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八篇

來源:文萃谷 2.6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較準確地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內心節奏感得到強化。

3、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體會到幸福感,並有幫助別人獲取幸福的積極心態。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

2、創編歌詞。

教具準備:

鋼琴、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二、視頻導入:

1、欣賞央視《你幸福嗎?》採訪片段,導入

老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説説幸福這個話題,我也來採訪一下探討一下?

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

來表達”?(學生回答)

老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這首歌裏是怎樣表達幸福的”?(肢體)

三、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感受歌曲情緒。問:誰來告訴我?(活潑、歡快)

2、揭示課題:這是一首44拍的日本兒歌《幸福拍手歌》。(板書課題)

3、複習44拍含義以及強弱規律。

4、請同學們看着歌單,聽一遍這首歌。

要求:1、可跟着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

2、找出歌曲中出現最多的節奏?

5、板書×.×節奏型,解釋並學習,附點八分音符。

6、聽辨旋律,比較哪一條更具有跳躍性,更能表現歡快的情緒?

7、跟教師拍一拍節奏、讀一讀歌詞。

8、用“da”模唱旋律。

要求:用有彈性的、歡快的聲音輕輕的模唱。唱好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

9、創編歌詞,分組演唱歌詞。

討論創編第四段歌詞,然後跟琴分四組分別演唱四段歌詞。

10、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昇華

1、瞭解偏遠山區孩子的學習生活,與自己的校園生活進行對比,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激發學生好好學習,幫助別人的友愛之情。

五、小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同學們,你們幸福嗎?(幸福),老師也因為能和可愛的你們在一起而感到非常的幸福。請同學們跟着音樂唱着這首《幸福拍手歌》走出教室。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於衷等詞語的意思,並學會運用。

2、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1、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閲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瞭解生物污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閲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説明技巧。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學生自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而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學習運用恰當的説明方法寫作事理説明文;聯類引申,轉化課堂所學知識。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據光明日報(20xx年6月12日)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於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蜕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於一旦。那麼薇甘菊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設計(二)

生物入侵者是什麼?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場,對這場戰爭做一番考察。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問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劫掠棲息藩籬歸咎

2、判斷下列詞語運用的正與誤。

A、聽説小林被錄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頭。

B、這件事來得太突然,她顯得束手無策。

C、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切生命將在劫難逃。

D、儘管老師反覆勸解,她心裏仍無動於衷。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説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於5個要點)

4、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

5、本文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找出來並説説它們的表達效果。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內交流。教師選五個小組的組長進行全班交流,每組負責一小題。

明確:lüèqīfānjiù

2、A、√B、√C、√D、×

無動於衷:心裏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與前面的心裏表意重複。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麼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麼途徑入侵的呢?

為什麼會增多呢?由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

4、這是一篇事理説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説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着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5、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説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説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説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説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

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説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説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説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説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三、學生自由質疑,由學生共同討論解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並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覆的,向老師提問。

2、教師分類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後板示,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教師點撥:

(1)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並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教師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乾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於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20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佈公告,宣佈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燬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

四、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説明文,採用邏輯順序説明事理,條理清晰,説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範的説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鑑。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範意識,加強生態意識,瞭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五、佈置作業

1、利用網絡搜尋有關生物污染的信息,並加以整理,講給同學們聽。

2、閲讀《燈光污染》,回答問題。

燈光污染

西方一位環境學家曾經提出了這麼一個論點:人類在創造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在毀滅這個世界。他的話不免有些悲觀,但也合乎事實。煤的發掘,石油的開發顯著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但不久以後,人們發現城市被塵霧所籠罩了,河流被油污所侵染了。

同樣,當愛迪生的電燈第一次閃現出那劃時代的光芒後,幾代人都沉浸在歡呼雀躍之中,千萬個不夜城誕生了。對着那燈火輝煌的景象,人們不禁讚頌:天上銀河落人間。然而當學生開燈夜讀的時候,當工人挑燈夜戰的時候,當市民沉浸在節日之夜的燈海之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過,這給人類以光明的燈光也會成為一種污染?

1950年,英國一架運輸機在夜間着陸時,誤把一段高速公路的路燈認作機場跑道的指示燈,從而導致一場機毀人亡的慘劇。

在智利,一位老人由於窗外工地上的小太陽整夜整夜地直射卧室,弄得晚上不得安眠而導致精神失常,跳樓身亡。

至於夜間行車,由於對面駛來的汽車的燈光使駕駛員眩目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則不計其數了。

由於沒有科學地、合理地使用燈光,而使燈光成了一種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這種污染產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兩種:

一、亮度過大,超過正常工作、生活所需量。平時人們所用的燈光亮度大約是80~120勒克司,當光亮度過高,超過180~200勒克司,就會對人的眼睛有害,引起近視、失明等病症,甚至會帶來精神上的刺激;

二、光源分佈不合理。前面提到的夜航飛機失事就是由此而導致的。

為了消除燈光污染,人們針對燈光污染產生的原因,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規定了日常生活用燈亮度最高指數,就是保護人體健康措施之一;在必需大亮度的生產環境中,給作業者配以防眩鏡也是很好的方法。在汽車上安置雙焦防眩照明燈,大大降低了與此有關的交通事故發生的次數。

