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夜讀後感(通用20篇)

來源:文萃谷 8.78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温柔的夜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温柔的夜讀後感(通用20篇)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

斷斷續續,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書中帶給我最深印象的,莫過於三毛的善良和荷西的忠厚。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夫妻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文章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或許是三毛的真實經歷,或許是三毛的心理想象。但不管怎樣,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對人的看法,對人生的啟迪和概括,並且是那麼恰如其分。每讀一篇,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趺宕,但三毛語言的特色,總不至於讓我有大起大落的心理起伏。遊離其中,就彷彿來到漫山遍野的花叢當中,有一條小路,漫步邁向前方,兩旁飄溢着花的芬芳。走着走着,眼前突然閃出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沉浸在這樣的情景當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這件事又會有什麼樣的精闢哲理。

其實,吸引我讀下去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化身真實中的三毛,去遊覽、去經歷五彩斑斕的生活路程,去感悟、去體驗豐富多采的酸甜心路。一直很崇拜那些飛來飛去的人,當然也喜歡讀他們關於在路上的書籍作品。三毛就是這樣一個作家。一箇中國女孩,年紀輕輕就留美遊歐,後來還讓人吃驚地嫁給一個大鬍子的西班牙人。可結婚五年,荷西就意外去世,這使三毛的心靈受到嚴重創傷。有句話説,“每個不幸的東西,都讓我心靈顫動。”我喜歡三毛的作品,卻不是因為憐惜,而是因為崇拜。

閲讀中我發現,三毛的心理反應竟和我出奇的相似(或許這也是每一個忠實讀者的感覺)。這是人性的善良還是性格的懦弱?我不去追究,只想靜靜地體會。畢竟,意識是我自己的,誰也奪不去,誰也左右不了。就如三毛做的一樣:心靈上受到虧欠,一輩子也不安心,世俗的東西又算得了什麼。

我喜歡三毛,喜歡《温柔的夜》。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2

三毛是台灣的一名作家,她曾寫過一本《温柔的夜》本書共有7個篇章,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第一篇《寂地》是講三毛夫婦和一大羣朋友過夜的故事,本文重點詞是“臉狺”包括關於它的一大堆問題,其中一個方法段落很離奇:“三毛悄悄地説:‘臉狺貪心!’不知從哪吹來一陣怪風把火往三毛這邊吹,幸好三毛躲得快,不然就要燒着了。 ”

第二篇是《五月花》,《五月花》的記述方法很新,是以日記的方法來記述 一個家庭的家常事和小鬧嘴,當然三毛夫婦也在內。三毛的作品之所以這麼好,就因為三毛的作品文字簡練,可以把平平常常的事情寫成非同一般的作品,如:音樂像火山爆發似地播放出來;舊空調轟轟轟地炸到天亮。

第三篇是《瑪黛拉遊記》,三毛的遊記寫得特別詳細:看見“殯儀館”酒吧;吃到掃把大的松枝烤肉 ;在山頂坐滑車下山;看到了長300千米的花田… … 每件事都寫了10多行字。讓讀者看的津津有味。

第四篇是《温柔的夜》講的是三毛在一個夜晚送了一張船票給一位流浪漢,三毛覺得那是一件和很快樂的事情。當三毛登上客船之後,發現那位穿水紅色襯衫就在她的上面一層時三毛手中的麪包差點掉到水裏!

第五篇叫《石頭記》於曹雪芹的 《石頭記》重名,只不過曹雪芹的 《石頭記》是寫人的,而三毛的《石頭記》單單是寫石頭的。三毛的《石頭記》裏的“石頭”指石頭畫(在石頭上畫畫)三毛精挑細選只剩下了11塊,其中4塊送給了班吉,剩下7塊放在了牀底,但最後還是被清潔工當垃圾扔掉了,三毛跑到海邊,抱住大黑石痛哭起了。

第六、七篇分別是《相逢何必曾相識》、《永遠的馬利亞》向我們闡述了三毛和莫里分開之後的故事;聖女名字惡毒心靈,馬利亞的故事。

三毛用她的筆和平凡的事勾勒出這本《温柔的夜》。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3

不知不覺,夏天的腳步已悄悄的來到了我們身邊。談起夏天,你們會想起什麼呢,是冰淇淋?是夏夜的星星?還是炎熱的感覺?對於我來説,夏天,我會想起三毛和她的書。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三毛的一本書《温柔的夜》,這本書或許有種魔力吧,無意之間翻開這本書,只是隨意的翻閲了兩頁,便被裏面的文字深深的吸引。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喜歡上這本書,裏面沒有華麗的修辭,也沒有動人的詞藻,更沒有十分優美的句子,但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讓我深深的沉迷。

《温柔的夜》是講述作者三毛和他的丈夫荷西在國外生活的點滴以及她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裏面的句詞都很簡單,但閲讀過後,你會感覺到作者在句詞裏所要表達的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對民族的感情。

這本書對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一篇講述國人在國外旅行的情景,她用樸實的詞句,生動的描寫了國人在國外旅行的情景,是如何的不守禮儀,如何的蠻橫無理,但是,在她的每一句話裏,都沒有批評國人。但讀過之後,你會為了那些不守禮儀的國人而感到羞愧,這就是三毛文字裏的魅力。

這本書裏,有一句話深深地觸動到我:在國內,也許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殘臂而過彼此一點感覺也沒有,可是當我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時,請不要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4

今天天氣比較涼爽,比起前幾天的燒烤蒸煮,這幾天舒服多了。還得感謝剛走的那個颱風。這個颱風也帶走了好幾個人。

和以前一樣,一樣的不知道怎麼好好的和自己相處。總是在矛盾中活着。對生命的矛盾,生活的矛盾,親情的矛盾,本質的矛盾。有的人説的很對,我就是一個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的人。

不能説喜歡,或許是對生活無趣的一種比較好的消遣方式吧。慢慢的習慣拿一本書在手裏,看看一行行排列整齊的文字。時而傷感,死而傻笑。

這段時間對三毛的人和書比較感興趣。去圖書館,本來想要找撒哈拉的故事,無奈電子目錄裏面明明有好幾本,書架上卻沒有看到一本。翻了一個小時的圖書館,精神幾近暴走。在角落,看到一本作者是三毛的温柔的夜,孤零零的望着我。無奈,只有先拿他解解饞了。

