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精選9篇)

來源:文萃谷 8.84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精選9篇)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掌握簡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給幼兒帶一件和幼兒身上所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來幼兒園。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要起牀了,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教師:起牀以後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後刷牙,洗臉,女孩子還要梳頭髮,現在請小朋友跟着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做動作吧。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發現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服的不同穿、脱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是用什麼動作表示穿衣服的?原來剛才穿的是一件需要鈕釦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樣的衣服,你們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不同的方法來穿的。

教師:鈕釦衣服先穿兩隻袖子,然後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扣扣子。

教師:套頭衣服先穿兩隻袖子,在套頭。

教師:後面有拉鍊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或者是好朋友幫忙拉後面的拉鍊。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嗎?

三、幼兒判別對錯。

教師:現在老師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説説他們做的對不對?小剛早上起牀,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他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了,不要媽媽幫忙:紅紅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紅紅起牀,可是他就是不起牀,最後紅紅終於起牀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教師:你們覺得誰做的對呢?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朋友們説的真好!我們要早點起牀,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掌握簡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給幼兒帶一件和幼兒身上所穿衣服不同款式的衣服來幼兒園。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老師: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要起牀了,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請幼兒舉手來回答)

老師:起牀以後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後刷牙、洗臉、女孩子還要梳頭髮,現在請小朋友跟着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做動作吧。

(老師彈“生活模仿動作”在老師的鋼琴伴奏下,幼兒跟着老師一拍做一個動作,如:刷牙、洗臉、穿衣服等)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發現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物的不同穿、脱方法。)

老師:剛才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是用什麼動作表示穿衣服的?原來剛才我們穿的是一件需要扣鈕釦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樣的衣服,你們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穿的。

老師:現在老師要教小朋友們幾種穿衣服的方法。

(1)鈕釦衣服:先穿兩隻袖子,然後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係扣子。

(2)套頭衣服:先穿兩隻袖子,在套頭。

(3)後面有拉鍊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幫忙拉後面的拉鍊。

老師: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嗎?

三、幼兒判別對錯。

老師:現在老師講一些發生在小朋友身上的事情,你們説説他們做的對不對?小琴早上起牀,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她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不要媽媽幫忙;成成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成成起牀,可是他就是不起牀,最後成成終於起來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老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好呢?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幼兒回答)

老師:小朋友們説得真好!我們要早點起牀,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活動結束。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表現整理自己東西的願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則。

3、初步養成自覺整理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使學生懂得整理的原則是方便、有序、美觀。

2、讓學生學會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教學用具:

課件、整理箱、牀上用品、學生文具、學生服裝、書籍、書包、書本、生活用品。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講標準)

(設計意圖:通過孩子的選擇,引導學生和老師一起發現整潔的標準:乾淨、有序。)

1、由“爸爸去哪兒”情景引入(播放片頭)

2、任務卡:選房子(1號房間乾淨整潔、2號房間凌亂)

3、小結:孩子們,大家都喜歡……(整潔)的房子,通過我們的觀察發現整潔的房間是……(乾淨、分類、有序)

4、過渡:可是這樣的房間只有一間,剛剛已經被節目裏的其他人選走了,剩下這間怎麼辦呢?(幫助他收拾整理打掃)節目組要考考大家是否具有這樣的能力!

活動二:整理書包(習得方法)

(設計意圖:自學,學生馬上利用所學動手整理自己的書包。)

1、任務卡:整理書包

2、出示活動要求。齊讀。

3、學生活動,師巡。

4、學生交流展示。

5、小結:瞧,整理書包的好方法就有……(從大到小)(分學科、分種類、分課程)(合理利用空間)。

6、過渡:現在咱們就來試試,用上這些方法從新整理整理我們的書本學具吧!剛剛整理得好的孩子可以試試用別的方法,不會整理的孩子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整理。

7、學生活動,師巡。

8、活動結束,學生交流展示:

9、小結:瞧,在整理書包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可以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整理,可以……(分學科用途整理),還可以……(合理利用空間)整理等好的整理方法。正確使用這些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條理。

