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03W

教學目標:

《鋤禾》教學設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感謝您瀏覽!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

2、學會“禾”、“午”、“辛”、“苦”四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盤”、“粒”、“皆”三個字只識不寫。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農民種田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充分朗讀古詩。

2、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體會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拍攝一組照片;讓學生讀熟《新補充讀本》中的《lt;鋤禾gt;大意》一課,觀察農民生活。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以疑導入

1、小朋友們,最近我們開展了誦讀古詩的活動,老師有個建議:全班按照男女生分成兩大組,我們來比賽背古詩,看哪一組背得多、背得好,好嗎?

(比賽非常激烈,男生、女生不分勝負,時間關係,比賽到此結束。我宣佈:男生、女生並列第一!)

(剛才大家剛才的表現,我宣佈:男(女)生獲勝!希望女(男)生不要失去信心,爭取在下一次比賽中獲勝!)

2、老師還要考考大家的觀察力,請看一張照片(出示照片):這是我們每天都要去的一個地方,對了,是我們學校的食堂。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孩子!)

3、在雪白的牆壁上,有這樣兩行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句詩,選自古詩《鋤禾》。伸出手來跟我一起寫課題,讀題。

4、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句古詩貼在食堂裏面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1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鋤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嗎?

二、初讀指導,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書本,翻到119頁,擺好讀書的姿勢。聽清要求:根據拼音讀準每個字,輕輕地讀完兩遍後,圈出四個生字。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禾”、“午”、“粒”、“皆”、“盤中餐”、“辛苦”。

帶拼音認讀:請一個小朋友當小老師領讀,每個讀兩遍。

去拼音認讀:先自己練讀,然後開火車讀(火車火車往哪開?)

(2)生字都讀準了,古詩能讀好嗎?注意節奏,聽老師讀: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範讀後説:剛才老師在讀的時候把第二個字延長了一些,你們也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先自己練讀,再分男女生讀。

三、理解詩題,練習説話

1、看課題,“鋤”可以組什麼詞?看圖,這就是鋤頭。讀詞“鋤頭”。注意“頭”讀輕聲。鋤頭是做什麼用的?(鬆土、除草)

2、課題中的“禾”可以組什麼詞?看圖,這就是禾苗,綠油油的禾苗,多可愛呀!讀詞“禾苗”。

3、“鋤”與“禾”連起來就是古詩的'題目,“鋤禾”就是用鋤頭給禾苗鬆土、除草的意思。

4、出示句式,訓練説話:

(1)_____(誰)用鋤頭給禾苗鬆土、除草。

看圖,把話説完整。

(2)_____(什麼時候),____(誰)用鋤頭給禾苗鬆土、除草。

(這樣就把話説得更完整了)

5、從哪裏看出時間是夏天的中午?(積累詞語:火辣辣、當頭照。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_____(什麼時候),__________,_____用鋤頭給禾苗除草。

(這樣就把話説具體了)

6、你還從圖上看到了什麼?(老爺爺滿頭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_____(什麼時候),__________,_____用鋤頭給禾苗除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説越具體了)

四、細讀古詩,朗讀感悟

1、小朋友,詩人李紳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所以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鋤禾》。(師配樂範讀)

2、學習第一二行:

(1)古詩中的哪兩行直接寫出了剛才我們看到的、也是詩人看到的——“農民鋤禾”的畫面呢?(出示一、二行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2)再讀讀這兩行詩,一邊讀一邊在腦海中想象畫面,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説詩意)

把你看到的用朗讀表現出來,好嗎?

(評價:好——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真讓人受不了啊!

我彷彿看到了老爺爺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顆一顆地往下落呢!

不好——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到這太陽光還不怎麼熱,你能讀得再熱一點嗎?

我好像沒看到老爺爺在流汗,想一想該怎麼讀?)