三毛,剛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會讓我想到三毛流浪記。那是一個男孩子的形象,一個女孩子叫三毛並不是很喜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其漸漸的對他的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這樣,有了這本温柔的夜。

看完了這本書,喜歡上了三毛、荷西。喜歡上了三毛的文字。沒有浮誇,沒有驚豔。簡單、平實。三毛講的每一個故事彷彿都是和他一起經歷的一樣,真實的展現在眼前。一邊看書,一邊跟着時而傻笑,時而哀傷。情緒完全被作者牽着鼻子走了。喜歡三毛和荷西的真性情,不虛偽,不嬌做。喜歡看荷西被別人欺負,無可奈何的樣子。喜歡看荷西被欺負了,三毛向那人撒潑的樣子。生活不就是這樣,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子雖然清貧卻不失歡樂,生活雖然簡樸,也歡聲笑語有原則。

有個疑問,他們現在還活着嗎?百度了三毛和荷西的信息。有點不知所措。三毛在我出生的前幾個月就自己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荷西走的更早。不禁語塞,為什麼你們要這麼迫不及待的離開這個世界?

或許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出生,望着這個陌生的時間充滿着興趣和新奇,在父母的庇佑下想着長大。到了青春期,開始對世界產生懷疑。為什麼這個世界空間是無限的?為什麼時間不會等人?當我們出生前和死去後這個時間算有還是算無?慢慢的走到了現在的我。不去管世間的那麼多問題,只想活好自己。喜歡三毛每個人都是完整的,我們沒有所謂的另一半的獨立。喜歡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樂。

古語有説,修身、齊家。先學會和自己相處。然後做一個完整的自己。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5

在高中的時候看過三毛的書,那個時候總是覺得她的文字平淡無奇,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激情澎湃。那個時候的我總是會充滿幻想,覺得生活不應該是三毛描寫的那麼波瀾不驚。但是,現在我重新拿起三毛的書,再重新看她的文字,我又有了一種新的體會。

三毛就像是一朵飄忽不定的雲,流浪在世界各地,活成自己的樣子。在遊覽世界各地的時候又總是用自己的語言記錄她所經歷的一些事情。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修辭,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就是這樣最直接的語言描述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樣子,才是生活的樣子。

《温柔的夜》是一本故事的合集,裏面共有《石頭記》《温柔的夜》《五月花》等十四篇文章,在這些文章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温柔的夜》。這篇文章很短,短到只有幾百字,可是裏面藴含的東西卻是會讓人深思的。在故事中三毛説到,她遇到了一個身穿水紅色襯衫的流浪漢在黑夜中向她借兩百塊錢買船票。一開始三毛並不相信這個流浪漢,甚至對他抱有戒備心。流浪漢跟着她從候車廳輾轉到公司售票中心,每次都苦苦哀求,三毛都擔心他是騙子,對他不理不睬,但是終於在第三次他哀求她後,她還是因為心中的善良在出門後又匆匆返回把買票剩下的五百塊錢塞給了流浪漢。後來事實證明那個流浪漢沒有騙人,他真的只是想買一張船票,在文中三毛是這樣描寫那一刻她的感受的:“當我再度看見那件水紅色的襯衫時,驚駭的手裏的麪包都要掉到海里去了,上天寬恕我,這個人真的只要一張船票,我的臉,因為羞愧的緣故,竟熱的發燙起來。”三毛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要求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算最後她幫助了那個流浪漢,但是她還是為之前的兩次拒絕而感到羞愧。如此善良率真的一個姑娘啊,用文字記了下了心裏最直接的感受。而她也因為幫助了一個人而感覺到夜是温暖的。

假如,這種情況放在現實的社會中,我相信大多數人碰到這種情況都會選擇漠不關心,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會像三毛一樣伸出援助之手,這就是如今的現實。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但是同時人們心中的善良也被社會的現狀慢慢磨成了冷漠。當初的小悦悦事件還記憶猶新,如果在第一個人看到小悦悦的時候能馬上就把她送進醫院,或是打電話求助,那小悦悦是不是就不會這樣遺憾的離開了世界。我想如果當時三毛在,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把小悦悦送去醫院,而不是像路過的人一樣選擇無視。

就算到了現在也經常看到社會上發生的老人倒地不敢扶的事情,小悦悦的時間只給了人們一段時間的警醒,時間一長,人們都忘記了小悦悦的慘案。不敢説所有的倒地老人都是需要幫助的,可能其中有些人是故意碰瓷敲詐的,但是其中有些人是真的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看到人到了扶還是不扶這的確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但這不是所有人選擇視而不見的理由,如果的確是需要幫助,我們應該像三毛一樣伸出援助之手。

當每一個人都能給出温暖時,我相信社會會像三毛描寫的那樣,夜,是温暖的。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6

相信現在絕大多數人對於三毛的印象只有三個詞:自由,沙漠,荷西。可是卻忽略她本身所特有的東方女性的温柔與知性美。她是聰慧、努力的,雖然她有機會在文明的地區擁有體面而且穩定的職業,可以過上平凡且普通的生活,過上優渥的生活,但是幼年的束縛以及後來多年的海外求學經歷讓她變得獨立堅強,讓她意識到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漂泊異鄉,但是卻能夠追逐自己意志的生活。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畢業就聽着家裏人的話,四處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後來進入到了當地的一個單位裏,看着一眼能夠望到頭的生活,我似乎開始成為了一個混日子標準社畜,每天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打卡,三點一線的日子讓我開始失去了當初東奔西走的朝氣,就連節假日休息,我也只想偏安一隅,躲在自己那小小的卧室中墮落,有時甚至可以在牀上躺上那麼整整一天。雖然我也向往着三毛那無拘無束,環遊世界的精彩旅行,但是我卻始終不敢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温柔的夜》這本散文集記錄了三毛和荷西兩人搬入加納利羣島後發生的故事。在這個風光秀美、民風淳樸的羣島上,他們邂逅了一個個生動活潑的陌生人,不同於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人煙稀少,這裏魚龍混雜,人來人往,有商業繁榮的島嶼,也有連電影院都沒有經濟蕭條的島嶼,正如三毛所説:“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才有趣味和生氣。”在富裕的拉巴瑪島上,熱情的出租司機免費做嚮導,帶着三毛和荷西去了國家森林公園身處的一塊“世外桃源”。農人們住在名畫一般的地方,種地餵雞,即使有遊客從身邊走過,他們也視如無睹,只顧低着頭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沒有人想到去向遊客兜售旅遊紀念品。這樣一方淨土,正戳中了三毛的“田園牧歌”的夢想。每座海島都風光迥異,而三毛都能從其中發現亮點,旅行的意義不僅僅是美景,更有意思的是沿途中遇到的人。

