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精選8篇)

來源:文萃谷 2.58W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精選8篇)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至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五冊第八課“愛鳥”單元的《一隻鳥仔》。《一隻鳥仔》是流傳在台灣的一首兒歌。在兩段歌詞中,每段都採用了象聲詞來形容一種小動物的鳴叫聲和神態,使得歌曲頗為生動有趣。

歌曲為五聲徽調式、2/4拍。音域在九度以內。全曲共四樂句,每句四小結,節奏型幾乎完全相同。如:x x︱xxxx︱xoxx︱xo o︱。常採用下滑音、襯詞、襯腔,使得歌曲顯得非常風趣,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詼諧的風格。第三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樂句是第二樂句的變化重複,曲式屬於典型的“起承轉合”。全曲統一、完美、形象的表現了孩子們天真、可愛和純潔的性格。

二、教學目標:

1、用準確的音調,自然、生動的聲音和詼諧有趣的神態、動作表現歌曲

2、用自然的有表現力的聲音演唱《一隻鳥仔》,感受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詼諧風格的台灣民歌

3、初步瞭解“下滑音”及其唱法

4、初步感受襯詞和方言對於民歌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詼諧風格的台灣民歌

2、感受襯詞和方言對於民歌的重要性

3、唱出台灣民歌風格,唱好下滑音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一隻鳥仔》是三年級上期已學過的內容,為了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選用2年級的孩子。此教學內容從各方面對於2年級的孩子來説顯得很有難度。

五、研究內容與教法:

科學的選擇音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實效性。本節課主要運用了對比法和法

六: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學習用閔南語演唱等一系列教學,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七: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律動《蝸牛與黃鸝鳥》

2、發聲及節奏練習

二、新歌學習

1、歌曲引入,師範唱並揭題

2、復聽音樂,找出歌詞中不會的字音和不懂的內容

3、師帶生齊讀歌詞

4、通過旋律線學習旋律

5、跟琴學唱歌曲

6、生邊唱邊自編動作

7、認識下滑音並瞭解其唱法

8、加入下滑音演唱歌曲

9、師用閔南語演唱歌曲

10、生簡單學習閔南語並隨音樂演唱

三、歌曲拓展

1、聆聽用閔南語演唱的《蝸牛與黃鸝鳥》

2、小結

八、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在於:

1、課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過於“大”,以至教學目標完成不理想。

2、未能充分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3、教學環節未落實。

4、未能充分關注學生所及時反饋的情況。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1、表演《一隻鳥仔》

2、綜合教學教學:鳥鳴音樂會

教學目標:

1.鳥,是人類的朋友,鳥類美妙的鳴啼聲給音樂創作提供了無限的源泉。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護鳥、愛鳥的環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展聯想想像。

2. 學唱歌曲《一隻鳥仔》,感受台灣民歌的特點。會唱歌曲中的下滑音。

3.通過吹奏口風琴、演奏打擊樂等形式,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與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唱歌曲《一隻鳥仔》,認識並學會演唱“下滑音”

2、通過吹奏口風琴、演奏打擊樂等形式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各種小鳥頭飾、雙響筒、鈴鼓

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聽!今天森林裏怎麼這麼熱鬧?是誰來了?!(課件播放各種鳥叫聲)

2、師:你喜歡哪種鳥?你能學學嗎?(指名模仿各種鳥叫聲)

3、原來啊,小鳥們都來參加音樂會呢,他們也想邀請同學們參加,你們願意嗎?(師出示小鳥頭飾)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好的,小鳥就會飛到你的身邊。咦,一隻小鳥怎麼找不到他的同伴了?我們來聽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二、新授歌曲《一隻鳥仔》

1、教師範唱歌曲第一文庫網一隻鳥仔。

(1)問:聽了歌曲你有什麼感覺?(活潑、可愛、歡快、跳躍)小鳥給你什麼感覺?在你身邊見的最多的就是麻雀了吧,隨處可見麻雀在我們的校園裏跳來跳去可愛極了。

(2)歌曲中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師提示歌詞和旋律的特點)

(3)歌曲中有很多的下滑音“↘”,這是台灣民歌的特點。(課件出示下滑音)

2、師彈奏歌曲旋律,師帶唱用“LA”哼唱旋律。(注意下滑音的唱法)

提醒學生用手勢幫助理解下滑音的唱法。

3、教師有感情演唱歌曲《一隻鳥仔》。歌詞中唱的你理解嗎?

