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來源:文萃谷 2.46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並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材分析

分蘋果是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是這一冊的開篇。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接着,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蘋果活動,通過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後還有餘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並和操作過程聯繫起來,以使學生了解每一步的含義,並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驗算。

教材隨後安排了試一試及練一練,進一步使學生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屬機關國小,硬件設備好,每個班級都有計算機和投影機,屬於實驗區的實驗校,並在20xx年就開始使用新教材。學校地處商業區,流動人口比較多。

學生由於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有很大差異。從這兩年的新教材實施中可以看出,學生成為新課程的受益者,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能夠大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極少幾個孩子,因為生活體驗少、個性較強,不主動與人合作,缺乏探究和發現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學具中的蘋果卡片。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經驗,建構數學模型

(出示課件)小熊家裏來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個蘋果來招待小夥伴們,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但小熊忘記了究竟來了幾位客人,你能幫幫他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原有經驗,提出解決辦法。)

下面是學生可能的'方法:

1. 四五二十,分給了4人;

2.5+5+5+5=20(個),分給了4人;

3.20-5-5-5-5=0(個),分給了4人;

4.204=5(個),分給了4人;

5.205=4(人),分給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4

_____

5) 20

20

__

這一步可由教師介紹,也可由已經掌握的同學來介紹,注意説清各部分的意義,並結合分蘋果的實際操作來説一説。

(二)實踐應用

1. 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2頁試一試。

2.小組交流各自算法,並説一説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這裏需要強調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數裏的個位對齊,剩下的0也要和個位對齊。)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如果小熊家今天來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課件)應該怎麼樣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學具來分一分,可以小組合作。

3.小組彙報。(我們組給每個客人分了3個蘋果,還剩下2個。)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後有餘數的情況,誰能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找兩個同學説一説)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怎麼來解決呢?(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解決)

5.那麼我們能不能知道有餘數除法的豎式怎麼寫呢?(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寫一寫,然後小組之內交流。)

6.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餘數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每一步的意義是什麼?(在這裏要介紹餘數和商的位置。)

7.有了這樣的書寫格式,我們怎麼樣來驗算剛才的計算結果呢?

(每人分3個,6人共分到了18個,再加上剩下的2個,正好是20個,算對了。)

(四)積極思考,探究規律

(出示課件中淘氣和笑笑的故事,讓每個學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麼矛盾。)

1. 在小組內説一説這個故事,為什麼淘氣錯了、笑笑對了?

2.你發現了什麼?(餘數要比除數小)

3.計算第3頁試一試中(2),你發現了什麼?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有什麼關係?(注意檢查學生的書寫格式。)

(五)回顧小結,讚美激勵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説一説你們的收穫吧。

老師認為你們表現得真不錯,大家都積極地幫助小熊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一天,當我們能和動物真正和平相處時,相信小熊也會走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成為好朋友。現在和小熊説再見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別的畫面)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本節課力求為學生創設充分發現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教師介紹了除法豎式之後,讓他們去探究有餘數除法的豎式寫法,當他們在嘗試之後,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在他們的內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課堂氣氛一直非常活躍,學生始終在學習的情境中思考、討論。特別是對淘氣和笑笑的矛盾,表現得特別的興奮,因為他們在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後,能夠找到淘氣的錯誤之處。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餘數不能比除數大,並且為自己的發現而驕傲。

〖案例點評

課堂教學時間是短暫而有限的,教師創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慾望,充分發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

這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創設了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對於第一個環節:20個蘋果,每人分5個,來了幾位客人?有一個學生就提出猜測的方法:7個行不行?6個行不行?5個行不行?4個呢?猜測的結果是,4個可以!尊重學生的想法,既保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全班學生初步體驗除法中的試商。

另外,我認為本節課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在整節課中,教師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想,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發現。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從我們學校到中山公園可乘坐A、B兩種車,A車大約每隔400米設有一個車站,B車大約每隔600米設有一個車站。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們少先隊員開展送愛心活動,在這條線路上擺幾個慰問點,為駕駛員、售票員送上毛巾擦擦汗、送上涼水解解渴。現在請你們小組商量一下,慰問點設在哪裏可以同時慰問兩條線路的司售人員,並且要説明你的理由。

2、在這裏,我們找A、B兩車的車站就是運用了有關倍數的知識,那麼,你是否知道同時有兩個車站的這幾個數字表示的是什麼呢?