他們也迎來了婆婆一家的家庭旅行團,這讓他們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也讓彼此之間產生了矛盾,可就是這些矛盾才讓這段愛情更加真實且美好不是嗎?荷西在這裏失業了三個多月,二人生活舉步維艱,為了生活費不得不在“無良”老闆手下賣命,卻屋漏偏逢連夜雨,遭到老闆漢斯和假老闆娘的惡意欠薪......

遠方固然動人,但生活中的平常與瑣碎也是一點也沒有少。詩與遠方不總是浪漫,就像五月不一定就是充滿鮮花和太陽一樣,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十有八九在哪裏都會遇到,即使老實、嚴謹的三毛與荷西在遇到困難時同樣也會手足無措,但是重要的是永遠保持一顆温柔善良的心,這樣一切都會解決的。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7

很喜歡三毛,從來不知道為何三毛那麼不可替代,至少在我心中是佔有一席之位的作家。第一次讀三毛的書,是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用了好長時間,小説本身很有意思,使人忍不住想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生活的美好。我以為可以為自己的這種拖延再次尋找相同的藉口,可是有什麼用?一切看起來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只是想試着去更多的瞭解三毛這個人和她的生活經歷。

當初選擇看這本書的原因是它的名字,温柔的夜,給人一種很温暖的感覺,不那麼沉重而別有一番韻味和意境,引人遐想。事實上也確實不錯,看完後印證了自己當初的認識,這本書並不傷懷,甚至給人很輕鬆的感覺,即使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因作者的態度而讓讀者覺得很有趣。

三毛記自己的一些生活瑣事,都是些温暖的小事情,讓人感覺她似乎在訴説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可又分明不可能。她寫自己出遊,去加納利羣島等一些地方旅行,暫居,與當地的人相遇,產生各種感情,或愛或恨。可是我並沒有在她的文字中發現恨,即使她所遇見的一些人實在使她和她的生活不安、困苦。甚至於這種人在她的生活中出現的還比較多,不過三毛本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温情的感懷超越了那些所謂的不順,將那些苦痛都縮小成為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眾所周知三毛的一生充滿着悲劇,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挫折,卻仍然憧憬幸福,處處傾聽心的聲音,我想這便是對生活的樂觀了。

至於愛情,她的描述也是那麼的平淡,甚至讓我覺得沒有多餘的新奇,可又分明那麼歡快。那些都是太細小的情節了,沒有縝密心思的人體會不到。可轉念一想,兩個人的愛情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的洶湧的浪漫,小事才是愛情或生活的大部分組成。當然也是因了這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壞了不知道多少的愛情。而那些夢幻般的描述也許多少都帶有些愛情的浪漫主義情懷,儘管同樣會讓人感覺温暖、甜蜜,卻少了點真實和自我生活的切近感。這大約也是一個三毛不會被大眾遺忘的原因——她很明確地知道生活除了愛情還有太多,生活是細碎而繁雜的,但我們誰都不能放棄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

其實最初看這本書時,覺得她的文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更感到平淡無奇,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強烈的震撼。可是讀完了,細想想,這樣的平淡才讓人感覺真實,不虛幻,彷彿她就在寫我們自己的生活一般,因而更被她的文字所吸引。

文章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或許是三毛的真實經歷,或許是她的心裏想象。但不管怎樣,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對人的看法,對人生的啟迪和概括,並且是那麼恰如其分。每讀一篇,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跌宕,但那平實的語言,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首舒緩的鋼琴曲。而當我細細品讀,就彷彿在清新的樹林之中,有一條蜿蜒的小路,緩緩的深入樹林深處,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

沉浸在這樣的情境之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於這件事情又會有怎樣的智慧應對。三毛值得喜歡的地方太多了,灑脱的性格,沛然的生命感,訴説不盡的愛,對丈夫荷西的善良和忠誠,都令人欣賞。有學者言,三毛不過是個説故事的人,她的文字也只是對生命真實而詳盡的記錄,她只是在自己的人生邊上浮光掠影地寫下隨意的批註而已。而對於我,我喜歡三毛,喜歡温柔的夜。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8

漫長的寒假,酌一壺清茶,讀一本好書。一本《温柔的夜》帶我走進三毛。三毛,謎一般的女子,讀她的文章使我進入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温柔的夜》寫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夫妻之間的信任和相濡以沫,沙漠的生活本是孤獨寂寞難捱的,但在三毛的筆下卻妙趣橫生,昏黃的沙漠彷彿變成了絢麗、春意盎然的春天。那裏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是自然的,三毛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生活,或是甜蜜、或是悲傷。她總是能把枯燥的生活美化,一件中東色彩的長裙、一條飄渺的絲巾、在沙漠這樣的地方如何與當地人交往,字裏行間透露出自信、善良、誠實、使我在細緻品讀的同時瞭解那裏樸素的民風、民情、神祕的中東文化。

讓我喜歡讀三毛的書另一個原因就是她的灑脱、自然、不做作的生活態度。曾幾何時令無數少女羨慕的自由、暢快。那種飛來飛去、去感悟、去體會、去經歷、去遊覽的生活歷程。有什麼比的上三毛這樣的生活呢?或許只有這樣的日子她才會寫出這樣行雲流水般的文字,這樣的生活才會塑造成這樣灑脱不矯情的女子。雖然她的生命是短暫的,她自己在文字中説過,不會自己先於父母死去,那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痛苦,但是她還是一個感性、任性、孤獨的凡夫俗子,也許用情太深、思念太深、一條絲襪結束了她的一生……

讀三毛的書讓我學習了一種善良的生活態度、在沙漠中真誠的對待鄰居們、認真的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去相信生活帶來的真實、去感受生活賦予的力量。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用善良對待身邊的人。

