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質量檢測試卷帶答案

來源:文萃谷 1.45W

質量檢測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應該要好好重視,在複習語文的時候多做一些模擬試卷。小編為大家力薦了九年級語文質量檢測試卷以及參考答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閲讀!

九年級語文質量檢測試卷帶答案

  九年級語文質量檢測試卷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0分

1.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A.洗濯 zhuó 滑稽 jī 瀰漫 mí 苦心孤詣 zhǐ

B.祈禱 qí 彷徨 páng 告罄 qìn 鍥而不捨 qiè

C.咫尺 zhí 遷徙 xǐ 憔悴 qiáo 廣袤無垠 yín

D.愧怍 zuò 藩籬 fān 腳踝 huái 涕泗橫流 tì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

A.轉基因食品利大還是弊大,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B.時刻孜孜不倦地盯着手機屏幕,低頭族的視力因此而明顯下降啊。

C.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閲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D.在北大演講“國學的傳播”時,于丹教授引經據典,分析透徹,見解獨到。

3.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A.在南山教育質量年的活動中,使許多學校的教育質量得到了提高。

B.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行動。

C.有大約137萬左右粉絲的公眾人物畢福劍因不雅視頻事件不得不公開道歉。

D.貫穿全城的生態綠道是“磨房深圳百公里”活動的主要線路。

4.請選出下列選項中排序正確的一項。

①其實,名字裏藴藏着許多信息。

②所以,觸摸一個個名字,其實是在品讀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

③尤其是自己給自己改的名字,其中更藴含着抱負、襟懷和節操。

④人們常説,名字是個符號。

⑤呼喚一個個名字,其實是在咀嚼一段段耐人尋味的人生。

A ⑤②④③① B ⑤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③①⑤②

5.請選出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

A.《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而《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説。

B.人們在死火山口發現了一個生命史上的奇蹟——幽暗的峽谷裏竟然柞木蒼鬱!。劃線句子中的破折號表示話題轉變。

C.“動物之間尚且有憐憫之心,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是轉折複句。

D.“洗得乾淨”是偏正短語,“乾淨地洗”是後補短語。

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6.請在下面橫線上填空相應的句子。(10分)

(1)峨眉山月半輪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3)晴空一鶴排雲上, ▲ 。(劉禹錫《秋詞》)

(4)過盡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5)念天地之悠悠, ▲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6) ▲ ,一川碎石大如鬥。(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7)▲ ,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8)古代文人常借酒抒發感情,范仲淹在《蘇幕遮》裏用“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抒發將士鄉愁難解的悲苦情懷;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 ▲ ”表達失意人暢飲後的胸懷開闊,膽氣豪壯;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用“▲ , ▲ ”則將五柳先生的率真表現的淋漓盡致。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33分

(一)閲讀下面選文,完成7—9題(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選自《傷仲永》)

7.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1)世隸耕 (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3)不能稱前時之聞 (4)仲永之通悟

8.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2)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9.明代文學家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説:“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而本文方仲永雖“受之天”卻“卒之為眾人”,請結合他們的人生經歷以及生活環境,説説你從中獲得哪些啟示?(3分)

(二)閲讀下面選文,完成10—13題(10分)

電動汽車把城市熱量“開”出去

①熱島效應通常造成城市中心温度升高,影響空氣流通和天氣變化,由湖南大學黎燦兵教授、曹一家教授及其科研團隊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用電動汽車代替傳統汽車,不僅具有降低城市温度的潛力,還能減少温室氣體排放。

②黎燦兵及其研究團隊選取北京作為實驗城市,根據2012年的數據進行分析。他們發現電動汽車每英里所釋放的熱量是傳統汽車的19.8%,如果全部更換為電動汽車,那麼北京市的城市熱島強度可以降低0.946攝氏度。

