要守節”,但孫曉芸為了恪守傳統婦道和婚姻觀念,她隱忍到死也沒有改嫁。

C.孫王二家都是書香門第,從無再婚之女,女子改嫁這是絕不可能的事;在孫曉芸的思想裏也沒想過改嫁的事。

D.從她屋裏的東西都不許人動,丈夫用過的東西都放在原來的位置等來看,孫曉芸是個對丈夫忠貞不渝的人。

10.小説第二段和第十二段對珠子燈的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A.第二段關於珠子燈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柔和寧靜的氛圍,同時透露出人們期求新婚夫婦幸福、吉祥的願望。

B.第十二段描寫珠子燈的某一處流蘇散了線,珠子落在地上了,也暗示孫曉芸的幸福生活破散了

C.第十二段珠子燈的描寫,與屋外斑鳩、麻雀、蜻蜓等充滿生機的動物形成對比,顯示屋內的孤寂、陰沉的氛圍。

D.兩段描寫構成前後呼應,珠子燈完好時,夫婦和諧,丈夫死去女主人公病倒在牀,珠子散落,落筆自然,創意精巧。

11.下列對小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6分)

A.小説開頭描寫當地 元宵節送燈的風俗,展現了極具地域特色的風土人情,為小説故事情節的展開,起到了交代背景與鋪墊的作用 。

B.丈夫王常生死後,孫小姐變得古怪了,她躺在屋裏,也不看書,很少説話,她就這樣躺了十年,這是孫曉芸對封建倫理無聲的反抗。

C.小説在交代孫小姐屋裏掛了六盞燈時説,“不過這六盞燈只點過一次”,這句話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並暗示了主人公的命運。

D.“姑娘、媳婦走出來,倚門而看,且指指點點,悄悄評論。”意在表明人們對孫家給女兒送燈行為的譏笑,暗示下文悲情故事的發生。

E.結尾三段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悽婉的情境,“時常還聽見散線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聲音”一句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妙。

第Ⅱ卷(滿分60分)

四、(滿分20分)

12.小説以“珠子燈”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並作分析。(8分)

13.用楷體或行體,工整且儘量美觀地默寫《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請注意款識)。(8分)

14.把下面這個長句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順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華的美學思想,就境界的主客體及其對待關係、境界的辯證結構及其內在的矛盾運動、境界美的分類與各自特點,對境界這一中國傳統的美學範疇進行了詳細的闡釋。

五、(滿分40分)

15.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40分)

杭州圖書館向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其中包括乞丐和拾荒者。有讀者對此表示不滿,向館長抱怨説:“圖書館是大雅之堂,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館閲讀,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館長褚樹青回答:“知識不分高低貴賤,人人都有到圖書館求知的權利。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閲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表達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字形正確、字跡工整。

  語文會考模擬試題答案

一、(滿分9分,每小題3分)

1.B(A、放浪形骸:行為放縱,不受世俗禮法的束縛。使用正確。B、大張旗鼓:比喻聲勢和規模很大,有大造聲勢之意。此處應為“緊鑼密鼓”。C、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他鄉的人,晚年或死後回到故鄉。此處用之恰當。D、置若罔聞:棄置一旁,好像沒有聽見一樣。用在這裏合適。)

2.D (A、語序不當。“國際能源機構認為”應當放在“從現在至2015年這段時間內”之前;B、“降低”和“流通環節”搭配不當。C、缺中心詞,“高質量、高速度、高贏利”後應加“方向”一詞。)

3.C(先總寫,後分述)

二、(滿分15分,每小題3分)

4.C(檢:制止)

5.D(“官場失意後借酒澆愁”,理解錯誤。一者詩人已久離官場;二者詩人是因病斷酒,已“新停濁酒杯”,不是借酒澆愁。)

6.A(往,去)

7.B(A、是表達蘇軾對宇宙變化的認識的;C、是表達蘇軾對自然萬物的認識的;D、是寫主人與客酒後之態的。)

8.C(“每人應占有一份”的理解不恰當。蘇軾認為要使無窮的萬物為我所用,從中得到樂趣。)

三、(滿分16分)

9.B(孫曉芸到死也沒有改嫁不是為了恪守傳統婦道和婚姻觀念而隱忍,主要是她對丈夫的忠貞不渝。)

10.C(分析不當。屋外的“斑鳩、麻雀、蜻蜓等充滿生機的動物”不是與珠子燈的描寫形成對比,是以屋外反襯室內的寂靜、孤獨,表現女主人公靜靜地等待死亡的生活狀態;對珠子燈的描寫是以動襯靜。)

11.A、E(B、最後一句的分析錯誤,有意拔高,孫小姐的行為主要是對丈夫的思念,也有遵從傳統道德觀念的意思。C、説“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分析欠妥,這句話主要是暗示孫小姐和丈夫王常生婚姻生活的短暫。D、這一句是在開頭交代風俗情景時説的,沒有“人們對孫家給女兒送燈行為的譏笑,暗示下文悲情故事的發生”的意思。)

四、(滿分20分)

12.觀點一:使小説的主題思想集中、深刻、豐厚。(2分)①用“珠子燈”這樣充滿女性陰柔婉約事物做標題,表現了特定時代,特定羣體嚮往幸福,嚮往美好但也容易破散的人生。②透過珠子燈引發的故事,體現了作者對孫曉芸所代表的人生命運及相關的社會和人性因素的思考。③透過珠子燈和主人公的命運,作者完成了“恪守”和“改變”的兩難論題的設置,讓小説的主題頓顯深刻、豐厚。

觀點二: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鮮明,含意豐富。①珠子燈將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和人物形象扭結,為小説展示了一個真實可感的社會環境,也使人物形象真實可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②圍繞珠子燈所刻畫的主人公,既具有善於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同時具有恪守舊觀念、舊思想的矛盾。③透過珠子燈所刻畫的主人公形象含義的多元化,啟發讀者的多元思考,使小説的主人公形象具有典型性。

觀點三:使小説的結構精巧。(2分)①以珠子燈為線索構建全文,行文自然,開合有序。②用珠子燈將小説的人物內心願望和嚮往與主人公的悽婉命運以及社會風情、人文背景勾連起來,十分巧妙。③小説以“從鎖着的房間裏,時常還聽見散線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聲音。”收束全文,和標題珠子燈呼應,結構嚴謹。使小説看似終結,實則延續的感覺,象徵意義突顯,耐人尋味。

13.(答案略)

14.(4分)他的著作對境界這一中國傳統的美學範疇進行了詳細的闡釋。(1分)著作主要依據的是康德、叔本華的美學思想。(1分)闡釋的內容是境界的主客體及其對待關係、境界的辯證結構及其內在矛盾運動、境界美的分類與各自特點。(2分)

五、(滿分40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