10、過渡:恭喜你們通過了欄目組的測試,你們順利晉級下一個任務,請每組的主長上來領取任務卡。

活動三:整理房間(應用方法)

(設計意圖:互學,分小組利用所學整理比書包更大的範圍。)

1、任務卡:合作整理房間。

2、出示房間的分區圖:

A學習區

B休息區

C玩耍區

3、出示活動要求。(抽生讀)

4、學生分組活動,師巡。

5、活動結束。生交流展示。

6、小結:通過這次任務,孩子們互幫互助,用上了整理的方法,完成了欄目組的任務,真了不起!爸爸去哪兒節目組感謝大家的幫助,為大家準備了小禮物!

活動四:拓展延伸(良好的習慣)

1、過渡:今天咱們課堂上的“爸爸去哪”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你們把節目中學到的方法和家人一起試一試,並能養成自覺整理的好習慣。

2、出示評價表,請學生每天為自己的表現評分。

總結:孩子們,在愉快的遊戲中,我們知道了整理的好方法有……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最棒的整理小能人。下課!

板書設計:

讓我自己來整理

乾淨、分類、有序

(從大到小分學科、分用途、分課程合理利用空間……)

師:孩子們,你們瞧,這是……(爸爸去哪兒)是啊,今天“爸爸去哪兒”來到了我們班裏,邀請我們班的孩子一起參加遊戲,大家願意嗎?(願意)

師:請看,第一個任務……(“選房子”)

這裏有兩間房子,你想選哪一間為什麼?

預設:

生1:我想選1號房間,因為1號房間很乾淨。

師:是啊1號房間打掃得很乾淨,一點垃圾都沒有。

生2:我也想選1號房間,因為1號房間東西放得很整齊/不亂/好。

師:真是這樣,整齊有序的擺放讓房間變得很漂亮。

生3:1號房間東西沒有亂放。

師:你真會觀察,對了,不同類的東西,咱們要分類擺放。

(如果生説喜歡某件玩具——如果沒有這件屋子你還喜歡嗎?)

(如果沒人能答到分類,就追問“整齊”還有什麼意思呢?)

師:書包是我們的好夥伴,現在就讓我們先看看自己的書包,裏邊整齊嗎?(生看)然後再看看小組裏其他同學的書包,説説看,誰的書包最整齊?他是怎麼整理的?

預設:

生1:從大到小放

師:你們都注意到了擺放的順序,為了方便大家一般是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來擺放。這個規則用得好!

生2:將語文、數學或書籍、本子分類

師:老師也學到了分學科、分種類擺放的方法。

(如生分類的方式不齊師可追問還可以有哪些分類方法)

生3:水杯、紙巾、繩放在書包的側袋。

師:不錯,合理利用空間也是整理的好方法。

師:你是怎麼整理的?

預設

師:請主長告訴組員們你們組的任務是什麼?請全組的孩子大聲讀出你們組的任務。

師:活動前,咱們先讀讀活動要求。

學習區:

第一組:

師:你們是哪個小組,整理的什麼地方?是怎麼整理的?

(……)

師:哪個小組也是整理學習區的?你們有什麼意見或補充嗎?

(……)

師:其餘的同學認真聽,他們組用上了哪些整理方法?

師:老師為大家制作了一張“整理習慣”養成表,每天做到了一項,就給自己畫個笑臉,一學期後,大家可以比比看誰的笑臉最多,誰是咱們班上最會整理的小能人!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讓我自己來整理》是統編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3課,本單元的主題是“我愛我家”,由“我和我的家”“家人的愛”“讓我自己來整理”“乾點家務活”四課組成。教材以“小夥伴”為切入點,用擬人化的方式,將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分類擺放,歸類説明。

【學情分析】

面對剛進入學習不久一年級學生來説,生活、學習、行為習慣都會有點困難。孩子們還處於變化和正在變化中,很多時候依賴家長和老師。就像整理書包這種事情,多數是由家長代勞的。介於此,在教學《讓我自己來整理》一課時,我選擇和學生合作設計活動內容,共同組織活動過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樂於接受。

