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文化解説詞

來源:文萃谷 1.57W

武夷山大紅袍之所以會被國家博物館鄭重的收藏,不僅是因為母樹大紅袍不再採摘,更是因為以它為代表的烏龍茶,在中國乃至是世界茶葉史上都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

武夷山茶文化解説詞

烏龍茶又名青茶,與綠茶、紅茶並列為世界三大茶類,是一種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半發酵茶類。其中,以大紅袍最為著名。

童啟慶(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顧問)“大紅袍受到海內外茶人的喜歡或者是很多顧客的喜歡,主要還是它的優良品質和精湛的加工工藝,使這個茶別有風味。”

武夷山,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的境內,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米。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自古就以其獨特的丹霞地貌而位尊八閩、秀甲江南,更因為盛產茶葉而聞名於世,據統計,這裏有名有姓的茶葉就有三百多種,素有“茶葉王國”的美譽。

5000多年前,華夏先祖的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可以用來解毒的茶,讓《神農百草》留下了這樣的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神農氏作為南方諸族的大首領,恐怕南方各地都有他的部下。也許,正是從這時起,茶傳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發現第一棵茶樹的'地方,被稱為茶洞。相傳,這個雲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經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長生不老,正是因為喝了武夷山的茶。這個傳説,不僅讓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留下了“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詩句,也讓武夷山人對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層含義。

林治(茶葉專家)“我們祖先在造字的時候非常奇妙,你看茶上面是草字頭,中文寫就是二十,下面是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一百零八,所以説茶道界都説祝您老喝茶得茶壽,茶壽就是一百零八歲。”

事實上,直到唐代,茶才從最初的藥用完成到實用的轉變,成為被廣為接受的飲品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也正是這時,武夷茶開始大量種植。一個叫孫樵的唐朝進士在給友人的信札裏,曾經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武夷茶稱為晚甘侯。

字幕“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 【送茶與焦刑部書】

葉燦(茶葉專家)“侯在古時候是一種尊稱,晚甘是指喝完以後回味上來的甘香馥郁,而不是當下的感覺。意思是説送你的十五個茶餅很好,不是入口就能夠喝到的,而是要去慢慢品味,回味甘香馥郁。那麼這個茶是哪裏出現的呢,請雷而栽,拜水而和,春天第一聲雷響的時候才能摘,長在九曲溪邊,用特殊的山川地理環境特殊的內質使它產生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妙感覺。”

從此,“晚甘侯”就成為武夷茶的代名詞,而這一稱呼,不僅與周敦頤把蓮花稱為“花之君子”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也是目前關於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黃勇(福建武夷山 茶葉專家)“武夷山產茶歷史很悠久,整個武夷茶加工製作過程(的演變)也是中國茶葉加工製作方法的演變(縮影)。唐宋時期做蒸青團餅,明朝中後期做炒青綠茶,明末清初做烏龍茶。烏龍茶是一個介於紅茶跟綠茶之間的一種茶。”

武夷山,由三十六峯、九十九巖,以及九曲溪所組成,以石為神髓,以水為靈韻。羣峯連綿、秀拔奇偉,處處印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獨具匠心。或許是因為生活在靈山秀石之間的武夷山人,對巖與石的感情格外深厚,於是,他們把這種茶稱為“武夷巖茶”。

劉國英(茶葉專家)“(武夷巖茶)四大名叢,有大紅袍,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叢是最出名的,除了這些名叢之外,我們還有幾個當家的品種,比如水仙、肉桂,這都是武夷山的當家品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