4、學習歌詞

(1)師按節奏帶讀歌詞,並解釋歌詞。問:還有什麼不懂的?

(2)生讀歌詞,師示範用雙響筒為歌曲伴奏。

(3)齊讀歌詞,學生拍節拍伴奏。

5、再聽歌曲,默唱歌曲。

6、跟課件輕聲演唱歌曲。

7、齊唱歌曲,老師吹奏口風琴與學生合作。

8、師糾錯。

三、綜合教學

1、口風琴吹奏

(1)生學習用口風琴吹奏第二聲部,師指導指法。

(2)師生合作吹奏歌曲,師吹奏主旋律,生吹奏二聲部。

2、打擊樂演奏。

(1)課件出示節奏。生隨原唱拍節奏。

(2)生演唱歌曲,師示範用打擊樂(雙響筒)為歌曲伴奏。

(3)生練習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4)指名上台演奏雙響筒為歌曲伴奏。

3、綜合表現。

(1)分配任務。(發放小鳥頭飾)一些學生演唱歌曲,一些學生吹口風琴,一些學生演奏打擊樂。

(2)“鳥鳴音樂會”現在開始!

四、思想教育。

1、師邊説邊播放課件(各種鳥類圖片加背景音樂)同學們,你們的音樂會很精彩!你們知道鳥類對人類都有哪些幫助嗎?(捉害蟲,捉老鼠,大自然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怎樣才能保護小鳥?(不射殺小鳥,保護鳥類的家園森林……)指名説。

2、在美麗的大自然裏,鳥類是飛舞在其中的精靈,更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使每一隻小鳥都有自己的家。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初步學習使用打擊樂器隨樂進行演奏。

2、嘗試為鳥叫、鳥飛的動作和圖譜匹配相應的樂器。

3、學習看指揮演奏,感受集體合奏的快樂。

教學準備

小鳥頭飾、樂器若干、圖譜一張、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傾聽音樂,熟悉樂曲旋律

一隻快樂的小鳥喜歡在樹林裏唱歌跳舞,有一段音樂講的就是快樂的小鳥唱歌跳舞的事。

(二)教師隨音樂表演動作讓幼兒欣賞

1、教師以鳥叫、鳥飛的動作與音樂匹配讓幼兒欣賞。

2、幼兒邊欣賞老師的動作,邊以拍手的形式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三)引導幼兒聽音樂、看圖譜、拍節奏型

1、看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2、看指揮,隨音樂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3、老師指揮幼兒分組拍節奏型。

(四)討論配器方案

1、鳥叫的地方可以用什麼樂器?如何演奏?

2、什麼樂器演奏起來象鳥飛的動作?如何演奏?

(五)幼兒練習使用樂器演奏

1、幼兒看教師指揮進行空手練習。

2、幼兒拿樂器,看教師指揮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4

今天我説課程的內容是國小藝術教材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二課《咚咚姑娘》中的一首歌曲〈啄木鳥〉。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點:1、認識、瞭解啄木鳥的生活特點和特殊本領。2、學習表現啄木鳥的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3、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説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模唱和表演,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相互間的合作,從而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説教法和學法:

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於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動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採取“寓教於樂”、“寓教於玩”的方法,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和貼畫,本着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素質基礎上,選擇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我把學習表現啄木鳥的歌曲、感受歌曲的內容設為這堂課的重點。而難點是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最後我説説我的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這裏我設計一個啄木鳥看病的FLASH,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故事引出所要學習的歌曲《啄木鳥》設計提問:“故事裏是誰給樹爺爺治好了病?學生回答後引出本課的歌曲《啄木鳥》

(二) 觀察啄木鳥圖,回答問題:你所瞭解的啄木鳥是怎樣的?由幾部分組成?它是怎樣進行捕食的?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一下啄木鳥的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性以及捕食的方法。(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觀察圖片及自我的討論和老師的講解對啄木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三) 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節奏歌譜練習,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唱好啄木鳥這首歌曲,在這裏我把歌曲中的一些難唱的地方創設了一個情景加以一定的練習。我出示一棵枯萎的蘋果樹,老師啊這裏也有一棵蘋果樹,你們瞧,這棵樹啊也生病了,因為他的肚子裏也有很多的蟲子,你們能學習啄木鳥來幫助他把蟲子啄出來嗎?而我的歌譜節奏就寫在這些小蟲子上,要求學生能唱出來就是把蟲子捉出來了,就會獲得一個小小啄木鳥的獎勵。當大家都能唱好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棵長滿綠葉的樹

(四) 學唱歌曲 能幫助到人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聽啄木鳥正快樂的唱着歌呢?

1、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設計問題:你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情緒來唱?

2、 隨着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唱一唱這個環節大概要15分鐘左右,由於學生在節奏練習中已經把歌曲中的一些難唱的部分已經解決了,所以要唱好這首歌曲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採用學生領唱、師生接口唱、按節奏讀歌詞等方法來學習這首歌曲。

3、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音樂童話劇(啄木鳥治病)本課的難點是嘗試運用各種藝術手段進行啄木鳥題材的藝術創作,以藝術的形式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童話劇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老師的朗誦和音樂聲中用另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啄木鳥

4、情感小結:在廣袤的大自然中,生活着許許多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用自己的行動維繫着自然生命鏈條中一個個重要環節,奏響了一曲曲自然生命的華美樂章,我們感謝他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愛護他們!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5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國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三節。教材的編排是按照生物圈的環境特點來探究各類動物與各自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沒有像原教材那樣按進化順序逐門逐綱地講述各類羣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從生物這門學科的角度來看,按照進化的歷程來進行比較適合一些。我對本章教材進行了簡單的處理,經過調整,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魚類之後、哺乳動物之前進行的。

學情分析:

八年級年級的學生思維靈活,感情豐富,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動手操作能力;八年級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習基礎,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能夠對現有的材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和概括;八年級年級的學生雖對空中飛行的動物比較熟悉,但對它們有哪些結構特點是於空中飛行的知識還不甚明確。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於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對鳥的形態結構、生理行為的觀察與探究,使學生能理解鳥類適於空中飛行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通過對“鳥適於飛行的特點”的探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鳥的資料”的閲讀和學習,培養學生形成和具有善於蒐集和積累課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目標:

1、通過觀看有關鳥類行為的錄像資料,引發學生確立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和觀察“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使學生能闡明鳥類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徵和生理功能特徵。

教學難點

探究過程及鳥類的雙重呼吸。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小組重點討論法和探究總結法等。

教具準備

幾種鳥的模型,家鴿骨骼的標本,雞腿骨實物,兩張大小相同的紙,教學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圖片及短片來導入新課,陶冶情操。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想像鳥一樣高飛嗎?