【設計思路】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教育活動源於兒童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的聯繫,課程才會變得對兒童有意義。為此,我在課的開始以比賽的形式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東西擺放有序的好處;再通過課件展示分類整理的方法,同時指導踐行;組織整理書包比賽,讓學生體會整理帶來的方便,師生達成共識;順勢引導;學會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愛父母長輩的表現;課後拓展的內容是每天按課表進行書包整理,整理目的明確,整理難度提高,需要家長參與指導,好習慣貴在堅持。

教學目標:

1.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會做的要學着做。

2.學習要整理兩個小竅門,即物品歸類及定時整理。

3.養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習慣,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要加強學生整理習慣的培養,使其學會自主,侓地生活,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整理生活、學習用具的小要領。

活動過程

活動前情景設計:

組織比賽:整理書包、找文具。初步感悟學會整理的重要性,自己的事自己做。

繪本導入——“亂作一團”的我們

1.選用繪本《亂作一團》作為趣味導入,內容講到全家總動員,一起尋找小倉鼠一幕時戛然而止,引起學生的共鳴;如果不學會收拾房間,那麼房間裏真的會亂做一團,整個生活也會亂作一團哦!

2.尋找身邊的小夥伴: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麻煩?大多時候,你總會找不到哪些小夥伴呢?這些“小夥伴”分屬於哪些生活場景?遇到找不到“小夥伴”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3.展示課前收集到的同學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情況的視頻和照片等。請學生説感受,引導學生進行簡單交流,並引導學生思考: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時,哪些是需要扔掉的?哪些是需要分別進行整理的?

活動一:小雨和他的“小夥伴”

1.師:孩子們,我們升入一年級已經有段時間了,相信你們認識了很多小夥伴,但是小雨呢?除了這些親愛的小夥伴以外,還結識了不少特殊的“小夥伴”,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夥伴”有哪些?(課件出示一些學習、生活用品)

2.生答,並列舉自己擁有的“小夥伴”。

3.師:這些“小夥伴”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4.生討論總結,並在全班交流。

5.師:看來大家對自己的“小夥伴”都很熟悉,那下面老師給大家出2個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我們的哪個小夥伴?

6.師課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個謎語。

7.同學們一起猜一猜。

8.教師宣佈謎底,對於猜對的小朋友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小夥伴”指的是什麼,啟發學生髮現這些“小夥伴”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活動二:找不到“小夥伴”了

1.師出示視頻。(視頻展示一個國小生在雜亂的房間裏找不到橡皮而急得滿頭大汗的情景)

2.師生共同觀看視頻。

3.師:看完視頻,同學們有什麼想法?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當時的感受怎樣?

4.生分組討論。

5.師生共同彙報,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6.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7.生自由發言,師藉機引導。

8.師:找不到“小夥伴”了很麻煩,但是正是因為我們的東西沒有條理,房間太亂,才造成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小夥伴”,同學們一定不要學視頻中的小男孩。要想不出現這樣的麻煩就得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幫我們的“小夥伴”找到自己的家。

【設計意圖: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體會那種找不到物品的焦急,設身處地地理解這樣做的後果,幫助學生樹立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三:送“小夥伴”回家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安排了一個遊戲:送“小夥伴”回家,請同學們拿出你的愛心,幫幫我們迷路的“小夥伴”,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

2.遊戲安排: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生活、學習用品放在中間的桌子上,在這張桌子的對面安排2~3張桌子,這幾張桌子代表了這些“小夥伴”的家,有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衞生用品等。

3.學生分組進行遊戲,一組完成,大家用筆記錄下結果,物品迴歸原位,下一組繼續進行。

4.最後比一比哪一組完成得又好又快,正確率高。

5.全班總結遊戲結果。

6.師:這些物品都是我們的“小夥伴”,缺少了哪一個,|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希望同學們能熟悉這些“小夥伴”,明白它們的家在哪裏。

【設計意圖:以遊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儘快熟悉這些物品的用處,以及應該放置的位置,幫助學生明白這些物品的重要性,同時進一步養成愛整理的好習慣。】

