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合9篇

來源:文萃谷 8.25K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合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執著精神,並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瞭解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的過程,並瞭解相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準備:世界地圖、地球儀、打碎的蛋殼、剪碎的布片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法布爾長期觀察昆蟲,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還寫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鉅著《昆蟲記》。那麼德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通過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發現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去閲讀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默讀課文邊查閲工具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小組內可進行交流、探討。

2.簡單説一説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發現、假想、假説

三、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1.通過閲讀提出疑難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解決。

2.師生共同歸納問題,老師指導解決。

問題:

(1)魏格納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做了些什麼?

(2)魏格納發現了什麼,是怎麼發現的?

(3)魏格納重大的發現靠的是什麼?

四、細讀課文,深化感悟

1.觀察世界地圖和地球儀,瞭解課文中的地理名詞,特別是找到巴西大陸突出的部分形狀和幾內亞灣凹進去的海岸線的形狀,看看是不是像書中説的那樣吻合,由此體會魏格納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

2.藉助兩個蛋殼來演示相互吻合。

討論、交流:雞蛋殼的相互吻合是可以理解的,而地球上兩個板塊的吻合卻是不可思議,為什麼?

3.反覆讀第5自然段,瞭解魏納格的假想是什麼?“大陸漂流”是什麼意思?魏格納是根據什麼得出這一假想的?

4.默讀第7自然段,理解作者進行推理的過程。

討論、交流:魏格納為證明自己的假説成立,都做了哪些工作?

(1)利用剪碎的布片,理解什麼是推理。“這幾塊布原本是一大塊兒,現在支離破碎了,你們將怎樣去證明呢?”如果幾大洲是一塊陸地,魏納格將會從哪些方面去證明呢?

(2)魏納格找到的有力證據是什麼?結果如何?(課件理解中龍的推理過程)

五、總結佈置

魏納格在地圖上的重大發現,對你有什麼觸動?你想跟魏納格説什麼?

課後閲讀《新閲讀》中《童年的發現》

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複述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的緊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閲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閲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荷花》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設計特色】

以“讀”為經,以“練”為緯,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設境激趣,觸發語感

創設語境。學生齊讀課題後,教師問:“哪些同學看過荷花?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看過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的荷花……)

教師引入:“這樣的荷花,同學們還想看嗎?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麼。看的時候,同桌之間可以交頭接耳、指指點點。”隨後用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照片並伴隨播放背景音樂。教師作隨機點評,並相機教學部分生字新詞。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

在讀中揣摩思路。學生交流後,教師引入:“同學們是這樣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樣看荷花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你是從哪兒體會到這一點的。”學生讀完全文後,教師組織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在讀中整體感知。當學生體會到作者是這樣看荷花時,教師要趁勢引導學生説出自己是從哪段課文中體會到這一點的。然後組織學生反覆誦讀相應的段落。課文第2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發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示範性誦讀,以優生的朗讀為樣板,鼓勵學生向優生學習朗讀。在學生的誦讀過程中,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進行整體感知。

三、潛心品讀,領悟語感

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引入:“作者是這樣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樣寫荷花的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説説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美的語言。隨後組織彙報交流。對學生的交流,教師做兩個層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層次。對多數的語句,只要學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開,把主要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面;二是點上的層次。對極少數重點語句,教師要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作出相應的點撥和必要的調控。

四、多元解讀,積澱語感

在學生交流彙報的過程中,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做出多元解讀。

教師: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指名讀説)

學生: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朗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覺得這個“冒”字寫得特別美。到底美在哪兒,我也説不清楚。

教師:説不清楚是正常的,説得清楚卻是不正常的。你能覺察到“冒”字特別美,就已經非常了不起。請大家想一想,“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長、鑽、伸、露、探、衝)

教師:自己用心讀讀前後幾句話,體會一下,你覺得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出來。(使勁地、不停地、急切地、筆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爭先恐後地、生機勃勃地、興高采烈地、精神抖擻地、喜氣洋洋地……要求學生分別把這些詞填到原句中去,再來讀讀悟悟。)

教師: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課件播放荷花)你們想啊,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後,彷彿想幹些什麼。組織學生想象寫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_____________。”寫後組織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看看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在進行時裝表演。

教師:多麼可愛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個“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寫活了,而且使白荷花變得更美了。正像同學們所講的那樣,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這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美!讓我們一起,像白荷花一樣地冒出來!快冒!快冒!