欣賞各種鳥的憨態和飛行的英姿,興奮和嚮往狀態

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習慾望。

摺紙飛機,引出探究。

教師先完成一個演示,扔出紙和書,體現出鳥適於飛行輕的特點。

指導學生做遊戲:

將紙折成飛機與紙張同時扔出,比較兩種情況下紙飛出去的距離長短,與飛行時的形狀,體現出體重輕及提供動力的特點。

自己動手摺紙飛機,鳥的飛行可能與形狀、重量、動力有關,體現出能夠飛行的物體形狀及提供動力的特點。

在第二環節的教學中同樣需要用一定的方式繼續保持學生的興奮狀態。學生不會覺得學習內容枯燥,很難理解,遠離生活。

自主學習,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詳閲教材探究實驗的內容,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本組的實驗實施計劃,並討論該計劃的合理性,再開始探究實驗。

提供實物及模型,輔助講解與説明。

屏幕顯示相關內容。

引導學生從家鴿的身體形狀和四肢的變異、肌肉、骨骼、消化、循環、呼吸系統等圖片及資料,教師巡迴參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融入到學生中去。出示鳥的引導學生探究。

教師播放錄像

學生分組討論本組的實驗實施計劃並討論該計劃的合理性。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碰撞自己的想法,

模擬鳥飛行時的狀態,正確地扇動自己的胳膊體會鳥的飛行,總結歸納。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挑戰與競爭的慾望,活躍他們的思維,培養表達、交流和綜合等能力。由部分帶動全體,以點帶面,為學生理解生物體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和整體性提供了有力的幫助。達到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共同進步提高。

填空反饋,提升主題

引導學生全面闡述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出示相關的填空內容,激勵學生。

表達交流

填空練習

使得所學知識規範化,整體化,讓學生能夠形成更直觀、更生動的印象,再次系統地理解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科學觀。

板書設計

空中飛行的動物——鳥

體形 骨 肌肉

形狀 體表 輕 消化 動力 消化

骨 呼吸 循環

呼吸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他們對於鳥的飛行已有許多感性認識,也有不少相關的生活經驗做鋪墊,具備進行自主學習和歸納的條件,所以對本節課,我的設計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行探究實驗、分析閲讀已有的資料,並進行分析、合作討論和交流,從而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通過探究使學生明確動物對環境的適應,除了有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的適應外,還有生理方面和行為方面的適應,引導學生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動物與環境的關係,同時概括鳥類適於飛行的主要特徵。

優勢:

1、教學內容設計比較合理。我將鳥類適於飛行特點劃分三大板塊,分別是輕、形狀和動力,引導學生通過鳥類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逐個探究之後,再放到一起進行小結,最後進行填空練習鞏固。整節課過渡自然流暢,條理清晰明瞭,避免了因知識多而零亂造成學生的記憶困難,大大提高了知識的系統性及整體性。

2、教學資源的利用比較好。從實物到模型到圖片到多媒體,儘可能的多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興趣,激活思維。這些教學資源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為學生積極熱情的投入到學習探索中去奠定了情感基礎,課堂緊張而愉快,對本課重難點的突破起到很大作用。

3、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分析和探究活動去發現知識,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較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學效果方面:通過一系列的探究,學生能夠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識並較為系統總結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並且反饋情況非常好,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劣勢:

1、折飛機時應事先讓學生準備好紙張,學生的參與就會更積極一些。

2、在小組分析討論時,教師再多提供一些材料和指導,讓學生的思考分析等能力進一步提高。

3、結尾的部分再貼近生活一些,再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學生的'學習激情會更高。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理念

音樂以優美的音響、豐富的和聲、生動的節奏給人們以賞心悦目的形式美。它為學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感受對象。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感受與鑑賞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在本節以欣賞為主的音樂課中,我不僅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音樂美,而且力求在教學上也體現音樂美,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1、感受課堂教學結構的節奏美。

音樂的節奏給人以生動、協調的美感。音樂課的課堂教學結構如能體現出各種節奏美,這堂課就會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我在本節課的內容安排、處理方法上盡力做到主副相宜、難易相配、長短交替、動靜結合,使整節課形成錯落有致的節奏美。

2、感受課堂教學方法的立體美。

音樂用它豐富的和聲給人以和諧、均衡、多層次的立體美感。在教學中,我針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音樂技能,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層次、多角度地去感受、認識它,使它得到較圓滿地解決,這就使教學有一種立體美感。

