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作文300字5篇【集合】

來源:文萃谷 1.8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作文3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作文300字5篇【集合】

古詩作文300字 篇1

寂靜的夜晚,詩人張籍在小院前,抬頭看着漸圓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從西面瀉下冰一樣的銀輝,默默地俯視着大地。想想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人月團圓的日子,自己卻孤身一人客居洛陽城,不禁感慨萬千。

一陣瑟瑟的秋風吹來,令張籍冷得直打顫。他回到屋裏,拿出臨行前母親給他縫製的棉襖。不禁想起年邁的母親,想起了離別已久的.家鄉。濃濃的思鄉情緒,深深地縈繞着他。

提起筆想給家人寫信,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下筆。有太多太多的話要傾訴,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張籍終於落筆行書,盡情地講述着自己與家人的離別之情。信寫好了,張籍的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夢裏,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鄉,見到了年邁的母親……。

第二天,日出東方,張籍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信差處,將信交到信差手中。並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將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裏。正當送信人準備啟程時,忐忑不安的張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開,仔細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這才小心地將信交給信差。

信差側身上馬,揚鞭而去。張籍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際。

古詩作文300字 篇2

吟誦是我國古代讀書人誦讀詩文的方法,自先秦以來,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流傳至今。古人統稱為“讀”,今為了與西方式朗讀,誦讀區分,而改為吟誦。吟誦是古代教育系統(官學和私塾)中唯一的誦讀方式,也是創作詩詞文賦的方式。一百年以前,所有中國讀書人都是吟誦的。

現在我已經學習吟誦有一年多了。我對吟誦的感觸不再是那麼膚淺,從此我對吟誦的態度更加嚴肅。是以“中華文明傳承人”的眼光看待吟誦。它是我們中國不可流失的傳統。我們將以接班人的態度去學習它。

吟誦也可以説是變化多端的。吟《江南》時你會在腦海中浮現出好風景。而吟《示兒》時你又悲傷不已。吟《贈汪倫》時感受到了朋友之間純真的'友誼。

吟誦是一項本領。記得剛開始吟誦的第一首詩《詠鵝》我們可是跟着老師學也吟的不好,可現在我可以吟一首陌生的詩,真是熟能生巧啊!

我們是如何學習吟誦的呢?首先我們都買了一本書“吟誦之美”裏面有75首詩。都有魏俊梅老師的音頻,我們先跟着劉老師一字一腔的學,然後聽隨音頻,看着書上的內容吟,就可以了。

吟誦你讓我學到了經典詩詞,學到了經典文化。我愛你,吟誦!

古詩作文300字 篇3

唐代詩人賈島很喜歡交朋友。

他聽説山裏隱居着一位高人,便想去拜訪那位高人。他準備了一天的乾糧,背上包袱,興致勃勃地上路了。

他來到山上,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嘰嘰的鳥叫聲,他也不覺得累了,心想: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到了中午,賈島吃了點乾糧就又繼續趕路。眼看太陽慢慢偏西了,他心裏不禁着急起來,過了幾個彎,他看見遠處隱隱約約露出房屋的輪廓,便快步走去,發現了一個茅草屋,外面一個院子,(新年禮物)房屋上有幾根南瓜藤,藤上掛着幾個大南瓜。賈島看見松樹下有一位童子在掃地,便問道:請問這裏可有一位高人隱居在這裏呀?施主説的可是我師傅?我師傅就隱居在這裏。童子回答道。哦,請問高人在哪兒?您找他啊,真不巧,師傅去採藥了。高人在哪裏採藥呢?諾,童子往山那邊指了指,我只知道師傅在那座山裏採藥,不知道具體位置在哪兒。那高人什麼時候回來呢?少則三四天,多則七八天。

賈島聽後失落地走了,邊走邊吟誦: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古詩作文300字 篇4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自小我們便學習“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而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是我無意中看到的王維《雜詩》。

詩的大意是:您從故鄉來,應該是知道故鄉的事情,您來的時候路過我家綺窗前,看到那株梅花開了嗎?王維寥寥幾句詩便表達出了遊子在外,他鄉遇同鄉渴望知道故鄉情況的急切心情。雖然我還小,不懂長久在外許久不見故鄉的心情,但是這短短的幾句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王維不問家裏的父母親現在情況如何,不問故鄉有沒有什麼變化,單單隻問了綺窗前的梅花是否依舊還會開放。很久之後的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專家的解讀,我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交通不發達,信息難以很快傳遞的古代,在外漂泊多年的.王維啊,已經很久沒有家裏人的消息了,好不容易遇見故鄉人,急切的想知道家裏的情況,可是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滿腔疑問最終化作一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看似非常不相干的問題來給自己一個定心丸。

普普通通的問題滿含在外遊子的思鄉情,寥寥幾句傳遞最深沉的感情,雖然簡單,但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古詩作文300字 篇5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尤其是那些優秀古詩詞更是被後人所傳頌。我最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與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千古名言:高處不勝寒。越是高的.地方,就越冷。這並非是單純意義上地冷,而是指縱然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也會感到孤獨,又怎能比得上做一個平凡人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句與上一句遙相呼應:起舞翩翩欣賞着月下清影,去月宮得瓊樓玉宇怎能比得上在人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作者本不應該怨恨月亮,但若不月圓,家人便無法團聚,但這種事自古便難以改變。這句與第一句首尾呼應,正對應了蘇軾開頭所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什麼時候才會園啊!我端着酒杯詢問蒼天。作者很想盡快月圓,但他卻無能為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所以蘇軾只能哀歎,期盼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平安健康,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月光了。

這首詞意境、文筆俱佳,説明了蘇軾思念親人地迫切心情。

熱門標籤