學生起立,擺出自己最喜歡的姿式。教師誦讀第3段。

 五、抒情表達,豐富語感

學生坐下後,教師引入:“讓咱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隨後用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照片並伴隨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賞。看後鼓勵學生自由起立發言。可要求學生用這樣的句式來説:“荷花!__________”例如:

荷花!你美麗動人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的心裏。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你的形狀是那樣美麗,你的姿勢是那樣動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終身難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帶回家裏,好讓我天天與你做伴。

【評點】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一個重要基礎是養成語感。本案在不同的誦讀階段,落實相應的語感訓練任務,對語感培養的客觀規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教者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精讀細賞之後使課文爛熟於心,並因此轉化為學生的語言背景,進入潛意識之中。以後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誘發,就會自然地滲透其間,成為天成的直覺,直覺的天成。此種狀態貌似雪泥鴻爪,無跡可尋,實乃日積月累所達成的語感境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讀懂課文,弄清最後的輝煌指的是什麼。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描寫諾貝爾的兩件事之間的聯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l.繼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諾貝爾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教育學生學習諾貝爾的愛國情感以及對全世界、全人類的無私的愛和奉獻精神,激發學生對科學、對和平的熱愛。

(四)美育滲透點

諾貝爾將自己的巨大財富貢獻給全人類,引導學生體會其心靈之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課外,鼓勵學生蒐集資料閲讀以瞭解諾貝爾本人;課外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並通過感情朗讀以完成本課的教學。

(二)學生學法

自學、自悟、討論、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最後的輝煌的意思,體會諾貝爾對祖國、對世界、對全人類的無私的愛和奉獻精神。

(二)難點

瞭解描寫諾貝爾的兩件事及其兩件事之間的聯繫。

(三)解決辦法

通過自學、感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及感情朗讀突破重、難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創設情境,學生自學、自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五、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你們蒐集有關諾貝爾的故事和圖片,都有誰帶來了?

(教師鼓勵蒐集資料的同學,請他們介紹自已蒐集到的資料,也可通過實物投影將蒐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教師總結並導入:那麼諾貝爾在他臨終之際又為人類做出了什麼貢獻?(揭示課題並板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或理解生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1)拿不準的字音和生詞提出來請其他組同學幫助或教師指導。

(2)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可先請一個小組彙報,其他小組補充。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1)最後的輝煌指的是什麼?

(2)課文是通過哪兩件事來描寫諾貝爾的?這兩件事有什麼聯繫?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議答。

(l)最後的輝煌指的是諾貝爾在他臨終之際將他的鉅額財產捐助給祖國及全人類,對人類科學與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課文寫了諾貝爾兩件事。一是寫諾貝爾是偉大的發明家和舉世聞名的企業家,擁有鉅額的財產;二是寫諾貝爾臨終之際將所有財產捐助給祖國及全人類,做為醫學教育事業及獎勵基金。

這兩件事之間是因果關係。正因為諾貝爾創造了將近二百萬英磅的財產,才為晚年的捐助創造了條件。

(學生彙報時,教師隨機點撥,引導其他小組補充。)

4.你覺得諾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l)學生默讀勾畫理解。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採用讀句子、抓詞語、談理解的方法彙報交流,彼此相互補充,教師適時點撥。)

(4)指導朗讀。朗讀時重點指導學生抓句子,以體會諾貝爾對事業的執著以及對祖國、對全人類的無私的愛。

(四)學生質疑,談感受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啟發?