活動四:養成整理好習慣

1.師:我們今天認識了一些新的“夥伴”,也有些是老朋友也對它們有了一定的瞭解,並送它們回到了自己的家,這是一種很好的習慣。老師這裏也有兩個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課件出示:教材上的兩幅圖)

2.學生積極回答這樣做得對不對。

3.師:是呀,這兩個小朋友做得都不對,媽媽會整理,但是媽媽不可能幫我們一輩子,而且媽媽很忙,我們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個小朋友説,等長大了我再自己整理,這也是不對的。小的時候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本領,長大了也做不好。

4.師:其實,整理這些物品並不難,它也有一些小竅門,哪位同學平時做得比較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竅門幫幫大家。

5.請事先準備好的同學介紹經驗,其他同學注意學習,師尋機指導。

6.師生共同整理總結。

7.師:怎樣才能養成整理的好習慣呢?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學習教材上的兒歌,學會怎樣養成整理的好習慣。

8.師生一起讀兒歌,並進行分析。

活動小結:老師交給大家2個小竅門,一個是定時整理,整理好了畫個笑臉誇自己,一個是物物品歸類,掌握好這2個竅門,你就能養成整理的好習慣。老師預祝大家都能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成為一個愛整潔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通過兩幅圖片引導學生髮現凡事都要靠別人的思想是不對的,進一步啟發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東西,要從小做起,增強學生養成整理好習慣的意識。】

板書設計

讓我自己來整理

小雨和他的“小夥伴”

送“小夥伴”回家

小竅門:定時整理 物品歸類

養成整理好習慣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掌握簡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逐步的生活技能;

2、增強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説説自己每天起牀之後都要做些什麼事情呢?你們都是自己完成這些事情的嗎?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2、教師:那現在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這些動作吧!

3、教師彈奏音樂,請幼兒做動作,如:刷牙、洗臉、穿衣服等。

二、引導幼兒發現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物的不同穿、脱方法

1、教師:剛才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是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示穿衣服的呢?

請幼兒回答並小結:哦,原來剛才我們穿的是一件需要扣鈕釦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有着各式各樣的衣服。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其他穿着不同樣式的衣服的孩子。並説一説他們的衣服都是怎麼樣穿的。

3、教師逐一講解各種衣服的穿法。

鈕釦衣服:先穿兩隻袖子,然後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

套頭衣服:先穿兩隻袖子,再套頭上。

後面有拉鍊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幫忙拉後面的拉鍊。

褲子:先套兩隻褲腳,再拎褲腰。

4、教師講解脱衣褲的方法。

5、請幼兒用自己身上的衣服進行穿、脱衣服的練習,教師在旁邊指導。

三、教師講述一些情景問話,讓幼兒在判別對錯的過程中建立自主意識

1、教師講述事例:

老師認識兩個小朋友,一個是小琴,一個叫成成,小琴早上起牀,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她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不要媽媽幫忙;可是成成的爸爸早上叫了好產次成成起牀,可是他就是不起來,最後成成終於起來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2、教師:小朋友,你們説説小琴和成成哪個小朋友做得好呢?為什麼呢?如果是你,你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並小結。

4、引導幼兒回顧今天的活動學習的幾種穿、脱衣服的方法,並鼓勵幼兒回家後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有目的地觀察和表現服裝的基本特徵,嘗試表現正確着裝的自己。

2、區別衣服、褲子的不同穿着方法,激發幼兒學着自己穿衣的願望。

活動準備

1、鉛畫紙、記號筆、蠟筆。

2、各種服裝實物(衣服:t恤,外套,襯衫等圖案明顯的衣服。褲子:長褲、短褲等有明顯花紋的褲子。鞋子:有搭扣或者鞋帶的鞋子。)

3、《我自己來》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人故事情景——認識喜歡“我自己來”的寶寶

1、再現經驗

——(欣賞衣服、褲子、鞋子)中班的孩子們,長大了!你們會自己穿衣服嗎?平時都是自己穿的麼?

如:扭鈕釦——扣領口、袖口;拉鍊衫——把拉頭向下推、插到底,兩邊對齊;褲子——口袋與門襟;鞋子——搭扣朝向

2、介紹小寶

——(圖一)這位朋友叫小寶,是個很能幹的孩子。瞧!一大早他準備去上幼兒園了,他拿着衣服説我自己來穿。

——這件衣服怎麼穿啊?你們會嗎?

