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2.81W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等腰三角形教案設計

1、軸對稱圖形的有關概念,什麼樣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邊、頂角、底角。

(首先教師提問瞭解前置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動腦思考、口答。)

(二) 、構設懸念,創設情境:

3、一般三角形有哪些特徵? (三條邊、三個內角、高、中線、角平分線)

4、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特徵外,還有那些特殊特徵?

(把問題3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4給學生留下懸念。)

(三)、目標導向,自然引入:

本節課我們一起研究——9.3 等腰三角形

(板書課題) 9.3 等腰三角形(瞭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四)、設問質疑,探究嘗試:

結合問題4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不同規格的等腰三角形,與教師一起演示(模型)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問題]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結論?

(讓學生由實驗或演示指出各自的發現,並加以引導,用規範的數學語言進行逐條歸納,最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徵)

[結論]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板書學生髮現的結論)

等腰三角形特徵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在△ ABC中,∵AB=AC( )

∴∠B=∠C( )

[方法]可由學生從多種途徑思考,縱橫聯想所學知識方法,為命題的證明打下基礎。

例1: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數。

〔學生思考,教師分析,板書〕

練習思考:課本P84 練習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以是直角或鈍角嗎?為什麼?)

〔繼續觀察實驗紙片圖形〕(以下內容學生可能在前面實驗中就會提出)

[問題]紙片中的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可能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什麼線?

(通過設問、質疑、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培養學生概括數學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觀察]摺痕AD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AD可能還是等腰三角形的什麼線?

[學生髮現]AD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中線、底邊上的高.

[結論]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簡稱為:“三線合一”。

等腰三角形特徵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高線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出示小黑板)

[填空]根據等腰三角形特徵的推論,在△ABC中

(1)∵AB=AC,AD⊥BC,

∴∠_=∠_,_=_;

(2)∵AB=AC,AD是中線,

∴∠_=∠_,_⊥_;

(3)∵AB=AC,AD是角平分線,

∴_⊥_,_=_

通過直觀模具演示,引出推論2,並出示小黑板[填空]、強調“三線合一”的運用方法。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並通過[填空]瞭解三線合一的運用方法。

強調“三線合一”特徵中的三線段前的定語的重要性,可讓學生實際畫圖驗證。

(五)、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例2:如圖,在△ABC中,AB=AC,D是BC邊上的中點,

∠B=30°,求∠1和∠ADC的度數。

課堂練習:

(1)P85練習3

(2)例3已知:如圖,房屋的頂角∠BAC=100°,過屋頂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頂架上∠B、∠C、∠BAD、∠CAD的度數.

(這是一道幾何計算題,要使學生加深對本課內容的應用,引導學生寫出解題過程)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1)敍述等腰三角形的特徵及其應用;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特徵可證明:兩角相等,兩線段相等,兩直線互相垂直。

(3) 聯想方法要經常運用,對今後解題大有裨益。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P86 習題9.3 1、3、4 預習課本:P85 等腰三角形

課後思考題: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高線)是否相等?為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