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作文12篇

來源:文萃谷 5.16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借物喻人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借物喻人作文12篇

借物喻人作文1

鮮花感謝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謝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要感謝的人很多,尤其是我的語文老師——胡老師,是老師您把我從年幼無知的孩子教育成明理懂事的學生。我想對您説:“老師,您辛苦了!”

在您剛接我們班時,因為和以前的老師講課方式不同,我一下子還不能適應,所以上您的課我總是聽不進去,就經常開小差,還養成了愛做小動作的壞毛病,語文作業水平也直線下降。這一現象被媽媽發現後,給我開了個“藥方”:聽不懂也要堅持盯着老師看,這樣一方面可以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另一方面,盯着老師看的時間長了,就可以培養出對新老師的感情。當對新老師的印象變好後,也就容易聽進去老師講的內容了。

這一招果然管用,沒幾天我就適應了老師您的講課方式,做功課又變得很輕鬆了。但是前一段養成的做小動作的壞毛病,卻象跟我玩捉迷藏一樣,我稍一放鬆警惕它就又冒了出來,手時不時放到桌子下面,一有機會就想翻其它東西,好象不聽大腦指揮一樣。

這天上您的課時,我的小手又身不由己地悄悄遛到了桌下,這一細微動作還是逃不過您的眼睛。當您向我走來時,我馬上緊張起來了,“不好,又被老師發現了!這次肯定少不了挨一頓狠批!”但您卻只是用温和的目光盯着我,並沒有我想象的暴風驟雨。

當我懸着的心稍微放下後,才從您的目光中讀懂了許多,有您對我嚴厲地鞭策,對我過失的原諒,更多的是對我的信任,相信我認識到了錯誤,就一定能夠改正。您這個温和的眼神一下子印到了我的腦海裏,當我稍有一些懈怠的念頭時,就會感覺到你那即温和又嚴厲的眼睛在盯着我,使我馬上糾正自己錯誤的念頭……

謝謝您老師,您的一個信任的眼神,讓我學會了發現並糾正自身的錯誤。就是您這個温和的眼神,時時刻刻鞭策着我,使我不敢放縱自己,使我不停進步。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謝謝您,老師!

借物喻人作文2

夜,千家萬户,燈火瀾珊。我想找本書解悶。“啪”地一聲,燈滅了。我連忙打開窗户。窗外,一片寧靜。剛才那番熱鬧的景象無影無蹤了,只有無數顆星星在天上眨眼睛。我歎了一口氣,只好去找蠟燭照明。

終於,我在抽屜裏找到一根紅色的蠟燭。點燃紅燭後,我在燭火下發愣。突然,一滴紅色的蠟油滴在桌子上,好像一滴紅色的眼淚。我不禁想起敬愛的老師來……

轉眼間,我就快畢業了。六年來,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還是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課,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正聚精會神地講課,我們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聽着。突然,李老師停住了,扶着講台大口大口地咳嗽,豆大的汗珠從她的額角滴下來。我們驚呆了。李老師知道,她的心臟病又發作了。她並沒有倒下,而是趴在講台上喘氣。看見我們關切的目光,李老師不想耽誤我們的學習,從衣袋裏掏出一個小藥瓶,拿出藥片吞下,繼續講課。可是,李老師還是支撐不住,我們連忙七手八腳地把李老師送到醫務室。從此,李老師再也沒有回到講台上,她因病退休,不能再和我們在一起了……

後來,我們班來了一位新班主任,姓吳,我們叫她吳老師。吳老師非常嚴格,一到我們班就給大家來了個“下馬威”——小組計分制度。説實話,我們開始有些不習慣,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紀律、作業、衞生方面都不注意,還是和以前一樣。我們三組更是連續幾周都坐了倒數第一的“寶座”。我們都想,抄文章就抄文章,沒什麼大不了的。吳老師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有一次,吳老師把我們三組都叫到辦公室,和我們談話。吳老師並沒有往常那麼嚴厲,而是語重心長地説:“吳老師知道,你們三組各個方面都比其他組弱,這吳老師不怪你們。你們組最缺少的是團結。吳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團結起來,你們組不會是倒數第一的!”我們聽了吳老師的一番話,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我們努力奮鬥,在各個方面都十分出色,上課守紀律,積極發言。作業做得工工整整。桌子底下乾乾淨淨。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組終於得到了第一名!