二、師友共同示範——觀察並表現寶寶的正確穿着

1、觀察上衣,演示衣服

——(圖二)小寶拿起衣服一套,你們看他穿好啦!

——(穿反了)趕快,我們來把衣服轉一轉,圖案在前面,穿套頭衫可不容易呢!我們也來穿穿看。

幼兒描述,教師演示:教師繪畫大笑臉。(“洗臉”與幼兒互動)幼兒演示上衣。(全體幼兒共同提醒)

1)衣服衣服套套好(畫上衣的長方形輪廓)

思考:小寶是中班的孩子了,衣服是小小的還是大大的?

2)袖子袖子拉拉好。(畫袖子)

3)領子領子翻翻好。(畫領子)

4)小手小手伸出來。(畫手臂和手指)

5)我自己來穿好拉!(畫圖案、檢驗)

過渡:你們都會自己穿套頭衫哦,真棒!

2、觀察褲子,演示褲子(圖三)

——小寶的'褲子怎麼了?為什麼穿好不能走路呀?

——小寶連忙脱下褲子重新穿,該怎麼穿呢?

幼兒描述,教師演示:

1)一條褲管一條腿。(畫一個褲管)

2)一條褲管一條腿。(畫另一個褲管)

3)看看門襟在哪裏?(畫門襟、口袋)

4)我自己來又穿好啦!

3、觀察鞋子,演示鞋子

——你們真了不起啊,會穿衣服也會自己穿褲子,那鞋子呢?這雙鞋子你會穿嗎?(拿出繫鞋帶的鞋子,邊讓幼兒觀察,教師邊畫)

1)先穿襪子。(畫腳的輪廓)

2)再畫鞋帶。(畫出特徵)

過渡:這麼難穿的鞋子都會啊,小寶也自己穿好鞋子啦!穿得對嗎?

——鞋子的搭扣是往外的呢!這次寶寶可穿對啦!小寶高高興興去上幼兒園啦!(拿

走教師繪畫的範例和圖片)

三、幼兒操作表現——選擇衣服、褲子和鞋子,繪畫自己

小寶好能幹,衣服褲子鞋子都是自己穿的,我自己來真開心!你們也會像小寶一樣自己

穿衣服嗎?可是衣服褲子有各種各樣的,你都能自己來穿嗎?説到要做到,今天我們就試一

試畫出來,看看到底行不行?

1、繪畫自己的頭部和五官特徵。

2、繪畫服裝,按衣服、褲子、鞋子的順序表現它們的基本結構。

3、按自己的想象添加各種特徵,適當塗上顏色。

四、談論欣賞作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共同欣賞穿戴整齊的自己,為自己會穿衣服、褲子、鞋子感到自豪!

(教師挑選2-3幅有難點的畫,如:拉鍊衫,扣鈕釦等)

活動解析

中班幼兒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雖然我們在幼兒的生活中也常常會看到他們穿衣服容

易扭錯鈕釦,褲子會穿反,鞋子左右不分等有意思的現象,但是幼兒獨立進餐、盥洗、睡覺、穿脱衣服的願望十分強烈。

藉助《我自己來》繪本中的寶寶與幼兒生活相近的情景,引導幼兒採用繪畫的方式,在分辨衣服、褲子和鞋子的正反中,激發自主穿衣服的願望,提高學會生活自理的信心。

因此,自主穿衣既是本次活動的情景,也是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要求,聯繫中班幼兒會穿衣但又穿不好的特點,將凸顯穿衣的能力貫穿始終。表現服裝的基本特徵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整個活動其實就是在畫一個正面直立的人,是中班常常有的繪畫內容。那麼這個活動和

之前開展的類似繪畫人的活動有什麼不同?

