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猴子撈月》

來源:文萃谷 6.11K

引導語:《猴子撈月》畫面精美、寫實,充滿了立體感,通過摺紙、粘貼、撕貼、繪畫等多種手法,生動展示了一幕幕猴子撈月亮的忙碌場景以及猴子們的豐富表情。以下是本站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猴子撈月》,歡迎閲讀!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猴子撈月》

 設計意圖

(一)作品分析

1.説明作品的認知、情感特點。

圖畫書《猴子撈月》以寓言故事為題材,通過精美的圖畫、簡潔的文字,敲開孩子稚嫩的心門。故事講述的是一隻小猴子在井邊玩,看到井裏有個月亮,於是大叫“月亮掉進井裏了”。大猴子聽到,跑過來一看,也跟着叫了起來。老猴子也過來看,同樣叫了起來。於是大家都認為月亮掉進井裏了。他們從樹上倒掛着去撈月亮,結果呢,原來月亮一直好好地掛在天上。畫面和故事不僅充滿幽默的趣味,令人啼笑皆非。

2.作品獨特的創作視角。

《猴子撈月》這本圖畫書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看的普通圖畫書。此書畫面精美、寫實,充滿了立體感,通過摺紙、粘貼、撕貼、繪畫等多種手法,生動展示了一幕幕猴子撈月亮的忙碌場景以及猴子們的豐富表情。

3.闡述其教育意義。

《猴子撈月》這本書也讓孩子在開心好笑之餘明白了一個道理:事情並不總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如果不經過調查研究,往往會白忙一場。

(二)幼兒分析

大班幼兒正處於思維迅速發展的`時期,開始對於一些經典的寓言故事產生興趣,能從故事中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他們對所遇到的難題、疑問、困惑也會產生特有的好奇心,大班的孩子已經會使用做小實驗的方法解決一部分的難題、疑問和困惑。《猴子撈月》這本故事書正好能滿足該年齡段幼兒的需求及興趣,能讓幼兒在書中吸收到更多的精華。

(三)設計思路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利用幼兒已有經驗進行討論、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談話法)第二環節:通過欣賞故事ppt,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主要通過依次觀察故事圖片、ppt,引導幼兒猜測、分析故事發展,其中也請了幼兒模仿猴子如何撈月亮的動作。(圖示法、動作示範法)當欣賞到19頁時,教師先設置疑問,並引導幼兒做實驗,通過實驗讓幼兒明白水中的“月亮”撈不起來的真正原因。(質疑法、實驗法)然後完整閲讀整個故事。第三環節:幼兒自主閲讀圖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ppt,學習故事《猴子撈月》,理解故事的內容。

2.能利用實驗,得出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

3.敢於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測及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ppt、 圖片一張(一隻小猴子趴井邊,發現井裏有個月亮)、實驗道具(裝滿一半水的水盆、手電筒)圖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

提問:昨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你是怎麼過的?

中秋節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你所看見的月亮是在哪裏的?

二、通過欣賞故事ppt,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

1.出示圖片(一隻小猴子趴井邊,發現井裏有個月亮),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激發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

師:中秋節的時候,有一隻小猴子也出來在井邊玩耍,突然它發現井裏有個月亮,接下來,它會怎麼做呢?(幼兒大膽猜測)

現在老師這裏有個關於猴子撈月的有趣故事,你們想不想一起來聽一聽呢?

2.請幼兒欣賞《猴子撈月》故事ppt,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ppt至12頁,提問:猴子們在水裏發現了什麼?它們是怎麼做的?你猜猜它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引導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可適當請個別幼兒上來模仿撈月亮的動作。

(2)繼續欣賞ppt至19頁,提問: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看看,為什麼井裏的月亮撈不上來。

(3)組織幼兒做小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引導幼兒觀察:水中的“月亮”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

教師小結: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4)欣賞故事結尾部分ppt。

師:最後猴子們為什麼沒有撈上月亮來?你覺得這是一羣什麼樣的猴子?

3.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討論聽了這個故事明白了什麼道理。

三、幼兒自主閲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1.幼兒自主閲讀,教師巡迴指導個別閲讀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進行閲讀。

2.請幼兒説説:你最喜歡書中的哪個地方?為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