當今,人們對以前較為忽視的光源分佈的合理性有了很多的認識。在西歐一些國家,政府把防止光的分佈性污染的條例載入了環境保護法中。對醫院、居民住所、旅館等設施附近的光源分佈作出了合理的安排,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了它們集合亮度的最大值。

隨着人們對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光污染問題也在逐步得以解決。此外,軍事專家還變廢為寶,把光污染作為戰略防禦的一種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正如泰晤士河由濁轉清一樣,光的污染問題一定會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人類不但善於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更善於保護這個美好的世界,使它更加輝煌燦爛。

1、本文采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

2、本文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參考答案:

1、本文是一篇事理説明文,採用邏輯順序説明事理。它通過運輸機墜毀、老人精神失常、因燈光眩目而引發的交通事故等特殊實例,闡明燈光污染產生的原因,而且提出瞭解決辦法。基本上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説明材料。

2、運用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舉例子是主要的説明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反覆誦讀中體會文章中體現的淡淡的鄉愁

2、體會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

3、根據自己的經歷,借鑑文本的表達技巧,能夠寫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學重點:體會意境,鑑賞語言

教學難點:鑑賞表達技巧,學會表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學習方式: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從音樂《雨聲》導入。學生尋找古詩詞中的寫雨的詩句,品味意境。如此優美的意境我們用散文的語言可以表達嗎?

二、課文分析: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把握文章脈絡。2、品讀嗅雨、觀雨、聽雨的相關文字,體會意境、情思。

三、品味語言:本文語言凝練華麗,文字典雅而富於彈性,巧妙地熔古典語彙與白話於一爐,善於通過漢語的象形和音韻特徵來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錯的節奏。

四、借鑑運用:

1、借鑑表達: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來渲染和強化對大陸故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將敍述、描寫、議論和抒情緊密結合,穿插運用。其次,作者採用了大量的比喻、對照、聯想、烘托等表現手法。(順及:余光中散文的特點)

2、體驗運用:聽相關雨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口頭表達。

五、佈置作業:

1、展開充分的聯想與想像,借鑑本文的表達技巧,描寫一個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寫雨的詩句,注意積累。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回憶洋葱頭的基本特徵,初步探索並認識洋葱的種子。

2、學習挖,拔洋葱的基本技能,體驗勞動的快樂。

3、會正確使用簡單的種植工具:鏟子。

【活動準備】

1、洋葱頭種子圖片。

2、鏟子若干,籃子。

3、認識洋葱頭的已有經驗。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會拔,挖洋葱頭,萌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回憶洋葱頭的基本特徵。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蔬菜寶寶,想知道它是誰嗎?

幼:想。(教師出示洋葱)

師:看看它是誰呀?

幼:洋葱

師:那我們一起來跟洋葱寶寶打個招呼吧!

幼:洋葱寶寶,你好!

師:前幾天呀,我們已經認識過洋葱寶寶了,現在請你想想洋葱頭是什麼樣子的呀?

幼:圓圓的,紫色的,燈籠一樣……

師:那他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

幼:白色的,紫色的,一層一層的……

師:小朋友們真棒,那洋葱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呢?聞起來又有什麼樣的味道呢?

幼:摸起來滑滑的,硬硬的,涼涼的,聞起來臭臭的,刺鼻的……

師:雖然洋葱頭有着特殊的味道,但是他的營養可豐富了,他不僅可以幫我們把身體裏的細菌都殺死了,而且還能幫助我們預防感冒呢!

師:上課的時候老師還將洋葱頭切了開來,那橫切是什麼樣的?豎切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幼:橫切圓圓的,豎切像花朵一樣……

二、找洋葱的方種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洋葱的什麼呀?

幼:花。

師:這個花是樣什麼顏色的?像什麼呀?

幼:白色,球……

師:那花裏面會藏着什麼祕密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找的時候你可以跟你的好朋友一起找,但千萬記得要小心,不能去傷害花寶寶。

師:你剛才在花裏發現了什麼呀?

幼:種子。

師:是不是所有的洋葱都會開花呢?

幼:不是的,有的開花,有的不開花。

教師小結:其實呀,在花裏面還藏着許多的洋葱種子,只不過這些種子還沒有長老,那長老的種子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什麼樣子的呀?

幼:黑色的,一粒一粒的,小小的……

師:那今天食堂裏的爺爺奶奶想讓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幫忙挖洋葱,你們願意嗎?

幼:願意。

三、挖洋葱。

師:那我們挖洋葱需要什麼工具呢?

幼:鏟子、

師:那我們怎麼挖呢?

幼:我們呀,用兩隻手抓緊洋葱的葉子,抓的時候不能太上,往下抓一些,用力拔,如果拔不動,就用鏟子把土挖鬆,挖掉,這樣就可以把洋葱挖出來了。一會呀,小朋友們就把開花的和不開花的洋葱都拔出來。

幼兒挖洋葱,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都挖看這麼多洋葱,真能幹,現在讓我們一起把洋葱送到食堂的爺爺奶奶那裏去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

1、植物的向性運動(A);

2、植物生長素的發現(A);

3、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C);

4、其它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的分佈、合成及主要生理功能(A).