(一)從情景與美術價值的角度來思考

它取材來源於幼兒生活,把幼兒日常穿衣的生活情景作為線索來貫穿始終,在穿衣、穿褲、穿鞋中表現。平時我們觀察幼兒繪畫人物的時候,由於中班幼兒沒有持久的有序思維,常常畫完身體就忘記了手臂,還沒有畫完手臂就畫腿,通過生活中先穿衣再穿褲子最後穿鞋子的有序步驟與繪畫相對應,幫助幼兒一步步地穿,一點點地畫,這樣一來不僅茌生活能力,也在繪畫能力上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藝術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與表達,用繪畫的語言來表達孩子自己對穿衣穿褲穿鞋的自主願望,使這種藝術表達變得更有意義。

(二)巧用示範和範例

其一,我給幼兒欣賞的畫面來自“東方寶寶”的繪本,圖畫書上的男孩小寶是一個和幼兒相仿的同齡人,我給幼兒欣賞的作品,不是正確穿衣的畫面,而是將衣服穿反,將兩條腿伸進一隻褲管等幼兒感同身受的畫面,這些想自己穿衣又穿不好的情景正契合班上幼兒的現狀,不但避免幼兒去模仿畫面人物,而且起到激發他們大膽表現自己會穿衣的願望。今天孩子畫的也不是重複小寶的行為,而是表達他們自己克服障礙學會穿衣的自豪感。

其二,這個活動中我運用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示範方法,具體表現為以“個體演示,集體討論…‘幼兒提示教師操作…‘師生輪換合作完成”等形式來落實。演示是圍繞着服裝的大體部分展開,不涉及穿衣方法的細節,幼兒可以畫自己會穿的服裝,也可以畫自己現在還沒有學會但願意嘗試穿的服裝。創作表現的空間很大,滿足每一位幼兒自我表現的願望,使每幅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三)將繪畫迴歸生活

本次活動從繪本出發,聯繫幼兒生活經驗,最後仍舊迴歸幼兒的生活。活動最後,一個女孩也説道:“我不會穿綁鞋帶的鞋子。”當時我説:“你不會也別灰心,下次可以試一試。”繪畫給了幼兒學習更多穿衣方法的信心,活動雖然結束,抓住這一契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不斷提高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還在繼續。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在經歷整理的過程中,學會自己整理生活用品的多種方法。

行為與習慣:學生有表現自己整理物品的願望,並能經常性的整理自己的物品,初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情感與態度:學生能感受到自己整理物品的好處,認識整理物品的重要性,體會整理物品後的愉快心情。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會整理自己的書包與日常用品。

活動難點:堅持整理,養成習慣。

活動準備:

書包、課程表、多媒體課件、學具盒。

活動過程:

歌曲導入:

1、《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2、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萬能的手,小巧的手,你都用這雙小巧的手做過什麼呢?(指名説)

3、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這麼厲害為麼能幹,那你自己整理過書包麼?你是怎麼整理的?(自由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自己會整理》。

4、誰願意告訴老師你是怎麼整理書包的或者爸爸媽媽是怎麼幫助你整理書包的?(自由説)

小結:

小朋友們説的真好,説出這麼多整理書包的好方法,你們想實際做一做嗎? (領着做)。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讓我自己來整理》是《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中的第3課。這一單元主要引導兒童進入家庭生活,着重教育學生熱愛,尊敬長輩,學會自理,學做家務,培養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

本課依據《課程標準》“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四條“愛護家庭和公共衞生環境衞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中第二條“愛父母長輩,體貼家人,主動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而編寫,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教材通過四個板塊的教學活動以及繪本材料的補充拓展,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第一個欄目用兩個謎語讓學生髮現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物品,建立與它們的親密關係;第二個欄目用遺失文具的事件,讓學生體會亂放東西、不整理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煩惱;第三個欄目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整理物品;第四個欄目展示了學生對整理物品的錯誤認識,重點交流怎樣養成整理物品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國小低年級階段是兒童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平時離不開各類生活用品以及各種玩具,但物品使用過後,學生不能夠物歸原位,學習完後書本也攤了一堆。因此,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使用物品後進行有序歸類和整理的能力需要加強,更需要系統的方法指導。同時,自主整理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夥伴”,學會物歸原位和定時整理,也有助於學生美好品德的形成。