③與傳統車輛相比,電動汽車行駛每公里釋放的熱量要少很多,這有助於緩解夏天大都市的熱島效應。熱島效應多由人類活動造成,使城市比周圍鄉村温度高。讓北京市民記憶猶新的“7·21”暴雨就是受熱島效應影響而產生的,當時,北京城市地區氣温比周圍郊區或農村高出0.56℃至5.6℃。這些多餘的熱量破壞了城市空氣循環的穩定,並促進降水雲層的形成,使降雨量增多,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災難性的暴雨氣候。

④目前,電動汽車是否可以幫助應對全球和地區的氣候變化依舊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雖然電動汽車在行駛時其排放量遠低於傳統汽車,但是一部分人認為,製造電動汽車的過程要比製造傳統汽車的過程會產生更多的污染。因此,黎燦兵認為,如果要真正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需要多方面工作,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不能解決全部問題。當然,用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主要是為應對石化燃料日益減少的危機,而這種替代還擁有“誘人的”附加值——降低城市温度和降低温室氣體排放,這無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氣候問題。

(摘自《科技日報》2015年3月20日)

10.有哪些理由表明電動汽車能把城市的熱量“開”出去?請分點概括。(2分)

11.第②段劃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第④段加點的“全部”是否可以去掉?為什麼?(3分)

13.解決城市熱島效應,除了關注汽車以外,你還有哪些好的建議?請寫下來。(2分)

(三)閲讀下面選文,完成14—18題(14分)

麥田裏的守望者

①冬日如一位時光深處的老人,泛黃的臉上缺少血暈,它太過安靜了,以至於需要聽鞭炮的聲音才知道這個世界還在運行。但是麥田呢?是衰敗冬天的一個滋生的孩子吧,整個季節,就只有麥田在那裏放肆地笑。

②父親是可以看見那種笑的,這正如他自己所説,麥田也是他的孩子。不過,這個季節父親是不會去打理麥田了——綠油油的麥子,在寒風中兀自張揚着青春。父親忙,忙購置年貨,還忙着給我新居添置一些傢俱。而此時,我在歸家的火車上,泡一杯茶,靜聽火車狂傲的呼嘯。等火車不再鬧騰了,我也就歸家了。

③父親在巷子口來回踱步,看見歸來的我,淡淡地説一句“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冬日的陽光聚集在他佈滿皺紋的臉上,我看見陽光下那朵綻放的幸福的花朵。

④春節,團圓飯,我陪父親喝了幾杯酒。父親説:“這酒好!”喝着喝着,父親突然説:“你也不小了,終身大事怎麼樣?”我止住筷子,心裏五味雜陳。母親忙打圓場,我趕緊夾了一塊肉,機械地咀嚼着……

⑤煙花漸起,只是我早已不再是那個放煙花的少年,此時,我只是仰望着五光十色的天空。這麼多年來,我知道我是時光所滋養的禾苗,當禾苗成熟的時候,一切便變得從容與安靜。我也知道,在欣賞這美麗的一幕時,其實時間早從我們身邊悄然滑落。於是,我睜大眼睛,在偌大的黑夜中捕捉到了最後一束煙花,我説:煙花,請捎去我對來年的祝福吧——一家人,幸福安康!

⑥過了年,年味漸漸淡去。天空放了晴,父親閒不住,拿着鋤頭打理麥田去了。我跟在後面,肩上也有一把鋤頭,開始勞作時,我驀然發現:對於土地,我是陌生的,土地對於我呢?大抵也是如此吧。父親鋤掉多餘的草,不一會兒,他滿頭是汗,我也開始鋤,一鋤下去,嬌嫩的麥苗便斷了幾根。父親心疼,説:“麥苗也是生命。”他讓我在旁休息,旁邊是我們家祖先的墳塋。父親説:“打理這塊麥田,一半是想有個好的收成;一半就是不希望這田地荒蕪了,這可是祖先的院子,我來這裏打理麥田,就是和先祖嘮嘮嗑。”我被父親的話深深地震撼了。父親緩緩地捲起了一根旱煙,眼裏滿是悲涼。從父親的眼神中,我讀懂了一種責任和延續。