“啪噠!”,燈開了,窗外又是一片燈火通明。遙望星空,耳邊響起老師那親切的話語,我又想起老師來……

借物喻人作文3

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在百花之中,中國人偏愛梅花、偏鍾情於梅花呢?是因為它美的緣故麼?

是的,它的確很美:朵朵冷豔、縷縷幽芳、孤芳自賞、純潔無瑕。像一隻驕傲的天鵝屹於冰雪間。“千白叢中一點紅”。開得刺眼,開得高傲;是因為它美的別具一格的緣故麼?

是的,它的美的確與眾不同。它的美,比起嬌豔的牡丹、絢麗的月季、清秀的荷花來説,別有一番風味。

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麗、不如桃花豔麗,但它的確很美,它的美綻放在風雪中,盛開在風雨裏。開在沒人看見的地方。

於是當人們飽賞百花之俏麗,走出門外,看到這株傲於風雪之中的紅梅,誰能不為它傾倒?誰能不被它征服?誰能不被它別具一格的美麗所吸引呢?是因為它美的精神的緣故麼?是的,中國人愛梅花,是愛梅花傲雪鬥霜的精神,愛梅花謙遜的精神。愛的是“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愛的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愛它不怕困難,於無聲處,傲然挺立。愛它甘願在幕後無私奉獻的心。愛的是梅花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為這種傲雪鬥霜、謙虛樂觀的精神!

中國人偏愛梅花,是因為紅梅於中國人有相同的精神。有着“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開得那樣嬌豔。它敢與風雪爭鬥,感與風雨撕殺。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脅迫,傲然於天地間,飄撒春的芳香、播種春的種子。當大地終於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春姑娘時,她卻靜靜地消逝,化作腳下泥,只留一抹餘香盪漾於天地間。看百花齊放,聽百鳥齊鳴,看春滿大地便欣慰地走了。於是“落紅本是無情物,明年冬天再見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滿歡樂與悲愁的樂曲,從飄舞的雪花奏到繽紛的百花。

梅花美,卻把美留給了潔白無瑕的天地;梅花香,卻又有誰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艱辛;梅花俏,卻“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傲雪鬥霜、不怕困難、謙虛樂觀。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一抹餘紅換來春滿天地!

借物喻人作文4

春分前夕,縹緲的空中繁星閃爍,寂靜的路徑中充滿了春天的旋律,於是平淡而又恬靜的生活有了新的面孔,在這優雅的旋律中煥發了生命的活力,在這平靜的生活中,透露出生命的朝氣,陽春佈德澤,於是萬物生光輝。我在這平靜中還夾雜着一絲吵鬧聲的田野中,悠閒散步,突然,一陣話聲,擾亂了我童稚的心態。“喂!老兄,明天就是春分,我們是不是該發芽了?”“急啥呀!不就是春分嗎,等到雨水發芽也不遲!”“如果春分不發芽,我們就要落後於其它的草類植物了!”聽了這低沉的話音,我才曉得它們是草。“要發你發吧!讓我再休息一個時節!”……

一天之後,我依舊如故的蹲在這裏,只見一根嫩綠的小草從堅硬的土地裏冒出了尖角,我驚奇的看着。一週之後,我還是小心翼翼的蹲在這裏,觀賞他們的一舉一動,正巧看見那根長高的小草彎下腰去,像一個慈祥的老人,傾身而説:“喂,老兄,不是説休息一個時節嗎?怎麼現在還不發呀?”又是那句久違的“急啥呀?”應答了它的提問,那根長高的草覺得很無奈,無法喚醒它的迷茫,於是挺直了腰桿,又開始生長。一月之後,這兩根草依舊如此。

夏季到來了,只見那根願意生長的小草長成了一根高壯而又茂盛、清爽而又自然的青草,在微風的吹拂下,風情洋溢,而那根貪睡的小草,在這時,彷彿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熱、烈日的暴曬,使它喘不過氣,於是它便破土而出,可它卻茫然了,因為除它之外的所有草類都格外的整齊高昂,他們的身高也許是自己的百萬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想到這些,剛發芽的小草便……