(學生談感受後,教師總結。)

附: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每個自然段,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本課生字詞。初步體會數字説明和比較説明的作用和方法。學習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閲讀方法,讀懂課文,瞭解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本課新出現的字詞。

(二)用一邊讀,一邊想的閲讀方法,按自然段讀懂意思,劃分結構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2.理解自然段的內容,特別是沒有中心句的第5、6自然段的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通過,讀解生字詞,並把不理解的詞語劃下來。再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初讀課文情況,並糾正讀音。

1.讀準本課生字讀音,特別注意菌(j&n)不要讀作(j(n)的音。

2.防止讀錯以下多音字讀音:

傳 chu2n(傳説、傳遞) 都d#u(都是太陽送來的)

zhu4n(自傳、水滸傳) d&(首都、都市)

差 ch4(差不多) 漂pi1o(漂浮)

ch1(差數、差錯) pi4o(漂亮)

ch1i(出差)

3.注意不要讀錯以下帶點字的讀音:

比較(ji4o)

疾(j0)病

雖(su9)然

哪(n3)能

那(n4)裏

抵(d!)得上

4.獸殖蔬蒸是翹舌音,注意不要讀錯。

5.正字:

生字中,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橫;蔬字不要少寫一點;菌的下部不要寫成因;療是病字頭,不是廣字頭。

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寫成亻旁。它的意思是頂、相當。

汽和氣:汽,由液體或固體變成的氣體。如汽車、汽水。氣,如氣體、空氣、氣味。

(二)思考解答: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課文?是寫人、寫事?還是寫物、寫活動?

這篇是寫物太陽(屬天體)的説明文,但不是自然課。學習這一課,除了解有關太陽的知識,還要學習介紹有關太陽知識的語言和表現方法。

(三)按自然段輕聲讀課文,畫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確每一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擬寫。投影幻燈出示:

1.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遠。

2.太陽大得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3.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4.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總括句,如畫了這一句也不算錯誤。)

5.有了太陽才有雲、雨、雪。

6.有了太陽才有風。

7.太陽光有殺菌能力(或利用太陽光預防和治療疾病)。

8.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陽送來的)。

(四)引導學生用歸併自然段的方法,劃分出兩個結構段。

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太陽離我們很遠,它很大,很熱。

第4~8自然段為第二段: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提醒學生:第一段寫太陽的特點,第二段寫太陽和人類的關係。第二段開頭的一句話即第4自然段開頭的一句話,既是兩段之間的過渡,也是第二段的總括。

(五)指名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自然段之間和結構段之間要掌握適當的停頓。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一邊讀,一邊想,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特點;明確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二)體會數字説明和比較説明的作用,並初步學習用數字説明問題的方法。

(三)學習用如果就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一邊讀,一邊想,通過閲讀,瞭解太陽的特點,明確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

(二)理解詞語和重點句子,認識數字和比較説明的方法,做好詞語、句子的練習。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段:

指名讀第1自然段。

1.指出課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個窮國的君主,善於射箭)射日的傳説做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説是真實可信的嗎?

(不可信,這是神話傳説。)

2.既然不可信,課文為什麼引用它做文章的開頭呢?看看不用它做開頭,一上來就説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説做開頭,你覺得有什麼作用?

3.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傳説和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間用其實過渡,其實是什麼意思?不用這個詞可以嗎?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還有這個詞或類似的詞語。其實,所説的是實際情況。起轉折作用。

4.接着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麼寫法説明太陽很遠呢?(用數字)

如果不用數字,只説很遠很遠或特別特別遠,哪一種説法好?為什麼?

