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4篇)

來源:文萃谷 1.76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4篇)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的意義,瞭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3、指導幼兒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培養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衞生習慣。

4、體驗健康潔白的牙齒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美感。

活動準備:

提前兩天將洗淨的蛋殼浸在醋裏,收集幼兒的漱口水若干杯

故事準備《愛吃糖的老虎》

活動過程:

1、故事《愛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題

提問:狐狸想出了什麼辦法?老虎的'牙齒怎麼了?

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

2、找齲齒

(1)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3、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1)幼兒討論:齲齒是怎麼形成的

(2)觀察幼兒漱口水,請幼兒觀察裏面有沉澱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麼味道?(酸的、臭的)這中酸得、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

(3)觀察蛋殼浸在醋裏的變化並討論醋裏浸過的蛋殼為什麼會變黑、變軟。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形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形成齲齒(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

5、結合《刷牙歌》教會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2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中國館的外形,自由探索中國館的剪紙造型。

2. 在創作中國館的剪紙活動中,體驗自主創作和相互學習的快樂。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中國館圖片、彩紙、剪刀

活動過程:

一、 觀察中國館的外形特徵。

師:中國館開館了,海寶想請你們來參觀,你們願意嗎?

(出示中國館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中國館的外形特徵)

師:中國館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顏色、對稱性、結構等各方面來表述)

二、 創作我心中的中國館

師:中國館真雄偉,我忍不住把我心中的中國館給剪下來了,你們想看看嗎?

(出示教師剪的中國館造型)

師:我剪的中國館是什麼樣的呀?

師:海寶想辦一箇中國館剪紙展覽會,你們願意來參加嗎?

師:那就請你自己來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剪出自己心中的中國館吧!

(幼兒自由的創作,用自己的方法剪出不同的中國館造型,教師巡迴指導)

三、 舉辦中國館剪紙展覽會

師:現在就請你把自己的作品送到海寶的剪紙展覽會上來吧!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引導幼兒觀察、交流)

師:你喜歡誰剪的中國館?他是怎麼剪的?你剪的時候用的什麼方法呢?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剪中國館的方法,互相學習交流經驗)

師:有的小朋友是把紙剪成一條一條拼起來的,有的小朋友是用對摺的方法剪出鏤空圖案的,都很有創意,可是,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方便的呢?

(通過幼兒的表述,幫助幼兒總結經驗)

四、 再次嘗試創作

師:海寶看到你們的作品,真的好喜歡。它還想請你們再剪一次,把中國館的剪紙送給來上海看世博會的客人們,好嗎?

(幼兒再次嘗試創作中國館剪紙造型,教師巡迴指導)

五、 集中講評

師:先剪好的可以先把中國館送到世博會的客人們。

師:你最喜歡誰剪的中國館?誰的中國館最特別?

師:海寶今天真開心,説你們都是能幹的小設計師、小藝術家,不僅把自己心中的中國館剪了出來,還幫了它很多的忙,它要謝謝你們呢!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3

一、設計意圖:

紙是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材料,幼兒都知道紙可以折起來,但發現折起來的紙上可以架積木,幼兒感到神奇,驚訝紙竟然可以承受這麼重的東西,通過比賽,遊戲,在活動中獲取科學知識。

二、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紙被改變後能夠承受重量。

2、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

三、活動準備:

鉛畫紙、積木、記錄表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探索讓紙站起來的方法。

1、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你們有辦法讓紙站起來嗎?