“同樣是一根草,一根選擇拼搏,一根卻選擇等待,一根選擇勇往直前,一根卻選擇了畏縮不動;同樣是一根草,一根能與時代同步,一根卻只能蹣跚而行,一根能在微風中洋洋得意,一根卻只能在草叢中微微哭泣;同是一根草,一根抓住了機遇,一根卻放棄了機遇,‘機遇’常有而‘抓住機遇’不常有。”我不禁自歎道。

借物喻人作文5

那盆蘭花現在依然在那裏擺着,由最初的新芽探頭到現在的枯萎凋零,它經歷了四季的輪迴,雖然顯得憔悴了很多,但姥姥那份無言的珍貴,卻在這盆中,開的那般熠熠生輝。

蘭花被買來的時候,只是一顆種子,我隱隱約約地記得,是姥姥讓買的,姥姥一輩子愛花,光在自己院子裏都有幾十種,眼看她遠離了綠色地帶,來到了灰濛濛的城市,心裏自然變得不舒服了起來。自此,她讓父母買了一袋蘭花的種子,姥姥説這蘭花既不香的燻人,也不單調無味,蘭花有一種獨特的暗香,所以很招她的喜歡。

第二年的初春,它驚奇地露出了一點頭,姥姥還是同往常一樣,給它澆水,曬陽,有時竟向它説話,年幼的我似乎覺得姥姥對自己的疼愛越來越少了,打心底裏不喜歡那株幼苗,還嘗試幾次淹死它,但終被姥姥發現,有時,還不免挨幾頓打。而那株幼苗卻似乎怎麼也不長了,急的姥姥一直歎氣,但她卻無能為力,只是伴着夕陽的落下,眼睛盯着不長的蘭花,頭上又多了幾縷憂愁的白髮。

它終於長出了一點點花苞,它顯得更加羞怯,美麗。姥姥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肺炎的折磨使她消瘦了許多,蒼白無力的臉頰上散亂着幾縷白髮,而她乾澀的雙眼始終盯着那盆蘭花,此時的我也漸漸地理解了那盆蘭花對姥姥的意義。

那個花苞變得越來越大,足有了半個拳頭。姥姥卻再無力照看他,住進了醫院,有一天下細雨的清晨,姥姥輕輕地叫着我的名字,我疑惑地慢步上前,姥姥卻用扎滿針管無力的雙手緊緊握着我説:“孩子,其實那盆蘭花是留給你的,以後不管是上班還是做人,都不可太驕傲,太張揚,但也不能磨滅掉自己那份應有的自信,就像那株蘭花,留給世人一點暗香就好。”

陽光最柔和的一天,它慢慢地悄悄地開花了,而姥姥卻沒有看到這一天,只留下無盡的思念和那份沉默的愛。

七年以來,我一直照顧着那株蘭花,它也如同姥姥給我的愛,由無言到開花般那樣珍貴,珍貴的暗香蘭花,我愛你!

借物喻人作文6

教師節的前一天,在一個鄉村的教學樓裏,有一個教室鬧哄哄的。同學們都在嘰嘰喳喳的討論着,“明天教師節該如何給老師一個驚喜?”有的説送賀卡、有的説送點心、有的説送鋼筆、有的……就在這喧鬧的討論中,班長婷婷説“有了。”同學們都圍着婷婷,聽着她精心的計策……

第二天一大早,婷婷穿上了自己最喜歡的紅衣服,紮了個小辮,背上書包,採了一束束鮮豔的野菊花,興高采烈地向學校跑去,準備給老師一個驚喜。

來到學校,連書包都來不及的婷婷,直接來到了辦公室的背後。婷婷蹲在地上,躡手躡腳的向前挪,聲怕被老師發現。來到老師辦公室外,老師好象還在工作:筆尖刷刷的聲音;老師咳嗽的聲音;翻書的聲音……婷婷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老師察覺到了。突然,有個同學衝進辦公室,喘着大氣説:“老,王老師,班上有兩個同學,不知怎的,怎的……”還沒等同學把話説完,老師已快不向教室奔去。知道老師已離去的婷婷,悄悄地露出了半個頭,用眼睛神祕地望了一下辦公室,見沒了人,才趕站起來。辦公桌上依舊擺放着一個地球儀和一瓶紅巖墨水;一本還未關上的語文書和一個眼鏡;最後在課桌的左上角有一個翻開的日曆本,上面清楚的印着“九月十日,中國教師節”看了半天,婷婷突然想到,“沒有花瓶怎麼半呢?花插在哪兒呢?”正在犯愁的婷婷,突然看見了一個又髒又破的筆筒,上面還插着幾支筆。婷婷心想就把全班同學對老師的敬意插在這筆筒上吧!她望着辦公室,彷彿看見了老師為同學們日夜操勞;一天比一天衰老的皺紋;滿臉慈祥的笑容……