喜歡三毛,喜歡《温柔的夜》。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9

如今已是炎炎夏日,悠長的假期在慵懶中也已經度過了大半時光。是夜,讀完了這本《温柔的夜》,也只能是匆匆一筆,徒然地填補着這長久以來精神上的荒蕪。

“拾荒夢”想來是代表着一種自由自在與無拘無束,“它永遠是一份未知,在下一分鐘裏,能拾到的是什麼好東西誰也不知道,它是一個沒有終止,沒有答案,也不會有結局的謎”。這更像一種對生活的態度:簡單,沒有苛求,卻充滿了對生活的真情。

生活隨着時間延續,而故事則依附於生活之中,一個個片段,就像支離破碎的時間。它們紛雜地散落着,但其實認真地將它們串連起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讀三毛的散文,總是感覺很隨性。沒有華麗麗的辭藻,只有簡簡單單的語言,簡簡單單的故事。可是,讀完之後總是令人回味無窮。

“五月花”開出的必定的美麗的“花朵”。尼國糟糕的環境,並不友好的老闆,令人厭煩的日常,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三毛內心深處的一絲釋然與平和。事情已經很糟糕了,三毛身體病着,荷西也日日開工疲憊不堪,“他,經歷了他的,我,經歷了我的,言語不能代替身體直接的感受,心靈亦沒有奢望在這一刻得到滋潤,痛的還是痛的,失去的,不會再回來。睡吧!遺忘吧,不要有夢,沒有夢,就沒有嗚咽。沒有夢,也不會看見五月的繁花”。夢中不在有五月的繁花,可是“人,總要活得有希望”,耶和華是公義的,生活也會苦盡甘來,如果今天經歷了最壞的情況,那何必戀戀不捨呢,明天仍會是嶄新的一天。

“瑪黛拉遊記”給人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感,是一次很放鬆的旅行。想想自己很快就要去霓虹國的旅行,平日閒暇時刻還會細細研究着將要去的各個地方,提前看看那裏的歷史,卻也樂在其中。

“温柔的夜”裏,那件水紅色的襯衫格外醒目地出現了三回,內心的激盪也是在所難免,但三毛永遠是那個愛幫助人的心軟的三毛,所以,這一夜對於她來説,依然像一張毯子,温柔地覆蓋上來。

“石頭記”是一種對自己小愛好的沉醉與堅持,不分晝夜的痴迷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大大小小的石頭被精心裝飾出來,後來被拋回大海。最後剩下自己最心愛的十一塊石頭,也在後來被友人拿走,被工人丟棄。傷心之後又會覺得它們是屬於山,屬於海,屬於大自然的.....或許這就是真的喜歡吧。

“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日本人莫里與三毛的一段故事,短暫的相識,成為好友。然而在三毛生病的時候,莫里也經歷了絕望與苦難。他期待着三毛的幫助,可是沒有等到,當三毛知道他的經歷之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在莫里離開前的最後一次相聚中,那些絕望與苦痛,那種自責與慚愧,都在那句改用日語輕聲説的“感謝你!保重。”之中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感恩,一份善意,一份温暖。就像三毛所説的那句“我的朋友,我們原來並不相識,而今也不會相逢。但是人生相識何必相逢,而相逢又何必相識”,其實這留在心底的便是一份難以令人忘懷温情。

時間已是零點過十分,準確的説已經新的一天了。匆匆敲打的這些感想還沒有來得及沉澱,顯得十分粗糙,還是等幾個鐘點之後在細細回味吧。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0

我們總會在某一瞬間,某一階段想成為某一種人。三毛所著的《温柔的夜》使我明白,理想產生於愛好,使廢物“復生”也是一種樂趣。

小時候常有人問我有什麼理想,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的回答大多為“救死扶傷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而三毛卻想要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為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地遊走玩耍,一邊工作一邊遊玩。而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將那些蒙塵的東西再度發掘出來……她的老師為此火冒三丈......

讀到這,我想:我以後是不會對任何的職業進行高低之判了,因為每一種職業都擁有它獨特的意義。三毛在《五月花》裏引用《聖經》中的話:你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眷顧它們,你們做人的,為什麼總憂慮明天呢?一天的憂慮一天負擔就夠了。豁達亦有柔情。

三毛幾乎一直都在流浪,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為她喜歡如此,而我也覺得她將她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得很棒。正如她當初寫這本書時,常想起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説的一句話:除非太卑鄙得偏愛自己的人,才能無恥地寫自己的事情。為此她糾結許久,但她認為寫作是有趣好玩的事情,因此她不願在如此有趣的事情上節制自己。

受到三毛的影響,我覺得:我的理想不過就是不錯過發生在我身邊的美好,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全力以赴。像三毛一樣追尋最純質自然的本心生活,被這個世界所需要。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1

三毛像一朵雲,用暈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是悲慼,她都無意矯飾,字裏行間,處處是無聲的歌吟。讀作品《温柔的夜》讓我發現了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就像開在荒漠裏的繁花,把生命高舉在塵俗之上。

《温柔的夜》共收錄15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五月花》、《温柔的夜》、《石頭記》和《永遠的瑪利亞》。

《温柔的夜》讓我震顫的是三毛的愛心和同情心:一個身穿水紅色襯衫的流浪漢在黑夜中,在走投無路中向三毛求救,三毛怕上當,不肯給他錢,但又擔心他的遭遇是真的,如果沒有幫助一個急需幫助的人,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最終,三毛在再三拒絕了流浪漢兩百塊錢的要求後,又在臨離開前匆匆塞了五百塊錢給他,後來事實證明流浪漢確實是為了那一點錢買一張船票過海時,三毛內心受了很大的激盪。她説:"當我再度看見那件水紅色的襯衫時,驚駭的手裏的麪包都要掉到海里去了,上天寬恕我,這個人真的是隻要一張船票,我的臉,因為羞愧的緣故,竟熱的發燙起來。"三毛,就是這樣,做事力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一個內問自省的人。這樣的尷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許都經歷過,大多數人都選擇漠然處之,以避開不必要的麻煩或陷阱。然而,三毛跟大多數人一樣做着心理鬥爭,但她毫不掩飾,真實的記錄着自己心裏的情緒變化,她善良的心多麼善良多麼勇敢,即使被欺騙,也不能放棄內心對於絕望的迴應和撫慰。

