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學結

來源:文萃谷 2.44W

河南省高中生物新課程研討會於2015年11月11日到14日在鄭州商城飯店舉行。會議議程是省教研室主任魏現洲講了關於畢業水平測試的有關問題,以及大學聯考的有關事宜;安陽市二中申慶豐老師做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然後生物專家吳成軍做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專題報告,吳舉宏老師講了必修3,選修1,選修3教學方法和疑難問題探討,最後濮陽市一高劉本舉老師介紹了必修課程教學要求與教學經驗介紹報告。最後是與會老師互相交流新課程實踐的體會。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聽課交流和學習,淺談幾點體會。

跟進學結

一、要重視初高中的銜接

1、課標要求的銜接要去通讀國中、高中的課標,瞭解學生國中所儲備的知識範圍,是否與高中的內容自然過渡,所以在每堂課之前,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預習新課前可能會遇到哪些知識的障礙。並適時用各種方法清除這些障礙。例如必修3《細胞生活的環境》這一節中,學生對血漿與血液的區別,課文中組織液、血漿淋巴液之間的關係圖(循環系統的局部圖)理解上可能存在障礙,在課前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血液的組成圖、血液循環系統和淋巴循環系統示意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

2、教材的銜接要通讀所有教材,知識常常是螺旋式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知識的拓展,不能過渡,有些內容在選修會滾動出現,否則會影響課程進度。例如必修2基因工程只是簡單介紹基本步驟,詳細細節在選修3再出現。

二、教材觀的轉變

現在教材有好幾個版本,但課標是一樣,它是教學的依據,所以合理利用教材是關鍵。過去傳統是教師教教材,學生學教材,注重挖掘教材。而現在教科書只能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如何用好教材,靈活處理教材才是關鍵。教材有的環節呈現時機不夠合理,就要求我們備課時要設計好每個環節出現的最佳時機,做到有的放矢。現在教材設計了不少[資料分析]可以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往往學生只是 就問題回答問題,這是就要引導學生理解教材設計的含義。例如必修3“細胞生活的環境”一節的[資料分析]血漿的化學成分,是要體現對細胞生活的意義,而不是掌握有哪些化學成分。

三、倡導探究性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裏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 己是一個探索者、發行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 烈。”作為現在的中學生同樣也有這種需求。要善於改變傳統問題回答式、講授倡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真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要 做到以下方面:1、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不是老師告訴學生該怎麼做,而是通過情景引導學生該怎麼做。2、讓學生提出假設,即對問題本質做嘗試的説 論述。3、讓學生設計一個探究活動計劃,陳述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4、讓學生分組實施活動方案。5、誘導學生參與推理的活動過程,通過表達和交流,論證或修正他們自己的解釋。

探究性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地、系統地進行培養,僅把它作為手段,而不是作為能力 進行培養,難於取得預期效果的,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大家對探究性學習的認識還不夠到位,認為探究性學習就是要通過實驗,而有的學校實驗條件設備有限,所以探究性學習還倡導得不夠。探究性學習從活動內容看有三種:1、發現式探究:是以學生本身觀察和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通 過自己的探索,自我發現學習的主要內容。平時要多引導學生留學周邊的事。2、 推理性探究:是“沒有動手做”,通過探究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其教學過程往往包括教師講述、師生共同討論、學生運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驟。3、實驗式探究:是一個完整的實驗過程,包括從問題的提出到最終的解釋報告全過程。希望我們教師儘快走出這個誤區,盡力倡導學生探究性學習,儘快地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起來。

跟進學結 [篇2]

經過四次的培訓,讓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最重要的是教學理念的改變,不能固守以前的老知識、老思想。終身學習,是時代的召喚,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和義務。

對新課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同時解決了一些教學當中的實際困難,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對課改的新認識

新課程背景下,“對話”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 年版)》對於閲讀教學是這樣表述的: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可見,閲讀教學的本質就是對話。這就意味着閲讀教學要精心設計並組織好不同對象、多種形式的對話活動,讓學生實實在在經歷對話的過程,在對話的場景中,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對新課程的閲讀教學理念作了適當的展開,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表述,值得引起關注: “ 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 解決了一些教學當中的實際困難

在語文學習中,老師和學生最頭痛是寫作,學生只要一上作文課就煩,不知道寫啥,如何寫。老師上課只是讀讀例文和範文,對於學生的煩惱也是束手無策。通過本次學習,我有了新的認識,也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首先明確課標的幾點要求:

1 .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 .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徵,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

3 .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

4 .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 .寫記敍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説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