(肯定:用數字説明問題,是説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説服力。)

5.指名讀第2、3自然段。

提問:看看這兩個自然段用什麼寫法説明太陽很大、很熱的?寫太陽很大時,把太陽和什麼作比較?寫太陽很遠時,為什麼用鋼鐵作比較?要求學生把數字填在思考·練習第2題的括號裏,然後歸納:

(這一小段不僅用了數字説明的方法,表現太陽很大、很遠,還用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作比較,進一步説明太陽很大,就更加具體、鮮明瞭。鋼鐵是堅硬的金屬,碰到太陽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變成汽。這就把太陽很熱,形象具體地告訴了我們。)

6.齊讀第一段,做課堂練習:

①用數字説明天氣很冷或很熱,火車行駛很快,塔樓很高,樹幹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籃球運動員身材很高,用數字或比較的方法,具體説明很高。

③公園有一棵老槐樹,樹幹很粗,用數字或比較的寫法,説明它很粗。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説明這種密切的關係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2.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這兩句話在説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説明太陽和地球上的動、植物的關係非常密切。説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説的,是事實;第二句是從反面説的,不是事實。)

第二句雖不是事實,可是當作事實説的,從哪個詞看出來?(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設的句子裏。如果後面提出的事實沒有太陽是假設的,就的後面是假設的事實所產生的結果:地球上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4.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產生的結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樑,________________

5.讀第五自然段。根據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為有了太陽,才有雲、雨和雪,為什麼?根據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麼生成的?(雲)

雲是什麼生成的?(無數小水滴)

無數小水滴是怎樣形成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

水蒸氣是哪裏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樣變成水蒸氣呢?(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6.看看這一小段話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討論: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寫了幾句話?上一句末尾的詞語和下一句開頭的詞語有什麼特點?

(上一句末尾的詞語也是下一句開頭的詞語)

歸納:這一小段話,承上啟下,環環相扣,清楚地寫明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了雲、雨和雪。

7.做課堂練習,用課堂討論形式模擬第5小段句式,説幾句話。上句末尾和下句開頭使用同一個詞語。出示第一句:走進公園大門,迎面是一個圓形的花壇,接下去,要求學生用花壇開頭説出第二句。如花壇裏開放着五顏六色的花朵,花朵圍繞着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噴出清亮的水珠,水珠映着陽光,閃着七色光彩。

(如有同學問起這種説法叫什麼,可以説明是頂針辭格)

8.讀第6自然段。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生了風,從段中指出的,誰能用一句話歸納:風是什麼?

(風是流動的空氣)

空氣為什麼會流動?

(空氣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熱的緣故)

空氣為什麼會有的冷,有的熱?

(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中,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他們有充分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在選擇中主動體驗學習,在生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同時以識字為基點,引導學生髮現詞與事物之間的聯繫,使學生在感受識字之樂的同時,觀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複習音節:請大家和我們的老朋友打聲招呼,一起來拼讀音節:jià dēng guà diàn zhōng

2、引入新課:今天,我們進行新一輪的學習,請小朋友一起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學過的音節幫助學生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起到以舊帶新的目的。)

二、師生合作,學習詞語

1、出示課文插圖:不過在學習新知識以前,老師要帶大家到小紅家做客,看看她家有哪些東西?指名説圖上的擺設,注意用完整的話按照一定的順序説。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小紅家裏的東西還會變魔術,你們看,它們變成了漢字,你認識嗎?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你是通過什麼辦法認識的?

3、小結:我們學習漢字既可以向別人請教,也可以藉助拼音,還可以留心觀察生活,使更多的漢字成為你的朋友。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4、請大家打開你們的語。文書,先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自讀

5、現在請同桌小朋友相互讀讀認認,看看是不是把詞語讀準了。同桌讀

請全班小朋友一起來讀詞語。全班齊讀。

6、現在老師把拼音去掉了,你們還認識你們的新朋友嗎?我們進行男女生比賽,看看是男同學讀得好,還是女同學讀得好。男女生賽讀,相互評價。

7、擴展活動:

剛才,我們學了這些事物的名稱,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每個小朋友手裏都有一張畫和小卡片,看誰能把卡片上的詞語和圖一一對應。學生動手擺放卡片,展示,再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多讀,通過反覆見面和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識記生字。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自主探究,識記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大家看這些漢字變成了紅色,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應該掌握的生字,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它們讀好,先自己練練吧。學生自讀。

誰願意當小老師帶着大家讀?指名領讀。

2、沒有拼音的幫助,你們還有信心攻下這道難關,把生字讀準嗎?開火車讀。

我們再來進行計時比賽,看誰是我們這節課的識字大王?