2、幼兒探索讓紙站起來的方法。(試一試,説説自己的方法。)

(二)探索站起來的紙是否能承重。

1、猜測紙改變後可擺放積木的數量,進行記錄。

站起來的紙上能放積木嗎?猜猜可以放幾塊?(討論記錄表)

2、幼兒探索紙的承重並記錄。

(1)究竟能放幾塊積木呢?試一試。

(2)記錄好的小朋友和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

(3)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方法。(鼓勵黃品涵積極介紹自己的發現)

3、幼兒再次探索怎樣才能在紙上放更多的積木並相互交流。

引導幼兒重新改變紙的樣子,並嘗試。

4、小結:我們發現紙可以站起來,讓它變一變就可以放積木,再變一變就可以放更多的東西,以後我們還可以試一試,你會有新的、更多的發現。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4

一、設計意圖:

科學活動應該是有趣的,讓孩子感到驚訝的!我設計的《紙蓮花》課題就本着這個目的,

選擇了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紙,給孩子進行操作實驗,感受各種紙在水中的變化,讓孩子從中感受到生活中原來有那麼多讓人驚訝的現象,初步瞭解到許多科學知識可以通過遊戲和競賽獲得,努力讓幼兒從探索遊戲中感受快樂獲得智慧。

(一)活動過程的思考:

1、感受驚訝:

第一階段: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折過的紙放在水裏會打開的神奇。

策略:選擇顏色鮮豔的彩色打印紙進行猜想實驗,結果是讓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張摺紙放進水裏,先漂在水上,過了一會兒居然會慢慢的打開。

第二階段:感受各種紙做的蓮花在水中開放的神奇。

策略:採用集體記錄的方式,4人一組討論、猜想,先猜會開還是不會開,再猜會開的蓮花,哪個先,哪個後,幼兒在討論中學習,實驗中驗證集體的猜想,又讓幼兒沒想到的是:猜想中不會開的居然開了,而且是第一個。

2、感受成功:

第三階段:幼兒自己選擇材料製作開兩次的紙蓮花,有的幼兒選擇了兩張相同的紙重疊,有的幼兒選了兩張不同的紙。

策略:以比賽誰先開放的形式,幼兒自己驗證出兩層宣紙的蓮花放進水裏最先開放,幼兒從中獲得了成功感。

(二)材料的選擇:

1、紙張的選擇:

在活動用了五種紙。

第一次是彩色打印紙。一是考慮起色彩鮮豔,二是考慮其能在一定時間內慢慢打開,便於幼兒觀察其打開的整個過程。

第二次是報紙、卡紙、宣紙、鉛畫紙。這四種紙的選擇是根據紙的吸水的快慢來考慮的。它們紙張不同、吸水快慢不同、開放速度不同,利於幼兒討論觀察記錄。

2、盛水器具的選擇:

原先選擇了塑料小盆,可是放在桌上發現佔用的地方較大,不利於幼兒操作,後改用生

活中經常可以用到的方便麪碗,而它的容積大,邊緣窄,更利於幼兒操作。

二、活動目標:

1、在試試、做做、玩玩中發現紙能吸水,不同的紙吸水的速度不一樣。

2、嘗試小組合作記錄並表達實驗發現。

三、活動準備:

1、報紙、卡紙、宣紙、鉛畫紙若干。

2、彩色打印紙、報紙、卡紙、宣紙、鉛畫紙做成的紙蓮花若干。

3、小盆、抹布若干。

4、記錄表(個人、集體)

四、活動過程:

1、第一次實驗,發現紙蓮花放進水裏會開放。

(1)出示一種紙蓮花,幼兒猜想、記錄。

師:桌上有什麼?是什麼樣的紙?把它放進水裏,會怎樣呢?

出示記錄表,幼兒記錄猜想。

(2)師生共同討論實驗的操作要求。

師: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樣,我們來試試,放紙蓮花時要注意些什麼呢?放的時候要開口朝上,輕輕的小心的平放在水面上。

(3)幼兒實驗、記錄。

師:我們一起試一試,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請你將看到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4)幼兒交流記錄結果。

師:原來合起來的紙變成什麼樣了?你覺得它像什麼?為什麼紙蓮花放進水裏會開放呢?

師:我們發現紙吸了水後,紙蓮花放進水裏就會慢慢開放。

2、第二次實驗,發現各種紙蓮花吸水不同,開放的速度也不一樣。

(1)出示集體記錄表,小組討論記錄。

師:這裏有四種不同的紙蓮花,它們是什麼紙做的蓮花呢?