《石頭記》與曹雪芹的《石頭記》全然不同,故事講的是三毛到港口去看船,無意間發現一家小店在賣畫好的鵝卵石,樣子美麗非凡。三毛後來在海邊撿石頭,險些被海浪吞噬,但還是全心全意的畫石頭,最後留下了十一塊她自己喜歡的石頭,連拿出來給人家看看都捨不得,但是這是十一塊石頭都丟失了,三毛一個人奔大海,對着大海哭了很久,沒了力氣,就安慰自己説:"我有一塊石頭,它不是屬於任何人的,它屬於山,它屬於海,它屬於大自然......怎麼來的,怎麼歸去"。我想,一般人肯定不會像三毛那樣因幾塊石頭而癲狂、痛苦,但三毛就是這樣一個灑脱隨性的女子。

《五月花》篇幅最長,記敍的是三毛為荷西因工作向老闆討回公道的故事。在這中,我能深刻體會到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三毛簡單,荷西忠厚,他們的愛簡單真摯。還記得三毛為了跟荷西的老闆討要拖欠的工資,都病倒了還堅持給荷西做飯、送飯,讓荷西去工作不要擔心她。雖然兩個人之間很平淡,但透露的是雙方真摯而樸素的愛情。

三毛在《五月花》中引用《聖經》中的話説:"你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眷顧它們,你們做人的,為什麼總憂慮明天呢?一天的憂慮一天擔就夠了。"這就是三毛的豁達,性格里有豪放亦有柔情。讀三毛的《温柔的夜》,我的心被柔軟的震撼了,沉浸在像被蜜浸透了的夜裏,原來樸素、純真、善良的情感是可以跨越時空而來,輕輕地散佈在空氣中,呼吸他,依然可以給與深深的感動。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2

不知道誰説過,“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於是在外出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我選擇了讀書,跟隨三毛去遠方,去流浪…

這本書有寂地,五月花,瑪黛拉遊記,温柔的夜,石頭記,相逢何必曾相識,永遠的瑪利亞,共7篇。讓我感慨頗深的是,五月花。這篇講的是三毛飛去荷西工作的地方一起生活的故事,因為不想失業,忠厚的荷西儘管受欺騙,高強度的長時間工作,拖欠工資等,仍然繼續工作,不想失信於漢斯,三毛為愛曾一度很惱火!流浪的生活儘管美好,自由,隨性,但卻不是適合每一個人,我不知道這種於我而言毫無安全感的生活,三毛怎能堅持那麼久?我要的不過是一處世俗的房子,不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家人,友人都在身邊!即使有時候外出旅遊,但最終也要回到那所房子裏去,或許這就是三毛的獨特之處吧…

還有就是,温柔的夜。“夜,像一張毯子,温柔的覆蓋上來”這是温柔的夜的結尾,我覺得這樣的夜在她的筆下好美…這是三毛在一個夜晚因為擔心又一次上當受騙而不想拿錢給一個流浪漢,況且一張船票是500並不是200更讓三毛覺得可疑,猶豫了很久才把500送給一位乞討船票的流浪漢,後來看見紅色衫流浪漢也上船時三毛才發覺那是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她自已懊惱自已加給他的痛苦故事。現實中,有很多很多的欺騙存在,今天新聞爆出一乞討者拿的手機是iphone5,隔幾天又爆出偽裝雙腿殘疾的乞討者在無人處行走正常,這種新聞屢見不鮮,是無盡的欺騙教會了我們冷漠,我們並沒有錯,只是不想受傷害而已!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3

在很小的時候曾經看過三毛的作品,印象中就是一些遊記,也許是年齡太小的緣故,一直覺得可以去那麼多地方隨心所欲的旅遊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因此覺得她是個另類怪異的人。並且一直納悶讀者究竟喜歡她什麼,喜歡她作品的什麼?

工作清閒,在工會的閲覽室有限的書籍裏借了本《三毛作品精選》,看到編者在前言中説,廣大讀者對她的評價“三毛是真正生活過的人。”我不禁有些差異,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帶着好奇,讀了第一篇文章——《温柔的夜》……

我突然發現原來三毛是這樣的善良……

一個穿着水紅色襯衣貌似流浪漢的挪威男士,一個坐在候船長椅上的孤零零的老人,兩個嬉皮打扮的長髮青年,還有選擇夜航的三毛。從莫名其妙到不安,從想要擺脱到掙扎回頭,從緊張到羞愧,內心的複雜變化深深的刻劃出了一個善良的女人,善良的人是這樣的美麗……

而水紅色襯衣的狼狽、羞辱、窘迫被描畫的也是那樣的淋漓盡至。

我終於明白了人們為什麼會喜歡你的作品,也許是他們包括我,在你的文字中看到了曾經擁有的但現在好像失去的——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善良”。

較而言之,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看到路邊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乞丐,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伸出援助之手,希望他們也能夠個温暖的冬天,哪怕是幾毛錢;頂多只是側目心存善念的想想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的可憐人。

最基本的榮辱觀在我的心中已經隨着步入社會時間的增加而慢慢變質,錯不是社會,錯還在自己,沒有及時地去給心靈以洗刷和淨化。

對不起,我誤會你了……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4

《温柔的夜》是由台灣傳奇作家三毛所寫,講述的是她婚後居住在加利納羣島的故事,全書語言樸素真實,充滿生活的味道。

讀小節“永遠的夏娃”你會因她從小立志當拾荒者而發笑,會想象到一個愛穿涼鞋的女孩是何等風情。她筆下非洲部落的神祕巫術,更會勾起你對探索世界的渴望。

從書中你可以看到一個淘氣的少女,經常逃課只為穿街過巷,尋找奇特的“寶藏”你可以從她向學校請假去買香水,感受到她從無數字觀念到體諒父母艱辛的成長蜕變;從她愛散步,愛美景,可體會她對生活的熱愛。她愛自由,想哭時便哭,想笑時便笑。只要一切出於自然,她從不追求深刻,她向來只要簡單。