 能力目標:

1、學會設計植物向性運動的方法;

2、理解植物向性運動實驗的基本過程,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的向性運動,培養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生長素髮現過程的介紹,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作風,求實的科學態度,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

2、通過對頂端優勢的瞭解,培養學生由量變到質變的唯物辨證思想.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包括植物的向性運動、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其它植物激素等五部分內容。以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講述前面三部分內容,第二課時講述後面兩部分內容並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和小結。

教材以三個問題導出“植物的激素調節”,接着以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的設問,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植物的向性運動”上。對向性運動進行了定義,並闡明向性運動的意義是植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

教材的第二部分內容首先介紹了達爾文的實驗及對實驗現象的推想,接着介紹了温特實驗及結論,最後簡單介紹郭葛的分離實驗與鑑定結果。

教材的第三部分內容主要介紹生長素對植物生理作用的兩重性,這一特點與生長素的濃度和所作用的植物器官有關,並通過頂端優勝加強理解這一特點。

後兩部分(第二課時內容)

 三、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通過指導預習、提問、圖片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並講解來突出重點)

1、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2、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難點(通過講解“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曲線圖,並通過欣賞電影瞭解“頂端優勢”現象來突破)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四、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的一些概念對於學生是陌生的,課本通過學生熟悉的舉例步步深入,因此本節的教學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演示圖片,然後再舉例、討論、分析,引入課題,主要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把抽象的“生長素”和實實在在的“向性運動”聯繫到一起,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感知規律。

 五、教學媒體設計

本節課通過自制動畫、配音、字幕、圖片、音樂、下載影片等媒體手段進行教學。

演示和生命活動調節有關的圖片引入課題,同時播放音樂,以增強欣賞效果,提高學生興趣;自制動畫主要用於講解達爾文和温特實驗,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增強感知的慾望和效果;字幕的出現和動畫演示過程都有相關配音,避免媒體演示過程的單調感;播放有關“頂端優勢”的影片加深對生長素作用雙重性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七、教學過程流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2機械效率;○3實驗探究滑輪組本節主要包括“○

的機械效率”三大方面的內容,它是學生在學習了“功”和“功的原理”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以及“機械效率”這兩大內容又是“實驗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基礎,因此本節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機械效率的學習也為學生在九年級學習熱機效率和電機效率打下伏筆,所以本節內容在本章教材乃至整個國中物理教材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學生今後參加社會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學情分析

從知識與技能方面分析,學生在前面幾節課已經學習了功的計算為本節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在八年級上學期學習速度概念時學生經歷了利用比值的思維去解決兩個相關變量的關係為本節引入機械效率概念做了鋪墊。

從心理髮展階段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邏輯思維初級發展階段,教學設計主要從學生已學知識出發,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進行研究。

從非智力因素分析,劃片招生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本素質有着較大差別,從而導致他們對學習的需要、興趣、動機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有的放矢,儘可能照顧到大多數羣體,力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並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增強其學習物理的信心與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合作學習過程,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2、通過討論法,體驗引入機械效率的完整過程、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 3、在小組合作展示環節中,學會利用機械效率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瞭解如何提高機械效率,並逐步養成用機械效率評價機械的意識。

四、教法學法

1、教法:講授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

2、學法:自主學習法、觀察比較法、討論法、理解記憶法、聯繫學習法等

五、教學用具

水桶、沙子、礦泉水瓶子、單個滑輪、滑輪組

六、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2.瞭解信客的職業及其品質。

3.學會抓住具體事例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

4.從單元整體感知人間真性情。

教學重點:

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

2.誦讀品味。

3.感悟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信”字入手,信,書信,誠信。會意字,人言為信。

二、作者簡介、字詞

三、整體感知

1、信客是一種什麼職業?

用簡潔語言概括

2、信客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突出重點

3、與現代交通相比,過去的信客存在哪些困難?

四、聯繫課文內容具體分析人物

我認為信客是一個的人,從文章————可以看出來,我想對大家説(或我想起了)。

從上面的句子練習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呢?

1、怎樣分析人物。

記住一定要聯繫具體事例。

2、學到了一些寫人物的方法吧。

3、積累了作文素材。

五、回顧、感悟

同學們,人是世間萬物的主體,人類主宰着這個世界,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着書寫着我們的人生,也用心感受着生活。從第二單元一路走來,阿長讓我們感受到了善良,《背影》和《台階》中的兩位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拳拳的父輩之愛和父輩的辛酸,老王讓我們體會到了做人要有道德良心,而信客告訴我們的是沉甸甸的誠信二字。

六、做個好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管理信息

課程名稱:應用文寫作批 準 人:範守才 課程代碼: 所屬系部:旅遊系 制 定 人:李靜 制定時間:20xx.9.3

二、基本信息

課程類型:公共基礎課學 分:2 必 修 課:是 學 時:36 選 修 課:否 授 課 對 象:12烹飪一、二、三班

三、課程設計

1、 課程目標設計

2、課程內容設計

3、能力訓練項目設計

4、教學進度表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