⑦是的,父親用一雙殘損的手掌,將我從鄉村送往城市,用肩膀扛起一個男人應有的擔當。多年以後,父親的`願望實現了,我在城市站穩了腳跟,父親滿是高興。只是同時,父親也在哀歎,鄉村的未來沒有我,百年之後,他註定也會和先祖同行,那時誰才是他的守望者呢?想到這,我讀懂了父親的悲涼。

⑧傍晚歸家,我和父親走在路上。父親在前,我在後。忽然想起多年前,我騎在父親的肩膀上,父子同行,疾速而歸。然而,現在父親腳步慢了,歲月洗去了他原有的急躁,此刻留給我的,只是一道淡然的風景線。

⑨在那些歸家的日子裏,我的心是寧靜的。在貧瘠的鄉野,我願意與草木為伴。只是草木也是那個會遠行的人,立春東風送暖,大地解凍,草木也就開始一年的新徵程了。與草木同行的還有我,家對於我來説,註定只是一個港灣,而我只是一隻暫時歸泊的船,只有睏倦和年關漸近時才回來停靠。

⑩那麼,此時就讓我啟程吧。清晨,麻雀的啁啾聲撕破了院子的寧靜。我帶着這個季節的一些温暖和感悟,我將遠行。而父親依舊守望在村莊,守望着那塊麥田,守望着先祖孤單的墳塋。

(作者遊萬里。選自《思維與智慧》2015年第5期,有刪節)

14.父親認為“麥田也是他的孩子”。文中第②段哪一句話寫出作為父親“孩子”麥田和“我”共有的特點?(2分)

15.第⑥⑦段寫“我”讀懂父親眼中的“悲涼”,聯繫全文,説説父親是因什麼而“悲涼”的。(2分)

16.第①段是景物描寫,説説這段描寫對全文有何作用?(3分)

17.從修辭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劃線的句子。(3分)

18.“守望”和“遠行”是農村兩代人的不同選擇。有人説,因“遠行”社會進步了;也有人説,惟有“守望”才有鄉情鄉味。你更贊成哪一種觀點?説説你的理由。(4分)

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4分

根據你的名著閲讀積累,完成19—20題(4分)

當他躺在手術枱上,手術刀割開他的頸子,切除他一側的副甲狀腺時,死神黑色的翅膀曾三次觸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頑強。達雅焦急不安地守在外面,幾個小時後,她看見丈夫的臉色像死人一般蒼白,但仍然很有生氣,而且像平時一樣平靜温存:“好姑娘,你別擔心,我可不會這麼容易就進棺材的。我還要好好活下去。……”

他堅定地選擇一條道路,決心通過這條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設的隊伍中去。

19.選文選自長篇小説《 》,此書的作者是 。(2分)

20.“他堅定地選擇一條道路”指的是“他”從此開始 。從選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 的精神(2分)

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43分

21.寫作,40分;書寫,3分。

“微”最常用的詞義是“細小、輕微”。當下,與“微”相關的新鮮詞語不斷出現, “微博”“微信”“微電影”……。而“微感動”一詞也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人們瞬間細小而美好的內心變化,這種內心變化可能只是因為關注到了一個卑微的人物,也可能只是因為看到一個細小的舉動、還可能只是因為聽到一句樸實的話語……總之,因為別人、因為自己,因為生活、因為夢想,總有一些感動會不期然地温暖在心頭。請以“微感動”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1) 寫作要求:①不少於600字、不超過900字;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文中不

要出現影響評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請用××代替。

(2)書寫要求:卷面乾淨、字體工整,整體美觀。

  九年級語文質量檢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10分)

1.D備註:A. “苦心孤詣(yì)” ;B.“ 告罄(qìng) ”; C.“咫尺(zhǐ)”。

2.B (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是個褒義詞。)