三毛,她愛玩,但她不只會玩,她也有着對國家的熱愛與對國人的關懷。如她書中曾提到國人到國外旅遊的不文明行為。書中記錄她曾帶領一羣中國人逛街買水果,但國人們用着她們“富有經驗”的指甲按壓水果,最後眾人是被老闆罵走的。類似還有一次幫中國旅遊團做翻譯,帶團友到餐館吃飯時,團友一時興起猜拳,聲音之大嚇走了周圍正在吃飯的客人。三毛説“那份蔑視又好笑的神情,我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三毛特地記錄下來,就是因為一顆愛國的赤誠之心。我覺得她所言極其有理,希望廣大同胞認真品讀“在國內,也許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肩而過彼此一點感覺也沒有;可是當我們離開自己家園時,別忘記,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一個四海為家,瀟瀟灑灑的女子,也有着自己的鄉愁。如書中説到她的表姐夫來看她,在送別表姐夫時,她不敢再注視表姐夫,只怕哭個不停;陪別人去墓園看望其亡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台灣人的墓,她不僅給那位故人送上鮮花,還寫文章幫故人尋找在世親人。如果沒有對故鄉的思念,如果沒有對家鄉的眷戀,就不會有這一切。

三毛,她愛着世界,愛着故鄉。對比在台灣安逸地生活,她選擇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她有詩“來時要做一棵樹,站立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她願“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世事如棋,黑白迷局,一子一式,顛倒乾坤。大多數人習慣把生命構塑成整齊劃一的印刷體,且熱衷於那平直,重複的行走軌跡。但人不一定要追求安逸,每個人都能創造自己的手寫體。

百年人生,就是想給你足夠的時間來選擇想要的生活。時間,珍惜了就是黃金,虛度了便是流水。如果你同是不安於現在的生活,就請奮力前進,願你的人生由你自己編寫!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5

一個晚上讀完了三毛的《温柔的夜》,我越來越佩服自己看書的速度了。冬日的夜晚我拒絕電視,早早地躲進被窩看書,正如三毛此書的書名般温柔美好。這本書是一些生活小文,正合我意。印象最深的是《拾荒夢》和《赤足天使》兩篇。三毛真是個可愛的孩子,小時候的夢想是做一個拾荒者,還寫進作文裏,結果被老師訓斥,讀到此處,我不由得會心一笑。拾荒這種邊走邊玩邊撿的生活確實充滿了未知和樂趣,但只能閒暇為之,以此為生怕是吃不消。《赤足天使》中提到她不喜歡穿高跟鞋,喜歡球鞋和涼鞋,這點我深有同感。儘管高跟鞋是女人的象徵,穿了能讓氣質提升不少,但我就是不喜歡,也着實沒這本事駕馭。看到身邊的朋友穿着高跟鞋,常常暗自為她們擔心。我想,發明高跟鞋的人定是個冷面冷心之人。一次頭腦發熱買了雙高跟靴子,穿了一天,身高是更上一層樓了,氣質也有所提升,但雙腳彷彿斷了一般,走起路來好像踩着高蹺,苦不堪言。回到家換了拖鞋,彷彿從萬丈懸崖降落到平地,雙腳踏實了,全身都舒服了。球鞋也是我的最愛,學生時代至今我一直習慣穿球鞋,同事們常因此對我苦口婆心地勸説:“女孩子穿皮鞋才漂亮”,我説:“我只求舒服就好”,她們紛紛搖頭表示不解。夏天赤腳涼鞋則更涼爽舒適,也省去了換襪子、洗襪子的麻煩,腳上幾根繩子,再加兩個平底,在任何地方都能健步如飛,走多少路都不累。

也許,愛文學的人都是格外向往自由的,從肉體到心靈都不喜歡被束縛,都是赤足天使。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6

從未讀過三毛的文字,以前提到三毛,多多少少對她的文字心存芥蒂,因為聽説她是自殺死的,而且她的文字很悲。自小來,我總是偏愛明媚積極樂觀的東西,對悲傷的總不太涉及,不想讓自己敏感的心太引起共鳴,太傷感了,所以,三毛的文字從未碰過。那天準備買點新書,在網上查閲,突然《温柔的夜》書躍入我的眼簾,一看它的封面實在清新得可愛,是我喜歡的風格,於是買了一本。

讀《温柔的夜》,我看到了一個活脱脱的三毛躍然紙上,她的生命那麼隨性、自然、可愛、活潑,最恰當的詞應該是靈性。她的文字不算華麗,只是娓娓道來,她的那些故事,自然、親切,偶爾才會見幾句華麗的語言,可就這樣的文字,你卻是那麼清晰感受那一個個故事,如臨其境般。

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拾荒夢”的故事。能把拾垃圾寫成一個華麗而簡單的夢想,讀來真的令人嚮往不已,這也足見三毛對自由、自然、生命的舒放自如不變的追求。

讀完這本書,突然發現竟然愛上了這樣一個活脱脱的,永遠率真的三毛。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7

一個人至少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三毛。

至今還記得,兩年前的那一個夜晚,微風吹拂,忍人心動。一股莫名的牽引力將我吸引,我放慢腳步,跟隨心的方向。一恍神,我已經站在了一個古色古香的書店門口。我向裏望去,只見三三兩兩的人安靜地坐着,望着各自手裏那本令他們沉迷的書。我推門而入,四處尋找着那讓我心愁的源頭。眼眸一抬,只見一本以温和粉色為基調,書的`右邊寫着“温柔的夜”,書名下方赫然寫着三毛這個名字。封面沒有任何花哨的圖案,沒有任何張揚的藝術字,卻讓人感覺它如同一個Angel、White,靜洗了你的雜念,撫慰了你的心靈。

斷斷續續,用了將近十天,我才讀完了這本令我着迷的書。我感受到了三毛的夢想,感受到了她的瀟灑,也同時感受到了她對荷西的愛。我也曾因為三毛的病痛而流淚,我也曾因為三毛的夢想而流淚。

我深知我愛上了這個隨和、細膩、純粹、直爽的東方女子,並且愛得一發不可收拾。我愛她的《夢裏花落知多少》,我愛她的《我的寶貝》,我愛她的《滾滾紅塵》,更愛這本《温柔的夜》。我願意將她描述成一個如風一般的女子,時刻感受着她,時刻擁抱着她,時刻想念着她。在我心中,她是一個夜晚依偎在黑暗深處,寂靜湧動的寂寞,她會沉默。她並不想去證明什麼,那些對她都不重要。她想得,只是讓自己過得快樂些,更感性些的人。

