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原文和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1.38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行》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行》原文和翻譯賞析

《山行》原文及翻譯賞析1

山行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峯影,草帶泥痕過鹿羣。

蒸茗氣從茅舍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

翻譯/譯文

青青的櫪樹林的深處也住着人,一條小溪由幾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時分峯影已經移動,草葉上沾着泥痕因剛跑過鹿羣。

蒸煮茶葉的香氣從茅屋裏冒出,繅絲的聲響隔着竹籬也能聽聞。

在路上遇見了買藥歸來的山客,心甘情願隨他進入如島的白雲。

註釋

⑴青櫪(lì):一種落葉喬木,亦稱櫪樹。深:一作“疏”。

⑵分:分配,分享。

⑶回:一作“移”。日午:中午。

⑷從:一作“衝”。茅舍:茅屋。

⑸繰絲:煮繭抽絲。

⑹不惜:不顧惜;不吝惜。島雲:白雲飄浮山間,有如水中島嶼。

賞析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起筆展示山間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處櫪木雖已蔚成深林,但並非杳無人煙,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詩人並不正面説“亦有村”,卻説一條溪水被幾户人家分享着,這就顯得出語不凡。這裏一片櫪林,一條溪水,幾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圖都從十四字繪出。次聯寫景更細。詩人用“點染法”,選取“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兩種尋常事物,寫出極不尋常的詩境來。乍看“山當日午”,似乎平淡無奇,可一經“回峯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峯倒影,婆娑盪漾的美姿,立刻呈現目前。同樣,“草帶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經“過鹿羣”渲染,那羣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簾。“點染”本為中國畫的技法,一點一染,淡濃、遠近、深淺不同,景象更活現紙上。詩中“點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見奇特,奇特又出於平凡,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如果單説“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就索然無味,即使單説“回峯影”、“過鹿羣”也平淡少興。只有前用四字先“點”,而後用三字加“染”,於是這一聯的兩幅畫面頓時為讀者展示出富有動態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聯裏,詩人準確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與抽繭來開拓詩的意境。巧妙的是,詩人並未直説山村農民如何忙碌於撿茶、分茶、炒茶和煮繭、退蛹、抽絲,而只是説從茅舍升出裊裊炊煙中聞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籬聽到了繰絲聲音,從而使讀者自己去領略農事豐收的盛景。這裏,詩人創造的意境因藉助於通感作用,產生了一種令人倍感親切的氛圍。

按照詩意發展,尾聯似應寫詩人走進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當詩人走着走着,邂逅賣藥材回來的老者,便隨同這位年老的藥農一道進入那煙靄茫茫的深山島雲中去。這一收筆,意味深長,是詩旨所在。“不惜”二字隱隱透露了詩人不投身熱氣騰騰的製茶抽絲的山村,而遁跡空寂的雲山的苦衷。他在另一首詩裏寫道:“獻賦才何拙,經時不恥歸”(《歸家山行》),這裏説的“不恥歸”,同樣表現了詩人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隨入島雲”,作為末句似收而未收,餘韻繞樑。

這首詩的特點是構思奇巧,移步換形,環繞山中之行,層次分明地寫出作者在村裏村外的見聞。寫景,景物明麗;抒情,情味雋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實是一首佳作。

《山行》原文及翻譯賞析2

山行

唐朝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生處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雲的地方居楓還有幾户人家。

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

註釋

山行:在山中行走。

遠上:登上遠處的。

寒山:深秋季節的山。

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斜:為傾斜的意思。

生:產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雲的地方;“深”可理解為在雲霧繚繞的的深處)

坐:因為。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

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紅於: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着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裏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石徑”就是那幾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這樣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了。白雲彷彿從山嶺中生出,飄浮繚繞,既可見山之高,又表現雲之淡白與山之蒼翠相映襯,點染出明快色調。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一定會有另一種景色。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爭議:是“深”還是“生”?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還是“生”字在學術界仍就存在爭議。清康熙陳夢雷編輯《古今圖書積塵》作“白雲深處有人家”。明萬曆趙宦光刊本,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雲深處有人家”。清乾隆《四庫全書》收入的兩種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編《唐詩品彙》和《御定全唐詩》作“白雲深處有人家”,而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雲生處有人家”。有些課本中本詩也從原來的“白雲深處有人家”修改為現在的“白雲生處有人家”,並於註釋處説明“‘生處’一作‘深處’”(考試時應以使用的課本為準)。94年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作“白雲深處有人家”。部編版最新的教材已經選用了“白雲生處有人家”。

創作背景

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作者深秋時節登山賞景,沉醉於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於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827—835)年間登進士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註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山行》原文及翻譯賞析3

山行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①撲撲②趁春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作品註釋

①舂(chōng)鋤:白鷺。

②撲撲:撲打翅膀。

作品譯文

布穀飛來飛去的勸説人們早些耕種,白鷺趁着天晴在天上撲打着翅膀,在層層石樹之間的路上行走,聽得山裏田園放水的聲音。

作品鑑賞

開頭兩句用形象而整飭的對仗句式刻畫兩種鳥兒的活動,為寫春耕營造一種正當其時的氛圍。布穀鳥即杜鵑,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種季節鳴叫,它“播谷播谷”的叫聲聽上去就像在催人種谷一樣,所以叫布穀鳥。一“勸”字,將布穀鳥的叫聲人格化,形象生動而富有情味。舂鋤即白鷺,它也是江南常見的一種鳥類,全身雪白,兩腿細長,喜歡在水田與河邊活動。這種鳥在水中起飛,很遠就能聽到翅膀打水的“撲撲”的聲音,當它們成羣地在清澈的水邊、綠色的山野、湛藍的碧空飛翔時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鷺上青天”千古佳句。該詩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樣將舂鋤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轉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緊時間一展風姿。可以説,春耕期間山間這兩種鳥的活動,既將春天的山鄉點染得生機勃勃,又為下文寫春耕營造了濃濃的氛圍。