3、擴展活動:遊戲摘生字果

大家的'生字學得好,如果你能讀準生字,老師就把紅紅的蘋果送給你!誰來嚐嚐蘋果的味道?摘生字蘋果再領讀。

4、小朋友們已經會讀漢字了,但要和這些漢字成為真正的朋友,還必須記住它們的樣子。現在我們重點來看看下面的字怎麼記?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討論,看哪個組的方法最好?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5、擴展活動:下面,我們一起動動手,小朋友手裏都有漢字的部件,趕快打開,看看你能拼成什麼字?把你拼出的漢字讀給大家聽!學生邊拼邊讀。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與生字多見面達到識記生字的目的。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進一步讀好,活躍課堂氣氛,努力創設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指導書寫

今天,小朋友和許多漢字成了好朋友,這還不夠,還要會寫。出示4個生字,上面的漢字你認識嗎?一起讀一讀。用4個生字組詞。

你願意先寫哪個字?你能不能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寫好這個字,哪幾筆很重要?誰能説一説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描紅,作業展示評議。

看見小朋友寫得這麼好,老師也想和你們進行比賽。你們能給我這樣的機會嗎?師範寫,學生評議。

小朋友也想像老師這樣把字寫好嗎?就看老師的字,模仿寫一個。學生仿寫。

(設計意圖:通過生生互評,師生互評把漢字寫好)

五、作業

介紹你家的陳設,並用幾句話寫出來。

(設計意圖:鞏固生字詞,做到活學活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體會書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闡明。

2、體會兩封信中的聯繫及堅強的含義。

3、嘗試用書信與同學、朋友、師長進行友好的交流。

【教學重點】

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難點】

對於堅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學方法】

導讀法。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複習書信的寫作格式,導入新課。

信封:左上方填寫郵編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間居中寫收信人姓名,加上稱呼。信封右下方為寄信人地址及郵編。

正文:

1、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獨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4、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着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後應該加上一個驚歎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5、具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係,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寫日期。

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行書寫未盡事宜。

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封書信。

板題:

7、傅雷家書兩則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第一封書信,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再次默讀文章,把握內容。

思考:第一封書信的主題是什麼?

明確:如何面對挫折。

三、合作、探究

思考題:(小黑板出示)

1、這封信是傅雷在兒子什麼心境下寫的?找出句子。

2、開頭為什麼這樣稱呼?

3、對於情緒的高低起伏,傅雷給兒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4、課文中有兩處生動的比喻,請找出並體會其含義。

討論明確:

1、這種情緒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是會有的

2、稱呼是聰,親愛的孩子,因為傅聰當時正是精神消沉的時候,這樣温情的稱呼,會給傅聰帶去父母的愛。

3、⑴ 面對情緒上起伏跌宕的正確態度之一:泰然處之,保持心理相當平衡。

⑵ 面對情緒上起伏跌宕的正確態度之二:正視錯誤,冷靜對待,徹底感悟,引為借鑑。

4、⑴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提示:比喻説明控制情緒的必要性,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⑵ 像對着古戰場一般的存着憑弔的心懷。

提示: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傅雷要求兒子在回首往事的時候要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做到冷靜、灑脱。

四、課堂小結

第一封家書,寫於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前者,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後者,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後者充滿感情。但融匯、貫穿於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

五、作業佈置

研討與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板題:

7、傅雷家書兩則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第二封書信,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再次默讀文章,把握內容。

思考:第二封書信的主題是什麼?

明確:如何面對成功。

三、新課講授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後。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麼?表現了什麼樣的感情?

明確: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後的喜悦。

2、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悦之情中?他還寫了什麼?

明確:他並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悦之情中。他還稱讚了傅聰面對掌聲、讚美的冷靜。

3、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麼作用?

明確:這句話承上啟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衝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4、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於堅強的理解是什麼?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説嗎?