我知道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最快樂與最疼痛都夾雜其中;我知道她因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應到前世的鄉愁,於是決定搬去住;我知道她與荷西的錐心死別,讓她差點放棄生命;我知道二十二年前她選擇了靈魂永生,自殺於醫院。此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毛,永久伴隨着她們的心靈。

在十五篇散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五月花》,剛看到“五月花”這個短語,我認為三毛的五月如花般美好,如花般多姿。可是待我看完了這篇短文,我才知道三毛與荷西的五月是悲憤的,痛苦的。我會因為三毛的舊疾復發而心痛,也會因為荷西苦苦工作,沒有休息而憤怒,也因為英格的內疚而無緣苦笑。當三毛勸荷西丟掉這份工作時,荷西卻説:“三毛,我,可以在全世界的人面前低頭,可是在你的面前,在你父母面前,總要抬起頭來,像一個丈夫,像一個女婿。”讀到這句話我竟哭了,因為我感受到了荷西對三毛的愛,感受到荷西對一個家庭的責任。我也感受到了荷西的夢想便是傾盡所有,給三毛所有的幸福。突然想起了三毛的一句話:每個不幸的東西,都令我心靈顫動。

説起小時候,便會想起一首歌。“記得當時年紀小,我愛談天你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在叫……”你可曾記得三毛幼時的夢想,她的夢想便是當一個拾荒者,又或者是一個夏天賣冰棒,冬天賣紅薯的街頭小販。我之所以愛她,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隻要她一有想法便會不遺餘力地去做。儘管幼時的她曾被她的作文老師批評,要求重寫作文。雖然三毛最終還是照老師的意願去寫,但三毛的心中之夢從未改變,那便是不一個搭荒者,去呼吸大自然新鮮的空氣,感受那遠離世俗的羈絆。

蝴蝶破繭而出,只因有夢想;鳥兒展開雙翅,只因有夢想;花朵經受風吹,只因有夢。它們都有夢想,並且為之努力奮鬥,而你是否懷揣夢想?

正如三毛所説,沒有夢想的人到哪兒都是在流浪。而我從小就不受流浪,所以從小便有了夢想。還記得幼時的我,愛躺在草坪上,感受陽光的温暖,空氣的清新。腦海裏幻想着自己當老師的模樣,那時的我真的很快樂。到了上學的年紀,我發現一切都沒有這麼簡單,我的成績也很差。長輩們笑我的夢想太遙遠,太不現實。而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正在努力,不管夢想有多遙遠,我也不會放棄。我堅信着成功的道路,必定有許多關卡要過,而我需要努力與堅持。

曾幾何時,我已長大,我正值花季,是如花般的少女。深知現實的殘酷,可我已然做不到如幼時那般堅定了,我想要放棄了。當我真正的想要放棄這個夢想時,三毛出現了,她出現在我的夢中,在撒哈拉沙漠上,她一襲紅衣,披散着長髮向我微笑。她説:“一個人至少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

我重新振作,小心呵護這從小便有的夢,我將它安放好,以免它隨風而去,不見蹤跡。

當風帶來春的生命,當陽光照射出夏的火熱,當落葉盪出秋的果實,當雪洗刷冬的潔白,我知夢已輪迴,輪迴於這大千世界之中,輪迴於心之深處,等待四季的洗刷,等待夢的足音響起。開始吧!夢的天地,我因你而永恆!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8

夜,像一張毯子,温柔地向我覆蓋上來。——-摘自《温柔的夜》

三毛的故事,終究會使荒漠淌滿甘泉。讀完《温柔的夜》,我思緒萬千,寫下此記。

本書字裏行間反映着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裏,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本書裏,三毛給我們透露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小時候到成人,展示出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兒時的淘氣,對故鄉的懷念,對快樂的嚮往,旅途的艱辛,生活的苦難,對朋友的不捨,對別人的不滿在她的文章中都有所體現,確實她給我們展示的是她的經歷,卻給讀者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的文章細膩而又不缺文采,充實而又富有激情。

三毛和莫里的相識是從她在市集上買那兩串非洲彩石項鍊開始的。浪跡天涯的日本青年莫里,在一片充滿西方人面孔的集市中看見了三毛。思鄉之情讓莫里詢問三毛:“是日本人嗎?”只會十幾句日語的三毛用日語禮貌地回答他:“不是日本人,是中國人。”當三毛和荷西買下兩條莫里手工做的彩石項鍊離開後,莫里卻撇下攤子追了出來,拿着一半的錢想還給他們,説:“都是東方人,打折。”他們最終沒有收莫里的錢,卻憑着這份真心成了朋友。三毛對荷西説,“流浪的人,也許喜歡吃一頓家常菜,你答應嗎?”而荷西,他“當然是首肯的,拉着我便往回走。”

看到這裏有兩點觸動了我的心,一、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絕對是温暖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此刻的共同點就是亞洲人東方人,同樣的黃皮膚黑頭髮,就是老鄉,就有一種家的感覺。三毛和莫里的這段相識,可以改變那句“老鄉見老鄉背後捅一槍”的謬論了嗎?反正,我就被感動了。二、可以和與自己有相同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並且彼此都認同對方的生命的人相愛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小小的一段對話,就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人的温情善良,面對生活的際遇,兩人同時選着了美好,美好的生活,美好的饋贈。

三毛,勇敢走向撒哈拉的女子,原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曾幾何時,我還在為她擔心,大漠的急風會不會割痛她美麗的面容?飛沙會不會卷繞她及肩的長髮?更是會在一個温柔的夜,期盼她的歸來。三毛本沒有遠去,只是我們,一步步和她背道而行了。她在沙漠中寧肯做一個異鄉的賭徒,賭上自己的青春,賭上自己的似水年華,她把自己高懸在塵世的上空而冷眼相看生命之輕。

寫着寫着,覺得自己詞窮了,覺得自己不會遣詞造句了。或許我內心有太多主觀的情感了吧,太多自己鹵莽的表達會傷害她。

其實她沒死,那只是個突然,是她生命的延續,死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吧,而且對她來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部分。她喜歡體驗,她喜歡感受,她喜歡直接而毫不做作的玩味。玩味生命中的不幸,捨棄那些恢弘的形式。