想着想着,她不知不覺地把花插進了筆筒。她小嘴一咧開,露出了潔白的牙齒,十分可愛。興奮不已的婷婷,悄悄地溜走了。

老師來到教師裏,哪有什麼不對勁的,同學們都象以往一樣認真地讀着書。就在老師感到十分困惑的時候,副班叫;“全體起立。”然後,向同學們使了個眼色,全班同學齊聲説道;“祝王老師節日快樂!”在那一瞬間王老師感動得連話也説不出,只“呵呵”笑了兩聲。

回到辦公室,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王老師抬頭一看,筆筒上插着一束鮮豔的野菊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明亮!老師已熱淚盈眶,望着那一束野菊花,彷彿明白了一切……

借物喻人作文7

每當咱們抬頭,靜靜地仰望大樹的時候,為當咱們在羨慕大樹的偉岸,沉穩,茂密的時候。咱們是否可以想到,在他還是小樹苗的時候,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才有了枝繁葉茂的今天。咱們是否曾留意到,大樹那滄桑的樹幹和埋在地下的樹根。咱們可曾理解大樹那藏於心中的年輪故事。

每當咱們仰望大樹時,咱們在想些什麼?咱們是否真正的懂得大樹,是否懂的大樹的成長故事,是否懂得大樹心底的那份執着與堅強,是否懂得大樹的努力與付出,是否懂的大樹在努力和付出別後的艱辛。

在仰望大樹的時候,咱們才會發現自己有多麼渺小,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才能知道自己所遇到的一切,哪怕是困境,都是上蒼賜予咱們的難得的機遇和挑戰。咱們就會不再怨天尤人,每次都會微笑的走下去。

大樹説:“沒有哪棵數是剛種下去就立馬長成大樹的,他們都是經歷過暴風雨的洗禮,一定是歲月刻畫着年輪,一圈一圈的外長。要想成功,一定要給自己時間,時間就是積累和經驗,只有時間才可以讓咱們一點點的長大。”

而且大樹懂得堅持,懂得紮根,懂得勇往直前。這也就是大樹成功的原因。想要成功一定要像大樹一樣,堅持,專注,全力以赴。經風霜,歷雨露而不悔。還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向上。他們也懂得,沒有人能在不斷的變化中成功,所以他們永遠在那裏,一動不動。大樹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成功要具備的素質。

只有懂得這些,咱們才可以駛向成功的彼岸。大樹也懂得平凡,默默地站在角落裏,或許很不起眼,但他們已經成功了。大樹心中的目標就是找到陽光,陽光就是大樹的希望所在,想要成功,一定要心向光明,咱們要明白,所有的挫折,都是上天給咱們成長的機會。仰望大樹,你會漸漸明白成功的原因,當有一天,你也做到了,那麼,你也會成功的!

借物喻人作文8

七月盛夏,漫步荷塘。一輪美景映入眼簾,別具一翻風味,讓人忍不住有想獨佔的衝動。清晨,露珠在葉子上滾動,趁陽光未來之前調皮地嬉戲着。白色荷花、粉紅色荷花,深紅荷花,千姿百態,互不爭豔。大大的葉子下面,含苞待放的骨朵兒輕輕地露出半個頭,享受陽光帶來的温暖。

而這時大大的荷葉就像個可愛的母親,用全部生命來呵護自己孩子。如果説躲在荷葉下的花朵是羞澀的孩子,那麼亭亭玉立的荷花則像美麗的少女,在展現着自己的高雅氣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喜歡荷花,喜歡它的美麗;“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我喜歡荷花,更喜歡它的品質。

周敦頤在《愛蓮説》中這樣寫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荷花,生長在淤泥中,卻潔身自憐。長長的枝幹撐着一朵花,雖不顯多麼高貴但也氣質迷人。荷花雖美,可容不得我們接近她。這不是距離產生美,而是我們對她的一種尊敬的態度。

