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1.62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1

"月是故鄉明"

在那裏我看到了人生的物是人非,世態炎涼——不正如現在的我們麼?唯一的的區別就是,我們的面前早已有了前人踏好的足跡——踏好的路。甚至,還有一些血淋淋的足跡,在那坑窪不平的路上,或少或多,或遠或近

前,徘徊着,彷徨着,迷茫着……

而如今,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更合適:世上本有路,人走的多了,反倒沒路了。想當前,一篇《赤兔之死》轟動文壇,確是篇佳作,而此後跟風之作如雨後春筍之勢,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五千年曆史都不夠後人習作

用例了。

路,要靠自己走,每個人都應該靠自己走出一條路;

以前的人沒有路,靠自己走出一條條路;

現在的人有路,便不費心思去找路了;

作為我們,更應在這個世界中走出自己的路。在舊社會的黑暗之後,走出自己的奕奕光輝。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2

在那個無人知曉的夜晚,詹姆斯和爸爸來到了湖中的小島釣魚。過了一會兒,詹姆斯發現湖中有動靜,斷定自己釣到了大魚。慢慢的,大魚在魚鈎的折磨下。已經精疲力盡了。詹姆斯正在收魚線時,爸爸去告訴他,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詹姆斯一聽,沮喪極了。但沒有商量的餘地。只好把魚放回了水中。

其實,國小三年級,我學過這篇文章,剛開始讀時,我只是覺得這個爸爸好笨,因為他説要遵守規定,可是這大晚上,誰會看得見你不守規則呀!但是,這之後,我明白了即使沒有人看見,也要自覺的守規矩。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如果每個人都去偷偷去釣鱸魚,那不是湖裏都沒有魚了。不光是在這篇文章裏,在其他場所也是要遵守規定。道德只是一個是與非,但實踐起來,99%人都不可能做到的。難道我們只為自己的慾望,而不遵守規則嗎?難道我們只管自己而不顧一切嗎?如果你是這樣的人,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沒素質。只會不守規則,然後像老鼠那樣悄悄地溜走。現在社會上的人都是這樣的,有些人撿到好東西就無條件的説這是我的,想方設法據為己有。可是,再聯繫這篇文章。主人公詹姆斯是因為聽了爸爸的話,才受益終身,成為了一名著名建築師。爸爸的堅定的話語震撼人心,雖然讓詹姆斯失去了一次釣大魚的機會,但他也收穫了許多。道德不是用錢買到的,誠信也是金錢難以替代的東西。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爸爸堅定的話語確實令人難以忘卻呀。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3

學過《釣魚的啟示》這一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文中講的是:"我"十二歲那年,在一個夏天夜晚,和父親一齊去釣魚。"我"意外的釣到一條大鱸魚,但當時還沒過禁捕鱸魚期,"我"不知是放還是不放,最後"我"在父親的教育下,把大鱸魚放回了湖裏。

文中父親教育兒子的話我記憶猶新:"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是啊!道德二字説起來是很簡單,但是要實踐起來卻是不容易,身邊大大小小的事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水準。難就難在沒人監督的時候是否能堅守道德的底線,買東西時,別人多找給你錢你是否能説出來;老師批改考卷時,多給你算分了,你是否能主動找老師説出來,在別人不知情的狀況下做錯了事,你是否能勇敢的承認……

又想起發生在身邊的一件小事:"兩個小孩正在打羽毛球,突然,羽毛球被打飛到樹上,其中一個孩子找來一張紙,墊在樹旁的長椅上,然後再站上去拿落在樹上的羽毛球——這雖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卻反映出那個小孩寶貴的禮貌與道德!我心中暗自為那小孩叫好,並對他的禮貌行為肅然起敬!

道德這兩個字平平常常,但分量卻很重,有時,道德只是一件小事,一個小細節,但卻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素質與道德。道德還像一個天平,這頭是利益,那頭是道德。那個夜晚,"我"如果沒有把鱸魚放回湖中,只顧自己的利益,於是,"我"的天平道德那邊就會沉下去。

道德是個簡單的"難題",但只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那麼,你就會獲得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難!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4

寒假時候,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最開始時,並沒有感覺它有多好看。等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越來越覺得它的精彩。

作者蕭紅細膩地表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隨着小主人的視角——一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裏性格鮮明的小姑娘蕭紅,我慢慢體會到呼蘭河的生活。小姑娘蕭紅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童年裏,只有:祖父,“我”和後院。在後院裏,蕭紅與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勞動……“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好羨慕他們的後院,好想跟蕭紅一起,也讓她的爺爺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陽帽,總放在同一個地方逗着我們玩……

讀着讀着,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呆呆的笑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在每個人的童年裏,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羨慕別人的童年,別人也羨慕着我的童年。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舊時的童養媳,在這裏我初見端倪。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因為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説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

一朵還沒來得及盛開的`鮮花,就此夭折了。小團圓媳婦她沒能變得“更聽話、更懂事”就去世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只是因為她婆婆的殘忍、愚昧和無知嗎?我隱隱覺得,這也是呼蘭河人們生活態度造成的。一個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勁的生活,對別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們對生活的麻木,使他們已經失去了區別於動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極!是愚昧!怎麼連改變的念頭都不會有?我震驚,呼蘭河的人們怎麼了,80多年前的呼蘭河人為什麼與我知道的生活這麼不同?

