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數學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2.75W

教學目標

國小四年級數學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教案

1.使學生會進行簡單的數據整理,能把整理的數據填入統計表.

2.使學生能根據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整理數據的能力以及根據統計表、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或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能把不完整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你家有幾口人?

我們班有多少學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這些問題太簡單了,通過數數就可以實現.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國有多少人?是怎樣知道的呢?今天我們就共同瞭解一下簡單的數據整理(板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統計表.

出示例1.學生住家的分佈掛圖(例1圖).

教師指出:這張圖是調查了四年級某班學生居住情況後製成的,通過這張圖,一眼就可看出哪條街巷有這班學生.

2.老師進一步引導:每條街巷住了多少同學?哪條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幾個?全班共多少同學?這時如果只看圖,要準確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很不容易.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做能使回答方便?(將各街人數分別記錄下來)

我們可以用畫表的方法進行整理.出示下表

街巷名稱

學生人數

教師指出:第一欄不填寫具體街巷名稱,一般留做合計(一共多少人).

3.老師先帶領學生填寫兩個街巷的數據,再讓學生在其他街巷對應地方填寫數據.然後將一共多少人.在合計欄中填寫,形成完整的統計表.指出這樣的表叫統計表.

4.組織學生根據表回答問題:

哪條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條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5.教學條形統計圖.

為更加形象直觀地表示數據的多少,常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出示畫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説明:每一格代表一個人,有幾個人,就用幾個小格表示,並把這幾個小格塗上色.

6.老師先在縱向上註明人數0,5,10(單位:人),再在橫向上標明街巷名稱,然後根據學生口述,老師在相應地方塗色,製成條形統計圖.

7.看條形統計圖,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勝利二巷的少幾個人.

8.反饋練習:

(1)左圖每格代表多少米?

(2)用圖表示每人的成績

(3)誰投的最遠?

(4)誰投的最近?

帶領學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績的'長方形條.其他人的成績,要求同學們在書中填空完成,並集體訂正.

三、鞏固發展.

1.四年級一班同學,每人從家裏帶來一本課外書,辦起小小圖書室.共有連環畫13本,故事書15本,科技書6本,其他書5本.把書的本數分別填在下面的統計表裏.

同學們一共拿來了多少本書?根據本數製成條形圖,畫在下面的方格圖上.

回答下面問題:

(1)一個格代表多少本?

(2)哪種書最多?哪種書最少?

(3)科技書比連環畫少多少本?

(4)故事書是其他書的幾倍?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完成.重點引導:合計欄應該怎樣填寫?學生分組完成時,可以互相討論研究.教師巡視時重點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馬拉松比賽的路程是42千米195米.一名運動員用2小時25分跑完全程.這名運動員平均每分鐘跑多少米?

提示:先統一單位,利用此題複習平均的含義,為下節課學習求平均數做鋪墊.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怎樣整理數據,怎樣填寫統計表、統計圖.用統計表、統計圖進行數據整理有什麼好處?(可以用統計表和統計圖來整理數據.好處是清淅,直觀)

五、佈置作業.

活動性作業:調查一下四年級各班的人數,填入下面統計表.

(1)哪個班人數最多?

(2)二班和三班比,哪個班人數多?多多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