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審題技巧分析論文

來源:文萃谷 1.72W

【摘要】習題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資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要求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以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訓練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在解答物理習題時,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對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教師通過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技能,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國中物理審題技巧分析論文

【關鍵詞】國中生;物理習題;審題技巧

在國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需要通過習題來檢測物理知識的學習情況,通過解答一定的題目來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物理學習能力。縱觀整個物理習題的解答過程,審題是決定物理習題解答效率的關鍵步驟。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審題,幫助學生提高審題水平。下面結合具體習題的解答探討審題技巧。

一、認真讀題,列出已知條件

很多學生在解答物理習題時,心浮氣躁,沒有認真完整地閲讀習題,甚至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主觀臆斷解讀題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加強指導,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認真閲讀題目,在閲讀的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明辨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並在這些已知條件的基礎上合理聯想,判斷習題涉及的知識以及要考查的知識點,也就是要明確解答題目時需要運用什麼知識,解決什麼問題。例如,在學習了“壓力、壓強”的知識後,教師為學生出示了一道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一個學生的質量是48kg,每隻鞋底和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是120平方釐米,那麼,他雙腳着地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少?壓強是多少?(g取10牛/千克)由於這道題目的題幹表述比較簡單,學生比較容易發現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但是為了讓學生能規範解題,提高解題的有效性,學生審題時,教師還是應當提醒學生仔細閲讀題幹,看清題目中給出哪些條件。並要求學生在草稿紙上列舉出來:學生的質量為48kg,接觸面積為120平方釐米×2=240平方釐米=0.024平方米。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些條件可以求出壓力和壓強嗎?”學生結合已經學習的壓力和壓強的計算公式,可以判斷由這些已知條件可以求出。“物體對水平面產生的壓力在數值上等於這個物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先求出壓力,再除以受力面積就是壓強。”在學生認真審題的前提下,藉助已知信息進行合情推理,實現快速準確解題。認真閲讀題目內容,對一些關鍵句子和詞語要深刻理解,準確判斷,發現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獲得比較豐富的題幹信息,進行快速加工,在心理上和知識上為接下來的習題解答做好必要的`準備。

二、準確把握題意,明確要求解的問題

物理習題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一些學生即使閲讀了題目,對需要求解的問題還是模糊不清,導致最終解題時不知所云、漫無目的,影響了學生解題的正確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反覆閲讀題目,引導學生抓住有用的信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理解,對求解的問題進行化解或變式表達,讓學生更加明確需要求解的問題。例如,在教學了“浮力和液體壓強”的內容之後,教師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習題:有學生在一個薄壁平底試管中裝入一些沙子,然後密封管口,自制了一個土密度計,用來測量液體的密度。當將其放入水中豎直漂浮時,試管露出水面的高度為5cm;當把它放入某液體中豎直漂浮時,試管露出液麪的高度為7cm,若試管和沙子的總質量是30g,試管的橫截面積是1.5平方釐米。(水的密度是1×103kg/m3)求某液體的密度。教師引導學生審題時,要讓學生明確題目中需要求解的問題。學生通過審題發現這道題目需要求的是某液體的密度,可以根據物體漂浮在液體中的浮力與其所受的重力相等進行計算,但前提是需要求出土密度計試管的總長度,才能計算出其漂浮時排開液體的總體積。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再聯繫已知條件中土密度計在水中漂浮的情況,就可以直接根據F浮=G排=液gV排液進行計算了。這種倒推求解法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多次閲讀求解問題,加上教師的適當提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求解問題,並且由此聯繫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包括計算公式、求解方法等,從而清晰地瞭解題目的解答要求,避免解題時出現偏離或跑題的現象。

三、綜合分析,挖掘暗含信息

不容否認,出題者為了更全面地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很多題目中都會設計一些陷阱,以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這些題設陷阱往往容易引起學生的誤判,導致學生出現錯誤或者片面解答。由此看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物理習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綜合分析,迅速加工題目中的直接信息,挖掘題目中隱含的意思,從而準確把握題意,進而快速準確解題。例如,在教學了“固體壓力、壓強”的內容之後,教師給出練習題目:一棟電梯公寓樓高40m,建設完成該樓需要的混凝土為1×104立方米,其他建築材料為3.5×104T,混凝土的密度是2.5×103kg/m3,g=10N/kg。經測量,該大樓地基所承受的壓強不得超過1.2×106Pa,假設大樓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1×103㎡,那麼大樓另外添加的裝飾材料、設備等及進入大樓人員的總質量最大是多少?學生讀完題目後,大致清楚了已知條件。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分析推理:“知道了混凝土的密度和體積,可以求出什麼?”學生答道:“可以求出混凝土的重力。”教師問:“知道其他建築材料的質量,可以求出什麼?”學生答:“可求出其他建築材料的重力。”通過這樣的逐步引導,學生由已知推導出求解問題所需要的直接條件,從而可以順利解題。學生審題時,不僅要從題目中獲得直接信息,而且還要分析推理出題目中的間接信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通過閲讀分析,從題目中得到解題所需的信息。

四、全面想象,構建物理過程

毋庸置疑,審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題。從本質上看,物理習題的審題過程是一項比較複雜的活動,審題不但需要蒐集各種有用的信息,而且需要學生進行加工、篩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作為解題的主體,還需要對題目所描述的內容進行聯繫和想象,把抽象的語言描述轉化成生動直觀的物理過程,促使學生建立已知和未知的聯繫,提升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例如,在學習了“功、功率”的內容之後,教師給出這樣的練習題:小強體重48kg,在平直公路上騎自行車500米,用時為100秒,且做勻速運動。假設在行駛過程中自行車所受到的阻力是其體重的112,求在行駛這段路的過程中小強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學生在閲讀題干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勻速運動”的情形。教師可提示:“勻速運動時,小強只需要克服阻力做功。那麼阻力是多少呢?”學生回答道:“48×10×112=40N。”“那麼,在勻速運動時是怎樣做功的呢?”教師繼續問。“力乘以距離。”學生答。學生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一幅簡單的圖像。“一個人克服了40N的阻力勻速行駛了500米。”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再獨立求解功率就水到渠成了。在題幹描述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全面聯想,促使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進行必要的遷移,想象出特定的物理過程,讓學生能夠找到解題的思路,有條不紊地解答物理習題。有目的、分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技能,不但對提升學生解答物理習題的能力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對學生學習物理課程也是大有裨益的。在平常的物理習題教學中,加大對學生審題技巧的訓練,引導學生審題,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分析、細緻精準地審題,學會推理,發現解題的突破口,理清解題思路,從而高效解答物理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