這些紙蓮花放進水裏會開放嗎?哪個先開?哪個後開?請你們四個人討論,用你們自己的方式討論,合作記錄在小組記錄表中。

請你將原來的記錄表放進布袋裏,將水中的紙蓮花拿出來,放進桌下的垃圾簍中再討論記錄。

幼兒小組交流記錄。

(2)幼兒第二次實驗,觀察不同紙做的蓮花開放的速度不一樣。

師:和你們猜的一樣嗎?為什麼有的紙蓮花先開,有的`紙蓮花後開?

3、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發現紙能吸水,而且發現紙做的蓮花放進水裏還會開放呢,不同的紙做的蓮花放進水裏,吸水不同,開放的速度也不一樣。有的紙吸水快,開放的就快;有的紙吸水慢,開放的就慢。

4、幼兒第三次實驗,自己製作連續開放的紙蓮花。

(1)提出製作要求。

師:製作一個能連續開放兩次的紙蓮花,可以怎麼做呢?要用兩張紙摞在一起對齊疊,如果想讓它開的快一點,你想選擇什麼樣的紙?

(2)幼兒製作實驗。

師:誰的蓮花最先開?開了幾次?外面什麼紙?裏面是什麼紙?

為什麼有的開的快?有的開的慢?

5、教師小結

師:我們發現宣紙和報紙開的都很快,但宣紙放在裏面,卻開不開,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去找一找,問問爸爸媽媽,看看它們會有什麼樣的祕密!

宣紙吸水快,我們小朋友可以用它來畫畫,寫毛筆字,我們生活中還要用到許多種紙,他們也很神奇,我們可以去找一找,問問爸爸媽媽,看看它們會有什麼樣的祕密!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5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畫畫中,理解歌曲內容,感受藝術之美。

2、能創造性地畫出獅子的不同動態,對繪畫活動感興趣。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PPT音樂幼兒用紙、記號筆、油畫棒獅子圖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引起興趣

1、小朋友,有一位魔法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魔法歌曲,這首歌曲裏藏着一個動物,怎麼一起來聽一聽,找一找!(哆啦A夢伴奏)

“一個圓圓盤子上,放着一塊三明治,還有兩顆巧克力豆他的味道真好吃,忽然聽到一聲吼,根根頭髮往上翹,請你猜猜,請你猜猜,它是森林哪一位?啦啦啦!”(老師動作輔助引導)

2、你們聽出來它是誰了嗎?(幼兒猜謎:大獅子、大老虎、大熊貓)

到底是誰呢,我們還是請魔法師來為我們揭曉答案吧!魔法師的魔法筆,能把歌曲中的動物給變出來,我們一起來期待吧!

二、講解示範

1、播放課件,老師輔唱

2、師:“你們看是誰呀?”生:獅子

3、師:這隻獅子是怎麼變出來的'?

(分解步驟圖)

師:先變出的是什麼?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接下來呢?……我們一起來變一隻威武的大獅子吧!

(徒手跟老師一起繪畫)

4、師:我們一起把大獅子變到畫紙上吧。

教師再示範一遍。

5、師:有了獅子頭,還缺少什麼呢?

生:身體、尾巴

師:我們來幫獅子添上身體和尾巴吧!

師:看!老師已經準備好了獅子的身體和尾巴,誰來幫它擺一擺。

幼兒操作

師:這裏的獅子多可愛啊,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呀?

教師示範一遍。

三、幼兒作畫

1、教師提要求:畫之前我們的大獅子還有幾句話想對小朋友説:

我可是森林裏的百獸之王,你們可別把我畫成了小病貓。我的本領可大了,畫好以後別忘了給我塗上美麗的背景顏色。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四、展示幼兒的畫

讓幼兒選自己喜歡的畫,説説為什麼?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6

活動目標:

1、目測10以內的數,並準確地説出目測的方法與結果

2、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學具:幼兒操作材料、彩筆、鉛筆、橡皮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小熊開超市”引導幼兒探索目測的方法。

1、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目測出物體的數量。師:説一説:超市來了什麼小動物?有多少?並出示正確答案驗證。

2、教師出示小豬圖片,引導幼兒大膽説出目測的方法與結果。

師:有幾隻小豬?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請你把你的方法用筆圈出來。

3、教師歸納幼兒所運用的'目測方法。(兩個兩個數,三個三個數,數羣數…….)