出示課題:公倍數

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什麼叫公倍數?

這一個是最小的,我們又稱它為什麼?

補充課題:最小公倍數

誰能再來説一説什麼叫最小公倍數?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二、探究

1、看了這個課題,你想在這節課中瞭解些什麼?請學生寫在紙上,並貼到黑板上。

2、四人一組合作解決1--2個問題,舉例説明,組長筆錄。可以翻書請教,在P69--P71。

3、成果彙報:(由學生任選一種方法)

(1)公倍數有多少個?

(2)求最小公倍數的幾種方法:

①枚舉法:根據學生舉例填寫集合圈並説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內容(參見下左圖):

②分解質因數:如:12與30的最小公倍數(見上右圖)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與各自獨有之因數的乘積。

[12,30]=2×3×2×5=60

從這兩個分解質因數的式子裏你能看出12與30的最大公約數是幾?

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麼關係?參見下左圖。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與各自獨有質因數的乘積。

短除法:如求:36和45的最小公倍數,參見上右圖。

討論:與求最大公約數比較有什麼異同之處?

短除法與分解質因數有什麼聯繫?

任選一種方法,求下列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第一組必做,其它可任選,看誰做的又快又多又正確):

16和20;65和130;4和15;18和24。

得出兩個特殊情況:當兩個數是互質數時,最小公倍數是這兩個數的乘積;當兩個數有倍數關係時,最小公倍數是較大的數。

4、總結:今天你們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學習,每個人的研究都非常成功,對於今天所學的內容還有什麼疑問?

三、回家作業佈置(感興趣的同學做)

世紀大道是浦東新區最為壯觀的軸線大道,它橫貫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起於東方明珠電視塔,止於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全長4200米。請你當一位設計師,在大道的一旁每隔()米種一棵香樟,在大道的另一旁每隔()米種一棵銀杏,那麼,每()米一棵香樟和一棵銀杏正好面對面,這樣的情況共有()組相對的樹木。

教學反思:

我們的教學是要真正地為學生服務,教師的職責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在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時幫他們把好舵。講台不是老師的,而是師生共同的,誰都能在這裏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只有在被肯定、被信任的時候,才能提高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20頁例2、練一練。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步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圓錐的體積,能應用圓錐體積公式解決-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進-步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圓錐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複習體積計算。

(1)提問: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2)口答下列各圓錐的體積:①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積4平方釐米,高4.5釐米。

3.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練習圓錐體積的計算,通過練習,還要能應用圓錐體積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自主探究:

l.教學例2。

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提問:你們認為這道題要先求什麼,再求這堆沙的重量?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要先求體積,才能求這堆沙的.重量?這裏底面直徑和高的數據怎樣獲得?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討論練習三第6題: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和高分別相等,那麼,圓柱的底面積和圓錐的底面積有什麼關係?這道題,已知圓柱底面的周長,先求出什麼?在怎樣?理清思路後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3)討論練習三第7題。

底面周長相等,底面積就相等嗎?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練習了圓錐的體積計算和應用:計算體積需要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沒有告訴底面積,我們要先求半徑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應用圓錐體積計算.有時候還可以計算出圓錐形物體的重量。