那個扎花店的工人年復一年給祭祀的紙人穿上亮麗的衣裳,怎麼就不會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難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紙人一樣整潔亮麗嗎?也許,那裏的人們,已經覺着,生不如死,死後,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園、大馬、僕人、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開的鮮花……正是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扼殺了小團圓媳婦。

讀這本書時,愉悦陪着沉痛,隨着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敗一角,很慶幸那只是蕭紅的童年。

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5

《釣魚的啟示》,當我讀完這個題目後第一個問題就是:釣魚能有什麼啟示呢?下面就讓我們一齊到課文中去了解吧!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文中嚴厲而又慈愛的父親要兒子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是因為離捕撈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小時!但是兒子和父親還是做了一場思想鬥爭!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也要做一場思想鬥爭!我想誰都會這樣!

所以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但是,最後作者透過父親的教育後,不但把鱸魚放了回去,還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建築師!他為什麼長大後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建築師呢?就源於父親教育他放棄不正當的利益,讓他從小就獲得了實踐道德的力量和勇氣!聯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其實還有很多不講道德的行為,只但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比如説:為一點急事闖了紅燈,上課着急把同學的鉛筆盒弄倒了!為了一點不講道德的利益,放棄了你的尊嚴!

如果生活中誰都像石油大王哈默那樣,那該多好啊!但是對於我們此刻的人,做到這一點有點難!不是有點難,而是十分難!這就應是樑老師上課説的那句話吧: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樑老師做到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改成了: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有永遠的道德!我認為就是正樣的!所以我還能夠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樑老師的這句話:對於此刻的人來説:利益要比自尊重要得多!樑老師還説過:一個國家的最高境界是"幽默"!而樑老師認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素質是"自尊"!這也點明瞭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説的一句話:十分的境遇能夠顯示十分的氣節!

這篇課文正如我説的:小生活,大道理!

釣魚的啟示讀書心得體會6

《釣魚的啟示》主要告訴我們,在應對道德問題抉擇時,要站在道德這一面想問題,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為他人着想。所以應對道德問題,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忘記了其他人。

故事是這樣展開的。

有一年,作者剛滿十一歲。有一天,像往常一樣,作者跟着父親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島上釣魚。那次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作者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在平靜的湖面上濺了一層層彩色的漣漪。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作者一看,心想看來是來了個大傢伙,他很熟練地揚起魚竿一收一放,留意翼翼地操縱着,也許是魚太想掙開魚鈎,不停地甩動着魚尾並跳躍着,湖面不時地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魚漸漸掙扎得筋疲力盡了,作者迅速地將它拉上岸來。啊!好大的魚!作者在心裏讚歎着,並和父親一齊得意洋洋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翕動着。

這時,父親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此刻離鱸魚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也就是此刻還不能釣鱸魚,就算是釣到了,也要放回去。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然後把目光轉向了作者:"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爸爸!為什麼?"作者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其它魚的。"父親平靜地説。

"但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了!"作者大聲爭辯,哭了出聲。

作者看了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的影子和別的船,作者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但是儘管四周沒人,可作者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很清楚地明白,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作者十分沮喪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上取下來,放回到湖裏。只見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就消失在湖水中。

轉眼間已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設計師了。作者再也沒有釣到過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那樣大的魚,可卻不止一次遇到像那條魚一樣誘人的"魚"。可每當作者一次又一次應對道德抉擇的問題時,總會想起那個夜晚,父親曾告誡他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獲得像把釣到的大魚放回去的教育,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應對向這樣一類的道德問題時,只有選取放棄,才能獲得這種實踐問題中真正的財富與啟示。比如像,你走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突然所見一個人口袋裏掉出了十元錢,別人都沒發現,這雖然不是什麼百元大鈔,可對你這樣一個學生來説,你如果撿起來,就能夠去買一袋零食,一些便宜的小玩具,一瓶水或去幹點別的什麼的。但是如果你是叫住那個人,然後把錢交給那人,只會獲得一些讚揚,心裏很舒坦。但相反的,如果在你撿起放進自己的口袋裏,丟了錢的人心裏不好受,你的心裏可能更不踏實,因為這錢不是自己的。

所以,應對這種問題就像做選取題,如果你選對了,將會受到終身的啟示和益處,如果你一旦選錯了,就會誤入歧途,甚至於會將自己的一生毀於一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