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來源:文萃谷 6.49K

方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對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素養有着重要的意義。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多探索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國小生應用方程的能力。下面,筆者就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策略,談一些體會和看法。

國小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一、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為列方程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筆者將人教版的教材關於方程的教學內容編排體系進行大膽調整,將負數的認識這一知識點提前於五年級前半學期完成。這樣調整,可以降低學習移項法簡化方程的難度,也對七年級正式學習有理數的計算有很大幫助。當然還可讓學生儘早接觸代數的思想,淡化學生解題的固定思維。

二、培養學生設未知數的能力,提高列方程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未知數是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第一步,對含有多個未知數而又只允許設一個未知數的問題,用哪個未知數來設元,直接關係到列方程的難易程度。一般來講,解應用題有兩種設未知數的方法:直接設未知數法和間接設未知數法。

所謂的直接設未知數法,就是題目裏怎樣問就怎樣設未知數。這樣設未知數,只要求出所列方程的解,就可直接回答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是採用直接設未知數法來解決問題的。所謂的間接設未知數法,就是在一些題目中,若採用直接設未知數法,會給列方程增加麻煩。如果採用間接設未知數法,即通過間接的橋樑作用,達到求解的目的。間接設未知數的具體做法是設一個不是問題的未知數為“x”,然後用含有字母的代數式來表示所問的未知量,求得未知數的值後,再求出表示未知量的整式的值,最後回答問題。

三、 培養學生尋找等量關係的方法,提高列方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有較強的文字理解能力是學生解應用題的一個基本條件,但國小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關鍵性詞語的引導,比如“和”、“倍”、“差”、“等體積”等,從而讓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落腳點的習慣。但切記,不能生搬硬套例題的題型及解法,審題時要弄清題目中的“多”、“少”、“便宜”、“貴了”等詞語的含義及常見數量關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專業用語的灌輸,保證整個解題思維不受文字的約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中設未知數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怎樣來設未知數,它直接關係到解應用題方便與否。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一是直接設未知數,也就是問什麼設什麼;二是間接設未知數,不設求解量,而設其他量,然後由這個量推出求解量;三是設輔助量為未知數,從而求出待求量;四是對於某些僅靠已知量和要求量很難找到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可考慮增設未知數的'方法,可化難為易。

四、教給學生列方程解題的步驟,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在列方程解應用題中,正確的步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可從以下六步入手:一是“審”,即分析題意,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數量關係,知道本應用題設題的基本方向和解題基本思路;二是“找”,找出能包含應用題全部含義的等量關係,包括一些隱含的數學等量關係式,為列出方程打好基礎;三是“設”,用字母表示題目中的未知數,並用這個字母與已知數一起組成表示各數量關係的代數式,提高解題的效率;四是“列”,根據上述等量關係及代數式正確列出方程;五是“解”,解所列方程,求出未知數的解;六是“驗”與“答”,檢驗未知數的值是否符合題意,然後寫出答案。

總之,列方程解決問題是大多數學生的弱點,解題方法的培養是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發現其中的規律,要理論聯繫實際,要注意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意識,全面提升學生利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構建方程模型來解決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