6 .根據表達的需要,藉助語感和語文常識,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總之,這次學習解決了我教學中的一些困惑,讓我學到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我會把學到的方法和技巧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國小語文跟進培訓學結

二區龍門五年級 符氣炳

這四次的跟進培訓學習,使我對新教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我深感這次培訓來之不易。 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真聽指導老師講課,做好記錄。課後虛心的與授課老師交流、請教,學習他們的優點。在學習中,使我受益非淺。

在培訓中,我們聽了名師的講解,讓我體會到: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要有明確的目標來教學,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活動。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關係。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這次培訓讓我反思日常教學中,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研究,去探索,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上,使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在培訓中研討了很多問題,讓我反思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學模式了,在課堂上教師要更多的引導學生自己主動的學習和對問題進行討論、探究,這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在課堂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是上課之前教師要想好的,一節課就四十分鐘的時間,要在四十分鐘要質量,要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要多,老師的講授時間減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讓學生把要掌握的知識學熟學透,這也是老師要思索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去創新,教師就是引導者。我們常説,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存有遺憾的藝術,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省、深思、實踐——也唯有此,才能使遺憾不再是遺憾,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永葆青春。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應注意細節:搞清歷史事實,尤其是把探究的專題放到歷史的實際進程中來考察,把握史實的本來面貌。要引導學生進入歷史情境中,使他們感受到歷史的脈動,由此產生探究的慾望。

總之,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鑽研教材,正確地理解每篇課文的內容,明確編者的編輯意圖,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資源,並有超越教材的可能。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來調整,直至達到最好的效果。

跟進學結 [篇3]

本學期我參加了二年級語文跟進培訓學習,觀看了四位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還認真聆聽了主講老師對語文教材的獨到解讀,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通過這學期的學習,無論從教學思想還是對新教材的認識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參加學習以來的 總結: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應向個性化,研究型,創新型教學發展,通過教學實踐—反思—研究—昇華,培養科研意識,對教學問題跟蹤研究,使之課題化,並總結成果,形成個性和特色的理論,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理論支撐。

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捷徑。在此之前,我的理論知識很膚淺,不是那麼深刻,當然反思就不會那麼確切了,只不過是自己的理解罷了。他們的點撥講解讓我豁然開朗。

通過四次學習我認識到我們教師在新的課改中任重而道遠,即如何把信息知識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整合的意識,在備課、上課、課餘的輔導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資源,其次,教師應教學生如何正確應用信息資源,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學以致用,如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當中來,

跟進培訓,讓我對二年級語文下冊的內容及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更新觀念,鑽研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跟進學結 [篇4]

在這一個月的培訓中,通過在線視頻觀看、聆聽專家詳細解析、欣賞各位同仁交流探討,使我對新教材的實施解除了疑慮、增強了信心,對新教材也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對新教材的實施也有一定指導意義。

一、對新教材的認識

從教材的基礎化學主幹知識來看,教材有新的處理:對於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識,新教材以主題覆蓋、多元線索、螺旋發展來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知識與觀念的建構,理解力的發展,認知結構的形成;對於元素及化合物這個中學化學的主幹知識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來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再追求從結構、性質、存在、製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學習和研究有關的物質,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經驗出發,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從自然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其中,必修包括2個模塊,指《化學1》和《化學2》,選修包括6個模塊,即《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每個課程模塊2個學分,36學時。

學生在高中階段最低必須修滿6個學分,學生在學完化學1、化學2模塊之後,至少還應學習選修課程中的一個模塊,以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我們浙江省是這樣統一安排的:高一全體學生共同學習必修內容後,從高二年級開始,向人文方向發展的學生可在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兩個選修模塊中任選一個模塊;向理工方向發展的學生則規定必須選修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和實驗化學。

新教科書更新了知識的呈現方式,增加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空間,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的整合,新教材與以前的教材相比不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是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着眼於提高學生科學素養。過程與方法貫穿教材始終。以化學學習為載體,促進學生對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和體驗。如:必修1富集海水中的元素-氯一節,在學生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對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進行整合,通過對氯的性質探究,讓學生體驗怎樣應用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怎樣處理基本程序的每個環節中的具體問題。

二、新的教學理念

新化學課程改革全面體現了素質教育理念:課程觀念的與時俱進,課程目標的多元化、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教材體系的重新構建,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材運用的公正性,教材評價的合理性等等均體現出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新教材還體現了不同階段的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讓學生體驗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學習適應現代化生活和終身學習必須的知識,激發學習對科學好奇心和持久的興趣,瞭解科學的自然觀和科學發展的價值,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創新實踐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適應現代化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科學素養的21世紀公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