教學目標

樂於整理自己的物品,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生活習慣。

初步掌握正確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提高自理能力,體會成長的快樂。

關愛父母,主動為家人分擔家庭責任,知道感恩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學難點

形成自主整理自己物品的意識,初步養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猜圖、猜謎語、介紹等方式認識日常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的功能及特點,養成樂於整理自己物品的良好生活習慣。

通過觀看《找不到東西的故事》,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找不到“小夥伴”的煩惱,認識到學會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通過情景辨析,知道從小自己學會整理,懂得分擔家庭責任。

教學重點

認識到學會整理物品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知道從小自己學會整理,懂得分擔家庭責任。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大家好,我叫豆豆。今天我帶來了許多小夥伴,準備介紹給大家認識呢!

【設計意圖】用豆豆的人物形象貫穿課堂始終,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一定的代入感。

環節一:“小夥伴”見面會

看圖片,説出“小夥伴”的名稱?

滑板車、籃球、蠟筆、勺子、鬧鐘、水壺、拖鞋、電話手錶

猜謎語,説出“小夥伴”的名稱?

①小小身體瘦又長,五彩衣裳直心腸,嘴巴尖尖會説話,只見短來不見長。(鉛筆)

②矮個子,桌上站,我看書,他作伴,我要去睡覺,他先閉上眼。(枱燈)

③稀奇古怪兩隻船,沒有漿來,沒有帆,白天載人四處走,晚上橫卧在牀前。(鞋)

④一張嘴巴大又大,兩隻耳朵長又長,書本文具都放裏,上學帶上可別忘。(書包)

⑤小小一牀被,只蓋鼻和嘴,防毒講衞生,人人必須備。(口罩)

⑥有圓有方,總是成雙,腿跨兩耳,腰騎鼻樑。(眼鏡)

⑦一日三餐陪着我,它吃飽了我正餓,我吃飽了它肚空,乖乖巧巧回房坐。(碗)

⑧一條腿,一排牙,個頭不大作用大,每天回家都求他。(鑰匙)

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小夥伴”,説説它的作用。

介紹自己準備好的“小夥伴”,説一説它的作用是什麼?

預設1∶我最喜歡的"小夥伴"是布娃娃。它軟軟的,很可愛,可以陪我睡覺。

預設2∶我最喜歡的"小夥伴"是水壺。它能在我口渴的時候,給我帶來解渴的水。

預設3∶我最喜歡的"小夥伴"是電話手錶。爸爸媽媽可以通過電話手錶聯繫我,我還可以用它拍照呢!

小結:聽了大家的介紹,不難發現這些小夥伴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幫助。他們都是我們很重要的“小夥伴”。他們每天陪伴着我們,幫助我們快樂生活、快樂成長。

【設計意圖】從看圖、猜謎、自己介紹的方式,層層遞進,帶着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自己身邊的事物,更瞭解“小夥伴”的用途,建立與“小夥伴”之間的親密關係。

環節二:“小夥伴”躲貓貓

1.觀看視頻説感受。

(1)豆豆:“小頭兒子也有很多的‘小夥伴’,但要用的時候,卻找不到了它們了。快來看看發生了什麼吧!”

(2)播放《找不到東西的故事》。看完後,説説你的感受。

預設1:家裏太亂了,什麼東西都找不到。

預設2:每次用完東西都不放回原位,下次又不記得了。

(3)如果找不到“小夥伴”,會造成怎樣的麻煩呢?

預設1:會把房間翻得更加亂七八糟,東西更加找不到了。

預設2:會增加媽媽打掃衞生的難度,給媽媽添麻煩。

預設3:丟三落四浪費時間。

(4)小結:找不到“小夥伴”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讓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變得一團糟!

2.感同身受看自身。

(1)分享自己是否遇到過相同的情況。

預設1:有一次,我用完課本,沒有及時整理放回書包,結果第二天上課就忘記帶了。

預設2:有一次,上完體育課太口渴了,結果卻找不到水杯了。

預設3:上次媽媽開門後,沒有放好家門鑰匙,結果要出門的時候,我們找了好久好久。

(2)小結:看來找不到小夥伴,實在是太麻煩了,也讓我們感覺很煩惱。

3.模擬場景尋對策。

(1)你看,豆豆這會兒也找不到“小夥伴”了,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幫他呢?