周敦頤又這樣説道:“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啊,荷花,沒有菊花的堅強,頑強和傲骨;沒有蘭花的高潔、典雅、愛國;沒有牡丹的榮華富貴之氣;沒有玫瑰的高貴傲氣;沒有梅花的嬌小精緻、堅貞不屈;沒有百合的樸素純;沒有向日葵的活潑可愛,沒有茶花的大方體。……可是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有着清純、高潔、脱俗、正直、嫻靜、深情等品質。荷花,花之君子,無與倫比。

在炎炎夏日,荷花立地頂天,不要荷葉的呵護,獨擋火辣的陽光而不懈一顧。在污濁的泥水中,潔身塵染,獨享高潔,不同一般。我們欣賞荷花,讚美荷花。可是也有人獨擋一面,用不同的眼光去品讀荷花。有人賞荷,有人贊荷,有人品荷,有人問荷……

借物喻人作文9

在春分前夕,縹緲的空中繁星閃爍,寂靜的路徑中充滿了春天的旋律,於是平淡而又恬靜的生活有了新的面孔,在這優雅的旋律中煥發了生命的活力,在這平靜的生活中,透露出生命的朝氣,陽春佈德澤,於是萬物生光輝。我在這平靜中還夾雜着一絲吵鬧聲的田野中,悠閒散步,突然,一陣話聲,擾亂了我童稚的心態。“喂!老兄,明天就是春分,我們是不是該發芽了?”“急啥呀!不就是春分嗎,等到雨水發芽也不遲!”“如果春分不發芽,我們就要落後於其它的草類植物了!”聽了這低沉的話音,我才曉得它們是草。“要發你發吧!讓我再休息一個時節!”

過了一天之後,我依舊如故的蹲在這裏,只見一根嫩綠的小草從堅硬的土地裏冒出了尖角,我驚奇的看着。而一週之後,我還是小心翼翼的蹲在這裏,觀賞他們的一舉一動,正巧看見那根長高的小草彎下腰去,像一個慈祥的老人,傾身而説:“喂,老兄,不是説休息一個時節嗎?怎麼現在還不發呀?”又是那句久違的“急啥呀?”應答了它的提問,那根長高的草覺得很無奈,無法喚醒它的迷茫,於是挺直了腰桿,又開始生長。等一月之後,這兩根草依舊如此。

夏季到來了,只見那根願意生長的小草長成了一根高壯而又茂盛、清爽而又自然的青草,在微風的吹拂下,風情洋溢,而那根貪睡的小草,在這時,彷彿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熱、烈日的暴曬,使它喘不過氣,於是它便破土而出,可它卻茫然了,因為除它之外的所有草類都格外的整齊高昂,他們的身高也許是自己的百萬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想到這些,剛發芽的小草便……

“同樣是一根草,一根選擇拼搏,一根卻選擇等待,一根選擇勇往直前,一根卻選擇了畏縮不動;同樣是一根草,一根能與時代同步,一根卻只能蹣跚而行,一根能在微風中洋洋得意,一根卻只能在草叢中微微哭泣;同是一根草,一根抓住了機遇,一根卻放棄了機遇,‘機遇’常有而‘抓住機遇’不常有。”我不禁自歎道。

借物喻人作文10

粉筆,普通而又平凡,也是我們在學校裏最常見的。它,長着矮小的個頭,圓柱形的身體。它的身體很脆弱,只要手輕輕一用力,它就折成了兩半。

“鈴鈴鈴……”上課了,粉筆也就閃亮登場了。老師拿着小個頭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個生動的字體。粉筆灰在飛揚,粉筆在一截截地縮短,漸漸的,粉筆只剩一點兒了,它最終化成了粉末,完成了它的使命,隨風飄逝。

有的同學認為,他在我們的生命中只不過是一個“過客”,誰也沒有正眼看過他。可你們有沒有想過,那粉末都是他的生命,在他們心中,生命就是為孩子們學習知識而預備的力量,即使犧牲生命他們也在所不惜。

它雖然只是一隻不漂亮、普通的粉筆,但他卻給我們帶來了知識與力量。粉筆那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讓我深深地敬佩。從它身上,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索取,不在於接受,而在與付出,在於奉獻。

粉筆作文借物喻人開頭

粉筆是極平常極平常的東西。它伴着我們長大,伴着我們從幼兒園到現在。他是那樣的“不起眼”,但是它“不起眼”的外表下藴藏的品格卻又那麼高尚啊!

