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

來源:文萃谷 1.16W

【論文關鍵詞】衝破思維定勢;強化習作發散思維訓練;培養作文創新能力

衝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

【論文摘要】學生作文表達的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鼓勵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腦子去想,去體驗,就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們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有所發現,產生聯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真正的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然而,由於受作文教學領域思維定勢制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未能發揮出來,把原本表現為學生獨立操作的有個性的文章變成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因此,要全面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衝破思維定勢應首當其衝。

目前的作文教學,大都是按照指導——批改——講評這三個環節漸次展開的。這個教學過程,有其成功之處,但也暴露了一些弱點。這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作文教學過於封閉。往往只是以教材中的講讀課文為基本範文,而這些所謂範文作為作文教學的唯一資源,其價值是相當微弱的。其二,作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未能充分發揮。由於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過多,限制過嚴,這樣把本應該表現為學生獨立操作的、有個性的文章,變成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因此,為了使作文教學取得理想的成果,就應當衝破思維定勢,拓寬作文教學的途徑,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下面就相關問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1走出作文的時空的框定,拓寬作文教學實施途徑

就習作時間而論,教師應引領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切忌為文而文。學生的作文是他們對日常生活感悟後的產物,學生的寫作衝動不能也不可能是在作文課上臨時萌發。如果把學生的習作都框定在作文課上,學生也許因為缺失興趣而走上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作文的時間放在平時,讓學生把自己對生活的親身感觸及時記錄下來,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素材進行加工、潤色和昇華,通過習作實踐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訓練空間上看,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作文訓練的渠道。老師可以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範圍,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命題,自己選材立意,不限體裁,不規定字數、時間,讓學生的寫作個性得以充分展示。在學生剛進入寫作狀態階段,老師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縛學生。如我們在《購物講價》一課的拓展習作訓練指導中,安排學生利用星期天,親臨市場,真實地感受購物場景。這次習作訓練,老師除了要求學生深入市場、觀察場面、學會購物、寫出場景之外,沒有幫助學生確定中心,選定內容,指定形式,而是重在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在習作中指導學生的心靈與生活產生強烈的共鳴,激發其寫作的鮮活靈感。開放作文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自選內容,自主命題,擺脱了傳統寫作的束縛,學生的習作情緒愉悦,表達自由,思維活躍。寫作內容豐富多彩,有反映農貿市場繁榮興旺的,有讚頌買賣公平、講誠信的,也有批評市場環境差的等等。這是一次開放性習作教學的成功實踐。"

2強化習作發散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發散思維,是指以某一事物為觸發點,多角度、全方位引出問題,展開思路,提煉創意的一種思維方式。在習作訓練指導中,發散思維的應用大致有以下幾種:第一、同一題目多角度選材。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師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圍繞統一題目多種角度選材。第二、同一中心多種選材。有些作文題由於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學生在習作是更容易出現雷同,這更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擺脱思維定勢的束縛,寫出各具特色的文章來。

如《在學雷鋒活動中》這個作文題,一般來説,中心應該歌頌助人為樂的精神,可以啟發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可採用對比的手法,選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來表現中心;可以打破只寫一個健全人的思維定勢,寫一個身殘志堅的活雷鋒;也可以採用一羣人的材料來表現中心;也可以通過寫一個人的變化來反映這個中心。第三、同一個材料多種立意。為了克服學生習作思維的單一,不善於變通的弊病,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同一材料的習作時,要引導學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義性。指導學生進行擴散思維,即多側面,多方位的觀察,思考,聯想,想象。找出儘可能多的立意角度,然後再進行集中思維,通過分析、綜合、比較、判斷,選擇最佳角度。擴散思維和集中思維不斷調節,循環往復,對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和習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例如我們在指導學生寫《“濫竽充數”讀後感》時,循着這材料告訴給我們的直接指向,可能得出這是沒有本事的人混進來冒充有本事,或以次充好的結論。

引導學生進行順向思維,進一步,在已知材料的基礎上,作恰當的推理與引伸,進行縱向擴散思維,又會找到新角度。突破思維定式,引導學生聯想,把已知材料中的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要素聯繫起來考慮,進行橫向擴散思維和逆向擴散思維,把問題倒過來想一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意提出質疑,經過多向思維,學生對材料的感受多,立意角度就多,立意命題就有迴旋的餘地。這時讓學生寫一篇讀《“濫竽充數”讀後感》的議論文,啟發學生另闢蹊徑,要求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踐出發,選擇最能發揮個人寫作優勢的角度來立意命題。這樣,學生就可以改變千人一面,千篇一腔的現象,就能出現豐富多彩的立意。學生從眾多的角度中選準一個角度,是擴散思維轉到集中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還未終止,如發現材料不足,就要在集中思維所確定了的角度範圍內再進行擴散思維,展開廣泛的聯想回憶,尋找儘可能多的素材(不可隨便想到一點素材就草率成篇)。只有從一定數量的待選材料中再進行集中思維,才可能選擇出典型的、有説服力的根據來。

這樣,在循環往復的擴散集中,集中擴散的思維過程中,作者便完成了對素材的選取,從而進入構思,佈局謀篇的階段,以致成文後,收到滿意的效果。產生統一材料多種立意的現象,是因為生活本身就是立體的,多側面的,人們對生活的體驗,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對一個題目產生不同的認識和理解也是必然的。因此,教師在立意指導時,不要提過高、過死的要求,而應當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真實、新鮮的見解和積極、健康的思想。學生在長期大量的學習和模仿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刻苦鑽研,在多角度立論的思維活動中,會完成自己的獨創過程。

重視多角度立意思維訓練,不能懷疑單角度或其他思維訓練的合理性。從思維類型上説,各種思維都有其短長:正向思維較穩健卻保守,反向思維常有新意卻易出差錯;縱向思維有深度卻缺乏廣度,橫向思維有廣度卻缺乏深度,擴散思維能想出儘可能多的立論角度,但在眾多的角度中該選哪個角度最佳,要靠集中思維。擴散思維不充分就集中,會造成思維貧乏與死板,只有擴散思維而不集中,對着雜亂的素材就會束手無策。這兩種思維互相制約,又相互依存,而要搞好多角度思維訓練,還要靠這兩種思維的辯證統一。再從立意角度説,有多角度,也有單角度。創新思維並不是單一的思維形式,而是多種思維活動的協調結果。因此,思維訓練是多方面的,都可以用於習作訓練。總之,衝破思維定勢,創新習作思維訓練模式,對於培養學生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習作創新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