(3)聯繫生活加強體驗:

①小朋友,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家裏都要種田。每天,農民們在地裏除了給莊稼除草,還會做些什麼呢?(幹了要澆水,有蟲子了要噴灑藥水等)

②老師的爸爸媽媽也是農民,每天早上天剛剛亮,他們就起牀到地裏幹活去了。晚上他們總是到天黑看不清了,才從地裏回來。記得有一次他們從傍晚時開始用皮管給莊稼打水,直到晚上9點多才結束。吃晚飯也是輪流吃的。你們聽了感到怎麼樣?

③ 平常你看到你的家人從地裏幹完活回來,他們都是什麼樣子的?(也是滿頭大汗,腰痠背痛,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是泥土,噴灑農藥以後身上會沾上難聞的農藥味)

(4)反覆朗讀:

是呀,作為農民的孩子,我們都能體會到農民的辛苦——

①夏天,火辣辣的陽光當頭照,農民們依舊——引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②渴了喝一口涼水,熱了擦一擦汗珠,農民們每天都是這樣辛苦——引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③為了使莊稼有個好收成,農民們每天都不嫌髒,不怕累地勞動着——引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5)過渡:詩人李紳看到了“農民鋤禾”這樣一幅畫面以後(板書:看),想到了什麼呢?(板書:想)

2、第三四行:

(1)指名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對詩中的哪些詞不太理解?(估計學生會説“盤中餐”、“皆”)

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然後試着理解這兩句詩。(有誰知道碗裏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呀!)

(2)指導朗讀:

①出示“辛”:古人把“立”和“十”合起來表示辛苦的意思。“立”就是站立,不僅要站,還要站着幹活。站立了多久呢?這裏的“十”就告訴我們有十個小時,比我們一天在校的時間還要多。據老師觀察,農民一天的勞動何止十個小時呀!你們説,農民的勞動辛苦嗎?這糧食來得容易嗎?(板書:來之不易)讀出這種意思。(重點讀好“辛苦”,要讀到心裏面去)

②這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呀!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有句話是這樣説的:“一粒米等於一滴汗”,為了這白花花的大米,農民們不知流了多少汗啊!——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④這米飯是多麼來之不易呀!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總結古詩,解決疑問

1、同學們,詩人李紳看到了——引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由此想到了——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跟老師一起寫“辛苦”。(板書:辛苦)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配樂讀)

3、(出示食堂照片)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要把這兩行古詩貼在食堂的牆上嗎?對了,學校裏是要讓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明白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用汗水換來的,每個小朋友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板書:愛惜糧食)那麼,大家做得怎樣呢?請看老師在食堂拍到的一組照片。(出示在食堂拍攝的照片)

4、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對這兩位同學説什麼呢?[是呀,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愛惜糧食。我們還可以用這句古詩來對這兩位同學説:“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讓我們把這首古詩牢記在心中。齊背古詩(配樂)。

【感謝您瀏覽!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

6、這首古詩配上音樂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想聽嗎?(播放歌曲)可以跟着唱一唱。

六、指導書寫,培養習慣

1、小朋友,我們學習語文,不僅要讀好書,還要把字寫好。認讀生字“禾”、“午”、“辛”、“苦”。

2、怎樣記住它們呢?可以聯繫教過的字來記憶。

(1)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禾”(“木”字加一撇)、“午”(“幹”字加一撇)

也可用“減一減”的方法記“禾”(“和”字減去口字旁,把點變成捺)、“午”(“許”字減去言字旁)

(2)用部件法記“辛”(立了十個小時)、“苦”(草字頭加上“古”)

3、在習字冊上各描紅一個生字,注意姿勢。

4、指導“禾”、“午”:

注意第一筆撇的不同之處:“禾”第一筆是平撇,而“午”的第一筆是斜撇。

師範寫時,學生書空。然後把這兩個字各臨寫一個。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5、指導“辛”、“苦”:

當中最長的一橫要寫得足夠長。

師範寫時,學生書空。然後把這兩個字各臨寫一個。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6、詩人李紳還寫了另外一首關於農民的詩,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

看:鋤禾

想:辛苦

來之不易

愛惜糧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