(2)情景模擬:

情景1:下雨了,豆豆找不到雨傘和雨衣,他急得都哭了。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幫他呢?

預設1:我有一個好辦法,在門口設立一個雨傘櫃,每次用完後把雨傘、雨衣都收到櫃子裏。

情景2:課堂上,豆豆在寫練習,可他發現尺子找不到了,線畫得彎彎曲曲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幫他呢?

預設1:我想提醒他,用完尺子記得放回鉛筆盒裏,這樣就不會找不到了。

預設2:平時可以多準備一把尺子放在書包裏。

(3)小結:大家的金點子都太棒了,不亂丟,不亂放,隨時整理,及時收拾。看來學會自己整理物品確實很重要,這樣“小夥伴”就不會和我們躲貓貓了。

小結:看來學會自己整理物品很重要,這樣“小夥伴”就不會和我們躲貓貓了。

【設計意圖】視頻《找不到東西的故事》生動地還原了學生生活中找不到東西的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引起情感共鳴,生成了“小夥伴不見了真煩惱”的情感體驗。同時,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明白“整理、愛惜自己小夥伴”的重要性。

環節三“小夥伴”情景劇

1.豆豆:“大家都説要自己整理物品,但我可不是這樣想的哦!”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走進豆豆家,聽聽他的想法正確嗎?

2.出示情境:

(1)情境1

豆豆正在家裏玩玩具,哥哥喊他出去玩,他丟下手中的玩具就準備走。哥哥説:“你不先把玩具整理好嗎”豆豆説:“沒事,反正媽媽會整理的。”

①提問:豆豆的做法對嗎為什麼

②預設:不對,因為每個人都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應該學會自己來整理,不增加爸爸媽媽的負擔。

(2)情境2

豆豆最不喜歡整理物品,他房間裏的衣服、鞋子、臭襪子、書本、玩具、油畫棒都堆在一起。小朋友到他家做客,看到後提醒他把房間整理一下。豆豆説:“我還小呢,很多東西都不會整理,等長大了我再自己整理。”

①提問:豆豆的想法對嗎為什麼

②預設:不對,因為雖然我們年紀小,但也可以整理自己的物品,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好習慣,早養成,即使有些物品不會整理,也可以向爸爸媽媽請教,慢慢學着整理。

總結:看來我們都應該從國小會自己整理物品和房間,做一個愛整理、會整理的好學生!下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整理物品吧!

播放兒歌《寶寶愛整理》。在兒歌中結束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辨析,學生更加清晰地樹立了正確的是非觀,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擔家庭生活責任、照顧家人的表現。同時,也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鋪墊。

作業設計

找一找家中需要整理的地方。

嘗試幫助家人整理物品,蒐集一些整理物品的小妙招。

板書設計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我自己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要學着做

2、學習整理的兩種方法,即五品歸類及定時整理。

3、養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習慣,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培養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繪本導入——“亂作一團”的我們

1、選用繪本《亂作一團》作為趣味導入,內容講到全家總動員,一起尋找小倉鼠一幕時戛然而止,引起學生的共鳴;如果不學會收拾房間,那麼房間裏真的會亂做一團,整個生活也會亂作一團哦!

2、尋找身邊的小夥伴: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麻煩?大多時候,你總會找不到哪些小夥伴呢?這些“小夥伴”分屬於哪些生活場景?遇到找不到“小夥伴”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3、展示課前收集到的同學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情況的視頻和照片等。請學生説感受,引導學生進行簡單交流,並引導學生思考: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時,哪些是需要扔掉的?哪些是需要分別進行整理的?

二、模擬操作—“虛擬空間整理魔法”;

1、藉助多媒體,呈現兒童的生活場景,包含客廳、卧;

2、分組隨機給予場景圖片,引導各小組進行合作交流;

3、集體交流;

三、趣味製作——“家務分配器”;

1、家務分配器的妙用;繼續讀繪本;

2、勤勞的小手動起來:製作“家務分配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