3.D (A.缺少主語。要麼去掉“在……中”,要麼去掉“使”。 B.謂賓搭配不當。應把賓語“行動”改成“消息”。C.重複囉嗦。“大約”和“左右”刪去一個。)

4. C

5.A(B.破折號應是解釋説明。 C.是遞進複句。D.“洗得乾淨”是後補短語,“乾淨地洗”是偏正短語。)

二、(10分)

6.(1)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東風不與周郎便

(3)便引詩情到碧霄

(4)斜暉脈脈水悠悠

(5)獨愴然而涕下

(6)輪台九月風夜吼

(7)何當共剪西窗燭

(8)酒酣胸膽尚開張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每空1分,錯一個字該空不得分)

三、(33分)

(一) (9分)

7.(1)屬於; (2)通“攀”,牽,引;(3)相當;(4)通達聰慧。(每詞0.5分)

8.(1)譯文:同縣的人對他感到奇怪,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得分點:“奇”、“稍稍”、“賓客”等關鍵詞每詞 0.5分,扣完2分為止。)

(2)譯文: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得分點:“受之天”、“固”、“眾人”、“受之人”、“得……耶?”等關鍵詞每詞0.5分,扣完2分為止。)

9.啟示:(1)一個人最終是否成才,與人先天的聰慧與否關係不大。“愚”者能成文學家、神童也可能“泯然眾人”。 (2)“勤且艱”的學習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不使學”則會使人一事無成。(3)環境常常能影響人。“先達”是哪怕在“百里外”,只要主動請教,自己就會提升;一味地沉緬於鄉俗“錢幣乞之(詩)”的利益中,“泯然眾人”就是必然的結果。(從兩文出發,言之有理即可。每點1.5分,答對兩點得滿分)

(二) (10分)

10.①電動汽車釋放的熱量少,可以降低城市温度。②可以減少温室氣體排放,解決氣候問題。(2分)

11.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説明方法。用數據將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作比較,更準確、更鮮明地説明了電動汽車可以降低北京城市温度,能夠減少温室氣體排放。(3分)

12.不能去掉。“全部”是“一切、所有”的意思,這裏是指目前電動汽車只能解決部分氣候問題,而不是所有問題,去掉就與事實不符,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分)

13.減少能產生二氧化碳的能源使用;熱天空調儘量保持在26度;控制城市人口;增加綠地面積等。(言之有理即可,按點給分,答2點得滿分。)

(三)(14分)

14.“綠油油的麥子,在寒風中兀自張揚着青春。” (2分)

15.父親既為自己義無反顧卻又孤獨地守望祖業和祖墳而悲涼,又為百年後自己和祖業無人守望而悲涼。(2分)

16.第①段描寫了冬日鄉村衰老以及麥田生機勃勃的景色,交代了全文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1分);同時這種蒼涼之中藴藏生機的景象,又自然地引出下文父輩的“守望”與兒女的“遠行”。(2分,答“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情景相生”等亦可。)

17.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用“聚集”把陽光擬人化,用“花朵”比喻父親佈滿皺紋的笑臉,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冬日裏父親見到“我”歡喜的神態(1分),表達了“我”見到年邁的父親那種欣慰之情(1分)。

18.有觀點,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得分。(4分)

示例一:我贊成“守望”才有鄉情鄉味。鄉村是生命之根,尤其在中國。守望是一種責任和延續,傳統的民俗民風只有在“守望”中才得以傳承,濃濃的人情也只有“守望”才能在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代代延續。

示例二:我贊成“遠行”。“守望”會封閉了人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因此也必然阻礙社會的進步。只有從鄉村走出去,才能接觸更廣的天地、更多的文明、更高的世界,才能不斷提升自己,才會促使這個社會不斷進步。

四、共4分

1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答“奧斯特洛夫斯基”亦可)(2分)

20.文學創作(以文學作為繼續戰鬥的武器);

與命運抗爭、永不言敗、頑強。(意思相近即可)(2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