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名校學習考察心得

來源:文萃谷 3.03W

一、學習內容概括:

江蘇名校學習考察心得

10月15日至10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江蘇名校考察活動,考察期間我們有幸聆聽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趙國忠院長所做的報告《我所認識的10位校長、教師》;江蘇教育科學院的周成平所做的《新課標與教師發展》報告。期間我們還考察了江蘇東廬中學,江蘇後六中學,江蘇宜興實驗中學。更高層次的報告和實地考察給我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一)、江蘇東廬中學之“講學稿”。

東廬中學是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永陽鎮一所農村國中,曾長期處於硬件差、師資差、生源差和觀念落後、手段落後、質量落後的“三差三後”狀況。學校從1999年開始嘗試進行“以人為本,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以講學稿而著稱。

來到東廬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 “講學稿” 。

東廬中學因講學稿而聞名,寒暑假備課:寒暑假老師各人瞭解學生,疏通教材,從縱橫二方面把握知識體系;主備教師備課:教研組長會同備課組長開學初確定主備教師和審核人;主備教師提前一週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將“講

學稿”草稿交備課組長審核;備課組備課:組長初審“講學稿”後至少提前二天將“講學稿”草稿發給全體組員;由備課組長召集組員集體審稿,提出修改意見;主備教師按集體審稿的意見將“講學稿”修改後交審核人審查,再由備課組長;課前備課:上課前一天將“講學稿”發至學生,任課教師對“講學稿”再行閲讀理解和補充,在上課前教師必須抽批部分“講學稿”(多少視情況而定),瞭解學情,再次進行備課,即課前備課;課後備課:第二天師生共用“講學稿”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講學稿”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中備課時小組交流。這是一個不斷打磨,不斷提升的過程,經驗得以積累,教訓和問題便成了複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則在“講學稿”相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學習心得等。

(二)、江蘇後六中學之“常規、過程、細節管理

10月17日下午我們進入的後六中學,這個學校在2017年投入使用,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乾淨的校園環境,及濃厚的育人氛圍,校訓,校風,教風,校長寄語等標語在各處醒目列出,時刻提醒師生銘記。我們隨意到處轉了轉,有了一些發現:後六中學實行的小班教學,每班人數不超30人,單人單桌,教室門口懸掛的是班級標示牌,標明班級基本情況。每個班黑板報出的很好。中午飯空校園很安靜,每個學生都在學習。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進入學校的多媒體教室聽了一節物理公開課,上課的是一名年輕的男教師,上課的內容是光的反射,整體感覺這名教師課上的很有新意,注重引導,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注重過程方法,在實驗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小組合作探究,課堂效果不錯。

接下來我們聽了胡建軍校長的一場報告會《常規+細節+過程=創造奇蹟》,對後六中學的管理和做法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

1、早讀:學生自覺,教師輕鬆 。語文英語老師將第二天晨讀內容、要求、任務寫到黑板上,下課前5分鐘抽查。不合格的同學下午第四節課補習。

2、副科不認真上,就是一種破壞。

3、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三)、江蘇宜興實驗中學之“結構教學法”。

對江蘇宜興實驗中學認識最深有兩點:

1、考試製度 。

語文每三週考試一次,多在週四;數學每週考試一次,多在週二英語每兩週考試一次,多在週四;物理、化學均有月考;地理、歷史、政治、生物每學期只有期中、期末兩次考試。

考完試後,公佈分數,然後讓學生回去給家長簽字。

2、知識樹。

在宜興中學,他們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改革,目的是解決兩個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達到什麼目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教,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簡言之即 “教什麼?”和“怎麼教?”。

在他們學校聽了一節語文課,並結合所做的報告,對宜興實驗中學的知識樹有了粗略的認識。宜興中學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概括出了“閲讀”的基本方法程序結構——“查—讀—品—悟”。“查”是“掃除文字障礙,理解作者生平和創作背景,為切入文本提供基本保障和背景知識”;“讀”是“整體把握文本內容和主旨,儘量能用綱要圖示的形式,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大意和主旨”;“品”是“重點探究最有語文核心價值的文本表達,即揣摩、研究文本某一方面的具體特色,透過文本探尋這種特色背後的規律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最有遷移價值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悟”是“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昇華情感,感悟方法。

二、感受與啟示:

《江蘇名校學習考察心得》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