四、佈置作業

1.練習三第5題及數訓。

2.出示圓錐形模型,提問:你有什麼辦法算山它的體積嗎,需要測量哪些數據?怎樣測量直徑和高。請同學們回去測量你用第167頁圖製作的圓錐,求出它的體積來。

3.思考練習三第8、9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以前已經學過直線圖形,上節課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實踐操作,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以及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通過圓周率的形成過程,圓周長公式的推導、應用,讓學生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從而為下節課學習利用圓的周長公式,反求圓的直徑或半徑,作好了理論上的準備。應該説,這堂課起承前啟後作用。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動手繞一繞、滾一滾,找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係。知道什麼是圓的周長、什麼是圓周率。掌握圓的周長公式,並會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 通過對圓周率π值的探求,培養學生科學的和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數學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對圓周率研究的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直徑為5釐米、10釐米、15釐米的圓片各一個,有圓面的物體各一個,線,直尺,每組準備一隻計算器。

2、教師準備課件、帶繩小球,圓規,尺子,保温杯。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複習:圓心、半徑、直徑、直徑與半徑的關係(略去)

2、課件出示問題情境:龜兔賽跑

師評價:你們對圓的認識很到位,下面我要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聽説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哪個同學願意説説故事的大概意思?(學生説)

師:兔子因驕傲自大輸了比賽,過後很不服氣,於是想出一個辦法,進行第二次比賽(課件出示),你們猜,這次誰會輸?

提問引導:

(1).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實際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正方形的周長)

(2).正方形的周長怎麼求?用字母怎樣表示?

(3).正方形的周長與誰有關?有什麼關係?

生: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

(4).兔子沿着圓形的路線跑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麼?(圓的周長)

3引出課題:

那到底什麼是圓的周長,怎樣求圓的周長?圓的周長和正方形的周長到底哪個長?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上完這節課後,我相信同學們都會解答這個問題了。(板書: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設置問題情景,引發求知慾望,引出新課,同時為後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教學做好鋪墊。]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的周長。

(1)請同學們拿出學具中最大的圓用手摸一摸哪個是圓的周長?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點、終點。

(2)同桌互相説一説:什麼是圓的周長?

生: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3)電腦出示圓的周長概念 ,讀一遍。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動畫看,動嘴説,引出圓周長概念。]

2.化曲為直,引發求知慾。

(1)我們想知道你課桌的周長怎麼辦?

生:用直尺量出課桌的長和寬。

(2) 實物演示:老師這有一個杯子,用它喝水有時燙手,我想編一個隔熱套, 用直尺測量它的周長方便嗎?

生:不方便,因為直尺是直的,而圓的周長是曲線圍成的。

(3)用什麼辦法化曲為直測量出圓的周長呢?(學生討論)。誰來説一説?

①用圍的方法。指名演示。(板書:圍)

問:要注意什麼?

生:先拉直後,只能量圍的一週的長度。

②用滾的方法。指名演示。(板書:滾)

問:要注意什麼?

生:在圓上先作了記號,沿直尺滾動一週。

師:你們棒極了。用圍和滾的辦法可以把圓的周長轉化為直線來測量。是不是所有圓的周長都可以用這兩種方法測量呢?

(4)誰能用圍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圓的周長?

兩名學生量。説一説自己的感覺。

(5)老師拿一條繩子,在繩的一端拴上一個小球,甩動繩子使小球轉動起來。

問:小球轉動時走過的路線成什麼圖形?這個圓的周長能用圍、滾的辦法測量嗎?這説明不是什麼樣的圓都可以用圍、滾的辦法測量。因此我們需要探討出一種計算圓的周長的方法。(比如像正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操作,如:量桌面周長,測量保温杯隔熱帶,如何測量黑板圓的周長,如何測量帶繩小球繞成的圓等,將問題一步步引向深入,在教給學生圍、滾的方法同時,引起學生思維衝突嗎,激發求知慾。]

3尋找關係,創設情景,測量圓的周長

(1)出示探究:a:正方形的周長和誰有關?有什麼關係?