明確:關於堅強的解説: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總結:在傅雷看來,堅強,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讚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

5、在傅雷看來,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明確:是擁有二顆赤子之心。

6、怎麼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純潔。

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最高峯。而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

7、傅雷結合音樂院長對傅聰的評價,以及舅舅關於傅聰小時候的記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議。你能夠找到嗎?

希望傅聰做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古老文明傳遞到世界藝術殿堂的各個角落,並且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詩人靈魂的民族,因此音樂的表現力應該增加氣吞鬥牛的陽剛之氣。

8、討論: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關於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説。

明確:第一封信裏,他説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小結: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藉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四、課堂總結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於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於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五、作業佈置

研討與練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白楊的特點,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2、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重點】

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領會父親對孩子講述的那段話。

【教具準備】

幻燈片或掛圖一幅、朗讀錄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

白楊

二、導語

三、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抓中心)

1、教師範讀,讓學生思考: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討論明確:

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着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議論的事。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劃:

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及易錯的熟字。

2、查:

理解生字新詞。

3、講:

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體會。

(音、形、義各有側重,教師作重點指導。)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撫:注意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聯繫課文理解詞義,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舉出反義詞(清晰──模糊),近義詞(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説明自己的意思。

(對於生字新詞的處理,還要在講讀時指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加深理解。)

五、學生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

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

課文按記敍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

第三段(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後),寫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地在邊疆紮根。

六、作業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清晰、軟弱、動搖。

2、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認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後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白楊

2、導言。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

(從整體入手)

二、講讀課文(從整體到部分)

1、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⑴ 看圖、聽讀、思考:

大戈壁什麼樣?白楊樹什麼樣?

⑵ 默讀思考:

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劃出主要詞句。

⑶ 讀後討論:

通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① 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大戈壁什麼樣?作者要寫白楊,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② 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麼講?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⑷ 教師小結。

2、講讀第二段:

⑴ 學生自由讀,思考:

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⑵ 讀後討論交流:

① 這裏的“一位旅客”指誰?這裏的“衞士”指什麼?為什麼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② 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

誰説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麼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③ 教師讀父親的話後提問:

“表白”怎麼講?為什麼説他在表白自己的心願?

⑶ 劃出句中的關聯詞語,並按要求造句。

⑷ 教師小結。

3、講讀第三段:

⑴ 教師引讀後,提問: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麼?會想些什麼呢?

⑵ 教師小結。

⑶ 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又回到整體)

師生藉助板書共同總結。

【説明】

怎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呢?我的指導思想是,必須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閲讀實踐,使其在認真讀書中理解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具體內容,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在學生充分閲讀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使其既學習語言,又受到教育,同時掌握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為此,我採取了“解詞析句”、“朗讀感受”、“小結描述”三點做法,把讀、講、議、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解詞析句,深入理解

課文的思想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因此,閲讀教學必須重視語言文字的講解,通過解詞析句,幫助學生領會內容,體會感情,使之得到薰陶,受到教育。教學時,我注意抓住關鍵詞句精講、細讀,使學生由“語感”進入“情感”,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

《白楊》這一課是以象徵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學時,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生動形象地寫物,是教學的重點,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恰如其分地喻人,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本課借物喻人的深刻藴含,在講讀課文時,我採用“解詞析句”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分析富有深刻含義的句子,來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解詞:

抓住課文中“茫茫、清晰、渾黃一體、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現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進行講解。在指導學生解詞時,不但啟發學生理解詞語的本身意義,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這些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特定含義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導學生理解“高大挺秀”這個詞語時,首先指導學生利用平時積累的知識説説描寫參天大樹時,一般常用什麼詞語?書中用了哪個詞?接着,指導學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這裏表達什麼意思;而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為什麼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秀”字,飽含着作者對白楊的喜愛讚美之情。這樣層層深入地講解詞語,不僅訓練了學生辨析詞義和準確用詞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析句: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三句話,以及文章的最後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這是一種比擬的説法。對於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説比較生疏,也不易掌握。講讀時,我便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認識這個句子的含義。首先引導學生理解:“這裏的衞士指什麼?”學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楊樹。”緊接着,又引導學生考慮:作者為什麼不説“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出神”呢?通過討論,學生認識到,作者將白楊樹比作衞士,生動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對於戈壁灘的重要意義。這樣,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認識。