它平常穿着乾淨的白色衣裳,在重要的時候,它就會換上五色的衣服,來引起我們的注意。它的外貌就像數字“1”,它表裏如一,讓人看着很舒服。

“沙——沙——”,聲音是從哪裏傳來的?原來是那長度不到5cm的粉筆在黑板上“犧牲”着自己。它的“身子”在黑板上落下了一個個清秀的字跡,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可它卻不斷的縮小,直至把自己變成了一堆粉筆灰。

下課了,粉筆又成了孩子們手中游戲的“法寶”,把一陣陣歡快的笑聲帶到操場上。那粉筆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一道道的線條,讓孩子們“格子”中歡快的跳躍,在“城堡中”快樂的追逐……當粉筆在變得很小很小的時候,它就會被主人扔到了垃圾桶中,讓他們和垃圾為伍,可它毫無怨言。它就這樣把它的一生默默的奉獻給了人類,卻不圖一絲回報。

我願意做一根小小的粉筆,要像粉筆一樣無私奉獻,表裏如一,捨己為人!

借物喻人作文11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着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裏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豔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隻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説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裏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着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讚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色,豔麗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麼?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着。

我要學習梅花,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立志奮發的人!

歲月如飛逝去,勿忙得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又時時空寂。記憶如風,拂去了衣衫的色彩,卻吹不老心底的囈語。一年一度的梅花爭放鬥豔,引來無數文人墨客揮筆潑墨,抒發了詩人多少情感?標示了歷代仁人志士多少高風亮節?出世情懷?一朵朵清麗潔白的梅花,寄託了離人多少愁思?你的身上有着中華的民族史、人文史,你是華夏的香魂!

借物喻人作文12

草,多麼常見的生命。河邊垂柳的蔭涼下,公園長椅的背後,乃至揚塵小道的邊上,都有它的顏色。因為自以為很瞭解草,視線中邊逐漸喪失了對它的關注。

第一次觀察草,是在一座水鄉小鎮的石板縫間。它被孤零零地夾在兩塊水泥之間。少得可憐的養分,偶來的雨水,以及夾縫間的一小撮土——不,僅僅是被水潤濕的薄塵!多麼頑強的生命!難道它的基因產生了變異,才造就了這樣一個不同的它?

不,不是。它僅僅是一株普通的草。六年前在壩上,我也曾見過。

深邃,遙遠的天空,無拘無束的雲朵,牛羊成羣地在草場上游蕩。這固然是一幅美麗的畫卷。但那種生命力,卻源於草。從早春開始,它們就瘋狂地從大地中吸取養分。此時,它們已長到了我的腰腹間,嫩綠早已褪下,換作沉穩的渾綠。飛馳的馬匹從它們身上踏過,牛羊從它們身上踏過,牧羊人與遊客從它們身上踏過,甚至是內蒙揚起的風沙,也一遍遍從它們身上踏過,留下了深淺不一的傷痕。頑強如斯的生命,在風中輕輕伸展着,伴隨着金色的陽光,格外耀眼。

並不是草原上才能見到這樣的草!

三月的京城已是繁花滿枝,柳兒也爭擠着探出了綠綠的小腦袋。可郊外黃草樑上,仍有白色的雪,凝重的雪。山坡上,極冷的風把去年的黃草拋到空中,再擲向深邃的山谷。這裏是風口,鉛色的天空,光禿禿的枝幹與枯莖斷草構成了死氣沉沉的世界。但,只要你留意,在殘雪消融間,還有一抹抹嫩嫩的綠!一釐米長,纖薄得幾乎透明,使人擔心它是否能迎接第二個黎明。用手指輕輕拂開四周枯草與殘雪,你會赫然看到,它的根,正牢牢地插在它能夠到的每一寸土壤裏!瞭然,這種盎然的綠,是生命的信號,只需幾次風來雲去,它就能驅走這山頭徘徊了一冬的死寂。

看着石板縫間的草,它不同於那些牡丹,月季,海棠。它們沒有人工的養分,沒有優越的温室,卻三三兩兩的,而後,一羣又一羣,把整個春天裝點得滿滿當當。

人生不也如此嘛?用生命去汲取營養,默默囤積力量。而後,用這種力,去戰勝困苦,去努力生活。

那夾縫中的草啊,那最平凡的草啊,是最不可思議的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