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一年級政治《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9.83K

1.加工與整合——新教材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關於高一年級政治《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反思

本課知識涉及勞動、就業、維權三個方面的內容知識,從表面上看,勞動並不是一個重點,就業和維權所佔篇幅更大,知識看似零散。在教學實踐中,把勞動作為教學主線整合教學內容:勞動者作為市場經濟中的微觀主體,通過勞動創造着財富,因此,勞動對個人和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勞動的重要途徑是就業,尊重勞動者的勞動,對國家而言,便意味着國家要實施擴大就業的政策,通過立法和執法創造良好的環境來維護勞動者權益;對個人而言,便意味着實現和維護自己的勞動權使自己的勞動獲得尊重。以勞動作為主線整合教材內容,課堂具有了內在的邏輯性,通過設計招聘啟事的情境,把就業壓力、就業觀、政府行為、勞動者維權有機結合,符合高一學生的思維水平,教學過程比較流暢。

2.讚賞與鼓勵——對學生內心需求的關注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學生調研的結果五花八門,也有一些學生表現出了對財富和地位的追求。在教學中,沒有簡單的對這些學生的願望做出否定的判斷,生硬的説教學生選擇清潔工的工作。而是肯定每位同學選擇中的積極方面(説明所有的同學都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尊重學生的想法,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然後引導學生認識,可以不選擇,但必須要尊重,這是我們對勞動的態度,更是我們對人的態度,學生在此自然而然的實現了價值觀上的昇華。在就業環節的教學中,由於學生的內心需求得到尊重,在面對社會現實時,學生表現出能較好的處理個人願望和社會現實之間的`關係,理性面對選擇。

3.感性與理性——實施中的兩難取捨

情感體驗可以自主獲得,價值觀的昇華則需要教師的引領和點撥。本課採取討論與講述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設計衝突性的情境,學生共同討論,在衝突、判斷、思考中深化認識,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

在具體實施中,我也在想,是不是勞動環節學生的活動參與可以更多一些,因為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是課堂所不可或缺的,學生會在這種活動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整個課堂也會顯得更生動,然而,多彩的形式可能會使高一的學生難以對勞動這一問題有深入地思考,理性的震撼力就可能被削弱了。什麼是新?形式靈魂不能兼顧時孰重孰輕?新課改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麼——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生活邏輯與理論邏輯相結合,簡單追求形式創新,就可能會忽視本質的東西。對於學生活動的理解,是不是既應該包括顯性的可見的活動(語言、動作、表情等等),也應該包括深層次的思維活動。後者雖然不易直接觀察到,但對學生是不是更有意義和價值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