3、通過表現音樂體驗創造美。

創造是思維、智慧地表現,理解是創造地基礎,而創造又使理解更為深刻。創造作為課程標準中一大領域。在本節課上,我儘量讓學生有機會表現和創造音樂,一方面可使學生從理智上更深刻地感受音樂,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獲得創造地愉悦美。

年級:四年級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民樂合奏《瑤族舞曲》,使學生體會民樂器樂曲豐富的表現力,從而進一步產生學習的興趣與願望。

2、欣賞不同演奏形式的《瑤族舞曲》 ,增強學生感受聽辨音樂的能力。

3、指導學生運用以學習過的樂理知識進行音樂的拓展。

教學重點:通過感受《瑤族舞曲》不同版本的演奏形式,明白音樂情緒能隨着音樂要素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審美體驗。

教學難點:運用《瑤族舞曲》的主題旋律,嘗試創編歌詞。

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師生音樂問好

二、複習

1、教師提示:這節課我們先來複習兩首曲子。請同學們分別説説他們是幾拍子的?表達了什麼情緒?

2、複習演唱《摘草莓》(2/4拍 歡快)

3、吹奏豎笛曲《我們的田野》(2/4拍 優美)

4、教師小結:這兩首相同拍子的曲子表達了不同的情緒,那麼除了拍子以外還有哪些因素能表達音樂不同情緒?

三、欣賞教學

1、初次聆聽《瑤族舞曲》

導入:請同學們來欣賞《瑤族舞曲》(多媒體出現主題畫面)

聽聽想象:請分辨出它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表達了什麼情緒?

2、教師介紹《瑤族舞曲》

3、學生再次聆聽樂曲並區分段落和情緒(出示主題一2/4拍和主題二2/4拍樂譜)。

4、聆聽不同演奏形式的《瑤族舞曲》,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器樂演奏樂曲的表現情緒,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比較能力。

5、教師用葫蘆絲吹奏主題一和主題二

6、師生用豎笛和歌聲熟練掌握兩個主題

(1)提出問題:為什麼同一首樂曲會有不同的情緒呢?

(2)學生分組討論

(3)教師引導得出:旋律、速度對音樂情趣產生的變化和影響。

7、教師小結:歌曲兩個主題正是因為旋律、速度、演奏樂器的音色的不同,才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緒變化。説明,音樂要素髮生變化時,音樂的情緒也隨着變化,音樂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力。

四、拓展創造表演

1、分組討論,給主題旋律添歌詞

2、分組展示:試着唱唱自己創作的歌詞。

3、評價:小組互評、自評。

3、請學生用器樂表現主題旋律

(1)器樂小合奏

(2)表演伴奏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樂器(像瑤族的長鼓、蒙古族的馬頭琴等等),人們藉助這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來表現各民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裏的幸福生活。這些民族樂器和它們的各種表演形勢有着豐富的表現力,在表現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勞動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中能起到其他樂器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在五年級裏我們將會給大家介紹更多的民族樂器和器樂曲,讓同學們進一步瞭解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及怎樣創造這種境界。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充滿哲理的的散文,所以應採用引導學生自己感悟人生哲理,從而談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也就完成了這篇課文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南朝江總對自家樑上燕子的描寫“二月春暉暉,雙燕理毛衣。銜花弄藿蘼,拂葉隱芳菲。或在堂間戲,多在幕上飛。”寫小燕銜泥弄草,拂葉啄花出入廳堂,扯動簾幕。活象自家頑皮的兒童,唐代大詩人杜甫“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以後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寫詩人與鸕鶿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諒解和信任,進而成為須臾不離的朋友。這兩首詩的共同之處是都體現了人鳥之間和諧,信任的關係。譜寫了人和動物之間的一曲讚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清新活潑的散文,從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人與動物相依相賴的美好境界。

二、教師範讀

(必須作到有感情朗讀)