二、幼兒運用目測方法統計出超市貨物的數量。

1、教師啟發幼兒用多種方法説出總數。

師: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能快速知道物體的數量?並將這種方法用筆畫出來,並寫出數字。

2、個別幼兒講述其它的目測方法。

師:説一説,你還有什麼目測方法?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麼?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論。

3、教師總結:剛才我們共同發現了好多的目測方法,有兩個兩個數、三個三個數、五個五個數、數羣數、接數…….,小朋友真棒!

三、競賽“比眼力”

教師説明遊戲規則,將幼兒分兩組,開展競賽活動。比一比哪組能快速目測出貨物的數量並予以獎勵。

四、遊戲“評選優秀員工”

教師提供操作材料,幼兒在規定時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基本性質:無色、無味、透明、流動。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瞭解水的用途。

3、激發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得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臉盆6個、玩水工具若干、玻璃杯若干、糖若干、奶、錄音機、磁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幼兒自由玩水,體驗水的玩法。談話活動——-水可以怎麼玩?

二、簡單介紹水的三態

冬天很冷水會結冰是水的固態,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態,開水冒的氣是水的氣態,那麼水像魔術師一樣一會變成冰塊,一會變成雨水,一會又變成氣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們想多瞭解水嗎?好那我們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質

1、猜一猜,各是什麼?實驗:分別出示1號杯水、2號杯奶,讓幼兒猜一猜,看一看,通過觀察比較明白水是沒有顏色的,而奶是白色。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

2、嘗一嘗,各是什麼味道?

實驗:讓幼兒聞聞、嚐嚐1號杯內的水,説説水是什麼味道?然後再來聞一聞、嘗一嘗2號杯內的奶,説説奶是什麼味道?在幼兒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小結:水是沒有味道的。

3、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實驗:把兩塊糖分別放入1號杯與2號杯中,讓幼兒觀察比較你看見了什麼?為什麼?

最後得出結論:水是透明的。

4、抓一抓,你知道了什麼?

實驗:用飲料瓶製作一個水槽,下面接一個杯子或者一個盆,讓幼兒觀察水是怎麼進了下面的杯子或盆裏的,幼兒就會説出是流進去的,從而得出水是流動的。最後得出結論:水是流動的`。

四、討論水的用途,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老師小結了水的性質後,問孩子們:“水能用來幹什麼呢?”讓幼兒互相討論後回答,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説:水可以洗臉、洗頭、洗腳、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師可以擴寬思維告訴幼兒還可以滅火、灌溉農田、發電等,讓幼兒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類離不開水,從而引出要節約用水。

讓幼兒設想如果沒有了水,我們會怎樣?廁所會怎樣?做飯時會怎樣?這樣加深印象讓幼兒真正做到節約用水。

師問幼兒:“你們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呢?那以後應該怎樣節約用水呢?”幼兒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總結。

五、做律動《水龍頭不哭了》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區域裏繼續探究水的其它特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脱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再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總結水的性質。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讓幼兒通過猜一猜、嘗一嘗、看一看、抓一抓,去觀察、發現、思考。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發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沒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讓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的進步,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最後一個環節又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於觀察,善於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着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為理念,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現有知識,給幼兒創設應有的環境和氛圍,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提高創造性思維。這樣孩子們就會有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愛護花卉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瞭解菊花的特徵及用途。

活動準備:

各種菊花的圖片資料。

菊花盆載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參觀菊花展或圖片展。

這是什麼花?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

引導幼兒從花、頸、葉上觀察花的`特徵。

“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聞聞、説説菊花是什麼樣的?

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討論菊花開放的季節及與人們的關係。

菊花在什麼季節開放?

在那裏能看見菊花?人們為什麼要種這麼多的菊花?