課文中“父親”的話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首先指導他們反覆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後,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話寫出白楊的什麼特點?它的深刻含義是什麼?通過逐句分析,最後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和生長特點(生命力強),並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託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來歌頌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麼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指導他們學習書中的句式,運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這樣既訓練了他們運用詞語的能力,又強化和發展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

對於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我沒有機械地照書後要求讓學生説句子含義,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親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時此刻父親看到了什麼,他想些什麼?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理解“……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通過解詞析句,不僅使學生掌握本課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也使學生掌握了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讀感受,印證理解

讀,是閲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動,應該貫穿於講讀教學的全過程。教一篇課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講,左一個講解,右一個分析,那樣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課文,講得支離破碎,還佔用了學生讀的時間。學生沒有閲讀實踐,閲讀能力是得不到培養的。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要加強朗讀和默讀。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閲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閲讀能力。”如果熟讀深思,學生就會像演員進入角色那樣進入課文的意境,從中理解字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觸到作者跳動的脈搏。

《白楊》這篇課文,作者通過白楊讚美了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講讀課文時,首先要使學生深入領會白楊的高尚品格,然後把白楊的品格和人物的行為聯繫起來。具體地講,就是把戈壁灘上高大挺秀的白楊和“爸爸”紮根邊疆聯繫起來,把小白楊樹迎着風沙成長和孩子們一定會在邊疆茁壯成長聯繫起來。為了使學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帶讀、引讀和學生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個人讀等形式,並注意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白楊的讚美之情,從而表達對建設者的敬佩之意。

課文的第二段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的特點,內涵較深,情感豐富。孩子與“父親”對白楊的認識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讚美它“高”,妹妹則稱頌它“直”,這只是孩子們直觀的感性的認識。他們並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直,這麼大”,父親的話回答了孩子們潛在的疑問,講了白楊的特點,其中含義很深,是讓孩子們由表及裏地認識白楊的品格。學習這一段,首先,我讓學生各自輕聲讀全段,思考:旅客們是怎樣議論白楊的。這是從整體上體會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導學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部分,要求學生體會孩子們的欣喜,父親的深沉。又通過指名讀來檢查學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達情況,然後通過默讀點出重點詞語,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最後,我帶讀“父親”的話,藉以連通學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緒。使學生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情緒上受到感染,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樣,講前讀,講中讀,講後讀,學生的理解會在充分的閲讀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證。

三、小結描述,昇華理解

教學中,教師應當用完美的語言去啟迪、影響、感染學生。閲讀課既要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分析,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語言,也要用教師對課文理解的語言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昇華理解。

在講完白楊的形象之中,我進行了如下小結:“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到處可見,在庭院,在公園,在城市的街旁,在鄉間的路邊,對此,人們不足為奇。然而,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給過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於是,白楊便成了旅客議論的話題。”這樣的小結,再現了白楊樹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學生情緒盎然,猶如置身於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楊的身姿,既加深了對白楊形象的理解,也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在講完白楊的特點以後,我這樣進行小結:“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城市需要它們,它們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賞;農村需要它們,它們就心甘情願地挽起臂膀,築成防風林牆。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生根了。它們頭頂青天,腳踩戈壁,不管遇到風沙還是烈日,不管遇到乾旱還是雨雪,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通過小結,學生越發感到白楊樹是那麼可愛,邊疆的建設者是那麼可敬。於是,他們也情不自禁地隨和着老師,一起進行小結,更加強了課堂效果。可見,設計優美精彩的小結,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始終處於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氣氛中,有利於他們感知豐富多彩的優美語言,提高他們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