(板書:c=4a)

b、那圓的周長與誰有關呢?有怎樣的關係?(課件出示驗證)

c、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的周長 直徑

(2) 問題情景:是不是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也像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之間那樣存在着固定不變的倍數關係呢?同學們今天也當一次數學家,看看我們能不能發現什麼規律,下面我們進行一組實驗,看看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到底又怎樣的關係。

(3)小組合作,測量數據。

①拿出你們的學具圓,彙報一下,直徑分別是幾釐米?(5cm、10cm、15cm)

②下面以小組為單位用圍或滾的方法量一量圓的周長,並算一算,周長與直徑有怎樣的`關係?請小組長負責分工,看哪一組量得準,算得快。結果填在表格中。

(4)比較驗證,揭示規律:

①彙報交流:通過測量和計算,你發現什麼規律?

生:直徑不同,周長也不同,但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②問:是不是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呢?

電腦演示圍、滾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看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小組實驗操作與計算、電腦演示驗證等,讓學生髮現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4.介紹圓周率,推導公式,探求新知(重點和難點)。

(1)引導得出圓周率概念:

師:看來圓不論大小,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倍數關係。(師質疑:為什麼我們測量和計算的結果會不一樣?解釋:測量誤差)。數學上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這個固定不變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用式子表示是:

補充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固定)

教師講解:π=3.141592653 ‥‥(無限不循環小數)

π≈3.14

(2)引導自學圓周率小資料:其實,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這個問題了,關於這方面知識,我們可以在課後自學書上p63表後相關介紹。

師:現在,我們根據這個規律能否探究出圓的周長公式呢?

(3)公式推導:

師指圓周率公式:剛才我們通過自學知道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

板書:C÷d=π

師:已知圓的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呢?同桌互相説一説。

板書:C=πd

師:已知半徑怎麼求圓的周長呢?

板書:C=2πr

問:知道什麼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周長?(強調:d、r)

師:這樣,今後我們要知道圓的周長不但可以用圍或滾的測量,現在我們還可以用公式計算了,下面我們就應用這兩個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1)解決龜兔賽跑問題:

問:學了周長公式,現在你們會解決龜兔賽跑問題了嗎?

? 學生嘗試解答

? 指名板演,

? 集體訂正,問:這位同學是利用什麼公式做的?需要什麼條件?

? 教師課件演示規範步驟。

(2)實際應用:汽車車軸距離地面0.4米,車輪滾動一週是多少米?如果車輪滾動了1000周,那麼汽車行了多少路程?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在應用環節設計了兩個例題,一是解決課前的問題,是已知d求c。二是小車輪胎問題,是已知r求c。這是兩個學生經常接觸的數學問題,具有代表性。]

(三)課堂小結

這堂課你有什麼收穫?(出示填空)

1、基礎練習:(略)

2、知識延伸:(略)

3、課後思考:(略)

[鞏固練習設計三個層次:基礎題是解決當堂重要知識和易錯點;提高題是讓學生能綜合利用;課後思考是為下節課承前啟後.]

(五)作業:

1、花瓶最大處的半徑是15釐米,求這一週的長度是多少釐米?花瓶瓶口的直徑是16釐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長是多少釐米?花瓶瓶底的直徑是20釐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2、鐘面分針長10釐米,求針尖一天走過多少釐米?

3、噴水池的直徑是10米,要在噴水池周圍圍上不鏽鋼欄杆2圈,求兩圈不鏽鋼總長多少米?

(六)板書設計(略)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遊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遊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積累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美景視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遊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遊,或者有什麼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遊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生:租車)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遊美好經歷的回憶或嚮往,為後面旅遊活動作鋪墊;接着出示宜昌風景區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閲讀信息後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麼信息?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温馨提示:

(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裏。看誰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並對組內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台發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麼?(學生比較租車方案統計表)(板書:有序思考) 4、這麼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麼?

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優越,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遊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遊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

師:我們徜徉於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着我們的心田,彷彿回到了“夢裏老家”。

【設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後,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美景,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鬆,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麼?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彙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麼?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成節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節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並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闆,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遊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遊中知道了什麼?(生談收穫)

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遊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衞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藴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遊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遊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後為班級制定一份旅遊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

設計旅遊計劃

這次旅遊,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穫,你們想去哪兒遊玩?

佈置學生設計旅遊計劃,填寫旅遊計劃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