4、教師教育幼兒愛護花草。

5、延伸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畫菊花。

藝術:貼、畫、捏“菊花”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激發審美情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幼兒學習用各種材料表現不同形態的菊花。

活動準備:

不同粗細的毛線,剪刀,橡皮泥,卡紙等。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菊花花瓣有什麼不同?像什麼?

2、介紹活動材料?

3、教師指導幼兒製作菊花。

1)學習用各種毛線粘貼。

2)用搓、壓、切割的方法制作。

3)繪畫

4)學習用紙杯卷出各種菊花。

4、評價作品。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9

設計意圖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摩擦,面對同伴的過失,我們會鼓勵幼兒原諒他人,卻往往發現簡單的説教並不能為所有幼兒接受。因為原諒他人的重要意義幼兒很難體會。因此,我設計了禮物這個活動,希望通過故事引發幼兒的共同討論,讓他們通過移情體會別人有過失時的心情,從而學會原諒他人。理解原諒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智能。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原諒他人的過失。

2.發展幼兒的人際智能,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利用多種美術技能製作不同美術作品,作為禮物。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通過禮物來對顏色感興趣。

活動準備

禮物故事書、表情圖譜及各種表情卡若干、統計表、錄像。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收到過禮物嗎?什麼時候我們能收到禮物呢?(小結:過節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紀念日,我們都能收到禮物。)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故事書,名字就叫《禮物》。

二、看圖講述引發幼兒討論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是貝貝,這是小豆子,今天是貝貝的生日,貝貝把爸爸送給他的一份生日禮物帶到幼兒園,要和小朋友教師一起分享,是什麼禮物呢?

師:小豆子看見了很喜歡,也很想玩,貝貝自己還沒玩過,又是新玩具,貝貝該怎麼做?(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説明理由。)

師:貝貝還是決定把玩具借給小豆子玩,可是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請幼兒觀察第二幅圖)發生了什麼事?怎麼了?(鼓勵幼兒用語句描述圖片上發生的事。)

師: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壞了,現在貝貝和小豆子的心理會怎樣呢?(先鼓勵幼兒用豐富的詞彙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請幼兒根據心情選擇相應的表情臉譜,並鼓勵他們用語言説出自己放的貝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師:(請幼兒第三幅圖)看看貝貝和小豆子究竟怎麼了。(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圖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師:這是什麼火?(大火、生氣的火)我們可以用什麼好聽的詞來説?(怒火)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個四字成語知道嗎?(怒火沖天、火冒三丈)

師:小豆子怎麼樣了呢?為什麼小豆子會害怕?(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豆子的臉色。)

師:貝貝氣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該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嗎?(用展示幼兒想出的各種各樣的辦法;請幼兒觀看錄像裏的幼兒想出了什麼辦法,鼓勵幼兒説説他們最喜歡的辦法。)

師:就在貝貝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教師悄悄地給了貝貝一封信。信裏有什麼呢?(打開信封,出示“原諒”兩個字)原諒是什麼意思呢?誰能告訴大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解釋“原諒”一詞的意思。)

師:貝貝要原諒小豆子,可貝貝怎麼説、怎麼做才能表現“原諒”呢?(教師就扮演小豆子,鼓勵幼兒通過語言或用動作表現原諒他人。)

師:(小結)貝貝學你們的辦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説句“我們不生氣”,效果可真靈,貝貝頭上的怒火不見了。接着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出示第四幅圖)他們倆成了好朋友,貝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禮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馬,還有好多好多的.愛心,誰愛貝貝了?(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愛心:教師愛貝貝、小豆子愛貝貝、爸爸、媽媽愛貝貝、許多小朋友們都愛貝貝。)

師:(小結)原諒多麼美好啊!當別人不小心做錯了事,我們就該原諒他。

活動反思

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與幼兒的有效互動,為了提高互動的有效性,同一節課我前後嘗試了四次教學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語言迴應出現的一些問題,並逐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佳。我發現,幼兒只會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而不像我預期的那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而我對此進行迴應的提問提升性不夠、遞進不明顯,“是不是”“好不好”等單一性提問偏多。另外,活動中完全沒有體現對大班孩子的語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等。

