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測試質量分析

來源:文萃谷 2.14W

今年的國小四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試卷已改以往的舊面孔。新穎的命題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試題的內容含蓋了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能力的培養、語文素養的提高,單靠短暫的幾天複習是不夠的。下面是關於期中測試質量分析的範文,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測試質量分析
  【1】期中測試質量分析

  一、測試情況分析

本班有27名學生,優秀率是76%,及格率是92%,平均分是81分,不及格的同學有2位同學,最低的是麻泰猛52。5分。總體是優秀的學生少,六七十分和不及格的同學佔百分比還較大,整體情況比預期的要差一些。仔細閲讀學生的試卷,總結學生半個學期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存在着以下一些問題

1、還沒有養成認真讀題,仔細答題的考試好習慣。具體表現在:做題時不是多字,就是少字,以至於句子讀不通順,往往在做句型變換這類題時,不加標點符號。還有就是憑感覺做題,不去認真讀題,往往就會答非所問。

2.基礎知識掌握,還沒有達到熟練內化的程度。試卷上積累部分的題目,是考查學生知識準確重現的過程,平時掌握不紮實,考試時知識的重現就會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例如在二、三題中,不能準確的掌握字的寫法,“寵物”的“寵”字;“不勝其煩”的“煩”字;第一、第四題中不能讀準字音,如“薄霧”的“薄”字;“掂量”的“量”字,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現了錯誤,原因有二:一是在平時學時沒有準確的掌握;二是不能準確地拼讀拼音,以至於判斷不清該寫(選)哪一個字。

3.準確理解,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還不強。試卷上第六題是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的。因為平時缺少較多的訓練,學生即使記住了,也不會用靈活運用。

4.課外知識較貧乏,閲讀理解部分學生不會抓住重點詞句入情入境深入體會,只能讀懂文章意思,不會讀出文字背後表達的情感,所以理解句子和文章意思學生錯誤率較高。這也提醒我平時教學要圍繞着有效,把時間用在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上,要多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關鍵段落引導學生細讀細品,提高理解概括能力。

5、學生的卷面不整潔。在檢查平時的作業時,全班幾乎都能工工整整地寫字,雖然有的學生的`字的結構不是很好,但足可以看出是在認認真真地寫。可從試卷中發現,有一小部分學生,如:麻泰猛、黃星善、蘇達卿等,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字,潦潦草草。

6、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照顧他們,課下又沒有時間去給他們吃“偏飯”,以至於他們一直提不上成績

  二、試卷的內容全面

本次考試試卷的內容包括四個版塊,即“積累與運用”“閲讀之窗”、“語言實踐”“習作園地”。“積累與運用”板塊,從字的正確書寫,到詞的音、形、義,再到文章的積累,可謂是面面俱到,但又緊扣文本,學生易於動筆,但平時讀書不深入的學生又難準確完成。“閲讀之窗”考察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有難度,但學生一般都能完成。試題從基礎到能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內容全面。

  二、反思

1、雖説卷子的題型發生變化,但今後我們還要繼續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要立足於課堂,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尤其是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閲讀部分、寫作部分歷來都是學生的難點,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閲讀教學要加大學生的閲讀量,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習作教學要在文從字順上下功夫,重點寫好紀實文,同時鼓勵學生平時積累好詞好句,寫出生動的語句。才能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改進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應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力求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聽、説、讀、寫能力。

2、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應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角色表演、遊戲、情景對話、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有是非之分,能發表正確的觀點。

3、教師要吃透新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適當進行知識拓展,積累知識,及時鞏固,強化訓練,有效提高成績,在積累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能力。

  【2】期中測試質量分析

  一、檢測成績:

參加檢測人數:35人 及格人數:34人 及格率97.1%均分83.2 優秀人數:25人 優秀率71.4% 低分人數1人 最高分:95 分 最低分: 8分

  二、試卷分析。

本試卷從內容上看,一共有四個大塊,其中,基礎的字詞句50分,口語表達7分,閲讀理解13分,習作30分。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着眼,注重基礎,考題覆蓋面廣,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課內外的積累,注重知識的遷移和應用,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

  三、取得的成績

1、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從卷面可以看出。對於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學生基本上掌握了,百分之80%的同學只扣了不足10分。

2、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從第三題要求學生整理句子,可以看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學生能比較有條理、比較完整地把一件事闡述清楚。

3、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有所提高。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較好。

  四、存在的問題

1、生字詞掌握的不牢,漢字書寫質量不高。主要表現為筆畫不到位,結構鬆散,書寫潦草,寫得不端正,錯別字較多。這反映了學生書寫態度不端正,也説明平時書寫訓練不紮實。

2、閲讀理解力不強。有的學生不理解題目意思,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有的學生根本沒有仔細地閲讀,從表面上看到題目有點難度就不願去思考。這一方面説明了學生比較懶散,不願完整地去讀題,去思考;另一方面也説明了學生對閲讀題有畏難情緒,沒有掌握一定的閲讀方法。

3、習作中,有少數學生沒認真審題,就匆匆答題,結果導致寫作時偏題。有百分之四的學生還徘徊在寫作的大門之外。

  五、改進措施

1、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的一個基本的素質,它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教師應將學習慣的養成放在首位,始終如一地訓練學生:規規矩矩寫字,認認真真讀書,仔仔細細審題,努力提高作業的準確性。逐步養成嚴謹、踏實的學習作風。

2、加強課外閲讀指導,強化語言積累

多讀多寫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育的經驗。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量的課外閲讀。要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效率。

3、注意閲讀方法指導

閲讀教學要注意方法指導,讓學生在閲讀中掌握方法。像如何理解重點詞句,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等,都有一個方法的指導問題。要鼓勵學生讀中生疑,讀中質疑,同時要求學生在讀中解疑,經過讀書——質疑——再讀書——解疑的過程,在讀中加深體驗,深化理解,發展思維,逐漸提高感悟理解能力。學生學得方法,能力得到發展,就會遷移到其它文章的閲讀中,從而提高閲讀能力。

4、加強習作指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四年級習作是學生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對事物的感知是輪廓式的,反映在習作上是表達不具體,空洞。我們要針對國小生的特點,指導學生把習作寫具體。要注意打開學生的思路,指導學生圍繞中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選取習作素材,鼓勵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獲取內容,凸現習作內容的多樣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