温柔的夜裏,她依偎在夜的深處,寂靜湧動的寂寞,她沉默。她不喜歡去證明些什麼,那些對她不重要。她想的,只是讓自己過的更快樂些,更感性些。

三毛死了。在醫院,我從沒有相信那些可笑的死因。即使三毛有一天真的走到生命的盡頭,也絕不是結束在冰冷的醫院,她還是會回到遙遠的沙漠,在那裏,有她愛的人,有愛她的人。

在每一個安靜的夜晚,靜靜地數着温柔的往昔……

三毛,心中永遠不捨的眷戀。在每個獨處的夜裏,讀着她的書,總是無聲無息中置身於一個安靜的世界,無盡温柔。讓人忘卻人世的諸多煩惱,恬淡喧囂的心,平和的去面對以後的苦。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19

《温柔的夜》是著名的作家三毛的一篇散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三毛要從大迦納利島港口去娜麗芙島的買票途中,一個流浪漢想向三毛借一點錢買船票。一開始,三毛始終不肯借錢,她以為流浪漢是在騙她,後來,當流浪漢絕望的時候,三毛心軟了,終於將錢借給了他,最終,當三毛登上船,在船上看到流浪漢手中拿着船票並沒有騙她時,她為自己當初的猜疑感到非常愧疚。

“空曠的大船,燈火通明,好似一座無人的城市。走在寒冷的甲板上,總使我覺得,我是從一場豪華的大宴會裏出來……”三毛那細膩的描寫能引起人的無限遐想,使你沉醉其中,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讓人驚歎,而當我讀到最後三毛為自己的無端猜疑而感到愧疚時,不禁心生感慨,細想當今社會能有多少人有如此境界。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在大型的超市外或熱鬧繁華的街道上,一些衣衫襤褸,滿面污垢的乞丐伸手向人討要。他們有的是頭髮花白,步履蹣跚的老人;有的是缺胳膊少腿的中年人;有的是天真無邪,卻蓬頭散發的少年……而行人大多是行色匆匆,惟恐避之不及。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他們不值得同情?是人們缺少同情心?還是……一串串問號常在我腦海中閃現。

有一次,我在時代超市門前看到一個神情憔悴的中年人,跪坐在一張大紙上,身旁還坐在一個比我小的孩子,白紙上寫着這父子倆不幸的遭遇,而小孩似乎什麼都不懂不時東瞧瞧,西張張。看到這個本應和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讀書學習的孩子,卻與我有着天壤之別時,我沒有多想從衣兜中翻出了5元錢放到了他們的跟前。回到家,我對媽媽説了這件事,而媽媽對我説:“你呀,你呀,這些人可不能相信呀!他們有好多都是裝出可憐兮兮的樣子,來騙人錢財呀!你上當受騙了。”“啊!真的嗎?”我當時還真後悔了一陣子,似乎也弄懂了人們為什麼對那些人如此冷漠。

可如今,《温柔的夜》這篇文章,卻深深地打動了我。雖然三毛的做法——“心靈上受到虧欠,一輩子也不安心,世俗的東西又算得了什麼。”也許我還不太懂,但我覺得寧願自己受騙,也希望這世界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讓世界充滿温暖,充滿情愛。我就是想唱響:“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温柔的夜讀後感 篇20

三天時間看完了三毛的《温柔的夜》,愛上了這個灑脱不羈,自由浪漫的女人,字裏行間藏着她對人生酸辣苦辣的樂觀心態,流浪異國他鄉,體驗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在面對嘲笑、誤解、歧視時都能據理力爭,好有骨氣的女人!她看淡生死,對家人遊必有方的交代,與萬物靈魂交織的欣喜從容,是我向往的樣子。

感謝三毛,用親身經歷喚起了對靈魂自由的極度渴望,讓我看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也開始對當下被物質生活裹挾的侷促和焦慮狀態進行反思。

出身社會兩年工作還不穩定,收入不高債務倒是不少,人情債、金錢債皆有,失業在家急躁不安,重操“煙酒”舊業的父親;經濟重擔苦不堪言的兩位姐姐;沒有未來規劃的他……日子皺皺巴巴,雖沒有什麼大風大浪,卻也磨人的很。

日子總是要過,難題也要一件一件的捋順,彷徨焦慮時總愛看些心靈類的書籍找找方向,常常暗示自己,生活不止掙錢和忙碌,還有靜下心來享受當下的歡愉,也常對如今的拜物主義感到憤懣和不解,卻也是內心自我矛盾一番後接受物質世界既定的規則。

我天生愛幻想,腦子裏天馬行空,不斷勾勒着理想中的世界,但也常都是以上帝視角決定着事件的動向,果然,人類對世界的掌控欲從來不弱,這也導致自己時常懷疑世界的真實性。

下午和朋友去看了《懸崖之上》,全程沉浸在電影之中,兩小時影片結束後,走出影廳的五分鐘,整個人都是恍惚的,緩了好一陣才適應了自己活在現實之中。包括刷短視頻,看各種影視劇,都會給我帶來這種感覺,噢對了,與一羣人相處太久也會致幻,不知這是不是所謂的社恐?但我並不抗拒與人相處,只是持續交流的時間不要太長就好,時間太長我就會開始遊離於自我的想象世界中,這樣説起來,我更愛獨處,喜歡看心靈方面的書籍和視頻,總會給我枯燥乏味的生活燃起新的希望。

看了很多心靈引導的方法,印象最深也最實用的還屬版主説的“最好的靈脩方式就是好好生活”,所以我靜下來就會反思到底有沒有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己。

你是否還在用情緒勒索自己?是否還把幸福和美好寄託他人?你認可自己了嗎?你相信你會成長為想象中的樣子嗎?你是否有好好的承擔責任與愛呢?

社會的規則是不變的,人類的壓抑、悲觀、憂傷等負面情緒是普遍的,抱怨和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反抗和鬥爭普度不了眾生,凡人的處世心態才是剷除時代病根的良方,畢竟,社會的規則終歸是人制定的。

當有一天我們精神追求大於物質追求時,心靈定會充實許多,當人類不再僅服務於温飽、名利,向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精神依託看起時,這藍色星球便不會再被冠之為“憂傷的星球”。

加油!好好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