在講讀課文結束時,我結合板書做了這樣的小結:“這篇課文采用象徵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寫了大戈壁的荒涼,也寫了白楊樹的挺秀;寫了孩子們的天真,也寫了爸爸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深沉。作者實則寫物,意在喻人,讚美祖國邊陲建設者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國邊疆建設後繼有人的希望。我們衷心地祝願: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越栽越多,越長越高,越來越美。”

學生隨着老師的手勢,藉助板書,同老師一齊吟誦。此時,師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從心底裏欽佩那些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安家的建設者。這發自肺腑之聲,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高潮,師生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課雖結束了,但情猶未盡,意猶未已,使學生的理解和感情進一步得到了昇華。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備課

1、認真學習大綱。教師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深刻領全大綱精神,弄清本學科性質、地位、目的、教學內容、任務、教學原則和具體要求,以大綱指導整個教學工作。

2、認真鑽研教材

①粗備全書。根據《大綱》年度要求,分析全冊教材的內容結構,編排體系,明確全學期總和教學目的、要求,弄清本冊教材與其它年級相關教材內容的層次關係及在系列中的地位,各單元訓練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計劃。

②細備學元。分析本單元教材的內容結構、目的要求,訓練重、難點,課時安排。

③精備課時(即課時教案設計),課時教案要有教學內容、目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教學步驟、板書設計,教具準備,課堂小結或總結、作業設計。教學步驟、方法要科學、靈活,課本結構要安排合理、富有特色和風格。問題設計針對性強,“雙基”落實到位。

1、制定受課計劃。教師必須在開學第一週內,根據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定出前期的授課計劃(用時間起止、內容安排等)。

2、學校同年級教師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定時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集思廣益、共同提高。

3、當教學法完成一單元或一個知識重點時,必須進行綜合歸類,寫好複習課或練習課教案,同時對學生進行單元測評,並寫出試卷分析與講評課教案設計。

4、四、五年級語文必須有作文指導與作文講評課教案。

5、提倡提前一週寫好教案,不上無教案之課。

6、複式教學要按複式教學內容備教案。

7、學期結束後,學校必須將教師備課本收回,以便查考。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概述】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

本課所需課時為2課時。

主要學習內容是識記生字,感悟課文,擴展閲讀,網上留言。

【教學目標分析】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和部首“□”,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由本課生字引出的新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通過留言版,展示學生的收穫和心願。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對創新識字、閲讀、寫作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2、學生能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編兒歌等方法識字。

3、學生願意使用留言板,但打字速度有待提高。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主要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策略,讓學生在語文實

踐活動中自主發展、自我創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大量識字、大量閲讀,盡情想象和表達。

【學習資源】

1、多媒體網絡資源。

2、課文──《四個太陽》。

3、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環節】

1、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播放歌曲《種太陽》,導入課題。

2、自讀課文,快樂識字:

展示課件,學生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並在小組彙報自己的識字成果。同學評議。

3、合作探究,朗讀感悟:

以小組為單位,給四季畫太陽,交流讀書心得,在留言版上打出來。

4、瀏覽網站,擴展閲讀:

學生進入教師提供的資源網站,自主選擇閲讀內容,進行有效閲讀。

5、質疑問難,展示成果:

學生可以提出閲讀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展示閲讀收穫。

【教學過程流程】

提供網絡資源,指導學習

播放動畫

學生自由朗讀

朗讀感悟

留言版

畫心中的太陽

寫讀書感受

屏幕投影

打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詞語

學生自主識字

自能識字:多種方法識記,擴展偏旁認字

師生遊戲:教師組織學生做猜字遊戲

生生遊戲:看誰摘的“蘋果”多

開始播放歌曲

情境導入

學生欣賞課文

藉助拼音擴展閲讀

提供展示平台

質疑問難交流收穫

投影學生作品

結束

【教學評價】

學生的學習評價融入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

1、認知目標:有興趣地識字;積極地閲讀;創造性地思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討論研究,善於與他人合作;喜歡用網絡、媒體等多種信息工具蒐集處理信息 。

3、情感目標:有較強的求知慾;能持之以恆地完成學習任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