第三句寫扣題發揮,從仰望的角度寫山路之陡峭曲曲。從山下向上望去,只見山路盤旋而上,被層層疊疊的樹木和巖石遮斷阻隔,有時又露出那麼一小段,就這樣時斷時續,蜿蜒而上,層層盤旋,越盤越高,越高越細。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巧妙的視角,將江南山路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也凸顯了山鄉生活的大背景。同時,又暗釦了一“行”,暗寫了詩人沿山路而上,邊登山邊欣賞的情形,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沒有這一句,那麼最後通過山田放水聲寫春耕也就沒有依據了。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寫的是山鄉農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詩人關注的是山鄉的春耕,此時終於凸現出來了。這時,詩人已經來到了山上。低頭俯瞰,只見山下斜坡上面層層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鏡,在陽光的反射下,帶子似的一道道繞在山間;從梯田方向正傳來汩汩的放水聲。由放水聲可以想見農民們巳開始播種稻穀,繁忙的春耕就此拉開序幕。至此,首句布穀鳥的勸耕得到了呼應,全詩的主旨得到了凸顯,詩人山行之始就帶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作者本來就熱愛自然,本來就對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農村生活極為欣賞,當自然景物已經和人們生活和諧地融為一體時,詩人怎能不由衷地讚美和歌唱呢?

該詩寫山行所見所聞,構思巧妙,剪裁得體,卒章顯“志”,語言清新雅麗,沒有宂辭贅語。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宂辭”,從這裏可見一斑。

作者介紹

姚鼐(1732--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散文家。安徽桐城人。乾隆進士,官至刑部郎中、記名御史。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四十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曾受業於劉大櫆,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並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又發展劉大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所作多為書序、碑傳之屬,大抵以程朱理學為依歸。所著有《惜抱軒全集》,並選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

《山行》原文及翻譯賞析4

山行

清代:施閏章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譯文: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山野中的寺廟把晴空下的樹林分開了,山亭好似穿行在晚霞之間。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幽靜的山野春色深深,沒有遊人欣賞;漫行其中只見松花飄落。

註釋:

野寺(sì)分晴樹,山亭過晚霞(xiá)。

野寺:山野中的寺廟。分:分開。晴樹:晴空下的樹林。這句是説寺廟在樹林中間,把林子分開了。過:飄掠,飄過。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松花:又叫鬆黃,指馬尾松開的球形或卵圓形花。

賞析:

此詩吟詠山野春景,描繪了一幅美麗、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圖。前兩句描寫黃昏時刻山野的豔麗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廟為綠樹所簇擁,晚霞飄過山亭;後兩句寫山野之幽靜:正是美麗春天卻沒有遊人來欣賞,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飄落。全詩共四句,句句寫景,一、三句靜,二、四句寓動於靜而愈顯其靜,手法新巧別緻,描寫精妙。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描寫黃昏時刻山野的豔麗景色。“野寺分晴樹”擺出兩樣事物:野寺與晴樹。前者説明地處荒僻,人跡罕至;後者説明天朗氣清,春天的樹翠油油的,一派生機。在它們中間用了一個“分”字,好像是把彼此分隔開了。孟浩然有“綠樹村邊合”(《過故人莊》)句。這“分”與“合”恰相反,而其意卻是説綠樹擁着野寺;或是説綠樹將村莊包圍了起來,都表明樹多。次句也是兩樣事物:山亭與晚霞。這裏用了一個“過”字,山亭似徐徐穿行在晚霞之間,賦予山亭以某種生命,化靜為動點活境界,平添情趣。這兩句的景色有淡素,有明媚,也有豔麗;但總的還是淡素較多。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兩句寫山野之幽靜,沒有遊人欣賞。轉寫到人事,點明無客人來,只有詩人自己,漫行在山間小路上,只見松花飄落,一片靜謐,人與自然達到了和諧的統一。“春深無客到”這句應首句的“野寺”,與上面的自然色彩是諧調的。它也與首句一樣寫靜。不見人影,不聞喧譁,寫靜而無板澀之嫌、沉悶之弊,卻在總體靜謐的意境中嵌入“深”“到”二字,又微微地點綴了某些動態、生機,活躍了畫面。“一路落松花”,此句點明是“山行”,又是化靜為動,落筆呈象,且又入聲。

全詩不以強烈的對比、映襯來強化畫境,而是細細地輕挑漫撥,來傳送寂靜中的些微動態,描寫精妙。同時在描寫中又特別注意色調的變幻:綠色的樹林、紅色的晚霞以及鋪滿地面的松花,在靜而動的山間畫圖中又染上了鮮明的色彩。此詩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及其安閒自得的樂趣,表達了詩人獨自山行時趨塵脱俗的感覺。四句詩,句句寫景,一、三靜,二、四寓動於靜而愈顯其靜,手法新巧別緻,作者越是絲毫不露聲色,愈見出“無客到”的山行道上這位“客”的恬淡閒適、怡然自得的情懷。王士禎稱其五言詩“有風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無縫”(《池北偶談》),由此詩來看並非過譽。

作者簡介

施閏章(1619—1683年),清初詩人。字尚白,一字屺雲,號愚山,媲蘿居士、蠖齋,晚號矩齋。江南宣城(今屬安徽)人,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文章醇雅,尤工於詩,與同邑高詠等唱和,時號“宣城體”,有“燕台七子”之稱,與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處“海內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學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學餘堂文集》《試院冰淵》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