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8.85K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於1998年拍攝的一部反映中國鄉村教育現狀的影片,由魏敏芝、張慧科等主演。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篇一

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反映貧困山區師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當小魏老師面對着鏡頭,流着淚説:“張慧科,你跑到哪裏去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小魏老師其實只有十三歲,如果換在我們這兒,她應該上國小六年級。但為了那五十塊錢的代課金,為了多地老師説的“這些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歷盡艱辛。

為了能籌集到去縣城的車費,她帶着學生去搬磚;車費不夠,她就步行去城裏,在城裏她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餓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飯,渴了就喝自來水。為了省錢,她寫了一個晚上的尋人啟事,聽説上電視找人最快,她竟在電視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多地老師臨走時的叮囑--“一個都不能少”。

小魏代課的水泉國小,只有一位老師,兩間破舊的教室,卻有大小四個年級的三十多名學生,這也能算學校?難怪同學們會發出驚訝的聲音。這那像我們學校,全部是寬敞明亮的樓房,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那兒的條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師連粉筆頭也捨不得丟掉,為了掙錢,象張巧珍國小還沒畢業就得進城打工等等----

影片最後,水泉國小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條件有了明顯的好轉,張巧珍這隻“小鳥”也已經歸林,重新回到了學校。但全國象水泉國小這樣的學校肯定還有許多。象張巧珍這樣的學生一定為數不少。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不幸的同齡人。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同齡人,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獻給希望工程,就會使更多的象“張慧科”這樣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

我認為影片主要表達了貧困小村的老師的最純潔的責任心和關愛的情節! 想想我們中部分老師或者説部分鐵飯碗想法,有了編制混日子,能請假就請假,能少講課就少講課,能少備課就少備課,沒有聽課也不認真講課,一門心思想怎麼把荷包裝滿的思想,完全背離了一名靈魂工程師的信仰,讓小魏老師給我們上了怎樣振聾發聵的一節課。我們應該怎樣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 所有的孩子都應該有在課堂裏接受教育的機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也許是影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這些人需要付出努力和愛心去做的事。

感人至深的真實情節、讓人憂慮的農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國人思維······令人感動的、真的每一個國人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篇二

今天下午,老師組織我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影片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水泉鄉水泉國小高老師的母親病了,他要回家探望、照顧,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3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班裏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可不久,上面選短跑運動員,調走了一名女生,為了留住這名女生,魏老師到處藏這個孩子,最後還是讓上級帶走了。接着張慧科同學因家裏貧窮連飯都吃不飽,就去城裏打工。魏老師知道後,從遙遠的鄉鎮十萬火急地趕到城裏,費盡周折,最後在電視台台長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當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時,心裏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讓我忘不了;一位年僅13歲的代課老師盡職守信讓我忘不了;“一個都不能少”的精神讓我忘不了;城裏一位位好心人解囊相助、捐款捐物的行動讓我忘不了;村支書為了改變貧窮面貌急的沒法的情景我更忘不了??

雖然水泉國小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家境那麼貧寒,可是,同學們仍然在艱苦的環境裏堅持學習的.刻苦精神我永遠銘記。 和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家庭環境相比。我們真是生活在天堂裏,具有優厚的教育條件,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們不好好學習,能對得起誰呢?從現在起我們要加倍努力,用實際行動來感謝黨,感謝培養教育我們的恩師,感謝幫助、關心過我們成長的所有人??。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篇三

今天學校組織看愛國電影,我們看的是《一個也不能少》

劇中講的是水泉國小高老師的生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一下母親,於是請了一個13歲的魏梅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千叮萬囑咐魏梅芝班裏的同學一個也不能少。可是沒過多久,應為張慧科家裏窮去打工了,這時魏老師嚇壞了,她想起高老師的話,就對學生説“:老師要去城裏找張慧科。”但是那裏太窮,老師讓每個同學都出點錢,大家都去······可是,不管咋樣都不夠,老師決定他一個人去,到了城裏後,他通過台長的幫忙,找到了張慧科······雖然都是21世紀的人,為設麼差距那麼大?像我們平時,買一瓶可樂,沒喝完就扔,但是,水泉國小的孩子,買一瓶可樂,每人只喝一口,還給老師喝,他們學校的教師那掉麼破,文具那麼少,家裏又平窮。可是不管條件多麼差,教室那麼破舊······他們還依舊求着要上學。

我們以後也應該學習他們的這種好學精神,為祖國出一份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