第二次試教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動中哪些地方該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哪些地方教師應注意引導。因為“禮物”這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通過移情體驗他人的心理,因此,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説深説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彙。

第三次試教基本達到了移情環節説深説透的目標,難點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壞同伴的玩具該怎麼辦?每次活動一到這個環節就容易冷場,這次我用了激將的語言:“剛開始想辦法比較容易,越到後面就越難,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難,還能想出好辦法來。”既體諒幼兒又富有挑戰性的語言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學的基礎上,第四次時我又做了一些微調,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總結四次教學,自己採用的有效迴應策略包括:

1.提醒如一開始問幼兒有沒有收到過禮物時,有些幼兒可能因為沒有注意收到過的禮物或認為禮物就是指教師圖片上展示的包裝精美的禮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沒有”。幼兒的回答讓我有點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兒沒收到禮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這個問題很必要,能激發幼兒聯想到他自己收到禮物時的快樂心情,可以為後面體驗禮物被弄壞後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鋪墊。於是我提醒幼兒説:“生日蛋糕、玩具有沒有收到過呢?”這樣一提醒,幼兒馬上想起來自己是收到過禮物的。

2.鼓勵前幾次聽到幼兒用“給生氣的幼兒一杯水喝”“給生氣的幼兒吃顆糖”等方法時,我覺得這些辦法太一般,沒有給予積極迴應,結果課越上就越沒勁。後來當幼兒説“喝杯水就不生氣”時,我大聲肯定了他的説法:“真正的水是能滅火的,喝杯水也許能滅了心理的怒火,是一個好辦法。”有的幼兒説“弄壞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訴媽媽,再賣個玩具給他”時,我馬上説:“我很欣賞你的辦法,我們做錯事時通常是不敢向媽媽説的,這位小朋友能主動承認錯誤,真了不起。而且當我們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真的應該求助大人,聽聽他們的主意。”幾次鼓勵式迴應激發了幼兒的自信心,也調動了更多的幼兒的積極性。其實,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激勵,如果教師能使幼兒所説的不起眼的辦法提煉變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3.提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幼兒的經驗。在這次活動中我使用追問的方法使幼兒進一步思考,促使幼兒的自我提升。如當幼兒説“生氣了,火,好多好多火”時,我在肯定他們“觀察仔細”的同時,追問“這是什麼火”,鼓勵幼兒用更恰當的詞彙來描述,幫助幼兒在説出大火、生氣的火、狂火的基礎上用怒火這個詞來描述。而當幼兒説出一個成語“火冒三丈”時,我又以“還有一個相似的成語知道嗎”來追問,激發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突破。

4.挑戰第三次教學中打破冷場局面時使用的體諒式語氣加激勵式語言就是這種策略,當問題更有挑戰性時,一些幼兒的思考熱情又會被激發出來。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尋找教室裏的不安全因素,並貼上標記提醒同伴。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小朋友户外活動的圖片

2、紅色標記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户外活動時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麼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玩,小朋友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尋找教室裏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才,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裏、午睡室、衞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裏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裏有什麼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後,為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3、小結:剛才,小朋友找出了許多不安全的地方,並給它貼上了紅色標記,下次小朋友看見這些紅色標記的地方就要更加註意安全,好嗎?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11

設計思路:

1、活動來源於“小兔乖乖”的主題活動。在活動前期我們請班內家長帶來了小兔,飼養在教室裏。並且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談話:認識小兔。故事、歌曲:小兔乖乖等活動。在區域裏也讓孩子們喂小兔吃草、捏小兔等等,透過活動,讓孩子對小兔的特徵有了初步的瞭解,而且也激發了他們愛兔子的情感。

2、在本次活動中,我以情景的方式導入:我做兔媽媽,孩子們做兔孩子。(媽媽和孩子的形式孩子在體育活動中一向開展這樣的形式,孩子興趣也很高。與孩子們一齊練習小兔雙腳併攏跳的技能。在第二環節的遊戲中,我透過層層遞進的方法:

(1)天黑了,小兔回家,躲到三角形洞裏。

(2)大灰狼來了,要抓躲在三角形洞裏的兔子

(3)抓躲在紅色方形洞裏的小兔。三個遊戲來到達層層遞進的效果。既幫忙幼兒對圖形的鞏固認識,有發展幼兒聽指令遊戲的`潛力。

活動名稱:

小兔找山洞

活動目標:

1、在小兔找山洞的遊戲中,鞏固認識各種圖形。

2、初步練習聽指令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小兔、大灰狼頭飾、地上畫有各種圖形、青草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

(1)(老師戴兔子頭飾)我是誰?媽媽戴你們到山上吃青草好嗎?

(2)小兔怎樣跳?(個別、全體雙腳併攏行進跳)

2、兔媽媽與兔寶寶跳着,來到場地上。

二、遊戲(鞏固雙腳併攏行進跳)

1、兔媽媽和孩子一齊念“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吃飽肚子睡一覺。”當媽媽説到“天黑了,快快回家吧。”就躲到山洞裏。

2、聽媽媽的指令:到三角形洞裏。

遊戲後提問:你躲進什麼樣的山洞?這個山洞裏一共有幾隻小兔?

3、躲開大灰狼,根據遊戲指令躲進相應的山洞裏。

(1)、大灰狼要抓躲在三角形洞裏的兔子。

討論:為什麼有的小兔被大灰狼抓走了?

(2)、大灰狼要抓躲在紅色方形洞裏的小兔。

三、活動延伸:

戰勝大灰狼回家。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12

活動目標:

1、能發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能通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準備

每人一杯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1、吹泡泡

老師演示吹泡泡,為幼兒發好肥皂水和吸管,嘗試吹泡泡。幼兒兩兩結伴,比吹的'泡泡的大小。

2、看泡泡

請幼兒觀察對比在屋裏和在陽光下的變化。

請幼兒嘗試在杯口吹一個大泡泡,把大泡泡作為照相機,觀察周圍的事物。

3、抓泡泡

教師吹泡泡,其他幼兒抓泡泡

讓幼兒觀察泡泡抓到後的有什麼變化。

4、延伸活動

讓幼兒從外面回到教室後畫泡泡。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13

活動目標

1、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的速度。

2、能開動腦筋,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跑。

3 、培養幼兒機智勇敢。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報紙。

2 、韻律操音樂的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幼兒手拿卷好的報紙,在音樂中有精神的入場。

2、準備運動(韻律操):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有節奏的手拿卷好的報紙,有精神的做操。

基本部分

1、教師打開報紙,啟發幼兒邊想邊嘗試,不用手去幫忙怎樣才能讓報紙貼在胸前而不掉下來,讓幼兒自由分散的活動。

2、試後請幼兒集中,談談嘗試的'結果,得出結論:把報紙貼在胸口,快速的跑。

3、第二次嘗試將報紙貼在胸前往前跑,試跑幾下,讓幼兒得到結論,跑得越快報紙貼得越緊,越不容易掉下來。

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大哭”“大笑”的表情,以放鬆肌肉和情緒,對幼兒活動情況作簡單評價,幼兒在音樂聲中步回到教室。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 1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結伴進行的 “搭山洞”過山洞的活動,發展發明力。

2、發展基本動作,進不肌肉的耐力和集體的協調性。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合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

老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進行做操。

2、開始遊戲

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山洞”師:以前,我們玩過鑽山洞的'遊戲,今天,我們來用身體搭山洞,想一想,試一試,用身體能搭出怎樣的山洞呢?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讓三四個幼兒一組,搭成一個山洞,再讓一組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鑽過山洞,鑽的幼兒,以不碰倒山洞,先鑽過的一方為勝,遊戲次數根據幼兒愛好和活動量而定,每次遊戲重新推選塔山洞的幼兒。

3、結束部分

最後遊戲結束時後,老師和幼兒在音樂遊戲中,相互捶背敲敲腿,進行放鬆活動,束遊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