三、教師知道學生朗讀,首先確定感情基調是欣喜。

四、提煉散文的哲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學生大量閲讀哲理散文的基礎上,基本上能做到齊聲做答。)

五、質疑:

人與鳥之間美好的境界在課文當中是怎麼體現出來的,主要體現在“我”因為大鳥的怕人,所以給了它一個自由,幽靜,安全的居室。按捺住好奇的心情,絕不因所謂的喜愛而輕易打擾小鳥的生活。在以後的日子裏,小鳥對“我”的逐漸親近就是對這份愛的最好回報。(如果學生總結不出來的話就讓學生自己設想如果他有一隻可愛的珍珠鳥他們會怎麼來對待它,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這個問題。)

六、組織學生自己談感受,主要是引導他們談出“我”是一個“愛鳥有情”“養鳥有道”的人,對鳥的愛很有理性,不盲目,才創造出人與動物和諧自然的境界,也就是有理性的愛使得珍珠鳥由“怕人”到與人“新近”,由於“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學生能夠談出,家長和老師對於學生的愛如果是理智的愛,不急於求成同樣能建立起和諧自然的關係,那將是這篇課文的高潮部分,也是這篇課文教學的最高目標。

七、拓展訓練。

學生自由談自己所瞭解的,人和人,人和動物,甚至是動物和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創造出和諧美好境界的故事。

八、作業:

寫一篇你與動物接觸生活的短文,要求對動物要描寫細緻,寫出感情。

板書説明:

中間用心型括上“理性的愛”,有心型括上。上下左右分別有箭頭,左是“怕人”右是“親近”上是“信賴”下是“美好境界”。

歌曲《一隻鳥仔》教學設計 篇8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要讓學生經歷難忘的精神之旅,師生一起為情所動、為美所醉、為真所淨,在課堂上一起感動,一起享受。感動,是一種養分,一種保養心情、滋養靈魂的養分。讓孩子們透過語言文字,在父親與鳥一起構築和諧美好的世界裏震撼。如此,語文課,便會成為學生的天堂。

二、教材分析

《父親和鳥》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的不同尋常的瞭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這種愛感染了“我”,使“我”有了愛鳥護鳥的意識。閲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覆閲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蒙、喃”等7個生字,會寫“喜、重”等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個性。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瞭解人物的內心活動。懂得人與自然界中一切都應和諧相處。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通過對話朗讀來感悟課文。

難點:體會父親和鳥之間深厚的感情。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策略:老師引導,自主學習,深入文字內部,切實感受體會。

手段:多媒體課件、卡片。

六、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情感鋪墊

1、(播放音樂)小朋友,音樂好聽嗎?聽到這美妙的音樂彷彿讓你看到了什麼?你喜歡小鳥嗎?

2、有一位父親,不僅像小朋友一樣喜歡鳥,而且他還很瞭解小鳥,想認識這位父親嗎?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看看課文下面樹葉上的拼音(生自讀課文)。

2、出示詞語,指導認讀。

霧濛濛 黎明 喃喃地説 獵人 濃濃的草木氣味 熱騰騰

3、出示生字認讀

蒙 喃 味 濃 騰 獵 黎

4、做遊戲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説的話和小男孩説的話。

2、學情彙報,順勢指導。

3、出示句子,理解體會。

(1)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2)我知道父親這時也最快活。

(3)在鳥最快活的時刻,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4)理解為什麼父親不是獵人,“我”真高興?

(四)指導書寫

1、整體觀察,發現規律:一個字中有多個橫畫,排列的距離應當大致相等;每個字中只能有一個長橫。

2、教師範寫“喜”、“重”二字,讓學生觀察,體會,進一步感悟以上兩條寫字規律。

3、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寫法。

(五)總結課文,突出主題。

(六)課後實踐。

收集小鳥的圖片和資料,認識瞭解更多的小鳥,給小鳥建立一個“幸福家園”。

(七)(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